用製度管人,按規章辦事170(2 / 2)

趙老板停頓了一會兒說:“說實在的,我感覺處理員工之間的矛盾很容易,那就是豎起兩隻耳朵認真地聽,聽完之後問員工需要我幫他做什麼,如果他告訴我需要什麼幫助,我能做的就幫他做,就這麼簡單。”

聽完趙老板的話,胡老板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

找老板的這番話,值得每一位管理者牢記於心,因為那是處理員工之間矛盾的金玉良言。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總結出處理員工之間矛盾的要點:一是傾聽,二是理解。而傾聽與理解的過程,就是冷處理員工之間的矛盾的過程,經過這個過程,員工的怨氣消了一大半。

需要補充的是,在聽完員工的訴苦之後,管理者有必要給員工幾句善意的提醒和引導,使其更加理智地處理與同事之間的矛盾。需要記住的是,管理者千萬不要隨便插足員工之間的矛盾,更不能因私人關係而偏向某一位員工,否則,隻會激怒矛盾的另一方,使矛盾越來越大。

和風細雨不一定就不能解決問題

有些管理者發現員工出了問題之後,往往會生氣、發火,帶著憤怒的情緒批評員工。隨著一陣暴風驟雨,問題解決了,管理者的情緒也得到了宣泄,但員工卻被淋得全身濕透,而且是“透心涼”。員工感到很沮喪,因為他們的自尊心受傷了,同時他們會對管理者產生怨氣,這種不良情緒對接下來的工作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有人不禁要問:難道解決問題非得用狂風驟雨的方式嗎?和風細雨就不行嗎?如果換一種方式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員工的自尊心又得到了保護,那不是皆大歡喜嗎?在這方麵,有個經典案例:

多年以前,卡耐基的侄女約瑟芬離開堪薩斯城的家,來到紐約做他的秘書。當時約瑟芬隻有19歲,辦事經驗十分欠缺。有一次,卡耐基發現約瑟芬犯了幾個常識性的錯誤,覺得這種錯誤是不可思議的,就在他準備嚴厲批評約瑟芬時,他這樣提醒自己:“慢著,且等一等,戴爾·卡耐基……你的年紀比約瑟芬大一倍,你處世的經驗也高過她一萬倍。你怎麼能希望她具有你的觀點,你的判斷力,你的見解呢?戴爾,在你19歲的時候,你做了些什麼?記得你那笨拙、愚蠢的錯誤嗎?”

當卡耐基認真地思考這些後,他發現約瑟芬的表現比當年的自己強多了。所以,從那以後,她發現約瑟芬的錯誤時,總是這樣溫和地提醒她:“約瑟芬,你犯了一點錯,可是老天爺知道,你並不比我所犯的錯誤更糟……如果你照這樣去做,你想不是更聰明一點嗎?”

不管是對其他人,還是對你的下屬,暴跳如雷的批評或斥責都會讓他被負麵情緒籠罩。這種破壞性的批評不僅不利於解決問題,反而會打擊員工的士氣,傷害員工的自尊心。因此,解決問題時要學會用和風細雨的方式,要像暖風拂麵一樣讓人心悅誠服,這才是最高明的管理之道。

美國天普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Michael告誡管理者們:“當你生氣時,你會覺得大發雷霆是應該的。比如,員工沒有按時完成任務,你認為是他不努力造成的,於是你惡狠狠地批評他。然而,如果你換一種思維想一想,你可能會發現,員工沒有按時完成工作是因為他的孩子生病了,因為他身體不舒服,因為工作量太大了等等,解決問題的關鍵應該是找出原因,而不是想當然地怒吼。

Michael教授的告誡值得每一位管理者去深思,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多冷靜地思考原因,少先入為主地臆斷,這是能夠做到和風細雨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是贏得員工信任和尊敬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