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製度授權——讓管理回歸簡單 防止員工在製度上投機取巧
投機取巧是人性的弱點之一,人都希望付出少,回報多,都希望得到一時便利,其情可以理解。但是可以理解,不等於可以原諒,當發現員工在製度執行上投機取巧,身為管理者的你必須嚴肅地處理,堅決維護製度的威信,維護企業的良好秩序。
要知道,員工在工作中投機取巧,短期來看對自己有利,但長期來看,對公司對他自己都是有害的,會在他的心靈裏埋下隱患,使其變得懶惰,變得不走正道,還會使其人品大打折扣。因此,管理者應該及時製止員工投機取巧的行為。
某公司業務員小周非常聰明,腦子很靈活,但做事不夠踏實,經常動歪腦子走“捷徑”。他在公司負責某地區的業務工作,但他很少出門見客戶,也很少見他給客戶打電話。這些做法與公司的銷售製度都是相悖的,公司製度明確規定,銷售員每周要花兩天時間接見客戶,其他時間給客戶打電話,聽取客戶的反饋意見。
領導曾經針對他不愛出去見客戶,不愛給客戶打電話這個問題與他溝通過,但是他的自我感覺良好,而且振振有詞地說:“營銷的最佳手段就是給客戶實惠,關鍵時候,隻要我打點到位,單子一定能拿下。”
不久,小周負責的地區有個學校招標,有100多萬的實洋,他終於走出了公司,前去拜訪校長和館長。然而,他們與小周一點都不熟,根本不願意接見小周。好不容易見到了麵,但是他們對小周不冷不熱,小周開門見山地提出給他們“好處費”,但他們堅決不收,最後,公司在該項目上沒有中標。
事後,領導和小周分析此事時,小周還在為自己爭辯。領導非常生氣,最後公司以小周不執行公司的營銷製度為由將小周辭退。
對於投機取巧的員工,管理者首先要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在肯定員工優點的同時,指出員工投機取巧的危害性,使員工認識到其中的利弊,促其改正不良行為。其次,管理者可以讓員工自己去撞一次南牆,讓他交點學費,吸取教訓,促其覺悟。上麵案例中的領導就是這麼做的,但是員工小周並未覺悟,公司才決定將其辭退。如果員工撞了南牆之後覺醒了,那麼公司不妨再給他一次機會,相信他會有所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員工投機取巧固然不對,但管理者有必要做好自己該做的工作,盡可能不給員工投機取巧的機會。比如,在布置任務時要選準人、交代清楚任務;對員工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監督到位,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必要時可以“敲打兩下”予以警示。對於員工表現好的地方予以獎勵,表現不好的地方予以批評,該追究責任要追究責任,堅持賞罰分明。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都能減少或防止員工投機取巧。
有些矛盾冷處理更好
在員工之間發生矛盾時,身為管理者的你作為最佳的評理者,往往會被員工寄予厚望。然而,當情緒激動的矛盾雙方找到你時,你該怎麼處理這對矛盾呢?當他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時,你該相信誰呢?有些管理者在沒有了解清楚矛盾的之前,就輕率地做出裁決,結果沒有化解矛盾,反而得罪員工,把矛盾擴大化了。對於這種情況,你一定要避免。
趙老板和胡老板各自經營了一家公司,他們既是生意上的夥伴,也是生活中的朋友。一天,胡老板打電話給趙老板,叫他出來喝酒。見麵後,胡老板一臉鬱悶,趙老板一問才知道,原來胡老板在公司裏沒有處理好兩個員工的矛盾,結果得罪了其中一位員工,對方一氣之下遞交了辭職書。而這位員工是公司的業務骨幹,一直深受胡老板的器重。胡老板向趙老板請教如何挽留這名員工之後,又請教了如何處理員工之間的矛盾。
對此,趙老板是這樣回答的:“每當員工怒氣衝衝地來我這裏告狀時,我都會像接待重要人物一樣對待他。我先請他坐下,讓他感受到尊重,然後給他倒一杯茶,盡量使他心平氣和。等他情緒稍微平靜時,我再讓他講述所遇到的麻煩,然後我從頭聽到位,從不打斷。領導能夠以同情之心聽他訴苦,會讓員工感到很受安慰。當他講完之後,我會對他的心情表示理解,我說:如果我在你的位置上,我也會有他那樣的感受。說完這句話,他的氣往往消了一大半。接著,我問他需要我做什麼,對方往往大吃一驚地說:喲,老板,我隻是訴訴苦,沒想讓你幫我做什麼,你能聽我訴苦,我已經很滿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