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製度授權——讓管理回歸簡單 說到做到,絕對不能開空頭支票
說到做到是一種決斷,一種人格魅力的體現。人無信不立,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招來的隻能是譏笑。一味地言而無信,隻能被人當做小醜看待。《史記》中說道:“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說的就是誠信的無價。
當貝索斯在董事會宣布亞馬遜決定大幅削減商品價格,並對訂購金額超過25美元的訂單實行免郵費的政策後,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個瘋狂的決定。
企業隻有言出必行,才會有勇夫敢於站出來。長期失信的結果,就是即使許下了重賞,人們也隻認為是鏡中月水中花,不會當真。這就意味著公司將為此支付巨大的開支,當這個政策實行的時候,所有人都認為這隻是亞馬遜公司的一個噱頭,大家一直在等待這場鬧劇的結束。
但是貝索斯接下來的行為更讓人目瞪口呆,他宣布亞馬遜將會繼續在郵費上進行優惠。業內人士和消費者都覺得這是不可能的。貝索斯很快又推出了“亞馬遜免郵費”計劃:為顧客提供全年7美元無限次次日送達的配送服務。無論說這是宣傳策略也好,一時之計也好,亞馬遜確實把更多的錢留在了顧客的口袋裏。貝索斯沒有食言,即便這意味著巨額的花費。
日本管理學家秋尾森田說過:“不守信用的人如同酩酊大醉的酒鬼,滿嘴都是胡言亂語。這樣的人最後隻能引來懷疑和嘲笑。即使他清醒過來,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事實也證明了貝索斯的決定是正確的。亞馬遜已發展近20個年頭,數以億計的忠心的顧客被他招至麾下。密歇根大學在2007年年底對數百家美國企業所做的顧客滿意度調査中,亞馬遜高居榜首。
說到做到,體現的一種誠信和信譽。有了這一點,個人才能在社會上立足;領導者才能才團隊中建立威信。《論語》提出了“言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的觀點,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遵守自己的諾言,違背了契約,就不能贏得大家的認可,最後連立身之地都沒有了。因此,領導人不能輕易許諾,一旦說了就要確保去實現。否則,你必將失信於人,最後喪失領導權威。
我們經常碰到這種情況:領導說加完班有獎勵,但是沒有;主管說完成這個大單就會有旅遊,但是沒有;上司說會升職加薪,但是沒有。對此,一般員工往往是無可奈何,敢怒不敢言。這樣做長期的後果就是,沒有人再有動力繼續為公司服務。
這種鬆散的製度,往往會讓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做出很多承諾,由於是口頭的,所以即使違背也無法追責。這最終導致的是個人或者企業公信力的缺失。
讓所有人都成為贏家,而不是整天想著利益獨占
企業的最終目的是什麼?通俗地講就是“掙錢”。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樸素的想法,那就是:別人得到了,我就得不到了。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安踏創始人丁誌忠曾經提出過“49%理論”,這個理論來自他的父親。父親教導他:做每件事情,都要讓別人占51%的好處,自己永遠隻要49%。丁誌忠最初不能理解,這不是明擺著吃虧嗎?哪有這樣做生意的?後來他慢慢理解了:這樣做看起來是暫時吃虧,但他卻贏得了客戶的長期合作。讓客戶更加認同,更加尊重,更加信任。
古語雲:“合則兩利,分則兩傷。”這就意味著,如果你不能對自己的利益有所讓步,那麼必定沒有合作的空間。兩隻刺蝟靠得太近,隻能讓互相都受傷。一心想著獨占所有的好處,最後往往是什麼好處也得不到。佛教六道輪回中,有一道被稱作“餓鬼道”,裏麵的餓鬼有著極大的肚子和極細的喉嚨,他們想吃掉一切,最終卻什麼也吃不到。
創立台塑集團後,王永慶對待跟自己打天下的人一樣非常用心。他始終堅持的目標是,讓大家得到應有的回報和福利。不止同患難,更要同富貴。當他得知有主管得了呼吸道疾病時,他主動打電話問候。同時聯係最好的醫院安排該主管治療。王永慶明白打拚的不易,也懂得人才付出之後應該得到應有的回報。他把對員工的關愛融入到切實的關懷之中,而不僅僅隻是口頭支票。
王永慶不僅僅把公司以商業的理念來經營,更以一顆仁慈的心來經營。他知道企業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組成,台塑的戰鬥力和凝聚力來源於此。讓所有人收益,就是讓整個企業收益。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王永慶去世後,台塑為何有那麼多老員工在他的靈前失聲痛哭。這些老員工緬懷的是王永慶那一顆讓所有人受益的心。
《史記·貨殖列傳》有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逐利是人的本性,但我們往往被眼前的利益衝昏了頭腦。這個世界上的財富很多,比你所能看到甚至想到的更多。可以說,隻要團結一心,就沒有得不到的財富。
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每個人的利益交彙也越來越密切,大家相互依存,誰也離不開誰,這是一種普遍的形勢。我們不能再用“我興你衰”、“零和博弈”等思維來看世界,看周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