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職業和婚姻的關係(1 / 2)

她的語速慢悠悠的,用平常普通的話,輕聲細語的勾畫著他們的未來,就像是設色淺淡的水彩畫,簡單,平淡,沒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沒有精致動人的細節,卻有著最質樸本色的美好和溫暖。

江傑雲聽得心裏高興,那是一種寧靜安穩的興奮感,紮紮實實的快樂,他更深的把自己的腦袋撒著歡的向安然頸邊拱去,“說得好,安小然,咱就這麼辦。”

筆記控不搭理他,隻是默默地在心裏的小筆記本頁麵上用筆在將來生活發展地點一項中,滿意的填寫上錦嶺的名字。

然後開始進行下一項議題,“你將來想考去哪裏?”

江傑雲還是那句話,想都不想,半點猶豫沒有,痛快得很,“隨你,你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安然翻了個白眼,望天,“我學什麼,你就學什麼?”

江傑雲坐直了身體--身材非小鳥的某人體格再好,想長時間維持那個姿勢又壓痛安然的肩膀想必也挺累人,他搖搖頭,解釋,“那當然不會,不過,經營管理之類的東西,在擁有實踐經驗的前提下,本科課程對我們三個來說,在哪裏都差不多。不是有那麼句話嗎?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老師再好,能學多少還得靠自己。那一紙文憑不過就是增加一點係統的理論知識,我們也沒指望憑它找工作,更沒有考研進修的打算--至少最近這幾年都沒有,以後再說以後的。所以,哪裏都一樣,到時把你的誌願拿過來,把專業改一改,學校基本照抄就可以了。除非你想考電影學院,音樂學院之類的特殊的專業院校,否則我們都跟著你。”

安然對於這位爺的豁達和自信甘拜下峰,未來的日子不用天各一方的分別求學,也不用擔憂兩地相隔的掛記和變化,自然是最合她的心意。她心裏歡喜,嘴上卻不說,隻得了便宜賣乖地扶了扶額頭,自語般的歎道,“唉,我怎麼覺得自己肩上的責任特別重大呢?”

江傑雲笑,然後拍拍她的肩膀,學著薑成卓和趙真旭平時的口吻向安然表決心,“是啊,從今以後,我都聽你的,你指哪兒,我打哪兒,聽你的話,跟你走,啥事都由你做主,你可要當好家啊,老大!大海航行靠舵手啊,萬物生長靠太陽,雨露滋潤禾苗壯

(見注1)……”

得,說著說著,這位還唱上了。

安然哭笑不得,憑由他在那搖頭晃腦的哼哼唧唧,她則繼續專心致誌地在自己心中的小筆記本上勾勾畫畫,寫畫完畢,又接著征求江傑雲的意見,然而這一回,她語氣卻明顯有些茫然遲疑起來,“你說,我高考誌願填個什麼專業好呢?”

選擇學校固然重要,但為了選擇名校而完全放棄專業的選擇就有些得不償失了。再說,具體填報哪所學校也不是完全自己說了就算的,還得看本人的水平量力而行,所以在選擇什麼學校的問題上,安然並沒有想得太多,反而是在專業的選擇上頗為糾結。

江傑雲這一回沒有馬上回答,而是認真的思索了一會兒,問,“你對自己將來的工作有沒有什麼定位?”

安然愣了一下,隨即便明白了江傑雲話裏的意思。

人們對工作的選擇和定位不外乎那麼幾個。

第一種,比較現實,也是大多數人們所處的狀態,為了謀生,也隻是為了謀生而已。飯碗飯碗,哪怕再不喜歡,為了吃飽穿暖,也得無可奈何的死端著,哪怕是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碗來罵娘,也得死命的忍著。

第二種,為了理想。能有幸進行這種選擇,並能一路堅持到最後的人,既是幸運的,同時,也是讓人敬佩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把自己理想變成自己的事業,而且善始善終,雖百折亦無悔。

第三種,為了愛好興趣。這和為了理想還有一點區別,沒有那麼崇高,卻更為自由和隨性。可同樣,能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工作並且做到最後的人,也是少數。一旦興趣變成了養家活口的職業,能一直保持激情地做下去,並且做到最後的,才是真愛。這樣的人即使無法揚名天下,卻也令人肅然起敬,強韌而純粹。

也許還有第四種,是第一種和第三種的結合,既為了謀生,也多少有一點興趣,做得久了,有了經驗和資曆,也並不覺得有多煩,但也談不上有多麼的熱愛。其實,這已是足夠令人普通人感到羨慕的好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