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阿姐也沒受過這種氣,被這樣羞辱一番,想不生氣都難。
“沒事,我理她做什麼。”阿姐倒是滿不在乎,理了理衣裙。
老嬤嬤安排我和阿姐在北偏殿的暖湘閣住下,房裏陳設極為簡樸,紅木條案上放著一把落了漆的七弦琴,琴上有梅花斷紋,不失精美。我試了試這琴的音色,果然是把上好的琴。
酉時用了晚膳,老嬤嬤說太子戌時會過來。幾個婢女給阿姐沐浴淨身,梳妝打扮,忙得不可開交。阿姐本就是個美人,一番打扮,更是美教人移不開眼。
日光遲暮,天漸漸暗了下來,阿姐倚在榻上聽老嬤嬤講解男女間的房事。
許多年後我與這位老嬤嬤閑聊時,她回憶起這時的場景,跟我說:“尋常人家的姑娘聽我講這些,早羞得滿臉通紅,可你家小姐竟是一副聽人說書的模樣。”我笑笑,隻答道:“你看我家小姐像是尋常人家的姑娘嗎?”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老嬤嬤走後,房裏隻留了我和阿姐二人,她正坐在圓凳前沏茶。
我走上前去坐在她身旁,柔聲說:“小姐,你接著來打算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走一步算不一步。”她冷冷,語氣如覆冰雪。“你放心,你是我小妹,我低必定會護你周全。”
“我是擔心你……”我一臉擔憂。
她顰起眉,淡淡地說:“你這丫頭,擔心我做什麼。”說完不自然地笑了笑,突然轉了話題:“君瀾,我記得你許久沒有彈琴了,為我彈一曲吧。”
“那可要小姐唱曲兒,否則我可不依。”我調笑著,坐在條案前,調了調音。
展開笑容,雙手撫琴身,十指撥動琴弦,琴聲徒然響起,輕柔緩慢,如絲如霧,如煙如雨。
阿姐隨琴音柔聲輕唱:
聽琴聲悠悠
是何人在黃昏後
身背著琵琶沿街走
背著琵琶沿街走
陣陣秋風
吹動著他的青衫袖
淡淡的月光
石板路上人影瘦
步履遙遙出巷口
宛轉又上小橋頭
四野寂靜
燈火微茫映畫樓
操琴的人
試問知音何處有
一聲低吟一回首
隻見月照蘆狄洲
隻見月照蘆狄洲
琴音繞叢林
琴心在顫抖
聲聲猶如鬆風吼
又似泉水匆匆流
又似泉水匆匆流
憔悴琴魂作漫遊
平生事啊難回首
歲月消逝人煙留
年少青絲
轉瞬已然變白頭
苦伶仃
舉目無親友
風雨泥濘怎忍受
榮辱沉浮無怨尤
榮辱沉浮無怨尤
惟有這琴弦解離愁
晨昏常相伴
苦樂總相守
酒醒人散餘韻悠
酒醒人散餘韻悠
莫說壯誌難躊
胸中歌千首
都為家鄉山水留
指尖劃過琴弦,一曲終。
我覺得這曲子著實是悲傷的很,方才腦中忽地想到這曲,就彈了。
“好曲!”未見來人先聞聲,緊接著見一黑影掀簾而入。一襲黑色長袍,長發以紫金鑲白玉冠束起,腰束玉帶,佩以三尺青峰。臉如雕刻般五官分明,異常俊美,是個十分難得的美男子。劍眉下是雙細長的眼,眼中流露著不羈,挺拔的鼻梁下,薄唇泄著笑意。
阿姐“撲通”一聲跪下,上了妝的臉頰紅潮依稀可見:“民女駱華參加太子殿下。”
我一驚,忙從條案前抽身而出,叩首行禮:“奴婢叩見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