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分的文化導向和心智類型講述的是一個人如何思維和看待某件事情的態度。你的行為和心智類型就像冰山一角,顯露出你隱藏的真實想法。如果不理解他人的思維方式,就很難真正理解他們為何要采用那種方式去行事。我們希望這個部分的內容能為讀者提供隱藏在水下那部分冰山的底蘊。
地位
地位意識和麵子
我們要談論的第一個概念是地位和麵子。地位和中國人思想中的麵子包含了榮耀、社會地位、自我價值及自我尊重。沒有麵子你就不可能有地位。給人麵子就是給人榮耀,顯示對他人的尊重,提升他人的自身和社會價值也就提高了他人的社會地位。有身份的人總是期望受到特殊禮遇,這種特殊待遇不僅給他麵子,提供待遇的人也會覺得臉麵增光,由此你也維護了自己的地位,或者身份也被抬高。相反,丟麵子是件非常窘迫和恥辱的事,會傷害個人的自信心和驕傲。對於驕傲和自我尊重的打擊可能導致社會地位和社會認可程度的下降。
地位可以是你的職位、頭銜或其他相關的東西。你的地位是與他人進行比較的一種社會“標尺”,地位取決於每種文化對人的價值取向。
地位對每個人都很重要。然而,每種文化采取的決定地位標尺的態度不盡相同。這些態度決定了每種文化各自的社會階層,也決定了他們會把來自其他文化的人置於哪個社會階層。在我們討論的三種文化中,每種文化都用不同的標準判斷他人的社會地位,這使得跨文化間很難建立一種統一的“階層觀”。
美國人可謂是以個人成就為導向的極端。他們想了解你是否上過大學以及上了哪所大學,你在公司的職位是什麼,你獲得過哪些獎勵等。這些都是個人的成就,而不是家庭的成就,其中很多是經機構認可的——例如你的大學、你的公司等。美國人接受的教育使他們很自信,總是覺得由於自己是美國人,就應當受到尊重。在美國人當中,有很強的社會等級意識。
這和澳大利亞人看待自己的方式有所差異。在澳大利亞,個人的地位正在逐漸變得重要。他們和其他國家的人一樣希望提高自己的名譽和社會地位,但是他們用於衡量個人地位的因素與美國人和中國人稍有不同。你的地位首先取決於你的品性(如果為人所知的話),其次才取決於你的成就、頭銜和財富。他們不大在乎其他人的家庭情況或他們的家人做過什麼。他們首先想了解你的品性是否能被他們的價值觀接受。在澳大利亞人決定個人地位時,成就和財富也開始發揮作用,但它們卻仍是次於人品性格的因素。此外還有一種重要的觀念是,澳大利亞人不喜歡被當成次等公民,也不喜歡把他人當作次等公民。他們需要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並且重要性不次於他人。你優於他們的感覺會使他們覺得受到了侮辱。
地位和麵子對中國人而言都很重要。他們很多價值觀和家庭聲譽都依賴於他們的地位以至於他們幾乎所有時間都要關注自己的地位。很多時候,他們的所作所為幾乎都是為了維持或提升他們的地位。其中很多事情是通過“麵子”來實現的。這種“麵子遊戲”對他們的地位很重要。沒有麵子的話,你就不可能有地位,同樣,沒有地位也很難獲得麵子。中國人根據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財富(例如你或者你家人獲得的成就)、社會關係來衡量個人的地位和麵子。你可以基於出生(你的祖先、你的家人和健在的親戚)來繼承地位,然後你個人的成就會在你所繼承的地位基礎上決定你的地位。中國人之間做的很多事情體現了相互給麵子或者使對方丟麵子。如果他人給了你麵子(或令你丟麵子),他們也會得到你的預期回應。姿勢及介紹經常隱含了對個人地位的重要信息:維持還是抬高你的地位。中國人對他人的話以及他人對待自己的方式很敏感。這是因為他們始終想把麵子在不同情況下隱含的東西作出詮釋。
由於中國人總是從根據某人的家庭和朋友來推斷個人的價值,同樣地,你的麵子也和你的朋友和夥伴直接相關。因此,中國人對於和別人交往,尤其是和其他中國人交往都很謹慎。他們需要與夥伴的行為、活動保持步調一致以保證他們還能被同夥接受。如果有人行為不端(被判入獄、在公眾場合丟臉、破產),他們需要了解情況,因為他們可能要決定讓自己和家人與這些人保持距離,以維護自己和家人的聲譽。這可能導致一種微妙的形勢,因為中國人通常都和朋友保持緊密的關係,也被期望在朋友需要時提供幫助。如果這種幫助是私下的,不為人知的,那就更好,他們會因此而感激你。然而,如果公之於世,情況就會不一樣。幫助一個不光彩的朋友意味著你可能會丟自己和家人的麵子,甚至影響到自己的地位。
由於和麵子相關的行為可能非常微妙或直接,對中國人而言總是很重要的。因此在這方麵,美國人和澳大利亞人都要謹慎點,以免錯誤地令你的中國客戶感覺丟麵子。中國人不希望丟掉麵子或在家人、朋友麵前降低地位。他們會仔細地揣摩你的語言和行動,期望從中找出任何可以詮釋與麵子和地位相關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