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和中國人一樣為提高自己的地位而打拚,相應的,也希望他們的身份在公眾和私人場合都被別人承認。美國人為了地位而努力工作,並且期望自己的身份被承認,但不會對於每一件事,甚至直接影響身份的事都那麼敏感。美國是一個驕傲的民族,但很多人不會把“麵子”問題看得很嚴重,相反,對麵子問題太認真會被看作過分敏感。
美國人對於地位的承認方式不像中國人那麼微妙。承認他人身份最常用的方式是給予他貴賓待遇,口頭讚揚也是方式之一。這兩種方式都很直截。美國人所受的教育使他們能接受自我推銷,並善於推銷自己。讓人們知道他的地位很重要,以便他能被別人承認以及可能得到的貴賓待遇。當身份不被承認而他自己覺得應該得到承認時,一些美國人會告訴你他是誰,然後可能要求他們的身份得到承認(例如得到貴賓待遇)。如果得不到認同,很多人會感覺受到了侮辱。與澳大利亞人、中國人一樣,最好他人會承認你的身份並主動給予你特殊待遇,而不需要你自己去要求。很多人專門雇人或聘請公司來提升他們的聲譽及形象。接受貴賓服務或待遇的人要有風度,否則就顯得很失顏麵,他也無需裝作很謙虛。謙虛在美國人看來意味著你事實上是在以一種盡量含蓄的方式拒絕接受任何特殊待遇。雖然與過去相比,謙虛已經不是一種普遍的個性特征,但謙虛在美國還是受到高度重視和尊重。
此外,能夠恰當地運用自己的頭銜(比如身份),即頭銜沒有被誇大或貶低,對美國人也是件重要的事。這有關他們的自尊問題。他們是經過奮鬥才獲得了相應的頭銜和職位,因此希望能被承認。會議上,最高級別的人可能是個非常年輕的人,因為身份和職位是基於個人能力和成就。最高級別的人在會議上會很顯眼,不僅因為他的言行,還因為別人給予他特殊方式對待。
像其他社會的人一樣,身份對澳大利亞人也很重要,他們希望別人知道他是誰或者他有多重要。但是很多澳大利亞人更為謙遜,如果他們想得到承認,但是如果感覺過分優於他人時,他們會覺得尷尬。澳大利亞人特別敏感,傾向於低調處理他們的身份和成就,以免顯示出優於他人的感覺。有時候,你對自己的地位和成就越謙虛,越會得到尊重,因而地位會進一步提升。在一個人人平等的社會,顯示優於他人的言行是不會被廣泛接受的。私底下,有些澳大利亞人的確是受到特殊待遇,但公然的特殊待遇並不提倡,而且經常會遭到強烈的反對。
文化差異要點
◎ 澳大利亞人
△ 澳大利亞人希望他們的身份為人所知,但要以微妙的方式被人承認。
△ 澳大利亞人不喜歡那些公然要求別人承認他們地位的人,並且會拒絕這類人。
△ 給重要人物提供特殊待遇是為人不齒的,因為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 因此,富人很隨意地與一個“工人”階級的人做朋友,在酒吧裏可以和任何人搭話。
△ 在一個社會或商業會議上,你經常很難立即判斷出誰是老板。
△ 澳大利亞人不願自吹自擂,否則就不會得到別人尊敬。為此,他們也需要別人來代勞,但他們對此的期望程度與美國人和中國人不同。
△ 澳大利亞人也不像美國人和中國人那樣經常互誇。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們對別人的公然承認和讚揚感到尷尬,通常他們少言寡語。
◎ 美國人
△ 美國人接受並且期望身份得到公開的承認。例如,他們會吹捧自己的成就。
△ 如果他們覺得自己很重要,就會期望得到特殊待遇。吹捧自己的成就,在商場上會被接受,且被認為是必要的。這就是說,美國人希望別人像他們一樣宣傳自己的成就。
△ 如果一個最能幹的人說自己是最棒的或者至少是個專家,這通常會被人所接受,認為如果他們不這麼說,別人怎麼能知道呢?
△ 他們也希望自己的身份被他人承認,同樣,他們也樂意承認他人的重要性。
△ 如果美國人覺得自己很特殊,他們會希望得到特殊待遇。這種待遇通常都是公開的,以便每個人都能承認他的身份或是意識到他的重要性。
△ 你在社會或商業會議上很容易知道誰具有更高的地位。
△ 身份基於個人成就才能得到承認,實在的成績才是衡量的標準。
△ 因而,這意味著在同處一室的人當中,地位或職位最高的人很可能是非常年輕的人,且他們很少在乎年齡。
◎ 中國人
△ 中國人需要並且期望他們的身份得到承認。這是中國文化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 很多事情都是為了提升身份、維護他們的地位,或者使某人丟麵子繼而失掉身份。
△ 給人麵子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公開的,也可以采用微妙的。麵子的學問和藝術非常複雜,但由於其對於中國人是重要的,所以大多數人能理解個中奧妙。
△ 中國人對身份很敏感,人人都覺得特殊的人應該得到特殊待遇。
△ 這似乎和中國人的謙虛有所矛盾。所以,即使很多中國人確實值得讚揚,他們也必定會在被讚揚時謙虛地否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