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文化導向——心智類型(13)(1 / 3)

△ 在中國人的觀念裏,被認為是好爭論的人並不是一件好事。 △ 中國人希望得到他人認同他的意見。

△ 同樣地,如果實質性問題與個人原則沒有重大的分歧,中國人也總會樂意讚同他人。

△ 如果在觀念和原則上有所分歧,中國人會很強硬地為自己的觀點進行辯護,以維護自身的利益。他會找朋友幫忙,同時祈望朋友給他支持。

△ 中國人在辯論失敗後會感覺很糟糕,除了他的觀點不能被認同之外,他更會感覺自己丟盡麵子,尤其是在他人麵前。

工作態度

很多人覺得澳大利亞人很懶惰,不喜歡工作。我們對這個觀點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有充分的理由,澳大利亞人會非常努力地工作。不像其他文化中的人,他們覺得為工作而工作是愚蠢的。澳大利亞人珍惜今天,為今天而活!他們不像中國人或美國人那樣為了將來打拚。因此,如果你想讓他們做一些他們認為是浪費時間的事,他們都會不大情願去做,甚至拖延或草草了事。就是這種工作態度使人們覺得澳大利亞人很懶惰。然而,作者親身體會到,如果你能使澳大利亞人理解為什麼要做某件事,那麼就不存在什麼問題了。一旦工作的原因得到了解,其重要性亦被認同後,大部分澳大利亞人會努力工作直到完成任務。但是,卻很難因公司的需要而讓澳大利亞人加班加點。澳大利亞人傾向於關心工作可能取得的成效,而不會為了體現勤奮的姿態而努力工作。

美國人曆來有著強烈的工作理念。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是受人尊重的。關於17世紀美國人工作理念的起源,有一個經典的故事,發生在大量歐洲人移居到美國的時候。在1607年,約翰·史密斯先生是一群來到美國的歐洲殖民的負責人。他們定居在如今美國東岸維珍尼亞州的詹姆士鎮。他定了一條規矩“不工作,就沒飯吃”。如果

你不幹活,就要餓肚子。美國人大都為自己長時間的工作感到自豪。然而,工作本身對於美國人,也許就代表著一定的個人成就和他們值得驕傲的東西。

中國人是很敬業的。中國工人很樂意加班加點地工作,有時候即使沒有那麼多事可做,他們也會在辦公室閑晃,以便他們可以隨時候命。事實上,大多數時間他們都不必這樣做的。在商業環境下,中國人比澳大利亞人更樂意遵從指令做事而不需要任何充分的理由。如果你發現中國人順從地去做吩咐的事,而這些事本身並無必要時,你也不用驚訝。他們的態度就是把工作做好,以便使自己看上去像一個努力工作的人。

中國人比澳大利亞人更能堅持長時間的工作。澳大利亞人可以努力把工作幹完,但不是永遠不停地幹。澳大利亞人習慣每年度假,並且很重視這樣的假期。有些澳大利亞人甚至會因為某項工作沒有足夠的閑暇時間而放棄升職或更好的工作。

文化差異要點

◎ 澳大利亞人

△ 對努力工作的尊重是有條件的。工作本身要有價值。

△ 澳大利亞人覺得他們工作時付出的努力很可能得不到相應的回報。

△ 澳大利亞人並不懶惰,他們不喜歡那些不肯出力的“逃避者”。

△ 澳大利亞人不論做什麼,首先要確認工作本身的價值。

△ 有些美國人覺得澳大利亞人懶惰。事實並非如此。關鍵在於如何鼓動澳大利亞人去做一些不同的事。簡單地要求他們去做某項工作(提供報酬)可能還不足以使他們在工作中投入很多精力。

△ 如果澳大利亞人理解並且認同了工作的重要性,他才會甘心把工作做好。

△ 澳大利亞人也會為了某個行業的工作所給予的滿足和成功感而工作,而不一定是為了公司。

△ 澳大利亞人可以為公司努力工作,但公司一定要對他們很好、很照顧。

◎ 美國人

△ 美國人從工作中得到滿足或體現自我價值,特別是金錢報酬和地位的提升。

△ 美國人相信,隻要足夠努力,他們能做成任何事。

△ 包括澳大利亞人在內的很多人都覺得美國人是工作狂。

△ 當工作能得到成果,他們願意付出的努力的代價。

△ 美國人有時看重工作量(他們認定工作都是有用的)。

△ 很多年來,美國人都被迫提高工作效率,因為勞動力一直在被削減。但這似乎並不意味著工作時間縮短了。

△ 美國人強調效率,希望工作很快見效。快就是好!

◎ 中國人

△ 中國人重視努力工作。為了超越他人或謀生,人們勤勞地工作。他們是工作狂。他們堅信“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大多數中國人會竭盡全力工作,具有很強的工作理念。

△ 如果給予恰當的報酬,中國人會拚命去工作。

△ 中國人能吃苦耐勞。他們還很有耐心。

△ 中國人看重成就,因此,如果要做的工作處於一個“灰色領域”時,他們會毫無疑問地根據指示去做事。

△ 中國人喜歡把工作幹到底,希望被看成勤奮的工作者。

驅動力

很多商界人士來到另一個國家時,麵臨著如何激勵當地人的問題。許多人覺得這是一個難題,不同文化中的人被激勵的方式是不同的。這裏存在兩個問題:什麼東西能促動一個人?你怎樣激勵這個人? 中國人期望能過更好的生活是他們的驅動力之一,他們不一定隻顧著眼前,還會著眼於未來。更好的未來不僅涉及他們本身,還關乎下一代的生活。更好的未來也意味著擁有一定的財富、學識、地位和成就。這是大多數中國人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