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人越來越時尚,在過去的20年中對衣著很講究,如今很多人穿衣都會跟著最新的潮流。大多數澳大利亞人在職場以外穿著很隨意,尤其是大城市之外以及夏季的時候。個人的穿著並不能反映他擁有的財富和地位。一個非常富有的男士可能會穿相當普通的運動短褲,而一個毫無成就的人可能衣著休閑而灑脫(例如,筆挺的長褲配以有領的編織襯衫)。在頂級飯店裏見到穿著筆挺西裝或穿牛仔褲夾克衫的人都是很普遍的。有些俱樂部[像高爾夫或者賽馬(草皮)俱樂部]對穿著還有特別的要求,但是大多數地方對人們的穿著要求都很寬鬆。輕快的休閑裝變得越來越流行,如果你不確定該穿什麼衣服,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作為一種時尚,女性現在更喜歡穿長褲或者西褲,這種穿法可以適合各種場合:從正式場合、起居室到休閑場所。雖然很多人覺得澳大利亞人喜歡穿休閑裝,但是也有很多人出席正式場合時喜歡穿正規服裝。男士會穿黑色禮服。還有些場合,比如墨爾本杯(每年11月的賽馬會)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很多女士戴著款式別致的帽子,另外,由於太陽的緣故,女士常常戴帽子。所有大學以下的學校(公立和私立的)都有校服,孩子們在校期間必須穿校服,包括要戴帽子。
美國人一直跟隨最新的時尚潮流,尤其是對於休閑裝和時尚的職業裝。他們喜歡在日常生活中穿時尚的休閑裝,在辦公室中穿職業裝,在正式的派對上穿晚禮服。他們很在意自己穿的品牌,不想讓自己穿著過時,也就是說,他們不想因為自己的穿著過時而感到尷尬。很多人在星期天還會為了上教堂而特意打扮一番。女士長期以
來都可以在任何時候穿西褲、套裝或者裙子,從大多數正式場合到辦公室。許多美國人覺得舒適是相當重要的,因此,當人們需要走路到工作的地點時,不論穿什麼衣服,都可能會穿舒服的步行鞋子。上班族到了辦公室會換上得體的鞋子。舒適的休閑裝比起那些穿起來不大舒服的衣服而言,常常更受歡迎。
大多數中國人在日常活動時穿著隨意,除非去工作,去社交場合或者參加派對。
當然,每個國家都有一些人很關注衣著的風格和流派,而且會緊跟時尚潮流。在娛樂業以及年輕人當中尤其如此。很多參加特別的社交場合的人也會盡量穿得時尚。澳大利亞人和中國人都變得越來越時尚,消費意識比以往幾十年都更強。
文化差異要點
◎ 澳大利亞人
△ 澳大利亞人通常穿著極其隨意,尤其是在炎熱的季節。
△ 你未必能從他們的衣著中分辨出個人的財富和地位。很多極端富有的人處於私人空間時穿著非常馬虎隨意。
△ 某些大城市中,一些職業女性在上班的路上會穿舒服的步行鞋子,到了辦公室再換上高跟鞋子。但是這種做法不如美國那麼普遍。
△ 城市中有人穿短褲。
△ 如被邀請到某人家中吃飯,通常會穿輕快的休閑裝。這是比職業裝稍微不正式的著裝方式。
△ 澳大利亞人也喜歡穿著筆挺。有很多社交場合(尤其是在大城市中)要求男士們穿黑色晚禮服。女士出席這種場合時都要穿正式的長/短套裙或者褲裝。
△ 如果被邀請參加一個下午的燒烤聚會,人們都會穿運動短褲、T恤或者輕快的休閑裝。
△ 很多職業人士穿著日常工作的職業裝赴宴或者參加社交場合(比換成休閑裝更加簡單)。
△ 大多數邀請柬中會包括對於服裝的要求,如果沒有,輕快的休閑裝是一種保險的選擇。
△ 所有大學以下的學校(公立和私立)學生在校期間必須穿校服,包括要戴帽子。
△ 人們會為了遮太陽而戴帽子。在特殊的場合(比如每年的墨爾本杯賽馬會),人們會戴時尚的帽子。此外一些年紀稍大,穿著更為傳統正經的女士也會配以正式的帽子。
△ 到澳大利亞來的人要記得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其季節與美國及中國相反。也就是說澳大利亞處於夏季時,美國和中國正處於冬季。
△ 澳大利亞是一個大陸國家,很多地區都處於熱帶。但塔斯馬尼亞, 一個位於南端的一個島,卻四季分明,而且可能在夏季下雪。
△ 有些俱樂部[特別是高爾夫和賽馬(草皮)俱樂部]對穿著有特別要求,但多數其他地方都沒有這類規定。
△ 甚至在比較好的飯店裏,晚上人們的著裝也是各式各樣的,從正式職業裝到休閑襯衫和長褲都有。你也可能見到穿牛仔褲和夾克衫的人,當然不包括指運動短褲和T恤。
△ 在其他用餐的地方,人們的穿著通常非常隨意,尤其是夏季和周末。
△ 在鄉村和郊區,穿著相對來說總沒那麼多講究。
△ 大多數人參加葬禮時都穿黑色或深色衣服。
△ 傳統上,新娘都會穿白色婚禮服,雖然現在也有人穿其他顏色。習慣上,你不會穿黑色衣服參加婚禮,但現在人們並不是嚴格遵守這一準則的。
◎ 美國人
△ 在大多數公共場合可以穿各種各樣的衣服:職業裝、最時尚的衣服或者非常休閑的服裝。
△ 在一些大城市,職業女性在上班的路上會穿便於走路的步行鞋子,到了辦公室再換上高跟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