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今次丞相南下,有席卷天下之勢,我等當謹慎安守關中,以待軍返!”傅幹讚成道。
“雖無進取之功,但有據守之能,不失功勳也!”杜襲言道。
“據守雖穩妥,然終究不如進取之功高也!”鄭袤卻是一歎,言道。
“也並非沒有進取之機,然需謹慎行事,關中群雄,割據數十年,非大軍不可征!然卻可從中行事!隻不知有無機會!”賈逵撫須笑道。
唯有張既皺眉未舒,沉吟言道:“馬兒不滅,終究一憂也!隻望曹公早歸,好以大軍掃之!”發揮了他一貫的謹慎之心態。
“不論如何,此事真想未明,吾等既不能為馬孟起之勇猛一麵所蒙蔽、威懾,亦不能錯失進取關中之良機!恐怕關中又將再起一番混亂了,吾等當密切觀之!”鍾繇定論道。可以相見其心中還是偏向馬超少智的,但是又不能確定事情的真偽,是以決定再觀察之。
也是,雖說在堂的都是州郡聞名的多智、高才之人物,但是若將此事,設定為馬超所布之陰謀,那麼馬超此舉的意義何在呢?他們想不通。
因為如此一來,馬超在馬家軍中的威望必然有所降低,初次決斷就害死了麾下大將馬岱,並且同另一大將龐德產生嫌隙;而其之高傲自負、任意施為也必然令其麾下將士產生非明主之感;再有妄動刀兵,必然會使得馬家勢力遭到關中群雄之孤立、圍攻!這三方麵無論是哪一個都不因該是馬超所想的,都是對他不利的,那麼這可能是他的陰謀嗎?
在主觀的判斷上,眾人感到此事當真,隻是還不敢相信馬超真的就如此‘少智’,如此的不適宜統籌一軍,畢竟是一代英傑之子,並且早有勇名傳西州,真的就一掌大權就無所適宜了嗎?
司隸校尉府的這些高智之人尚且分析不出來個所以然,更逞論關中其他人士了。他們就如同鍾繇等一般的在主觀上、感官上認為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真實事件,又在另一方麵不敢相信馬超居然這麼的不具有統軍之力!或者是因為猛然掌管三軍,從而膨脹了、疏忽了、不知所為了?
總之,無論怎樣,關中人士一致的認為,馬超已經下了一招損棋,並且自食了惡果,而情況,還將繼續壞下去。
之所以會壞下去,那就是將會得到關中群雄們一致的攻訐。不然,眾人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劉雄,成為馬超下一個攻擊的目標。畢竟傳聞中馬超的本意是要吞並劉雄,進而壯大自身實力的,隻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了差錯,從而造成了劉雄破滅、馬超勢消之現狀。
所以,他們必須有所行動,最起碼不能使得馬超可以任意施為,不然關中群雄將被其各個攻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