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凱的成功秘訣是她的個性。每年在達拉斯舉行的表彰慶典上,她使她的女顧問們如癡如醉,這些美容顧問數目已達25萬人之多,她們將能與瑪麗·凱見麵和握手看做是達拉斯之行的最大榮耀。瑪麗·凱能以其領袖魅力在這種聚會中創造一種電流感應氛圍,能以一句:“我為你們創建這個公司”來使全場變得鴉雀無聲(她的意思是“她們的職位”是瑪麗·凱化妝品公司起源的真正目的)。

像許多偉大成功事例一樣,瑪麗·凱是極偶然地組建瑪麗·凱化妝品公司的。她當初主要目的是寫本書,她剛從長達25年的產品推銷直接代理商的職位退休回家,想以自己在兩個公司的經曆,在書中寫下婦女在男子操縱的組織中受到的不平待遇。當她坐在桌邊構思此書時有兩條線索,一條是不應采取的管理方法,以她在男子操縱公司的反麵經曆為素材;另一條勾勒理想型公司的必需特征,尤其是在顧及身兼家庭、孩子和事業兩頭的職業婦女需要方麵。她突然意識到,自己已形成了田園詩般公司的藍圖,這種公司會同情和關注上班婦女。瑪麗·凱立刻扔掉了寫書計劃,驚呼“我知道了”的靈感,開始踏上籌建理想公司的航程。後來她告訴新聞界:“就在那一刻,瑪麗·凱化妝品公司已經產生。”

她還說:“我要創建一種公司,使一個婦女,即便有年幼的孩子,也能為她自行安排業務提供可能。公司將幾乎沒有定額、條規約束,推銷員能自由安排自己的時間。這種構造能讓婦女自由地將家庭放在首位,這是最基本的。”朋友、親戚、會計師和律師都曾叫她放棄創業的主意,因為“這必敗無疑”。瑪麗·凱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瑪麗·凱獨特的產品和她那家庭婦女顧問們組成的推銷兵團,使得瑪麗·凱化妝品公司大獲成功,而占主導的因素還是瑪麗·凱的自信者領袖魅力。

瑪麗·凱曾多次對手下人講:“你們是偉大的!堅持下去,直到成功。”

20多年前,為了能同工作的公司副總裁握手,瑪麗·凱排隊等候了足足3個小時。當終於挨到她見他的時候,他同她握手、打招呼,但眼睛卻瞧著她身後等候接見的隊伍還有多長!事後很久,瑪麗·凱還一想起那件事就傷心,當時,她暗暗對自己說:“假如有朝一日我成為被人們朝覲的人,我一定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站在麵前同我握手的人士身上。”

那一天終於來到了,瑪麗·凱總是盡力使每一個人感到自己重要。有人曾經問過她:“你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你難道不覺得累嗎?”

當然,她往往累得精疲力竭,但她從不改變初衷,因為她曾親身體驗被一個對於自己來說很重要的人冷落是什麼滋味。瑪麗·凱說:“把精神集中到你麵前的人身上永遠是至關重要的。切記,永遠不要用你不喜歡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任何人。”

瑪麗·凱認為,公司幫助美容顧問取得她們家人的支持是不容忽視的。每當銷售主任來到公司所在地參加培訓時,公司都給她家中寫信,向她的家人說明參加培訓對她今後的工作大有益處,並為她能來參加培訓,對他們表示感謝。公司總是在銷售主任抵達達拉斯(公司總部所在地)的星期一把信寄出去,因為這樣,信就會在正當她家的洗滌槽裏堆滿髒餐具,家人正因為不得不動手幹活而賭氣的時候寄到。在瑪麗·凱看來,這些信件都是重要的,所以她要一一親筆簽名。

自從公司開張以後,每逢聖誕節、公司周年紀念日,公司都給職工發寄祝賀卡片。他們過生日時也會收到公司寄去的祝賀信。瑪麗·凱在每張卡片上簽名,並親筆寫下一句賀辭。

職工參加公司屆滿一年之際,公司送給她們每人一隻紀念手鐲,那是一條鑲有飾物的金鏈。當進入公司3周年、6周年、9周年……的時候,她們得到的紀念品是其他首飾。當她們參加公司工作15周年時,她們得到的是一件鑲有鑽石的首飾。

一次,瑪麗·凱主持了一個銷售會議。與會的美容顧問之一所帶來的化妝箱實在太髒了。這位美容顧問是個新來的人員。瑪麗·凱覺得她那個肮髒的化妝箱會使她賣不出東西。然而,由於這位新手似乎很缺乏自信,瑪麗·凱擔心如果與她麵對麵談話,指出她的缺點,她很可能無法承受打擊。所以,瑪麗·凱決定用一個更委婉的方式表達這個意思。

瑪麗·凱決定將會中的主題定為“整潔是僅次於敬天的美德”。瑪麗·凱用這個方式來傳遞信息,不但與會者都學到了整潔的重要性,這位美容顧問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批評。

在整個會議的過程中,瑪麗·凱強調整潔對美容顧問的重要性。在她講話的時候,從頭到尾都不曾盯著那位美容顧問,以表示這不是針對她的借題發揮。

瑪麗·凱說,一位好的經理絕不會使人難堪,不僅因為令對方難堪於事無補,而且如此一來,隻有引起與預期相反的後果。你必須記住,經理的角色是解決問題的,但一味地批評人,就會妨礙你更有效地執行你的任務。山姆·沃頓

沃頓對最低價格的追求,改變了美國和它的服務業。

山姆·沃頓可謂20世紀下半葉美國夢活生生的典型。沃頓成長於大蕭條時期的奧克拉荷馬和密蘇裏。那時,他還是個矮腳雞般生氣勃勃且眼光銳利的小家夥,但他卻具有遠大的抱負。他是“非常年輕的球探和密蘇裏高中足球冠軍隊的四分衛”,靠賣報紙和牛奶幫家裏渡過難關。從密蘇裏大學畢業後,他參軍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和成百上千的其他人一樣,當1954年不安定的和平經濟時期到來時,找了份工作開始養家糊口。

在隨後的幾十年裏,美國人的工作和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沃頓發現,他正處在巨變的中心。他具有預測世界發展趨勢的天賦,能比其他人更早明白,正席卷全國的社會和人口統計學在商業上將具有極大的應用價值。這種直覺使他從一個無名的小雜貨商,一躍而成為世界最大零售商和全美最富有的人。

到沃頓1992年去世時,他的家族擁有的淨資產已達250億美元。他給美國商界留下的巨大而廣博的遺產,使他成為商界的一座豐碑。在《財富》雜誌排名的500強公司中,他擁有的沃頓連鎖店排名第四,年銷售額近1200億美元,僅次於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和埃索石油公司。

雖然,這樣做會過分簡化商業上複雜的現象,但可以說,看看在全美各地奔馳的沃頓公司貨車上印著的標語:“我們永遠賣得最便宜”,就可以理解沃頓給美國人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沃頓沒有發明打折零售,正如福特沒有發明汽車一樣,但他也像福特和他的汽車改變了美國和它的工業生產方式一樣,沃頓對最低價格的追求改變了美國和它的服務業。沃頓不隻是改變了美國人逛商店的方式,同時也改變了大部分美國產業的服務方式,即重心由製造轉到顧客上來。

盡管令人難以置信,當50年代打折銷售在卡本蘭一座山上的“安和希望”商店中產生時,零售業協會十分憎恨它,製造商也不喜歡它。因為它威脅著他們在市場上的壟斷地位。總之,絕大多數商人都對它進行了限製。

50年代早期,打折銷售剛剛出現不久,沃頓40多歲。他已經非常富有,經營著分布在堪薩斯、密蘇裏和奧克拉荷馬的15家商店,它們都是傳統的小鎮商店,價格相對較高。

沃頓積極學習零售經驗,全家度假時也不忘去當地商店去看看。當一個外來的理發師赫伯特·吉布森在沃頓開店的小鎮開了一家折扣銷售商店時,沃頓認識到這是未來商業的趨勢。1962年7月2日,沃頓44歲時,他開辦了第一家沃頓超市,同年S·S·克萊斯基也開辦了他的“卡瑪”(卡氏超市),F·W·伍沃斯和戴頓·哈德森也開辦了與此類似的超市或連鎖店。打折商品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方式。

一旦打折被允許,沃頓就開始用生命裏餘下的時間進行改革,將商店、製造商和中間商之間的成本減少,從而使商品價格下降、下降、再下降。

通過這種方式,使毛利降到最低,從而使沃頓超市的銷售持續增長。沃頓在每個他能發現機會的地方開設商店,有時他會在低空飛行的飛機上研究地形,如果他發現有塊地處於幾個小鎮的交彙處,他就會在那兒買下一片空地,建立一個沃頓超市,使他的超市遍布全國。

當全國連鎖店建成時,沃頓在管理方式上又做出了重大調整,他又一次走在了時代的前麵。早在1966年,擁有20家連鎖店時,他就到了位於紐約的IBM學校。他的目的是雇傭班上最聰明的學生來計算他的生意運作,他意識到,如果沒有電腦化的商業管理,他的連鎖店就不能按他期望的速度來發展。這一點他是完全正確的。沃頓連鎖店成為及時存貨控製、最大化利用信息取得競爭優勢的標誌。盡管很少被人記起,沃頓卻可以說是第一位真正的信息時代的總裁。

令沃頓高興的是,在他大部分的職業生涯中,他並不為公眾和輿論所注意。事實上,在1985年,《福布斯》雜誌因他擁有沃頓公司39%的股份,而認為他是全美最富有的人之前,幾乎沒有人聽說過他。此後,公眾焦點第一次聚集在民主黨人零售商沃頓身上。他那非凡的魅力使他手下成百上千的職員深信:加入沃頓一定會成功,他們中有許多人因擁有公司股票而成為富翁。這就是美國夢。

隨著沃頓連鎖店的影響力超過了他的競爭對手,如卡氏超市和西爾斯百貨公司,沃頓開始受到那些守舊的小鎮商人的誹謗和圍攻。他們在曼哈頓召集了一次懷舊大會,會上他們憤怒地指責,沃頓是使小鎮商人消失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