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並肩作戰(3 / 3)

階下咄咄逼人:“事到如今,陛下為何堅持此事未必為真?”

一聲冷哼響起,站在金柱側旁的記史官一個激靈,險些手抖。

“既然禦史堅持,不妨說說佐相因何反叛。”

一般臣下叛亂,對外宣稱的原因不外乎王君德行有虧,又或才能不足,抑或奸佞當道聽信讒言禍國殃民有違天道。無論哪一個,與現任西黔國君都不沾邊。相反,自登基以來,尤其是去年蝗災之後,朝廷輕徭役、重生產,受災地域皆得安撫,除東南兩境偶有衝突外,稱得上是四海平定,國泰民安,讓人想要生事都找不到半點理由。

而被問之人,顯然也沒有公然非議今上的打算,徑自陷入尷尬的沉默。

見此情景,喬天都淡淡加上一句:“料想王兄不會如此無謀,尚未想好出師之名就行叛亂之實吧。”

“既然如此,臣鬥膽請問,陛下為何要說此消息為真?”

“西北數州的知聞司公署連續傳回同樣的消息,據我先前所知,各處的消息來源少有交集,應當可信,或許……佐相真的做了些出乎預料的事。”說到此處,平靜的聲音帶了些興味。

不僅伏地的五人,眾臣都在拚命克製不要讓詫異的表情顯露得太過明顯,少年國君到底打算做何評判——

“這個起兵的喬天宇是真是假,可有人親眼確認?”

文官武將麵麵相覷,一片靜寂。

“若是本人無疑,此番行事可出自他本願?”

這次,終於有人高聲駁斥:“誰有能力脅迫堂堂佐相行背信棄義之舉、動搖我國根基?”

和緩的女聲響起:“我可以一試。”

始終沉默不語的天女終於出聲,眾人驚異之下競相抬起視線,而後——駭然:

一隻尖銳的金簪抵在喬天都頸側,簪子一端握在芊芊素手之中,朱紅衣袖橫在少年國君麵前。

“啪”的一聲脆響,記史官的筆摔在金磚上,咕嚕嚕滾出一段汙跡,而後停下。

仿佛觸發了某個機關一般,偌大的宮殿之中開始騷動,近旁的侍衛、侍從、記史官等本能地想要衝上前,偏偏半步也難以踏出,而後的那個瞬間,時間仿佛膠著了一樣,進退不得的人們眼睜睜看著少年王緩緩抬起手來,用來行刺的金簪輕飄飄地落在他掌中,被揉成一團金紙,滾入禦座下。

刺客,恐怕是有史以來最為猖狂的刺客笑盈盈地開口:“如果佐相意圖謀反,那被他帶回王宮的我自然同樣可疑,說不定我才是真正的幕後主使,以陛下的性命脅迫他行一些不軌之事——諸位覺得這個推斷如何?”

無辜參與這場鬧劇的觀眾顯然都處於驚魂未定的狀態,包括玉階前駭到麵無血色的老臣:“荒、荒謬!”

剛剛經曆過一場“行刺”的少年國君淡然開口:“沒有任何站得住腳的理由就舉起叛旗,難道算不上荒謬?王兄還不至於這樣愚蠢吧。”

同身邊的“刺客”相視一笑,喬天都繼續道:“疑罪從無,疑賞從有。事實尚未查清就給重臣扣上‘謀反’如此重的罪名,換做在場諸位愛卿中的一個,又當做何感想?真要定罪用刑,謀反可是株連九族的極刑,方才天女雖在說笑,可當真王兄定了罪,在列諸位無需急著請罪,首先擔當罪責的便是我。”

一聲輕笑加入:“到那時我自然也要同陛下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