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狗”包括周應秋、李魯生、李藩等人,他們或為吏部尚書,或為禦史,都是魏忠賢的心腹,其品行也極其低下,做了許多喪盡天良的事情。
5陰險狡詐,盡殺忠良
魏忠賢對於忠貞朝臣的迫害,主要表現在對東林黨人的殘酷殺戮上。東林黨人由當時朝野之中的一些正直知識分子組成,他們大多學問淵博,品格剛毅,他們多關心政事,憂國憂民,經常聚集談論國家大事,是當時的“清流”。東林黨人有一幅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很能表明他們的立場。
右都禦史楊漣是東林黨人,他見魏忠賢如此專橫跋扈,無惡不作,便直言上書熹宗,其書長達一千八百多字,他收集了魏忠賢的二十四大罪,從魏忠賢的出身、品性,經曆及所犯罪行等方麵進行了詳細的揭露。魏忠賢聽說了,也很惶恐,急忙跑到熹宗那裏哭泣求饒。熹宗十分昏庸,竟命首輔大臣魏廣懲寫詔叱責楊漣。魏廣征措辭十分嚴厲,把楊漣狠狠地訓了一頓。魏忠賢又假裝要辭去東廠的職務,請求免去一切官職,出宮居住。熹宗倒覺得他十分可憐,還好好地勸慰了他一頓,要他忠心辦事。
熹宗接連數日罷朝,等再上朝時,但見警衛比以前森嚴了許多,魏大中等人見楊漣的奏章沒有見效,便率朝臣七十多人冒死上疏,結果不僅沒有撼動魏忠賢,楊漣,左光鬥等一些東林黨人全被罷了官。
朝中的許多大臣都十分憤怒,甚至一些閉門不出的老臣也出來上書。工部侍郎萬景上言道,“內廷外朝,隻知忠賢,不知陛下。豈可尚留左右。”魏忠賢見了這道奏章,大怒道:“一個小小官兒,也敢太歲頭上動土嗎?若不嚴辦,哪還了得!”當即假傳聖旨,廷杖百餘下,未出幾日,萬景便傷發而死。
後來,魏忠賢又借翻前朝舊案之機,誣蔑他們接受賄賂,迫害楊漣等東林黨人,楊漣、左光鬥、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顧大章六人被打死在獄中。楊漣死日,土囊壓身,鐵釘貫耳,其狀慘不忍睹,天啟六年(1626年),魏忠賢又逮捕了東林黨首領高攀龍、周起元、周順昌等七人,高攀龍投水自殺,其餘六人被殺害,史稱楊漣等人為“前六君子”,高攀龍等人為“後七君子”。即便對已故的東林黨人,也追奪封誥,東林黨遭受了極其殘酷的鎮壓。
株連所及,連別人稱讚附和彈劫魏忠賢也不可。中書吳懷賢曾在讀劾奏魏忠賢的奏章時擊節讚歎,被家奴告發,結果被抄家殺頭。百姓言語之間衝犯了魏忠賢,當然也不會逃脫此厄,被剝皮、割舌的百姓不計其數,以致路人相逢不敢言語,隻能以目相示。
魏忠賢的這種殘酷的鎮壓,連普通的百姓都奮起反抗。當魏忠賢派人去蘇州一代逮捕“後七君子”一些人時,蘇州人竟舉行了規模巨大的反抗活動,許多人湧上街頭,把捕人的錦衣衛摔奪下馬,魏忠賢的同黨、太守毛一鷺嚇得躲到廁所裏才免於蘇州人的痛打。當然,後來魏忠賢對反抗者又進行了大肆的逮捕和殺戳。
魏忠賢氣焰薰天,其同黨對他的吹捧,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無以複加的地步。在奏疏中凡提到他的地方,都不敢直稱其名,而稱“廠臣”,內閣擬旨之時,竟稱“朕與廠臣”,把魏忠賢與皇帝並稱,魏忠賢也儼然以皇帝自居,無絲毫謙退之舉。
6稱九千歲,氣焰薰天
每年的正月三十日是魏忠賢的生日,這一天,正是他的徒子徒孫與大小走狗獻殷勤、表忠心的大好時機。過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另一個重大的節日就是魏忠賢的生日了,許多無恥之徒忙著替他準備壽禮,往魏家送禮的人,更是絡繹不絕,相望於道路。魏忠賢家第二天早上出來開啟大門,都見大門外的壽禮堆積如山,其上寫著送禮者的姓名,其阿諛奉承之辭,不可盡道,這都是那些不能直入其門者的無奈之舉,至於能夠登上魏忠賢門檻的人,就更難以計數了。
魏忠賢自稱“九千歲”,到祝壽這天,官員們擁擠不堪,爭相趨拜,踩掉了鞋子,扯破了衣服,自不是什麼新鮮事。祝壽的人恨不得顯出自己的聲音最高,自己的最為情真意切,你喊一句“九千歲爺爺”,我就高喊“九千九百歲爺爺”,與“萬歲皇帝”,相去隻有一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