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3 / 3)

直到下午四點了,袁主任還沒有電話來,李秘書長急了,打電話給辦事處,辦事處的同誌說,稿子已到手了,袁主任趕火車回來了。李秘書長發火了,怪他們怎麼不先打個電話報告一下,這邊領導急死了。辦事處接電話的是個女孩,嚇壞了,忙說,袁主任剛才急急忙忙交待一句就趕火車了。我剛準備打電話回來,李秘書長您的電話就來了。

李秘書長不聽那麼多了,忙跑去報告張書記,好讓張書記放心。張書記拍了一下大腿,說,這個小袁,腦子這麼不活,不知道發傳真過來?你看你看,越忙越亂。素質問題,素質問題啊!

李秘書長感到這事自己有責任,忘記交待小袁發傳真了。便說,也是也是,我交待過讓他發傳真過來的。一忙,可能忘了。不過還誤不了事,火車是明天清早七點十分到站。

次日清早,孟維周奉命接站。他很擔心。因為這趟火車幾乎沒有不晚點的,有時一晚就是個把小時。今天若是這樣,那就慘了。沒有省裏定的稿子,張書記怎麼去打電話?又不能再打電話到省委辦公廳去問那個稿子。問什麼?問我們張書記怎麼結劉書記打電話?

孟維周覺得省裏辦事也太死板了。不就是打個電話嗎?弄得這麼煩瑣。張書記本來很會講話的,這麼一限製,還真不知怎麼講了。

果然晚點了。一打聽,說是預計七點二十五到站。能在這個時間到還誤不了事,一超過七點四十就危險了。

還好,七點二十五火車終於到了。袁主任老遠就把手揚得高高的。盂維周也把手楊得高高的。但人多擁擠,袁主任怎麼也快不了。兩人手一握,立即往小車跑。一上車,袁主任就將稿子拿了出來,交給孟維周。孟維周接著稿子,說你發個傳真過來不省事多了。袁主任馬上意識到自己忙個通宵倒忙了個愚蠢,便掩飾道,想過發傳真,但聽說最近機要局這邊機子不行,收文效果不好。怕誤事,幹脆送回來算了。孟維周打開稿子一看,兩頁半紙,電腦打印的,格式像是相聲角本。一測覽,也就是些極平常的話。便感慨道,搞得太嚴肅了,太嚴肅了。袁主任說,上麵領導講話,不隨便講的。前任省委書記有次在北京開會,中央電視台記者采訪他時,因為事先沒有準備好講稿,講了幾句就前言不搭後語了,影響很不好。

新落成的電信大廈氣派不凡。一樓營業廳裏,地委行署主要領導、省郵電局領導及有關部門的負責同誌在等等著八點鍾的到來。根據安排,打過電話之後,各位領導同誌再到外麵去舉行簡樸而隆重的剪彩儀式。張書記同省郵電局的領導熱情地交談著。電視台的記者們各項準備就緒。孟維周趕到了,沒事似地走到張書記麵前,遞過一個信封。張書記也沒事似地接過信封,不馬上打開看。過了片刻,省郵電局的領導同別的同誌搭話去了,張書記才取出稿子來,慢悠悠地吸著煙,看了一遍。張書記將稿子塞進口袋,毫無表情地望了一眼孟維周。孟維周知道張書記在望自己,卻佯裝不知,同記者們招呼去了。張書記在這些細節事情上特別欣賞孟維周。換了別人,送這稿子給張書記,一定是火急火燎的樣子,而孟維周卻像什麼事都沒有似的。所以,除了張書記、陸專員、李秘書長和孟維周,在場的人沒有誰知道這場戲原來還有那麼個腳本,而且這腳本剛剛才送到,也沒有誰知道談笑風生的張書記背上一直在冒虛汗。

八點整一到,張書記按下電話機免提鍵,親自掛通了省委劉書記辦公室的電話——

喂,劉書記嗎?你好!

是。請問哪位?

我是張兆林。

哦,兆林同誌,你好!

劉書記,我給您報個喜。我區的程控電話,今天正式開通了。這是我們開通程控後打的第一個電話。我們全區六百萬人民,非常感謝省委省政府的關懷,一定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認真實施“兩走工程”,努力實現經濟的超常規發展!

接著,電話裏傳來劉書記洪亮的聲音。

電視記者們緊張地忙碌著。

當天晚上,地區電視台就播放了這一新聞。自然安排在頭條。此後又重播了三天。次日晚上,省電視台也播了這條新聞。第三日,省裏日報就此發了頭條新聞,還配發了一則評論,題目:新聞之外的話題。副標題:不搞剪彩,不搞慶典,為這樣的開業儀式叫好!

十一

馬傑悄悄地告訴孟維周,外麵有人講鬼話,說張書記同廠長經理們太熱乎了,中間肯定有說不清的事。特別是講同舒先生和唐半仙的關係,太那個了。那意思,不是講張書記受他們的賄?孟維周嚴肅地說,馬師傅,這種無根生葉的話,我們千萬不要去傳。就是聽見有人議論,也要敢於製止。我們是張書記身邊的人,最了解張書記,更有責任站出來維護張書記形象。不過,不是那個場合,也沒有必要自己提出來去作解釋,那樣別人以為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成了反宣傳。馬傑說,是的是的,我也隻是同你講一下。你看是否應報告一下張書記?孟維周說,沒有必要報告。當領導的,一人難滿百人意,有點議論,正常的,何必報告,讓張書記不暢快?張書記太忙了,沒有時間關心這種事!

其實這種議論孟維周早就聽說了。還有人告黑狀告到了省裏。不光這些,還說他同幾個女人關係曖昧,已經死去的柳韻是他最喜歡的。張書記自己當然也知道了,並不放在心上。省紀委嚴書記來地區檢查工作時,張書記以閑談的方式,再次講了他那句名言,說有人告狀的領導不一定是好領導,沒有人告狀的領導絕對不是好領導。嚴書記點頭稱許,說言之有理。張書記此後又在好幾個場合講了這話,孟維周便感覺出這話的分量來。細細體會,那句名言妙不可言。既然有人告狀的領導不一定是好領導,中間自然有壞領導。同是有人告狀,誰好誰壞,怎麼知道?這就說不清了。妙就妙在這個說不清。

省日報社駐本地區記者站白站長奉命來到張兆林辦公室。李秘書長和孟維周在座。張書記就各級領導應如何為企業家撐腰,理直氣壯地支持改革這個問題發表了重要意見。指出,這個問題,我們地委一直是重視的,地委也是帶了頭的,全區總的來說是做得不錯的。但是,有些同誌做得不夠,個別同誌對這個舉措還有誤解。所以,我建議組織一次宣傳活動。群眾要靠正確的輿論引導。最後責成李秘書長負責牽頭,由地委辦、行署辦、宣傳部、記者站等單位抽調骨幹,具體研究落實。

李秘書長叫白站長和孟維周到他辦公室去,三人先湊湊,搞個大致方案,到時再請有關單位的同誌談。

湊一湊,湊一湊吧。李秘書長說。

白站長說,聽李秘的,聽李秘的。

孟維周也說,聽李秘的。

李秘書長說,那好吧。我的意見,這次宣傳,內容上要有針對性,聲勢上要有震動性,組織上要有計劃性。現在的問題是,對於改革大家是有共識的,但落實到支持具體的改革者,情況就不容樂觀了。所以說,首先要以張書記的名義,寫一篇強調理直氣壯地支持改革者的理論文章,這個原則上由宣傳部和地委辦負責,另外,組織一篇長篇報道,宣傳地委一班人同企業家交朋友,為企業家排憂解難的事跡,這個原則上由行署辦和記者站負責。省報就上這兩篇,不在於多。同報社的具體聯係工作,白站長負責。地區日報,除了上這兩篇文章外,還可以另外組織一些。我就這個意見,看兩位如何?

白站長表示擁護。

孟維周也說,這樣安排好。在孟維周看來,李秘書長雖然語言表達有些別扭,生硬地湊出個“三性”,但看問題還是看到點子上了,部署也很有條理。領導同誌講話的語法或邏輯毛病,孟維周也早習以為常了。

李秘書長說,那好。小孟請通知一下幾個單位,明天上午八點半到地委會議室來開個會。

孟白二人便告辭。出來後,白站長將孟維周拉到一邊,說,我不便同張書記和李秘講,你看怎麼參謀一下。文章當然要上的,但省裏報社那邊要意思一下,我們站裏沒有這個開支。孟維周說,這個好辦,按老規矩,我提醒李秘就是了,不必驚動張書記。

半個月之後,文章先後在省報發表了。先發張書記的理論文章:《要理直氣壯地支持改革者》。這是一篇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好文章。過了幾天,又推出長篇報道:《人民公仆的情懷——××地委一班人做企業家朋友,為改革者撐腰》。

十二

張兆林收到了一封告狀信,告的正是唐半仙。信是孟維周拆的。一般的信,該怎麼處理,孟維周就代為處理了,不用交張書記過目。因為這封信關係重大,他不敢擅作主張。主要告唐半仙三件事,一是貪汙公款;二是生活腐化;三是經營失誤,企業虧損。情節具體,言之鑿鑿。署名物業公司職工李友竹。這讓張兆林很不好辦。前不久剛宣傳過地委領導同企業家交朋友的事跡,他自己還寫了理論文章。這當然是正確的。可那篇報道裏專門寫到了張書記同唐半仙交朋友的生動事例。張兆林猜不透是唐半仙得罪了職工,還是有更複雜的背景?他隱約感覺到,這似乎是衝他張兆林來的,可能還有更複雜的情景。張兆林見這信是電腦打的,說明告狀人肯定印了若幹份,其他領導也會收到的。這就很不好批示,弄不好幾個頭頭的批示意見有分歧,難免弄出矛盾。而且有人會拿他的批示去猜謎的。思索了好一陣子,他批示轉紀委。對這一類揭舉信的處理要慎重,既要重視問題,又要實事求是,更要有利於穩定企業,穩定人心。

這是一道很有功底的批示。字麵意義不偏不倚,無可挑剔,聰明人一讀便知在暗示什麼,但誰也提不出理由說這是在暗示。那“這一類”三字亦是點睛之筆。這說明張書記關心的是類似的所有案件,這道批示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你說張書記同後半仙關係特別,但張書記對唐半仙案件連專門批示都沒有,隻是籠統就這一類案件的批示。有時,張書記批示什麼意見,難以盡意或不便盡意,孟維周心領神會,卻不在張書記麵前挑破。他便將有關人員找來,把張書記的批示交給他們,並口述一遍。口述當然按批示原文,一字不差,而聽的人一下就領會了。語言藝術就是這麼玄妙。孟維周的這套功夫,深得張書記的賞識。今天這關於唐半仙的批示,孟維周完全能夠透徹理解。但這個批件不會讓孟維周去送的,得由地委辦的正規公文渠道傳遞。孟維周相信紀委的領導也會領會的。孟維周也不希望唐半仙真的有什麼問題。

幾天之後,紀委兩位同誌到張書記辦公室彙報,說物業公司沒有李友竹這麼個人,這隻能算是一封匿名信。用匿名信告狀的,我們每天都會收到不少,一般不立案查辦。哪有這麼多人手?請示張書記這事是不是放一下?

張書記說,這個你們紀委有權決定。用匿名信告黑狀,這個風氣很不好。以前我們不注意方法,很有一些同誌被這種匿名信給害苦了,還弄了一些冤假錯案。這個教訓一定要吸取。我還是那個觀點,有人告狀的領導不一定是好領導,沒有人告狀的領導絕對不是好領導。紀委的同誌走後,孟維周有事進來了。張書記還在自言自語,什麼李友竹,哪裏鑽出個李友竹?孟維周聽了,靈機一閃,猜到了什麼,說,李友竹就是理由足的諧言,肯定是匿名信。既然有理由,又何必匿名?不可信。這話極合張書記的心意。

不料,過了兩個多月,省檢察院對唐半仙的問題作了批示,責成地區檢察院立案查辦。看來那個告狀的人是鐵了心了。既然到了這個地步,就不可等閑視之了。地委幾位主要負責同誌聽取了地檢察院王檢察長就本案的專題彙報。張書記的態度明朗,說要實事求是,依法辦事。

唐半仙聽到了消息,跑到張書記這裏彙報。張書記說,你現在不要找我,我隻希望你真的清清白白。地委一向支持你的工作,但你真的有問題,也不能包庇你。包也是包不了的。地委一向支持你的工作是正確的。但不是叫你亂來。當然從我個人願望,希望你沒有事。

第二天,唐半仙被收容審查。張書記指示王檢察長,這個案子影響太大,地委很關注,你們要隨時向我通報辦案情況。當然嚴格說這是不合法的,但我是不會幹擾你們獨立辦案的。所以,從唐半仙被收容之日起,王檢察長每天都要同張書記碰一次頭

偵查工作步步深入。一個星期之後,張書記在地直部門負責人會議上講到,個別企業負責人,利欲熏心,生活腐化,更有甚者,在經營活動中,不講科學,靠問卜算卦來定決策,真是荒唐至極!這樣搞,企業不虧得一塌糊塗才怪!張書記表情義憤,十分嚴肅。下麵有人悄悄議論,這下唐半仙完了。孟維周不知案件詳情,但覺得張書記不該點唐半仙算卦的事,你自己也相信,也讓唐半仙算過,況且你們私交也可以,卻這麼講,有失厚道。不過這隻是孟維周內心一閃而過的感觸,並不妨礙他對張書記的尊重。他早就在什麼書上看到了一句至理名言:用道德標準去衡量政治家是幼稚可笑的。

張書記這次講話以後第三天,唐半仙被正式逮捕。

這天,張書記吩咐孟維周,同舒先生聯係一下。他找過我幾次,我沒有時間。你跟他講,以後有什麼事,可以先找你。

孟維周明白張書記的意圖。唐半仙案發,一石激起千重浪,各種離奇的謠言都來了。唐半仙的問題不是孤立的,背後肯定有人。有人又怎樣?這樣的事還少見嗎?有些人,大家都知道他不幹淨,就是搞他不倒。人家得問你要證據啊!你怎麼去告?向誰告?官官相護哩!人家當著全區人民的麵向省委書記打電話,這不清清楚楚嗎?人家同上麵頭頭都是鐵哥們兒!北京都有靠山!北京?省裏頭兒肯定是他的靠山,北京就不一定,都是些退下來的老同誌,能頂什麼用?這你就不懂了。那些老同誌,退下來了,雖是天津包子狗不理,但他們要將一個小小地委書記扶上副省級,還是出得了力的。他是個聰明人,那些老同誌,退下來無聊得發慌,他一年去看他們幾次,彙彙報,他們心裏自然很受用的。不用他明講,他們也會為他講話的。這個路子從來還沒有人走過哩!

流言飛語通過各種途徑傳到孟維周的耳中。他猜想張書記也會聽到的。隻是張書記聽到的話會委婉一點,不會像他聽到的這麼露骨。這是張書記主持地委工作以來最棘手的時期,孟維周也深感憂慮。但他見張書記一直是處驚不亂的樣子。倒是孟維周的姨父講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話,人家玩兒到這份上,你們幾封告狀信就可以把他弄倒?這些人真蠢。姨父說這話時,剛喝過酒,醉眼蒙朧的樣子。孟維周這幾天總為張書記擔心,便老想起姨父的話,覺得那似醉非醉的神態像個大徹大悟者。也許姨父的話真有道理。這讓他又想起某公一段關於大人物小人物的宏論。說是小人物因為太小,有個什麼錯誤就顯眼了,所以小人物不能有小錯;大人物因為太大,一般的錯誤在他們身上就忽略不計,所以大人物不怕大錯,縱然有錯誤也隻能是偉大的錯誤,小人物全部的生命意義就是居家過日子,用句粗話講就是上為嘴巴下為雞巴,所以雞巴錯誤就是大錯誤,要治流氓罪;而大人物的生命意義是治國安邦,他們玩玩女人真的隻是雞巴大個事,西方有人就說政治家最好的休息方式是做愛。孟維周當時聽到這話,雖感到惡臭逼人,卻又不得不承認其精彩。

這種時候,張書記同舒先生這些人交往的確應注意一點策略。孟維周準備給舒先生打電話。剛提起電話,馬上又放下了。他像預感到了什麼,覺得不應用辦公室的電話。他想起了去年省裏商業總公司吳經理的案子。吳經理因經濟犯罪被收審逮捕,起初死不承認。後來檢察部門將前兩個多月內他同妻子、情婦的所有電話錄音一放,吳經理啞口無言。孟維周最初聽到這事,背脊骨陣陣發涼。從那以後,他有意培養一種好習慣,不在電話裏講不便講的話。他放下電話,從後門走到街上,打了一部公用電話。

舒先生嗎?是我,聽出來了嗎?

哦哦,知道了,舒先生聽出來了,但沒有提起孟維周的名字。

孟維周很滿意舒先生的老練。說,老板設時間,你有事的話,我倆見個麵吧。

舒先生靜了片刻,說,晚上八點在黑眼睛夜總會東九號包廂見麵好嗎?

好吧。掛了電話。

孟維周發現自己好像在搞間諜工作似的,有種說不出的激動。心想,自己幹間諜也許還是塊好料。這麼想著,在回辦公室的途中,便有意裝作沒事似的,看有沒有人注意他。

黑眼睛夜總會是舒先生手下的企業之一,目前在本地算最高檔次的。為了必要的驕矜,孟維周晚了幾分鍾才到。舒先生已等在那裏了,伸出雙手熱情地握了過來。還有兩位女士,一位是圖遠公司的公關部經理方圓,三十來歲,孟維周認識;另一位小姐孟維周麵生,看不出年紀,臉蛋兒有些像關之琳。舒先生介紹,這是尖尖,尖銳的尖;這是孟先生。孟維周覺得尖尖這名字好生奇怪,想笑,因不太熟,就不冒昧失禮了。

舒先生招呼道,大家隨意吧。

尖尖靠過來。盂先生唱歌還是跳舞?

孟維周心跳得很快。夜總會他不是沒上過,但那一般都是較正規的社交場麵。像今天這樣專門有人陪,還是頭一次。尖尖又這麼漂亮,有一股令他心亂的氣息。心想太拘謹有失風度,便起身請尖尖跳舞。

我以後可以隨便找你玩嗎?熒光閃閃中,尖尖的眼珠藍幽幽的。

可以,當然可以。盂維周回道。他沒料到尖尖第一句竟是這樣的話。這種場合,人們開言通常是請問貴性?哪裏發財?

孟維周被一陣柔柔的風裹擁著,在舞池裏飄來飄去。這是他以往從來沒有過的感受。你跳得太好了,尖尖。隻要你孟先生喜歡就好。

怎麼叫尖尖?好有特色的名字。你想知道嗎?很有意思的。我想有機會告訴你,但今天就不告訴了。

接下來,孟維周一般都同尖尖跳,隻偶爾同方圓跳一兩曲,出於禮貌。方圓是舒先生的人,大家心裏都明白。

到了迪斯科時間,舒先生說,兩位小姐去風一陣吧,這個我跳不來。

包廂隻有他們兩個人了。舒先生說,我找張老板也沒什麼事。唐半仙抓了,我怕他不夠朋友亂咬人。孟維周說,不怕的。他的案子,老板一直抓在手裏,走不了樣的。舒先生很關切的樣子,說,那就好。孟維周說,老板很關心你。現在形勢越來越複雜,你要事事小心。這是老板的意思,以後有事你就先找我。舒先生忙點頭,好好,仰仗老弟了。聽著迪斯科完了,他們收起了話題。舒先生笑著說,尖尖怎麼樣?放開點沒關係的。孟維周渾身熱了一陣。這時兩位小姐推門進來了。尖尖步態嫋嫋,走向孟維周身邊。

第二天上班,張書記問,見過了嗎?孟維周說,見過了。張書記不再講什麼,隻說聲好吧。

下午有人傳尋孟維周。一回電話,是尖尖。孟維周覺得奇怪。你好你好,你怎麼知道我的bp機號?尖尖笑了一陣,說,我會偷呀。孟維周說,我現在正忙著,過十分鍾我再打電話給你好嗎?

十分鍾之後,孟維周在後門公用電話亭要了尖尖的電話,有事嗎尖尖?

你尖尖尖尖的,叫得我好心跳。我可不想叫你孟先生。我可以叫你維周嗎?

孟維周鼻尖在冒汗。你就這麼叫吧。有什麼事嗎?

有事才可以找你?你答應我可以隨便找你玩的。

是的,是的。

今晚出來玩嗎?今天是周末呀!

孟維周遲疑著。

那邊尖尖在笑了。怎麼?聽說我會偷,你怕了是嗎?

孟維周說,好吧,哪裏見麵?

在灰姑娘吧。尖尖告訴說。

十三

唐半仙被處了死刑。他貪汙公款三十多萬元。這是本地目前為止最大的經濟犯罪案件。還犯有讀職罪、流氓罪。這個案子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就結案了。辦案之神速在地區還沒有先例。當然是因為地委很重視,張書記親自過問,說這個案子很有典型性,要盡快查處,以儆效尤。

星期天,盂維周躺在尖尖的床上,心灰意懶。尖尖穿著寬鬆的睡衣,坐在沙發上,將傾欲墜的樣子,本是很讓人憐的,孟維周卻不看一眼。最近,他被提為副處級,掛了個地委督察員職務。雖是個虛職,但在他這個資曆,可算是飛黃騰達了。奉承話兒自是不斷。孟老弟不愧為亞聖之後呀,前程不可限量!他當然也客客氣氣地應酬別人,可不像前麵兩次提拔那樣,內心總說不上高興。唐半仙的死讓他的心情莫名地複雜起來。案子未判之前,人們對量刑有種種猜測。他不參與猜測,內心卻已不得處以極刑。因為案情太迷離了,唐半仙的消失,將使許多說不清的事情再也說不清。但死畢竟是太重大的事了,太具有震撼力了,讓人清醒,又讓人惶惑。孟維周有種去路茫茫之感。尖尖的確是一個讓人輕易放不下的女人。但自己從一開始分明知道前麵有一個圈套,還是一步一步地走進來了。

這時,尖尖雲一樣飄到床邊來了。怎麼這樣不高興嘛維周?厭煩我了是不是?不然就是怕了?我知道你是個正派人,一怕影響前途,二怕染性病。這兩條我都保證。我做事很謹慎的,不會有人知道你和我的。我也不會纏你一輩子,你什麼時候不想玩了就不玩了。你還是個童男子,算我欠你的,你的什麼要求我都會滿足的。我身上每一處皮肉你都細細玩過了的,有沒有性病你也放心了。我現在就是你一個人的,你不來時我時時刻刻都在等你啊!

孟維周靜靜地望著尖尖撮起小嘴作傾訴狀。她那微微勾起的小鼻子十分惹人。孟維周同尖尖在一起不無激動的時候,但他究竟明白他們是在幹什麼。這會兒尖尖的呢哺燕語又勾得他癢癢的了。難怪有談愛之說,愛竟是可以這麼談得來的。孟維周摟過尖尖說,不是對你,不對你。我心裏有事。尖尖柔柔地貼著孟維周摩學,說,在一起這麼久了,還沒有告訴你我為什麼叫尖尖哩。孟維周來了興趣,問,為什麼叫尖尖?尖尖麻利地脫光了睡衣,說,上來吧,上來我告訴你。孟維周咬著牙齒兒上去了。尖尖在下一邊波濤翻滾,一邊雙手攏著雙乳,說,我的乳房這麼大,乳尖尖兒這麼小巧,好愛人的,我就叫自己尖尖。別人問我,我都不說。維周,我這是第一次公開這個秘密哪。知道嗎?你第一次叫我尖尖,叫得我好心動喲!孟維周覺得尖尖那張朱唇已吸穿了他的胸膛,咬著他的心髒往外揪,好難受,好暢快。

就像每一次性高潮之後又萬分沮喪一樣,孟維周的心情時好時壞。原來很少間斷的演講啞劇現在不再堅持了。他曾很有興趣培養自己的領導才能,也相信自己會有所作為。給領導當專職秘書,這是當今官場的終南捷徑。平時悉心領會和修煉的那一套,雖有些不太合乎君子之道,但他總把它理解為必要的領導藝術。政治家誠實等於愚蠢,善良等於軟弱。這是他一度悟出的一條真理,私下自鳴得意。可如今,他另有百般感懷,卻又無以言表。政治不再是桌麵上的東西。政治原本是無辜的,就像金錢。金錢是人用髒的,政治是人玩髒的。可又有什麼辦法呢?金錢是供人用的,政治是任人玩的。

孟維周畢竟是個童男子,起初在尖尖身上還有些害臊。讓尖尖如此這般地調教之後,什麼都不顧及了,他對尖尖周身的滋味亦能細細咀嚼。尖尖在他心目中,往往是一個一個部位地存在著,似有一種庖丁未見全牛的境界。玩起來更加銷魂。每一次過後,兩人的共同心得都是超過了前一次。孟維周便常用這事來比附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終於有些開竅了。自己同尖尖在一起感覺越來越好,就因為越來越放開了。做人同做愛不是一個道理?何必再去刻意地喬裝自己,做個粉墨人物?於名於利,一切隨緣吧。

不久孟維周又從做愛中得到了截然相反的感悟。有天晚上,兩人正高興著,孟維周忽然想起有個公文今晚必須弄好,明天一早張書記就要看的。尖尖正啼烯喝喝地享受著,孟維周卻突然僵在上麵了。尖尖睜開了半閉的眼睛,問,怎麼啦維周?孟維周說忘了重要事情了,必須馬上趕回去。尖尖不敢誤他的事,說,好吧,你做完就走吧。孟維周便在上麵偷工減料了一回。

孟維周穿戴整齊,出門叫了的土。司機問到哪裏。孟維周吐出兩個很莊嚴的字:地委。他雙手交叉著,放在胸前,顯得很有風度。心想自己剛才還是精光一個,這會兒竟是紳士派頭了,真有意思。

到辦公室忙了個把小時,事情妥了,已是午夜一時多,便回到單身蝸居。躺在床上怎麼也睡不著,他已習慣於用做愛來比附人世間一切事物了。做愛時兩人再怎麼瘋怎麼癲,完了之後還是要穿好衣服,人模人樣地在街上行走。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不也是這樣嗎?還是要講究個人前人後。遇著些事就怕了不行,聽憑自己的性子一味瀟灑也不行。

悟出這一點,情緒慢慢穩定起來。幹事業的信心又堅定起來。不幹這個事業,幹什麼去?這世道可不是條條道路通羅馬啊!孟維周真責怪自己一度的怯弱和幼維。男子漢立身行世,需要百般的剛毅。對,剛毅。有一段,當他在尖尖身上暴風驟雨時,總語無倫次地連聲嚷著剛毅,***剛毅,剛,剛,毅,毅,毅呀!弄得尖尖絲絲溜溜地發歡。

有女人照料,孟維周衣著清爽多了。尖尖替孟維周一連買了好幾套名牌衣服,還有名牌皮鞋。價格貴得嚇人,孟維周不太敢穿,隔一段才試著穿一件。名牌就是名牌,穿上之後,自我感覺極佳。孟維周每次走過辦公室樓道口的玻璃鏡子,總忍不住自我欣賞,把手臂兒擺得很像革命幹部。有時猛然想起什麼,會神經質似的翻弄一下衣服,查看一下扣子上或別的地方,怕纏著尖尖的長發。

穿著一下子氣派了,孟維周還是有點不自在。尖尖說,現在都是有錢的和你們這些有身份的人率領服裝潮流哪!孟維周尋思身邊這些人,還真是這麼回事。記得以前都是那些被認為不太正經的人率領服裝潮流的,慢慢地形勢就發展了。就拿戴帽子來說,七十年代,社會上戴鴨舌帽的被人看作流氓。到八十年代,流氓早不戴鴨舌帽了,當領導的幾乎一人一頂。如今九十年代,紳士禮帽流行起來,仔細一看,戴禮帽的是兩類人,一類是不三不四的人,一類是領導。孟維周有次來興,同人講了這些話。有人馬上鑽他的空子,說,你的意思是說官員和流氓殊途同歸了?孟維周著實嚇了一跳,忙辯解道,你怎麼這樣分析?這可是你說的,我不是這個意思,我不是這個意思。

十四

這年頭,天天有新鮮話兒。現在至少有三條小道消息同時在流傳。一說殺了半個仙人,救了一個凡人;一說省紀委派人調查張兆林的問題來了;一說張兆林馬上要上調省政府。各種傳言都到了孟維周耳中。半個仙人是指唐半仙,一個凡人亦不言自明。盂維周嚴厲地批評別人,純屬謠言!省紀委來了人,這是事實。可他們是來總結這個地區廉政建設經驗的。對這方麵的謠傳,孟維周鄙視道,捕風捉影!至於張書記是否上調,孟維周說,無可奉告!

各種流言以形形色色越來越生動的語言形式傳播了半年之後,張兆林終於要調省政府了,剛剛結束的省人大會議已正式選舉張兆林同誌任副省長。這種事向來會有各種議論的。有的說,我們地區終於出了一位副省長了。有人卻不以為然,說,人家當官,你們高興什麼?他當他的官,我搬我的磚。最有影響的議論據說是一位老幹部說的,現在當官,太容易上去了,但是就像市場物價,物價一上漲,錢就不值錢。時無英雄,豎子成名啊!很多人猜想是陶老書記的話,孟維周覺得不像。憑他老人家的修養,不會這麼議論的。但時無英雄,堅子成名這一類的話,老幹部當中又隻有陶老講得出。

張兆林上調的事明確下來後,第一個就拜訪了陶老書記,感謝他多年的培養和支持。李秘書長和孟維周在座。張陶二人談得很投機,其境融融,其意陶陶。如果有電視記者攝下這個場麵,全區人民又可以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地區兩代領導人的革命情誼何等真摯!

張兆林在李秘書長的陪同下到各縣市辭行去了,孟維周留在家裏清理張兆林的辦公室。所有的文件、資料、書籍等,哪些該帶走,哪些應交公,哪些要銷毀,隻有孟維周清楚。工作量很大,別人又插不上手。幹到第二天下午,發現一份當年舒先生來地區進行投資考察的意向書,雖然名日投資意向書,其實隻是舒先生單方麵的投資承諾。看上去印得很精致,中英文對照,中文是繁體字。孟維周有點好奇,因為舒先生在他一直是個謎。這會兒卻沒有時間看,便丟在一邊,忙完再去看看。就在他丟下這份意向書時,隱約晃見後麵的英文中有騙子一詞。騙子?奇怪。投資意向書中怎麼會有這樣的單詞?他馬上打開,細細一看。這一看,孟維周目瞪口呆。後麵原英文翻譯過來,竟是這樣一些叫人難以置信的文字。

關於上迷投資意向的“翻譯”

這是一份無法翻譯的投資意向書,我的這種“翻譯”方式也將是絕無僅有的。因為前文一共五條,所以我也湊出以下五條。不倫不類敬請包涵。

1.這是一個騙局,投資意向書的持有者是個騙子。他曾用過許多化名,真名叫舒培德,小名培兒。他在行騙中偶爾使用真名,這是當他看出受騙人比較愚蠢的時候。他謊稱自己是美國西蒙·培爾公司商務代表,其實該公司隻有天堂或者地獄才有。培爾就是培兒。

2.這是個天才的騙子。他從小浪跡江湖,大行騙術。七十年代冒充高於子弟行騙大江南北,屢屢得手。後來東窗事發。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一九八一年出獄後重操舊業,騙術更加爐火純青。曾冒充西南某酒廠副總經理到東北行騙,騙取貨款三十八萬元,至今沒有敗露。此隻是一例。

3.此人聰明絕頂,最能取信於人,慣於混跡官場。所幸的是他隻有小學文化程度,不然說不定還會上聯合國玩他的行騙魔術。

4.即便哪位官員識破了他的騙術,說不定也已被他套住難以脫身了。所以我奉勸各位官員,莫貪小利,潔身自好。

5.我是舒先生小學同學,現為某中學英語教師。我曾認真地為他翻譯過一些投資意向書或合同書之類。同學相求,不便推辭。但這位仁兄玩得太過火了,弄不好我也會搭進去的。萬不得已,出此下策。不要以為是他給我分肥太少我才這麼幹的。我聲明他所做的一切與我無關。

孟維周反過來細看前麵的中文,卻見文法、邏輯、文字及標點等錯漏百出。口氣倒是很大,願在食品工業、旅遊。娛樂等行業選擇合適項目,投資一千五百萬美元。當時,在這樣一個山區,已是筆可觀的投資了。孟維周想這舒先生也的確是個人才。他知道現在大陸人不太認得繁體字。認得英文的更是不多,官場更少;而且摸透了人們的心理,一見印刷精致的繁體字和英文,立即覺得浮光耀金,眼花繚亂,高貴得不得了。孟維周搖搖頭,說不出的幽默和悲哀。心想假如將大便作了除臭處理,放在精美的銀碟子裏做成拚盤,端上貴人們享用的西餐桌,大家也會圍著雪白的餐巾,一手刀一手叉,嚼得津津有味。明知什麼味也沒有,怕出洋相,也不好意思講。若是除臭未盡也沒關係,食客們會以為就是這種西洋風味。

孟維周怎麼也想不到神通廣大的舒先生會是這個根底。可是說來也不太像。舒先生不僅同張兆林很密切,同省裏不少領導都有交往,怎麼可能是個騙子?舒先生的圖遠公司還是全省私營經濟的先進典型,舒先生本人是省政協委員,省裏領導多次到圖遠公司視察。難道大家都有眼無珠嗎?也許是那位英語教師無事生非吧。

且不去管舒先生到底是怎樣的人吧,眼下是這份不同尋常的意向書怎麼處理?是否報告張書記?轉而一想,千萬不要讓張書記知道這事,因為一切騙術,不論如何高妙,一旦捅破了西洋鏡,都是十分拙劣的,相形之下,被騙的人就顯得愚蠢可笑。一講,不是讓張書記難堪?孟維周想起在哪裏看到的一則真實故事。二十年代,一個叫維克托什麼的騙子,一時手頭拮據,忽發奇想,在報紙上登了一條拍賣埃菲爾鐵塔的廣告。這位維克托儀表堂堂,風度翩翩,很像政府高級官員。他在下榻的豪華酒店很傲慢地接待了五位做廢鋼鐵生意的商人。五位商人利欲熏心,相互競價,最後,維克托卷著五個商人的巨款遠走高飛。而五位受騙者則在頓足擂胸之後,相約守口如瓶。直到十幾年以後,這位騙子因別的案子被捕,這個國際笑話才大白於天下。也許舒先生就有這樣的本事,善於將那些自以為很聰明的官員們置於極其可笑的境地,然後大行其道。孟維周發現自己可能陷入了這樣的境地。因為那迷人的尖尖,自己同舒先生的關係也難以斬斷了。那麼,還是讓這事成為永遠的秘密吧。不知這個意向書當時有幾份?萬一落到一個懂英語的人手裏,那就大事不好了。反複一想,即使別人手中有,也許早已打作紙漿了吧。孟維周熟悉官員們的習慣,這類材料一般不保存的。十多年了,要出事早出事了。那麼就把這唯一的一份銷毀吧。從此天下太平。

孟維周把意向書塞進那堆需銷毀的材料裏,繼續埋頭於清理工作。臨下班了,又很不甘心似的,拿出那份意向書,揣進自己口袋。心想,私下留著吧,說不定今後用得著。看完記得:更新書簽方便下次看,或者放入書架。穿越迷經典小說盜墓筆記1-7txt全集極力推薦笑妃天下(特工穿越)至尊殺手妃:鳳破九霄(完結)六宮無妃:淪為祭品的公主異世邪鳳:逆天召喚師奉子成婚:丫頭,休想逃總裁盯上醜女妻(全本)嫡女郡王妃【完結】倒黴穿越調酒師:鬥夫謠鳳華絕代:魔妃傲蒼穹(完結)穿越杠上暴君:獨寵棄後非一般傾城:朝顏皇後【經典完結】庶女有毒:錦繡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