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2 / 3)

像上麵提到的這種事在有些家庭不是經常發生的嗎?

事後,還是聰明的妻子比較善解人意,她走進孩子的房間,問清孩子今天為什麼不高興,除了沒考好,還有別的原因。她又把這些情況向丈夫講清,丈夫恍然大悟,後悔不該打兒子一個巴掌。然後當父親的放下架子,走進兒子的房間,向他賠禮道歉說:“爸爸不了解情況,打你不對,讓你受委曲了,對不起你了,咱們和好吧。今後爸爸一定注意,現在咱們先去吃飯吧。”

兒子和父親和好了,他們又恢複了原來的關係。

假如這位父親能夠善解人意,采取另外一種方法,待孩子吃完飯後,問清情況,再細心地開導、鼓勵、幫助他,這會給孩子以心靈上的撫慰,加深父子的感情。

又比如:一位妻子由於評職稱,和單位的領導慪了點氣,盡量克製著,但回到家裏仍然不高興,跟丈夫愛搭不理,對公婆說話不客氣,對孩子更沒有耐心。丈夫隻注意到妻子和平時好像不一樣,但不解其意。一回家,不是埋怨菜炒得沒味,就是屋子收拾得不幹淨,結果兩個人沒說幾句話,便吵了起來。

一位丈夫由於生意上不景氣,成天忙於在外奔波。回到家中與妻子、家人無語,隻是默默地苦思冥想自己業務上的事。自然對妻子、孩子關心、留意得少。這很使妻子惱火,幾次發生口角,妻子提出要與他分手、離婚。隻是礙於孩子,妻子回回猶豫不決。他們的關係時好時壞,時緊張、時緩和……

像上述這種例子在現今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比比皆是,那麼怎樣才能使這種關係恢複得完好呢?

筆者回答仍然是:善解人意。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善解人意,及時地改變錯誤的決定,及時地或退或進,及時地把自己的言行組合或分解,及時地控製自己的喜、怒、哀、樂,也就是說,善解人意可以使你知人知麵又知心,可以幫你與人們建立起更豐富、更密切、更有效的關係,以獲得權利、成功和愛。

柴斯特-菲爾德曾經說過:“在世界的知識中,最需要學習的就是如何洞察他人。”

一個善於駕馭別人的人都善於理解他人。以上我們列舉的兩個例子中反映出的問題正是在於:丈夫沒有很好地洞察妻子,妻子也沒有很好地理解丈夫。要知道這種理解與洞察有時也是很不容易的。有時甚至作為丈夫、妻子的一方要做出犧牲,才能使他們原本恩愛體貼的感情重新恢複。

第一例中,丈夫應很誠懇地勸慰妻子一番,不要因為職稱問題與領導關係弄僵,看妻子臉色不好時,不要埋怨她不做家務,因為屋子亂並不是妻子一人所致,再說家務事應該大家都來承擔。

第二例中,作為妻子應該很好體諒、理解丈夫,他為事業奔波應該支持他,幫他出主意、想辦法,而不是打擊他、威脅他,再則自己應該多照顧些孩子、家務,當然這得自己甘心情願才行。

5夫妻相濡以沫,白頭到老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夫妻是家庭的主體和基礎。夫妻關係的好壞,關係到家庭的全局,影響到上下左右的關係,也影響到雙方的工作、學習和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夫妻雙方都要特別注意搞好關係,不太好的或不太融洽的方麵要迅速搞好和恢複。

夫妻之間要相親相愛。在社會主義製度下,夫妻關係是建立在真摯的愛情和平等的基礎之上的,它與封建製度下“男尊女卑”的關係和資本主義製度下以金錢為基礎的買賣關係,有著根本的區別,所以夫妻之間要相親相愛。

夫妻之間要以誠相見,忠貞不二。夫妻雙方在政治上要誌同道合、同心同德,不能同床異夢、離心離德。雙方都要以誠相見、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取長補短、共同前進。有事情共同商量,有困難共同克服。既要能同安樂,更要能共患難。除了工作上、組織上必須嚴格保密的以外,其他的雙方都應相互公開,不要相互隱瞞和猜忌,也不要有意搞那種無聊的“愛情考驗”,人為地製造矛盾。一方有缺點或犯了錯誤,另一方要熱情幫助,耐心說服,使之及早改正,不能歧視嘲笑,更不能落井下石;也不能熟視無睹或包庇縱容。夫妻雙方要互相忠貞不二,切不可朝三暮四,見異思遷,背著對方另覓新歡或進行不正常的男女交往;對於同誌之間工作中的正常交往,則切不可捕風捉影、疑神疑鬼。

夫妻之間,雙方要平等相待。夫妻雙方的工作崗位有不同,職位有高低,才能有大小,都要平等相待,不要盛氣淩人或自輕自卑。丈夫要防止和克服“男尊女卑”、“夫唱婦隨”等封建的大男子思想,妻子也要尊重丈夫的意見和要求,不要自己說了算。

夫妻之間,業餘愛好不要強求一律。夫妻雙方如業餘愛好不同,可在共同生活中相互學習、相互感染。不一致時,也要互相尊重、互相體諒,隻要不是過分著迷,就不要幹預和指責。如過分著迷,影響工作和健康,也要耐心規勸,善加引導,不要操之過急。

夫妻之間,經濟要民主,要量入為出。夫妻雙方在經濟方麵不管采取哪種掌管的形式(由一方掌管、雙方共管、各人自己掌管等),在家庭中都要實行經濟民主,共同安排好全家的收入和支出。要貫徹勤儉持家的原則,堅持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實行量入為出,有所節餘的方針,優先安排好生活必需品的支出,然後再安排可買、可不買或可能緩買的項目。不能沒有計劃,濫花濫用,不能“月初鬆,月末空”,甚至寅吃卯糧,借債度日。夫妻雙方的收入盡管有多有少,但在家庭中的發言權應是一樣的。收入多的不能歧視收入低的,對於必須贍養的父母或親友,不論家庭寬裕還是困難,都要適當安排;沒有負擔的一方對於對方的這種負擔,要采取積極主動和熱情支持的態度,把這看作是自己的份內之事,不能嫌貧愛富。家庭收入如有節餘,應有計劃地安排儲蓄,以便日後需要時使用。

夫妻之間要正確處理雙方之間的矛盾。夫妻雙方在產生矛盾、發生爭執時,如屬原則性問題當然不能讓步,但也要注意態度和方式方法,進行耐心細致、和風細雨的批評教育;如屬非原則性問題,雙方就不要過分計較,而要隨和一些,采取克製的態度,做些必要的讓步。要多想想對方的好處,諒解對方的缺點和性格特點。當一方正在火頭上時,另一方不管有理無理,都要暫時忍耐,等對方火氣消了再互相交換意見,避免針尖對麥芒,各不相讓,或者火上加油,越鬧越凶。遇有意見不一致時,要注意擺事實,講道理,不要諷刺挖苦,冷嘲熱諷,出口傷人,更不要開口罵人和動手打人。

夫妻之間要共同承擔家務勞動。夫妻雙方要主動承擔家務勞動。男同誌要克服“男外女內”、“男做家務家不發”等封建思想,應發揮自己的長處,主動做一些家務。在女方月經期、懷孕期、坐月子或身體不好時,更要積極主動地多做一些。女方也要發揚中國勞動婦女勤勞儉樸的傳統美德,在正常情況下爭取多承擔一些家務。雙方要共同把家庭治理得整齊清潔,並井井有條,為工作、學習和生活創造一個好的環境。

夫妻之間不要歧視對方的生理殘缺。夫妻雙方對於對方生理上的殘缺,另一方不應歧視和嘲笑。由於意外事故或疾病引起了傷殘,對方更要關心體貼,分憂解愁,照顧其生活上的困難,決不因此而變心,甚至遺棄對方。

夫妻兩地分居要勤聯係。夫妻雙方分居兩地,暫時沒有解決時,要顧全大局,互相諒解,經常互通情況,增進了解。在臨時性分開(如出差等),出差的一方也經常報告行蹤,以免對方掛念和擔心。

丈夫要關心妻子的更年期。婦女一般在50歲左右,生理上有一個更年期,即月經斷絕的時期。有些人在此期間性格脾氣會有些反常,如煩躁、易怒、容易與人吵架或打罵孩子等,連她自己也無法控製。在此期間,女方要努力克製自己,男方則更要體諒這種生理上的變化,加倍地關心和體貼她,不要去刺激她,以幫助她順利地度過更年期,如這種生理上的變化很大,還應勸她就醫,及時治療。

老年夫妻更要互相體諒。人到了老年時期,由於各種原因,思想和性格可能變得固執起來,脾氣也可能變得比較急躁,如處理得不好,雙方會常常發生爭吵,甚至產生更壞的後果。這時特別應互相諒解,多想過去相處時的好處,要珍惜現在還能相處在一起的時間,共度愉快的晚年。做小輩的也要從中多做工作,多予勸解。

夫妻之間要計劃生育,節製房事。夫妻雙方要共同重視計劃生育,克服“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多子多福”之類的封建思想殘餘。要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堅決做到隻生一個孩子。雙方要根據工作的特點、身體健康狀況,共同決定采取何種避孕或絕育措施。夫妻之間,特別是青年夫妻之間,要注意節製性生活,不要過於頻繁,以致影響工作、學習和身體的健康。

夫妻之間教育孩子要共同負責,步調一致。夫妻雙方對於孩子都有撫養、教育的責任,可根據工作性質和個人特長,有所分工和側重,決不能撒手不管。在教育孩子方麵,雙方在發生分歧時,如一方用打罵孩子來進行“教育”,而另一方不同意時,不要當著孩子的麵指責對方,或者硬去袒護孩子,以免影響夫妻關係,並給孩子造成不良印象,可在事後交換意見,解決分歧。

夫妻之間離婚事大,切勿輕率。夫妻如在結婚前彼此了解不夠,或愛情的基礎差一些,雙方都要認識到一旦結婚成立了家庭,就對社會多承擔了一分責任,有了孩子,更要對下一代負責,應努力通過共同的生活來增進了解,加深感情,決不要借口感情不合或沒有愛情基礎,輕率地提出離婚。如一方由於政治上或工作上的錯誤而受到處分,甚至被專政機關關押時,對方一般也不要輕率地提出離婚,而要一方麵在思想上與其錯誤劃清界限,另一方麵又要在生活上給予照顧,並從思想上幫助和督促,促使其及早認識和改正錯誤或重新做人,如對方在政治上極端反動,而又堅持不改,或在生活上極端糜爛,不可救藥,那就應當與之徹底決裂,一刀兩斷。

6父母子女之間尊老愛幼,和睦相處

父母和子女之間,是最親密的血緣關係了。照常理說,沒有什麼難處的。但人畢竟是個體的人,總會有不相和諧的時候。所以父母和子女之間也有個如何相處的問題。

一般來說,父母愛子女,是不成問題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哪一個做父母的不是對自己的兒女傾注了全部的愛心呢?但有的時候,兒女對父母還是有意見,尤其是成年子女,有的甚至不願跟父母同吃同住,令付出了心血的父母十分傷心,造成這種不幸局麵的原因,可能來自子女,也可能來自父母。有些做父母的對孩子從小溺愛,長大了仍事事欲包辦代替,甚至約束幹涉,孩子當然是不願意的。因此,做父母的,不要對孩子一味溺愛,而是要把一定的現代意識,用於處理家庭關係。從孩子小的時候起,就必須給他以各方麵的鍛煉,如多同孩子談談自己的工作、學習、思想,使孩子對父母的工作環境、情況有所了解;多談些社會上的事,讓孩子從小就明白諸如職責、挫折、紀律和計劃等問題,同時也讓他參加一些實踐活動,使孩子不僅具有較係統的知識,也具備一定的應付各種情境的能力。父母工作或其他方麵遇到不順心的事,別遷怒於孩子。民主理家,讓孩子感到自己也是家中平等的一員。如果能從這幾個方麵注意,孩子長大後一般都是心智比較健全的青年,一般不會做令父母擔心和失望的事。對成年的子女,做父母的更要給予應有的尊重,不要過分地幹預子女的生活,盡量理解年輕人的不同於上一輩的思想言行,時常提醒自己:是不是又保守了?和子女之間有無“代溝”?即使子女確有不妥的地方,提意見時也要講究方式方法。有些人德高望重,但仍能與年輕人結成忘年之交,原因就在於他們能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的現代意識。他們的做法,值得有成年子女的父母仿效。

作為子女,應意識到,愛父母,對父母盡孝,是不容推辭的義務,也是一種生活樂趣。父母的養育之恩,是在任何時候、任何情境下都不能忘的。天大的理由,也不能作為子女放棄盡孝義務的理由,這是作為子女的基本出發點。從這點出發,做子女的首先要無微不至地關心父母的飲食起居、健康情緒,處處讓老人舒適、快樂。有的青年因為自己接觸新鮮事物多,就看不起老人。須知“長者是智者”、“家有老,是個寶”,老年人閱曆豐富,年輕人可以從父母那裏吸收有益的精神營養。當然老人一般比較固執,有時比較保守,作為子女,應盡量從父母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做些勸說解釋工作,千萬不要與老人賭氣頂嘴,使老人傷心。

要尊敬繼父繼母。父母年老喪偶,重新嫁娶是法律所允許的,也是使老年人在晚年的精神上有所寄托的一種方式,以解除其孤獨和寂寞,在生活上也能得到勝於子女的照顧。隻要是正當合法的,子女都應采取支持的態度,並對繼父或繼母表示尊敬,不能拿出封建舊道德來加以非難、責怪,也不要因此造成彼此間的隔閡。對養父母也應該如此。對於喪偶的父母而不重新娶嫁的,更要多加體貼和照顧,盡量減輕其孤獨和寂寞之感。

孝敬父母和尊敬長輩要做到三個“一樣”。一個是對經濟條件好的與經濟條件比較差的要一樣。不管自己的長輩級別高低,工資或退休金多少,都要出自內心的尊敬,要虛心學習長輩的優良的革命傳統和革命品質;不能因經濟條件的好壞、級別的高低和得利的大小而在尊敬的程度上有所差異,甚至截然不同。一個是有工作能力的與無工作能力的一樣。長輩與自己住在一起,有工作能力時,可幫助做家務、管孩子、看房子,固然應該從心裏尊敬並感激;一旦長輩因年紀大喪失了工作能力,不但不能助一臂之力,還會給自己增加一些麻煩,這時,做晚輩的擔子再重,也不能有怨言,甚至嫌棄他們。那種對長輩“用得著時便搶,用不著時便推”的態度和做法是很不道德的,虐待、遺棄,甚至打罵喪失工作能力的父母和前輩,更是不能容許的。一個是對身體健康的和有病的一樣。老人身體健康,多少總可以做些事情,至少本人的有些事情可以自理,一般人做到尊敬還比較容易,但在老人身體不適或者重病時,也不能當作負擔表示厭煩。這時的老人風燭殘年,特別需要子女的溫暖滋潤他們的心,無論如何也不能使年老的雙親失望以至痛苦。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我們應該而且可以做到“久病見丹心,溫暖慰病人”。

父母要關心兒女的婚嫁。兒女長大成人,就會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由於缺乏經驗和有關知識,有的容易憑一時的感情衝動做出輕率的決定。父母一方麵要尊重子女戀愛自由的權利,不要橫加幹涉,更不能搞包辦婚姻;另一方麵又要加強對子女戀愛婚姻的指導,使之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子女也應該主動征求父母的意見。父母要教育子女在選擇對象時主要注重人品,即人的思想政治品質和性格脾氣,而不要被出身門第、錢財、外貌等次要的、表麵的現象所迷惑,顛倒了主次關係。要教育子女在戀愛時,首先要以誠待人,並盡可能對對方了解得全麵一些。如覺得不合意,要明確表示中止戀愛關係,並注意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心。在戀愛過程中,要以理智統帥感情,即使已經確定了關係,也不要在正式結婚前發生不正當的性關係。至於朝秦暮楚、見異思遷,或同時與幾個人談戀愛,以及借談戀愛為名亂搞男女關係,都是屬於道德敗壞的卑劣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