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在相互交往中認識世界,在相處中使自己得到發展。無論是誰,在交往中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越好,他的朋友就越多,就越能使自己得到歡樂、溫暖、希望、勇氣,同是也增加了自身智慧和力量。
不言而喻,誰都渴望自己與周圍的人們關係和諧融洽,更希望與別人友好相處,從中獲得信任,理解和友誼。那麼怎樣才能達到這一願望呢,良好的修養是你走向成功,去打通、恢複各種人際關係中所不可缺少的條件。
1教養十要素
在談到對人印象時,我們往往喜歡用“這個人有教養”來表示好感;而用“這個人教養不夠或沒有教養”來表示不喜歡或厭惡的程度。有教養與否,成了印象好壞的分水嶺。
一個人的教養是翩翩風度的內化表現,是文雅大方的內涵,是儀表美的根基,也是我們與人融洽相處的條件。
教養是一個人修養情操的綜合反映,是文化水準高低的顯現,良好的教養是魅力的源泉。
教養大多數表現在日常的談吐、舉止、言行之中,雖是無形的東西,卻能支撐著一個人行為的結構方式,表現為一定的素養氣質。
教養同文化水準是密切相關的。一定的文化素質是有教養的基礎,品德是組成教養的細胞。較好的文化水準和高尚的品德融合在一起,才會有文明的舉止,優雅的談吐,這是人們要達到與人保持良好關係的可靠保證。
一些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在歸納整理的基礎上,提出注意教養的十條建議:
一、具有較高層次的清潔觀和打扮美學
穿衣戴帽要整潔大方,服飾最好是同自己的身份、身材相符,給人一種和諧美。邋邋遢遢使人看了不舒服;裝飾過濃也會失去原有的靈氣。比如你到十分熟悉的同事家做客,穿的衣服特別考究,如同新郎新娘一般,這就過分了。假如你出席別人的婚禮,穿戴太馬虎,那也不妥當。還是以自然、清新為好。
二、出入公共和社交場所,言行舉止要合乎文明禮貌的規範
瀟灑不是不拘小節。比如人家談興正濃,討論問題正熱,你不管三七二十一硬插進去,隨意打斷別人的談話思路,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嘩眾取寵,這就失禮了。聽別人談話,架起二郎腿,眼神不集中,毫無表情,這也是不尊重人的表現。
到陌生的地方去,要入鄉隨俗,遵守當地習俗。踏進入家的屋子,不要東張西望,更不要隨意翻閱人家的東西。在公共場合遇到非禮行為,不必多費口舌,更不要以牙還牙,甚至說話帶髒字,這樣往往會使人同醜惡聯係起來。
三、送別人以體諒的目光
能學人之長,也能補人之短。當眾不揭人短處或講別人忌諱的話,做別人忌諱的事,不背後議論別人。拿別人的弱點來取笑,非但不是道德之舉,反而會露出人格上的缺陷,這樣對他人隻能造成一種痛苦,我們不應提倡,而應提倡送別人以體諒之情、之心。
四、待人接物恰到好處,不卑不亢
不卑,就是不卑躬屈膝,做出一付討好巴結的樣子,這是有損人格的。不亢,不自傲,不以老大自居,盛氣淩人,似乎自己比別人高出一籌,這會引起別人的反感。不論同誰交往,也不論對方地位高低、資曆深淺、條件優劣、學識博淺,都應遵循不卑不亢、熱情謙讓、有禮有理的準則。
五、對自己有切實的認識
自知之明,既知己之長,也知已之短。不懂不要裝懂,知之為知之,知一點為知一點,不知為不知,不要知一點說成一大片,不要不知強為知,天花亂墜吹一通,說話沒有根基,容易露餡,貽笑於人。
六、信守諾言,遵守時間
不要隨便承諾,一旦說到的事一定辦到,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情,即使礙於麵子不宜當麵回絕,話裏也要留有可能辦不到的意思。為了奉承、討好別人,把明明不可能辦到的事情統統包攬下來,會弄巧成拙,失信於人。赴約、開會之類社交場合要盡量遵守時間,準時到達,如果碰到麻煩,沒能準時赴約要向人解釋或賠禮道歉。
七、不要做“包打聽”,充當“小廣播”
不該知道的事情不要去問、去打聽,多嘴多舌,旁敲側擊,常會引起別人的反感;尤其是不要問別人難以啟齒的隱私,免得人家不願與你繼續交往。別人告訴了你自己的私事,不應憑此作材料,向大家公布,充當小廣播,否則別人今後不會再對你講真心話和知心話。
八、拜訪、打擾別人要適可而止
拜訪要講究禮儀,有準備盡可能事先打電話約定好。即使有事打擾別人,也要衡量有無可能。事情辦畢一般要適時告辭,不要老是沒完沒了,讓別人無端地陪伴自己,這樣別人下次會不歡迎你。
九、為人切忌過於敏感
有些話,對方處於無心,你過分敏感了,就是出於性格的多疑與褊狹。有些事情,對方就是這個意思,你卻想入非非,彼此也就難以投機。古人說:“君子坦蕩蕩”,對有些事情,不必過於認真,若樣樣都琢磨一個究竟,會使自己煩惱。
十、不做有失風度的事,注意小事上的規矩
有些人吃東西喜歡舔手指上的粘物,並發出聲響;看書習慣於用手指蘸唾液翻頁;有些人請別人代勞不懂得道謝,說了對不起別人的話不懂得致歉;有些人借了別人的東西常常忘記歸還;對於別人的隱私樂於傳播;有些人當眾摳鼻子、脫鞋子、挖耳朵、拔胡須、咬手指;有些人對異性表示出過分的熱心,甚至動作輕浮,諸如此類都是有失教養和風度的,應當克服。要做到有教養,不僅是一個理性認識問題,而且也是一個時刻都在實踐的問題,既難也不難。你不妨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來塑造自己的形象。
人要獲得溫暖,滿足多方麵的需要,必須依靠許多人,建立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隻要有了好的教養,才能養成自己良好的作風、姿態和儀表,才能幫助你在人生這個大舞台上周旋自如,才能在各種社交場所不失大雅,不鬧笑話,成為大家都喜愛的社交人才。
另外隻有具備了好的教養,才能與人保持關係,與人恢複關係,與人緩和關係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2養成良好的上下班習慣
如果以每天八點半上班而言,有人認為隻要趕在八點二十分進入公司,便可心安理得。其實這是大錯特錯的想法。因為所謂開始上班,是指坐在辦公桌前開始處理事務的時刻,而不是進入公司大門的時刻。如果八點二十八分趕到公司,一般不能在八點半準時進入工作狀態。因為整理一下環境,做些清潔工作,理好一天的工作思路和頭緒,一下子10分鍾就不知不覺混過去了。因此,提前10分鍾趕到公司,是上班的最佳時間。
作為一名女職員,我們應該較男同胞稍稍勤快些,盡力攬下整理環境、清潔空氣等這類勤雜工作,以便大家在整齊的辦公環境中享受你創造的那一種有條不紊的氣氛,使同事們一進入辦公室,就能順利開展工作,這也是一名優秀的企業職員所應具備的素質與素養 。
我公司有位姓王的小姐,長得婀娜多姿,說話、辦事幹脆利落,一開始給領導和同事們的印象挺不錯。可她有個致命的缺點,上下班從不遵守時間。本來很有工作能力的那麼個人才,就因為沒有很好的注意養成自己良好的工作習慣,在優化組合中,她被優化下去了。此時,她自己並沒有反悟,還以為是哪位領導想跟她過不去呢?後來,在大家的分析啟發下,她明白了自己毛病的根源——素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