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懶惰是人的共性。古今中外,不少君子以隻爭朝夕而自勉,對許多“今日複明日”的懶惰行為提出批評和諷刺。古人指出,人要成為君子,就要以勤快作為行動的第一要則,克服各種人性的缺點,實現人格的圓滿和完善。那麼,如何克服人的懶惰心理呢?
克服懶惰的最好辦法就是強迫自己去做懶得去做的事情。它包括兩個內容:一是盡快做出決定,讓自己沒有多餘的時間去遲疑和退縮;二是將你要做的事情公之於世,利用周圍的人和大眾輿論來強迫自己繼續工作。
盡快決定的方法對於習慣拖延的人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老張是個五十歲的中年男人,他以前有一個壞毛病,就是凡事都拖延。本來他極想成功,但什麼事都不能準時完成,結果經常為積壓下來的的工作而痛苦,最後幾乎因為拖延這個惡習失去了工作。但幾年以後他卻成了一家旅遊公司的總經理,別人問他使用了什麼計謀,他娓娓道來:“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坐在一家避暑旅館的走廊上看書,無意中聽到一個人在和他的家人談話。做父親的決定不了該在當天下午還是次日上午去駕船,雖然當天天氣很好,第二天也許更好。孩子們很想立即出發,而那父親卻還是嘮叨著,現在去還是明天去。這個人的猶豫讓我感到不耐煩,心裏罵他:‘為什麼還不快做決定,這個美麗的下午就快過去了。”忽然我一下想到,這不也正是自己的毛病嘛。我辦事不成功不在能力方麵,而在采取決定的方麵。有些事情本身沒有那麼複雜。意識到這一點,我從此改變了行為方式。我對自己說:“要是我不願意立刻就做一件事,那麼我就要求立刻去做並決定在什麼時候才做,而到時就非做不可!”幾年來,我就是這樣督促自己,用“趕快決定”這麼一個簡單的方法使自己獲得成功。”
老張說得不錯,正因為生活複雜、千頭萬緒,所以盡快決定自己的選擇,就顯得十分重要,取得成功的道路實際上也就是決定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
公之於世的方法特別適合於那些因為膽怯和退縮而最後懶於行動的人,日本的滑雪運動員三浦雄一郎就是這種人,因此他被朋友們譏為“吹牛皮的阿雄”。他從一開始就大言不慚地到處找人吹牛皮,說什麼“我要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我要從富士山的最頂端滑下來”等等。他的牛皮越吹越大,他的心理壓力也就越來越大,為了實現自己的諾言,他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完成自己的行動,但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真的完成一次次壯舉。對此,他說出了自己的體會:“其實我對自己毫無信心,心中老是充滿著懶惰、懦弱、退縮的念頭,這個時候我就不得不開始找人吹牛。”
隻做不說,能真正做到這點的人可能太少了,就連三浦雄一郎這樣的優秀運動員也不行。一般的人不具備超強的堅韌性的巨大的行動能力,很難在困難麵前不退縮。因此,不妨學學三浦雄一郎的做法。為了克服雖下了決心,但在困難時卻因沒有人約束而最後放鬆的現象,可以在別人麵前宣布目標,這可算是一種能使決心真正付諸實踐的有推動性的技巧。
懶,是人們對於行動退縮和遲緩的概括。其實,真正因為害怕出力而變懶的人不多,絕大多數懶人是因為他們有著太多的畏懼和顧慮,所以,治懶的辦法應該是根據懶的心理原因加以激勵。
秘籍:富有或貧窮,對懶人而言都是無用之物。
——托爾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