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思考,天下那麼多人,為什麼有的人富有,有的人貧窮?按理說,每一個人出生時都是赤條條地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一無所有,但是幾十年以後,彼此之間的身份、財富、地位的差別非常的巨大:有的人成了為衣食奔波的奴隸,有的人成為駕馭財富的主人。
為什麼會這樣?用命運來解釋顯然是蒼白的,更是沒有說服力。於是我查閱了大量關於古今中外富豪成功的曆史,特別是現在中國那些富豪的發家曆程,從中發現,一個窮人能不能成為富人,起關鍵作用的就是:他們在受窮的時候做了什麼?
一個人一輩子做了什麼,他也就成就了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得在人生的幾個關鍵點上做對一些事。
我們都羨慕富人擁有豪宅、名車,顯赫的身份和非常高的地位,而且這些東西都使我們感到遙不可及。但是我們不能僅僅看到成功以後的他們,更要看看他們和我們現在一樣貧窮無助的時候,與我們現在的做法有什麼不同。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我們總是有想法沒機會,有機會沒辦法,我們總是怨天尤人,總是欲哭無淚。但是我們在抱怨的同時,看看我們羨慕的富人,他們在以前和我們一樣受窮的時候,也同樣麵對著我們現在所麵臨的困難,有過之而無不及。隻是麵對這些困難,他們沒有尋找任何放棄的借口,而是把這些困難當戍了一個個爬上事業巔峰的台階。
窮人把困難放在眼前,困難就成為一座無法跨越的大山;富人把困難放在了腳下,困難就成為了財富。
沒有一個人甘心窮困潦倒,但是還是有太多的人為簡單的衣食住行奔波勞累;人人都渴望擁有足夠自己隨意支配的財富,但是隻有少數人實現了這一夢想。是什麼原因導致曾經都是窮人的人,幾年或者十幾年以後有了那麼懸殊的差距?那就是窮人在受窮的時候做了注定成為窮人的事,富人在受窮的時候做了注定成為富人的事。
富人也有過受窮的經曆,當他以前和窮人同樣一無所有的時候,真正的窮人和真正的富人麵對貧窮,他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想法和做法是截然不同的。真正的窮人是大多數人的習慣性思維去行動,真正的富人是有著自己獨特的判斷和行動。
本書在創作的時候,對照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困難,選擇富豪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同樣困難時所采取的解決辦法,有針對性地分析他們在這個困難麵前,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對他們整個人生的發展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這樣,就能給讀者帶來更深刻的啟示和反思。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富人受窮時候的做法為鏡,可以知道自己為什麼還在受窮?比真正富人除了錢以外還缺什麼?要成為富人還缺少什麼?
作者
2007年6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