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社會,一個人從小學到大學,學費是一筆很大的支出,幾乎不是一個窮人家庭能負擔得起了。以前是因書而富,現在卻是因書而貧了。很多家庭,為了讓孩子能讀大學,幾乎到了砸鍋賣鐵債台高築的地步。就算孩子能讀完大學,在就業形勢非常不好的今天,幾年內都無法賺回因讀書所在的錢。
許多貧寒的家庭,常常希望孩子能通過上學,成為有用之才,獲得比較高的職位和收入,過上體麵的生活。父母的心願是美好的,但是天下不如意事,常常十有八九。作為孩子,誰不希望自己能夠爭氣,實現父母的心願呢?
一個人即使學習成績非常優秀,擁有非常高的學曆,在現實生活之中,也不見得就能取得事業的成功。因為現實生活是無情的,每個人都想取得成功,最終成功的人,不一定是學曆最高的,但必定是所有競爭者中實力最強的。他不單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有超人的見識和眼光以及必備的社會競爭經驗和相應的人際關係,甚至還必須具備關鍵時刻敢於賭一把的膽識。這其中的很多素質,都不是僅僅依靠讀書可以獲取到的。
能力,是一個人在解決特定問題時候,的綜合素質,他既包含學識膽識,也包含一個人處理事情的手段和技巧,還包含他背後所擁有的社會關係。這些東實用。
洛克菲勒隻上到高二,對他來說,這些知識已經夠用了。一個人,在社會上能夠很好的活下去,並且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往往靠的不是書本的知識,真正有用的知識,隻能在社會的曆練和拚搏中,在和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在吃虧上當甚至受騙中,才能夠學得到。
俗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學習知識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知識轉化成能力,把能力找個合適的地方應用,進而換取財富。
書本知識學得再奸,也需要在做事的過程中完善和發展,否則隻能紙上談兵,不能轉化為自身擁有的能力,也不能在現實實踐中取得勝利,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如果我們真的生在讀不起書的家庭?也沒必要悲哀,不要把不能讀書當作自己不思進取的借口;也沒必要為了讀書把家庭搞得債台高築、傾家蕩產,而應該進入社會解決生存問題,邊賺錢邊學習,通過自學拿到文憑。
這樣不但達到自己學習的目的,還減輕了家裏的經濟負擔。社會就是一個大學校,學到知識,增加了學識,長了見識,有了經驗和人脈,遠比大學畢業再找工作實惠得多。
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是很有針對性的!要比學校裏毫無目的地學效果好得多。這樣還可以放棄那些對自己沒有用的、在學校裏又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和時間去學的知識,使自己成為專才。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絕。在某一方麵擁有獨到的能力,要比樣樣都通樣樣稀鬆實用得多。
很多富豪,他們也麵臨著讀不起書的情況,為了生計不得不提前進入社會,那時他們幾乎是一無所有的,文憑沒有,資金沒有,人際關係沒有,甚至連創業這件事情對他們夾說都是想都不敢想的。
但是他們能在社會的大熔爐中,勇於實踐,善於學習,敢於發現,不怕失敗,逐漸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和人脈,掌握了各種必備的技能,最終會在社會的叢林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取得事業的發展和成功。
所以,學曆不見得是最重要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條件順著學習的道路往前走,獲得良好的學習機會,固然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因為各種原因,不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機會,也不見得就是一件壞事。隻要能夠及時轉變觀念,另謀出路,到社會的大海洋中衝刷磨煉,培養出傑出的才能,也一樣能夠取得輝煌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