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帽水母觸手上長有無數會刺蜇的細胞,藏有毒液,小動物被刺蜇後,會立即死去。人被刺蜇後,也會遭到致命的打擊。在佛羅裏達沿海,有個科學家在潛水中遭到水母的襲擊,周身灼痛,送到醫院就“休克”了。足足有兩個月,他胸前的大紅傷痕都沒有褪去。另一個商人在邁阿密海灘遊泳,突然遭到水母襲擊,跑回岸來,倒在沙灘昏迷不醒,雖經搶救,還是死了。
水生生物學
水生生物學早期以研究水生生物的形態、分類和自然生態為主;其後由於個體生態和種群生態研究的開展,生理學、生物化學概念和方法的引入,水生生物學也有了較完整的“水生態係統”概念。由於人類經濟活動和環境保護的需要,水體生產力發展和改造的要求,加上現代科學新成就、新技術的采用,水生生物學已發展為綜合性學科。它主要研究水生生物在水體中的分布特征,水生生物對於水層生活和水體底部生活的適應,水生生物與溶解於水中的鹽類、有機質、氣體(主要是氧氣和二氧化碳)以及水的酸堿度的相互關係,溫度在水生生物生活中的作用,水生生物和光的關係,水生生物和食物的關係,種群數量變動的規律,種內關係和種間關係以及水體生產力的基本概念等。20世紀70年代以來又加強了水生生物代謝能力和生長規律、水質的生物監測以及汙水處理裝置和供水裝置中生物活性的研究等。
水生生物學屬於生態學範疇,與湖沼學、海洋科學、漁業經濟以及水環境保護等學科均有密切關係。
桫欏
桫欏為半陰性樹種,喜溫暖潮濕氣候,喜生長在衝積土中或山穀溪邊林下。在距今約1.8億萬年前,桫欏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與恐龍一樣,同屬“爬行動物”時代的兩大標誌。但經過漫長的地質變遷,地球上的桫欏大都罹難,隻有極少數在被稱為“避難所”的地方才能追尋到它的蹤影。閩南僑鄉南靖縣樂主村旁,有一片傻子帶邸林。它是中國最小的森林生態係自然保護區,為“世界上稀有的多層次季風性傻子帶原始雨林”。在那裏有世上珍稀植物桫欏。桫欏名列中國國家一類八種保護植物之首。新西蘭是桫欏產地之一。它也是新西蘭的國花。
殺 人 蜂
殺人蜂生活在非洲,那裏的天敵很多,如果不主動發起進攻,就會被其他動物消滅。在艱難的生涯中,經過自然選擇,那些富有進攻性的群蜂得以保存下來,繁殖後代。它們成群結隊,來勢凶猛,許多動物見了,聞風而逃,就連獅子也無法對付它們。
蜂王是蜂群行動的指揮者,一旦發現活動中的生物,就“命令”進攻,窮追不舍,一追就是幾千米。
蜂王會分泌出一種叫弗羅蒙的物質,群蜂一聞到這種氣味,頓時變得溫順起來,就會停止戰鬥。現在,這種物質已經能夠人工合成了。蜜蜂研究專家泰勒教授將弗羅蒙物質和一隻蜂王放到自己下頜長胡子上,手捧著蜂箱,殺人蜂爬滿了他的臉龐,它們也都乖乖地不再刺蜇人了。
珊瑚
珊瑚是海洋中的腔腸動物。早在4.8億年前,它就生活在地球上。珊瑚有600種,個體很小,喜歡生活在光強、水明、氧足、鹽高、溫度適宜的熱帶淺海中。它有堅硬的石灰質骨骼,繁殖力很強,後一代在前一代的骨骼上繁殖生長,數以萬計的個體聚居在一起,日久天長,便造成形狀像樹枝,體態優雅,枝丫叢叢,色彩繽紛的“珊瑚花”了。
珊瑚礁體內的神藥
墨西哥大學教授德拉摩拉對珊瑚進行深入研究後宣布:珊瑚這種低等的腔腸動物體內,居然含有一種“神藥”前列腺素。這個發現使科學家感到吃驚和振奮,因為,人們一直認為這種激素隻有高等動物體內才具有。
科學家曾經預言前列腺素是最神異的妙藥之一,它能治療動脈硬化症和高血壓病,還能治療醫生至今感到頭痛的過濾性病毒引起的不治之症。
這種激素在高級哺乳動物體內數量是很少的,產量不能滿足臨床治療的需要,隻能供研究室使用。
德拉摩拉進行研究的是一種黑珊瑚,高約1.2米,他每次從“珊瑚樹”上采集頂端20厘米的一段來提取前列腺素。過不了多久,“珊瑚樹”又長出了新的“樹尖”來。他認為,照這樣從大海裏不斷“收獲”珊瑚樹尖,便能源源不斷地產出大量前列腺素來。這種妙藥一定會風靡世界。
珊 瑚 礁
由於數以萬計的珊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珊瑚群體,人們稱為“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搖籃,是魚兒和海藻的極樂世界。僅僅是以珊瑚為基地的藻類就有麒麟菜、鳳尾菜、珍珠菜等幾十種,它們都以珊瑚為棲身的場所。
珊瑚礁還是海島周圍的一道道天然的防風防浪堤。由於許多沿海的珊瑚被挖,“屏障”受到破壞,海潮就會長驅直入。生物學家早就呼籲:停止濫挖珊瑚,讓“珊瑚花”在海洋裏平安地生息!
衰老
衰老是生命發展的後一階段,主要指有機體性成熟後所發生的與時間有關的各種改變。在此階段中形態結構出現衰退現象,伴隨著功能的下降,有機體對環境的應激能力也相應減弱。因此,衰老引起的變化與由晝夜、季節或其他生物節律所引起的變化完全不同。也有人不同意這種看法,他們認為衰老是每個生物全部生命過程中所發生變化的總和,是發育的繼續,因此很難截然劃分何時發育終止而何時衰老開始。
聲帶
脊椎動物中,兩棲類以上的動物的喉頭發達,在麵向咽頭的開口部附近,在喉頭軟骨之間,有左、右成對並張開的喉頭粘膜皺襞,稱聲帶,左、右粘膜皺襞之間的縱裂隙稱聲門裂,聲帶和聲門裂兩者合在一起稱為聲門。另一方麵,將鉤狀軟骨間的間隙稱為軟骨間部。在人類軟骨間部負責低言私語時的發音。廣義的聲門包括軟骨間部,這時,聲帶和聲門裂的(狹義的)聲門就稱肌肉聲門、韌帶聲門(或膜間部)。兩棲類和哺乳類的聲門構成發音裝置,而爬行類和鳥類則不那麼發達。爬行類基本上不能發聲,鳥類則不同,在氣管分成支氣管的交叉處,形成發聲裝置——鳴管。在哺乳類的聲帶的前方尚有一對粘膜皺襞,即假聲帶(又稱室皺襞),在它和聲帶兩者間構成喉腔,但在類人猿中,它形成非常發達的喉囊,作為共鳴裝置。喉腔是由摩根尼命名的,故又稱摩根尼竇。聲帶上有聲帶韌帶和聲帶肌,假聲帶上有室韌帶和室肌。
絲 氨 酸
絲氨酸是一種非必需氨基酸,它在脂肪和脂肪酸的新陳代謝及肌肉的生長中發揮著作用,因為它有助於免疫血球素和抗體的產生,維持健康的免疫係統也需要絲氨酸。絲氨酸在細胞膜的製造加工、肌肉組織和包圍神經細胞的鞘的合成中都發揮著作用。絲氨酸可以從大豆、釀酒發酵劑、乳製品、雞蛋、魚、乳白蛋白、豆莢、肉、堅果、海鮮、種子、大豆、乳清和全麥中獲取。有必要的話,人體會從甘氨酸中合成絲氨酸。磷脂酰絲氨酸(PS)是在人體中合成的絲氨酸化合物,意大利、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其他歐洲國家都廣泛應用磷脂酰絲氨酸補充劑來治療年老引發的癡呆症和正常的老年記憶損失。
鬆雞
鬆雞,脊椎動物,鳥綱,鬆雞科。以紅嘴鬆雞最為名貴。它不是家養的雞,而是生長在我國黑龍江省的一種留鳥。它是一種半樹棲半地麵生活的鳥類。鬆雞多生活在北方的亞寒帶針葉林中,鼻孔和腳上都被有羽毛,適宜在寒冷的氣候中生活。有6屬11種,我國有5屬8種,如細嘴鬆雞,黑琴雞,雷鳥和花尾榛雞等。雄鳥體長約0.6米,體羽近純黑色。翼羽、覆羽先端和下體雜有白斑。尾長大,呈楔狀。雌鳥喉部乳白色,具有黑色細斑。上體鏽棕色,具有褐色橫斑,羽毛先端灰色。多棲息於我國東北高山和稠密潮濕的白樺林、鬆林和雲杉林地區。
雙 孔 魚
雙孔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鯉形目,雙孔魚科,雙孔魚屬。雙孔魚一般個體體長為100~150毫米。身體近圓筒形,頭側具有2對鰓孔,在主鰓孔上角具一入水孔,通入鰓腔。鰓耙細小,排列緊密。側線鱗40~41。背鰭起點在胸、腹鰭起點的正中點;偶鰭與臀鰭均小;尾鰭叉形。體背部灰黑色,腹部白色略扁,背部和體側各具8~9個黑斑,有時成2行。尾鰭具點狀條紋,其餘各鰭灰色。頭背扁平,眼間隔寬大。吻部有凹陷,並有瘤狀突起。沒有口角須。上下唇連合形成一個碗狀的吸盤,其上密布環狀排列的乳狀突,使整個口部成為強有力的吸著器。正常鰓孔的上方還具一小鰓孔,故名之。雙孔魚是雲南特有種,僅見於瀾滄江下遊的猛海、猛臘。
雙孔魚喜歡棲伏於山區河溪底質多石的河流中,多棲息於急流處,是一種高度適應於急流環境的魚類。它的兩個鰓孔具有獨特的呼吸功能,呼吸時水經上鰓孔進入口腔,使口更專業化而不影響其吸附功能。用口吸附在石塊或其他物體的表麵,水流從入水孔進入,進行氣體交流,而後由鰓孔排出,以代替口的開合。可憑其強有力的口器吸附在水壩的護坡上,因此又有“爬牆魚”之稱。每分鍾呼吸230~240次,遠較其他魚類為多。以著生藻類、植物碎屑等為食。6~7月河水猛漲時在溪流中產卵。TTT
塔裏木裂腹魚
塔裏木裂腹魚屬鯉形目,鯉科,裂腹魚亞科,裂腹魚屬。俗稱尖嘴魚。塔裏木裂腹魚體長,略側扁,體背稍隆起,腹部圓。頭小,錐形,吻尖,口近馬蹄形。唇光滑,下頜內側稍具角質。下唇特別細狹,分為左右兩葉。須2對,等長或口角須稍長,其長度約等於眼徑。眼小。鱗細小,胸部裸露,腹部具臀鰭2行,側線鱗110~118個。背鰭硬刺發達,後緣有鋸齒,背、腹鰭起點相對;尾鰭葉端稍圓。體背藍灰,腹部銀白,胸、腹、臀鰭淺黃,尾鰭淺紅色。塔裏木河特有的經濟魚類。吻部尖而突出。下頜無銳利角質前緣。下唇分左、右兩葉,無中間葉。須2對,其長度約等於眼徑。背鰭最末根不分枝,鰭條強壯,具鋸齒。體鱗細小,胸部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