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招待一邊忙著活路一邊回答:“坐在家裏。”

大吃冤家

中秋時節,農田裏的活路更忙了,秋收秋種很緊張,體力消耗大。財主想加點菜來平平長工的怒氣,又不想多花錢,便來問長工。

長工說:“素菜淡湯是親家,雞鴨魚肉是冤家。”

節日飯桌上長工大吃肉葷,不動青菜。

財主問:“不是說葷腥是冤家嗎?”

長工回答:“是呀,不吃冤家,難道吃親家?!”

風扁牛舞

傳說一福建才子戴大賓十三歲中舉,有一權貴心裏不服氣,便出題要其對。

題曰:“月圓”,戴對答:“風扁”。

權貴:“謬矣,風豈能扁!”

戴反問道:“風入窗縫,豈不扁乎?”

又出一題曰:“鳳鳴”,戴對答:“牛舞”。

權貴:“錯哉,牛何能舞!”

戴又反問道:“群獸齊舞,不含牛乎?”

雨怕抽稅

南唐時稅賦太重。天也作對,長期不下雨,鬧起旱災。

一日皇宮酒晏,皇帝對眾臣說:“最近各地求到雨了,災情緩退,可是京城裏一直不下雨,是為何呀?”

眾大臣都回答不上來。

一個伶人申漸高走上前對皇帝說:

“雨怕抽稅,所以繞著京城下雨,不敢來。”

洋文商標

問:“小姐,你一頭洋發真漂亮!”

答:“你怎麼知道?假發店說過誰也看不出來!”

說:“小姐臉白鼻子高眼窩深,像個洋娃娃,戴上洋發可好看了。隻是你忘了把假發上的洋文商標取下來。”

鑽石最硬

小夥子:“紅娘,您介紹的那個女演員?我喜歡她的漂亮,就是覺得她的心腸太硬!”

介紹人:“對付心腸硬,容易。要以硬對硬,鑽石能夠打動她的心。”

三人夥餐

三人一起吃飯,一碗紅燒肉端上來。

第一個人說:“二八一十六,我先夾塊肉。”

說完,夾起一塊肉得意地吃起來。

第二個人說:“二九一十八,兩塊一起夾。”

說完,一筷子夾起兩塊肉。

第三個人不高興了,著急說:“你倆不要臉,我來把碗掂。”

說著就把肉碗端到自己跟前。

不要笑臉

“今天你臉色陰沉,幹什麼去?”一個熟人打招呼。“交納所得稅去。”被問人答道。

“你就不能帶著笑臉去嗎?”

“不行,他們不要笑臉,要錢。”

畫背麵像

一個吝嗇的財東欲請畫師給自己畫像,卻不肯好好給畫師報酬。畫師給他畫了幅背麵像。

財東看到畫像後很驚訝,說:“畫像都是畫臉,你怎麼畫我的頭背?”

畫師說:“畫像不肯花錢,還有臉見人嗎?”

服藥過量

患者:“先生,你口口聲聲隻三副藥就能把病除,可為什麼我連服五付了還不見一點效?”

遊醫:“你服過量了。”

如此托生

老和尚在山路上碰到一個獵人。

獵人背著一隻死狼,老和尚責怪獵人:

“不可殺生,今世殺了狼,來世會變成一隻狼。”

獵人憂愁起來,皺眉苦思。他舉槍對準老和尚。

和尚驚叫:“阿彌陀佛!你幹什麼?”

獵人說:“殺了你,來世托生做個和尚啊!”

老和尚抱頭而逃,嘴中說:“豈能如此托生!”

另做他用

一個秀才在寺院裏租了房間,卻天天外出遊玩。

一天中午,秀才叫書童給他取書。

書童將《文選》給他,秀才說:“低了。”

書童又把《漢書》、《史記》拿來,秀才還說:“低了。”

和尚見了,莫名其妙,說:“這三部書隻要熟讀一部也就不得了,怎麼說這些書都低了呢?”

秀才打了嗬欠,說:“我是拿書做枕頭呀。”

作家釣魚

一位作家在釣魚。

一個陌生人走過來問:

“你釣到魚了嗎?”

作家說:“今天不走運,沒有魚願意上鉤。”

“那什麼時候走運。”

“前天很走運,釣了十幾條呢!”

“是嗎?”陌生人說:“這裏嚴禁釣魚,我是這裏的主人,請交罰款!”

作家說:“您知道我是幹什麼的嗎?我是虛構故事的作家。”

便宜有效

一塊錢的助聽器,不能助聽,但有效力。

隻要把繩子的一頭放進耳朵裏,繩子的另一頭放到口袋裏,你就會發覺,人們對你說話時聲音大了起來。

不宜動土

有一個人叫李四,不論幹什麼事都要翻閱曆書,看看是否吉利。

家中的後院牆快要倒塌,可曆書上一連幾天都寫著:“不宜動土”,他也就不敢修理。

一天,同莊的張三請他吃飯,打開曆書一看,這天“不宜出門”,他想不出大門,從後院牆上過不犯禁忌。

為吃這頓飯,李四從後院牆上翻越。沒料到牆倒了,他也被牆埋了半截,李四大喊兒子快來救命。

兒子也是曆書迷,這幾天都是“不宜動土”,便對李四說:“父親大人,請暫且忍耐忍耐,不宜動土啊!”

不通事理

有個營丘人,不通事理,喜歡和別人瞎爭。

一天,他問艾子:“大車車上和駱駝的頸項上,大多數都掛著鈴,是為什麼?”

艾子說:“大車、駱駝在路上都大,它們在夜裏行走,忽然狹路相逢,避讓不及。有了鈴聲,雙方早早讓路。”

營丘人說:“塔上也掛著鈴,難道也為了叫人讓路嗎?”

艾子大笑說:“你不通事理,鳥雀都在高處做巢,那地方會被鳥糞汙髒。塔上掛鈴,嚇散鳥雀。這和大車、駱駝掛鈴不可比。”

營丘人仍問:“鷹和鷂的尾巴上也掛鈴,哪有鳥雀到它們尾巴上做巢去的?”

艾子大笑:“你太奇怪了,鷹和鷂出去捉鳥雀,它腳上綁的繩子會在纏在樹枝上;它飛動,鈴就會響,人們就可以去尋找。你怎麼能說是為了防鳥雀來做巢呢?”

營丘人仍然問:“我曾見過送喪的挽郎,手上搖著鈴,難道怕給絆在樹枝上嗎?”

艾子生氣了,說:“那挽郎是給死人開路的,就因這死人生前喜歡跟別人瞎爭,搖搖鈴好讓他樂一下。”

貴在堅持

被采訪長壽之道,老壽星說:“我不動煙酒,早睡早起,飲食有序,堅持運動……”

采訪者又問道:“有不少人也都遵循這樣的養生經,為何活不到您這樣的年齡?”

老壽星答曰:“他們沒有我堅持的時間長!”

真實痛苦

導演誇獎一位演員說:

“太棒了,你扮演的受傷者太像了,在走路時你臉上流露出的表情,讓我看到了一種真實的痛苦。”

演員回答說:

“就是真的嘛,出台前,我在鞋裏放上了釘子。”

寫實主義

討論繪畫中寫實主義,一位學員說:“一位畫家繪了一盆花卉,太逼真了,女傭人幾次都想給它澆水。”

有一位學員說:“我不信”。

教師說:“畫家完全可以做到!”

一位女學員說:“畫家可以畫得逼真,女傭人不可能澆幾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