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 / 2)

引言

安且吉兮,人在一萬年前後都歎這裏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嗷嗚!嗷嗚!嗷嗚——”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團團火焰映紅了滄海與山丘。火焰時而躍動在海岸邊的綠林之中,時而飛流在山嶺的峽穀之間,前麵則是數十隻正拚命逃竄的猛獸……

這幅景象,發生在數萬年前。

那時,人類還沒有語言與文字。

一群先祖被一場空前嚴寒的冰雪侵襲。他們逃離了北方的山穀,開始了艱難的長途大遷徙。他們從中原出發,一路輾轉,直抵後來被稱為“杭嘉湖”的大地。

這裏雨水充足,風和林茂,食豐景美。年長的首領不禁興奮得張開雙臂,仰天陣陣長嘯。一雙有力的雙腳在雜草叢生的大地上重重跺了三下,引來身邊團聚的數十個裸著身體的族人一陣狂歡,他們學著首領的樣子,又是跺腳,又是號天,好一派歡快景象。近處的海和背麵的山穀,似乎也在為這群新來的客人而獻情拋媚……

突然,一群猛獸從山林和蘆葦中躥出,眾族人紛紛撿起石塊與木棍,奮力與猛獸展開了廝殺。那是一場血腥的大搏殺,石頭和鮮血在混戰中一起亂飛,相互交織。那些弱小者在強者的暴咬與撕扯中倒下,而更多受驚的猛獸夾起尾巴,拖著傷殘的身軀拚命向遠處逃竄而去……

勝利的先祖們,擦幹身上的鮮血,重新搭起草棚,點燃篝火。

他們,從此留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一代又一代,他們的生命與遺骸化作空氣與“石頭”,或消逝在曆史的長河中,或埋入這片土地中,變成一塊塊“沒有語言的石頭”——化石。

歲月從野蠻的原始搏殺社會移至東漢時代,勝利者為成功霸占肥沃的太湖流域與杭嘉灣而欣喜若狂。曆十朝統治,定江山萬裏,到了漢靈帝劉宏時代。靈帝對南國腹地的杭嘉湖一帶格外垂青。一日,他帶隨員千百,遊至太湖西北邊新置一縣之地,立即為眼前如詩如畫的山水與百姓平和安詳的生活景象驚歎不已,於是乎,他搖頭晃腦地詠起《詩經》中《唐風·無衣》裏的佳句:“豈曰無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此地即為安吉!安吉縣,此地也!”靈帝長袖一甩,金口一開,“安吉”二字隨即擲地有聲。

從此,這塊土地有了一個名字——安吉。

這是差不多2000年前的事。

“安吉安吉,安且吉兮!此乃人生最好的歸宿地也!”在一個竹林環繞、溪流潺潺、鳥語花香的山坡上,一位戴著眼鏡、體型微胖的老者,擦了擦額頭的汗珠,時而仰望清朗的雲天,時而環視簇擁在身前身後的那片綠竹青山,不停地喃喃感歎。

這是公元20世紀後半葉的又一幅景象。

公元1974年,就是這位名叫張森水的浙江籍考古專家,在距安吉不足兩百公裏的建德境域的一個烏龜洞內,發現了一顆牙齒,這是一顆人類的牙齒,準確地說是一顆人類的右上犬齒,它長在一個生活在五萬年前的浙江人的門牙邊。學者們認為:“建德人”就是浙江原始民族越族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