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三章 浙江上任(六)(1 / 2)

周馥先是有些意外,但轉念一想,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估計是怕王樂之看中印社中收藏的這幾件精品,想據為己有,不過周馥也沒有說破,靜觀其變。

等王樂之看完之後,吳隱才道:“王省長喜歡這幾件藏品嗎?”

王樂之怔了一怔,這才發現這幾個人的神色不對,他也不是笨人,馬上就明白過來,笑道:“潛泉先生這是什麼意思,是否打算割愛。”

吳隱一咬牙,道:“若是省長喜歡,我等自然……”

王樂之笑著打斷了他的話,道:“君子不奪人之美,你們的藏品,好好收藏便是,不用擔心我奪愛,而且我們也有紀律,怎麼能做這樣的事情,千萬不要再提了。”

原來昨天王樂之定下了今天來西泠印社參觀之後,浙江的士紳都大喜過望,自以為得計,在接迎結束之後,士紳們立刻來到西泠印社,告訴丁輔之、王福庵、葉為銘、吳隱四人,明天王樂之來參觀,如果看中了那件藏品,盡管相贈,事後士紳們將以雙倍的價格補償,同時還承諾支助西泠印社1萬兩白銀。

四人昨天為此糾結了一天,一方麵現在西泠印社確實缺錢,有了這1萬兩白銀,印社的財力將大大改善,但另一方麵又舍不得西泠印社的藏品,幾個人收藏印信字畫並不是為了錢財,而純是愛好,以及弘揚、發展中華文化,隻是這可不僅僅是1萬兩白銀的是,如果這位王省長真的喜歡印信字畫,強搶明要,區區西泠印社根本無法拒絕,因此最終四人想了個辦法,將收藏的精品混在其他藏品中,隻希望能蒙混過關,躲過王樂之的關注,讓他選幾樣無關緊要的藏品走就算了。那知這王樂之目光如注,竟然硬是從藏品中找出了幾件精品,四人心裏叫苦不迭,但又無可奈何。

卻沒想到王樂之到是有君子之風,不奪人所愛,也讓四人鬆了一口氣,雖然最終得不到那1萬兩白銀,但總算是保住了藏品,吳隱道:“王省長高風亮節,我等佩服之致。”

王樂之笑道:“少給我戴高帽子,我們可不是清廷,所有的元老,包括其他歸化人員,都不許倚仗權力欺壓平民,發現一個處理一個,你們就盡管放心吧,絕對沒有人敢惦記你們的藏品。”

吳隱歎道:“久聞貴眾清正廉明,兩袖清風,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啊!”

葉為銘也道:“貴眾能得天下,確實是天命所歸啊。”

王樂之道:“什麼天命不天命的,我們不信這個,隻信事在人為,好了,不說這個了,我說的是真是假,以後你們就知道,不過我還想看看各位的作品,不知道是否方便。”

吳隱忙道:“方便,當然方便,請省長隨我們來。”

於是眾人轉到另一間房屋,這邊收集的是印社會員的作品,當然是以四人的居多,而作品也是以印信、篆刻、書法為主,也有少量的繪畫,四人當中,吳隱是專攻篆刻;王福庵、葉為銘都是精通篆刻與書法;隻有丁輔之還兼通繪畫。

王樂之一一看過,不過再沒有點評了,四人請他指正一二,也哈哈過去,四人以為他是不願當麵褒貶,因此也就沒有強求,誰都不知道這次王樂之是真的點評不了。

又談論了一會兒,王樂之才道:“我方才看印社還有幾座房舍無人施工,有幾處院牆還是用木柵圍擋,是否是經費不足呢!”

眾人聽了,都麵麵相覷,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王樂之道:“這又什麼不便說呢,我看幾位都非豪富之家,要維持這麼大一個攤子,隻怕是不易吧。”

吳隱歎了一口氣,道:“不瞞省長說,印社現在確實是很艱難。那幾間房舍都是因為沒有錢停工了。”

王樂之點了點頭,招手叫來一名工作人員,從一個文件夾裏插出一張紙箋,遞給吳隱,道:“這是2000銀元的支票,算是我個人對西泠印社的一點心意。”

吳隱怔了一怔,趕忙道:“我們怎麼能收省長的錢呢!”

王樂之道:“這錢並不是給你們的,而是給西泠印社的,你們做的事情很好,金石、篆刻、書法、繪畫都是我中華瑰寶,絕不可失傳,而且還要在我們這代人手裏發揚光大,我做不了什麼事情,隻能支助一些錢財,也算是盡一份心意。”

幾人還在猶豫不決,周馥道:“既然是王省長的一片誠心,幾位就不必在推辭了,收下來吧。”

吳隱終於道:“即然是如此,我們就卻之不恭了,不過請王省長放心,這筆錢每一分都會用在西泠印社,我們個人絕不會占用一厘。”

王樂之道:“幾位的為人,我自然是信得過的。不過我這筆錢,對西泠印社來說也不過是杯水車薪而己,何況完全靠社會支助始終不是長久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