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裏士多德,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
亞裏士多德出生於希臘北部卡爾喀狄克半島的斯塔吉拉城。這個城市鄰近馬其頓,是希臘的一個殖民地。亞裏士多德的父親是馬其頓國王阿米尼斯塔的宮廷禦醫。亞裏士多德從孩提時代就受到良好的精神熏陶,並享受著優厚的物質生活。
亞裏士多德從小愛好學習,廣泛接觸各種科學知識,同時,家庭教育使他從小就注意實驗的學問。亞裏士多德從小就顯示出驚人的多方麵才能,他精通戲劇、詩歌、醫學、心理學、政治學、曆史、邏輯、修辭學、倫理學、自然史、天文學、數學、物理學、生物學等等,令人歎為觀止。
17歲時,亞裏士多德來到雅典,進入柏拉圖辦的學園學習。他以柏拉圖為師,在那裏學習和工作了20年之久,成為柏拉圖得力的學生和助手。
柏拉圖死後,亞裏士多德周遊各地。公元前343年,亞裏士多德被馬其頓國王聘為他兒子亞曆山大的老師。亞裏士多德想把亞曆山大培養成一個文明的人,希望他能成長為一位優秀的哲學家。但是亞曆山大為了完成征服希臘、最終征服世界的美夢,放棄了老師的理論哲學。公元前336年,亞曆山大繼任馬其頓國王。公元前335年,亞裏士多德結束了他在馬其頓的生活,回到希臘,在雅典阿波羅聖林的呂克昂體育場開辦了一所利森學院。
亞曆山大對亞裏士多德辦學給予了大力支持,為他的老師提供了巨額經費,同時在遠征中經常給他捎回各種動植物標本。亞裏士多德在學院裏一麵講學,一麵從事哲學和其他各種科學研究。亞裏士多德生性不喜安靜,給學生們講課時,總不能穩穩當當地坐在那兒,特別是上午聽課人少的時候。他和學生們在柱廊裏踱來踱去,闡述他的觀點,回答他們的問題。因此,他的學院被稱為逍遙派學校。直到今天,亞裏士多德的哲學還被稱為逍遙派體係。
亞裏士多德是古代西方最淵博的學問家,古代希臘哲學與自然科學的集大成者。他在哲學、邏輯學、心理學、物理學、生物學、曆史學、政治學、倫理學和美學各方麵,都有許多著作。
在哲學上,亞裏士多德動搖於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之間。他雖然是柏拉圖的學生,但曾經批判柏拉圖的唯心主義學說,認為物質永恒存在,不能被創造,理念世界不能成為現實世界的基礎和根源。然而他在物質和形式的問題上,又表現了唯心主義觀點,認為存在著脫離物質的形式,還認為神是世界的推動者。這樣,他就倒向了唯心主義。
在政治上,亞裏士多德認為奴隸製度是合理的。公元前326年,他和弟子們寫了對158個國家的政治製度的評論,把政體分為合理和不合理的兩類。合理的是君主、貴族和共和三種政體;不合理的是這三種政體的退化形式,即專製、寡頭和民主政體。
亞裏士多德根據物質和形式關係的觀點,認為人身上具有肉體和靈魂兩部分。教育就是要發展靈魂的高部分——理性部分。通過體、德、智這幾方麵的教育,使人得到和諧的發展。可以說,亞裏士多德是最早論證和諧發展的教育思想的。
亞裏士多德把教育作為維持國家秩序的工具,主張教育由國家負責,受國家控製。他認為教育對剝削階級內部來說是必要的,主張教育民主,剝削階級內部一律受平等的教育,至於奴隸與勞動人民,那自然沒有受教育的權利。
公元前323年,亞曆山大病逝,他所建立的帝國迅即瓦解。亞裏士多德因曾為亞曆山大之師,隻得逃離雅典。公元前322年,他在異鄉淒涼地死去,終年62歲。
亞裏士多德在曆史上影響很大,他多方麵地總結了希臘各科學的成果。恩格斯稱他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