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阿姆斯·誇美紐斯(1 / 2)

阿姆斯·誇美紐斯(1592~1670年),17世紀捷克著名教育家。出生於歐洲宗教改革後的動蕩時期。一生經曆了民族壓迫、宗教迫害和30餘年的戰爭苦難,背井離鄉,流離失所,但從未因此而放棄或中斷對教育理論的研究和對教育實踐的探索。誇美紐斯曾長期擔任中學校長,這種經曆使他能把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誇美紐斯因為在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上的成就而在歐洲享有極高的聲譽,他的教育活動和學術活動的足跡遍布波蘭、瑞典、英國、荷蘭、捷克、匈牙利等國家。據說誇美紐斯在教育方麵的著作多達256種,其中最有名的是《大教學論》和《母育學校》。

《大教學論》全書共有33章,可分為6個部分:1~14章為總論部分,討論了人生的目的、教育的目的、任務、效能、重要性、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教學理論的根本指導思想等;第15章闡述體育問題;16~22章為教學論,探討了教學的根本原則;23~26章為德育論;27~32章為學製係統和各級學校的課程設置;最後一章為結論部分,主要談的是教育改革問題。

第1章可以看做是全書的引言,“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這一標題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義世界觀,這是誇美紐斯全部教育理論的基石之一。2~4章從人生的目的探討教育的目的和任務,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為來生做準備,教育的任務是知識、德行和虔信。5~7章討論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深信人接受教育的可能性,人是自然就能獲得一種關於萬物的知識的。凡生為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人不應成為無理性的野獸。人的教育應該盡早開始,能夠持久的東西都是年少時學來的。第8章論述學校教育的優越性,學校是最適合接受教育的地方。第9章論述了普及教育的民主思想,認為一切男女都應該進入學校學習。第10章論述學校的職能,人們從學校學到的應該是最重要的事物的原則、原因和用途,學校還要教人發展每個人的心靈。第11章批評了當時的學校:學校太小、太貴、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紀律鬆散等。第12章論述了改革學校教育的必要性,第13章探討一切教育活動中的根本規律——紀律。第14章提出一切教育活動的根本原則就是模仿自然,以自然為向導。

第15章中闡述關於體育的觀點。中世紀時教會提倡輕視生命,視肉體為靈魂的監獄。誇美紐斯一反傳統,提出要延長生命、愛惜生命、保持身體健康的觀點,要求拋棄禁欲主義。16~18章中總結了豐富、具體、有用的教育經驗,包括前人和自己長期從事實踐的經驗。他認為,在自然、社會和人類的活動中存在著普遍性的規律,一切教育和教學都必須服從這種規律,這就是自然適應性。他還強調了教育中每個問題的偏差和糾正辦法。誇美紐斯在這三章中提出了對教育改革的主要建議,共有二十幾條。19章論述班級學習製,這是針對當時的個別教育製所提出的改革措施。第20~26章分別論述科學、藝術、語文、道德和宗教等具體學科的教育和教學方法,作者對感覺經驗做了高度的評價,指出知識的開端永遠是來自感官。在德育教育部分,誇美紐斯十分重視以道德教育取代宗教在學校裏的地位,同時還對紀律觀念做了特別的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