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著名活動家和思想家。

丹東出生於一個中等資產階級家庭,父親是一個檢察官。他從小就喜歡法律,想幹一番大事業。丹東14歲離家到省城讀中學,在此廣泛閱讀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等人的著作,接受了大量的革命思想教育。同時,他也刻苦學習拉丁語、意大利語,閱讀一些外文書刊。在巴黎的高等學校,丹東專攻法律。1781年,他獲得了律師資格,受雇於一位檢察官。1785年起,丹東在巴黎的高等法院任律師,他的能言善辯給接觸過他的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預感到法國當時的社會像冰山正在崩塌下來,小規模的改革方案根本無法挽救這一頹勢。兩年後,當震撼歐洲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爆發,丹東立即投入了滔滔的革命洪流當中。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獄後,丹東應征參加資產階級衛隊,他活動積極,深受群眾擁戴。10月,他被選為哥德利埃區區長。不久加入雅各賓俱樂部,熱心群眾鬥爭。不過,丹東仍主張保持國王的地位不變。1790年初,他組織了哥德利埃俱樂部並成為主席。在俱樂部裏,丹東、馬拉等人對君主派的反人民本質進行猛烈的抨擊,宣傳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不久,丹東宣布放棄自己在皇家樞密院律師的頭銜和津貼,此舉表明了他與封建王權決裂的決心。11月,他因演說揭露大資產階級統治的弊端受到迫害,到倫敦避居。在這裏,丹東考察英國政治,接觸激進派名流,思想受到很大觸動。回到法國後,他更加積極地投身於革命鬥爭。1791年6月,路易十六喬裝外逃被人民押回巴黎。丹東領導的哥德利埃俱樂部向政府提交請願書,宣布“王權與自由不能並存”,懇請立刻宣布推翻君主,成立共和國,但是支持的民眾受到了當權的大資產階級鎮壓。丹東等領導人迫於形勢藏匿起來。同年8月,普、奧反動派組織聯軍幹涉法國革命,國內王黨趁機活動,革命受到內外威脅。11月,丹東就職巴黎市府代理檢察長,用演說表明了他為民族尊嚴、為自由為平等和憲法戰鬥到死的決心。第二年。法國對奧宣戰,丹東與群眾奮力抗敵,不久他即成為革命重要領導人之一。7月初,奧普聯軍侵入法國境內,形勢危急,丹東挺身而出。7月30日,他所在的地區通過決議,宣布所有公民不論消極或積極,享有同等權利,同時宣布廢黜國王。巴黎市組織成立起義委員會,旨在推翻大資產階級統治,丹東又成為委員會主要領導人。8月9日夜間,他以極大的感召力奔走各區兵營,組織和指揮起義。第二天,成千上萬的武裝群眾終於衝進王宮,推翻了君主立憲的大資產階級統治。

起義勝利後,代表工商業資產階級的吉倫特派掌權。丹東作為惟一的雅各賓派首領參加臨時政府,任司法部長。不久,普魯士軍攻破法國邊境,直搗巴黎外的凡爾賽城。丹東堅決反對遷都,他說:“巴黎是法國的化身,你們放棄巴黎,就是認輸投降。就是舉法國而降敵。”他主張用恐怖手段猛擊國內敵人,發動群眾打退入侵者。9月2日,當凡城失陷的消息傳來,丹東在立法議會上發表了著名的演說:“大家將要聽到的警鍾,不是恐懼的信號,而是向祖國的敵人發起衝鋒的號角。要想戰勝敵人,我們必須勇敢、勇敢、再勇敢!這樣,法國才能得救。”演說激起了人民的愛國熱情,法國人民英勇奮起,狠狠打擊了保王勢力,並取得了第一次反擊侵略軍的勝利——瓦爾米大捷。

國王的罪行逐步暴露,群眾強烈要求審判國王,丹東終於放棄了保佑國王的希望,成為堅定的資產階級共和派。1793年1月22日,路易十六被處決後,國內外烽煙再起,而當權的吉倫特派置之不理,卻致力於打擊革命民主派。丹東怒不可遏,建立了救國委員會,在打擊內外敵人的鬥爭中起了領導作用,並在外交上取得一係列成功。6月,丹東和羅伯斯庇爾等人為挽救共和國,組織武裝起義,推翻了吉倫特派政權,建立雅各賓專政。隨著雅各賓專製政權的延伸,丹東開始反對恐怖統治,提出“要愛惜人類的血”,並希望羅伯斯庇爾“擺脫詭計,與愛國者團結一致”。這使他遭到了救國委員會的逮捕。1794年4月5日,丹東以叛國通敵、危害共和國的罪名被判死刑,這年他35歲。

由於丹東身上帶有一些貪財愛色、講究享樂、生活腐化的劣習,人們對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但他作為資產階級政治家,的確曾為拯救法蘭西共和國的安全和獨立舍生忘死,這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