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建築藝術5-1
第五節明清建築藝術
明清的城市與宮殿建築
明代的南京及其宮殿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詞《虞美人》。南唐告亡,金陵(今南京)敗落,宮城一片荒蕪。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心移到了黃河地區。南宋時江南有所繁榮,後被元兵所破,趨於式微。當時愛國詩人、民族英雄文天祥被俘,押送去北方途中在金陵南京驛留,寫下了名篇《金陵驛》:“草合離宮轉夕暉,孤雲飄泊複何依?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滿地蘆花合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元代九十餘年,金陵仍衰落破敗,一直要到明太祖朱元璋坐江山,建立大明、定都南京(金陵),才使得這座虎踞龍盤的石頭城重新興旺起來。
曆朝曆代,凡建都南京者,無論建業(東吳)、建康(南朝)還是金陵(南唐),都隻是割據中的都城;一直到明朝,才是一統天下的大國國都。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渡江打敗元兵,攻克集慶路,改為應天府(即南京),自稱吳國公。第二年,當他攻下徽州時,有一位叫朱升的儒生向朱元璋獻策:定都金陵,改為南京;都城建設概括為“九字方針”:“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此策得到朱元璋的肯定,作為建都立國的指導方針。據《明太祖實錄》中記載:“初,上召諸老臣問以建都之地。或言關中險固金城天府之國;或言洛陽天地之中四方朝貢道理適均,汴梁亦宋之舊京;又或言北平元之宮室完備,就之可省民力者。上曰:所言皆善,惟時有不同耳。長安、洛陽、汴京實周、秦、漢、魏、唐、宋所建國,但平定之初,民未蘇息;若建都於彼,供給力役悉資江南,重勞其民;若就北平,要之宮室,不能五更作,亦未易化。今建業長江大塹,龍盤虎踞,江南形勝之地,真足以立國。”於是洪武元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定都南京。
南京城有山有水,本為好地方,但也給建設帶來麻煩。建造都城,從1366年開工至1386年完成,足足用了二十年時間。城周長37140米,平均高度1421米,用花崗石作城基,上砌巨磚。這些磚由“二十八府”、“一百十八縣”分工負責製成,每塊磚上刻有所作府縣及監造人的名字。磚的規格統一,質量保證。城門共有十三座,分別為聚寶門(今中華門)、三山門(今水西門)、石城門(今漢西門)、正陽門(今光華門)、通濟門、太平門、神策門(今和平門)、全川門、鍾阜門(今新民門)、朝陽門(今中山門)、清涼門、定淮門、儀風門(今興中門)。有的城門建有甕城,為軍事所需。聚寶門前臨長幹橋,後倚鎮淮橋,三道甕城有四道拱門貫通,各門均有上下啟動的千斤閘和雙肩木門。第一道城門設有旗杆,上有敵樓。城牆外設置磚垛,上有望口和射洞。在城牆基部埋有石刻武士像,作為“鎮城”之用,同時也有標方位的功能。
明代的南京城既為大國之都城,因此城市規劃和建設也甚講究。南京城是一座很不規則的城市,西北有長江,東北有鍾山,南環秦淮河,北倚玄武湖,所以它的城市形象完全依從自然地形而成。城有三套,即外城、應天府、皇城。
明南京的皇城偏向應天府城的東南。皇城裏麵還有宮城,這個做法是繼承我國曆史上的都城形製,但略有改變。宮城又叫紫禁城,在皇城的中央之南正門為午門,左有太廟右有社稷壇,宮城兩側有東安門及西安門,皇城兩側有東華門及西華門。午門南北均有禦河,上均設五龍橋。在外五龍橋東西兩側,還有青龍橋(東)和白虎橋(西)。從圖中可以看出,紫禁城從最南的正陽門向北,是一城套一城的堅固結構,裏麵的門自南至北有洪武門、承天門、端門、午門,經內五龍橋,才到皇宮正殿奉天殿。中間是南北向的禦道。禦道東側為文職各部,如宗人府、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翰林院、太醫院等,西為中左右前後軍部都督府、太常寺、儀禮司、錦衣司、旗手衛等。承天門內東為太廟,西為社稷台。這種型製後來到了明代北京建都時也照搬而用。
關於明南京都城,有一段特殊的曆史。起先,由於此城之自然條件,建城時填湖造宮,不久房屋發生傾斜,傳有“江山不穩”之嫌。朱元璋本來就有遷都長安或洛陽的設想,因於洪武二十四年(1391),派太子朱標去西北巡視,比較兩地的利弊得失。不料第二年太子病死,朱元璋傷心不已,更因年邁,無力興師動眾,作遷都之舉。後來朱元璋病逝,葬於明孝陵,遷都之事便擱置了。第二件事是不久便演出了一場叔侄爭王位的政變。燕王朱棣本鎮守北平,朱元璋之孫朱允炆即位,是為惠帝(建文帝),年號建文。但不久燕王朱棣(朱元璋之子)以除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名,引據明太祖製定的《皇朝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之惡。”遂揮師南下。建文四年(1402)六月,大軍直逼南京,惠帝與諸妃在宮中縱火自焚而亡。從此,大明天下為朱棣所得,棣於同年七月登基,次年改年號為永樂,並決定遷都北京。但又一說:朱允炆沒有自焚,而是暗中西逃,一直逃到貴州長順縣的白雲山。那裏有個庵,叫羅永庵,相傳朱允炆就在庵中削發為僧。據說這裏原無水,自建文帝至,溪龍湧波,泉水清澈,後來竟終年不涸,而取水時“必跪而勺”,因稱“跪勺泉”。庵內有流米洞,米自洞中流出,供建文帝食之。洞左有潛龍閣,供有建文帝像。又說庵右之古鬆為建文帝手植。《明史記事本末》載有建文帝在庵中題壁詩兩首,在此錄其一:“牢落西南四十秋,蕭蕭白發已盈頭。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收。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南京的城市街衢很有特色,也注重曆史積澱。早在東晉建康之時,這裏住著兩大家顯族。一家姓王即東晉著名宰相王導的宅邸;另一家姓謝,即東晉名將謝安的宅邸。他們的宅舍建築占了一整條街,即烏衣巷,位於秦淮河邊。秦淮河上有橋,名朱雀橋。這裏駐都城衛戍部隊,軍人都穿黑衣。後來東晉覆亡,家族敗落。所以唐代詩人劉禹錫作了一首吊古詩《烏衣巷》:“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燕子是一種候鳥,冬天到南洋群島去過冬,次年春分(3月20日)前後飛回長江流域,哪家燕子仍回哪家築巢消夏。但王謝兩家到了唐代已不見蹤影,所以燕子隻好就地擇百姓家居住。如今烏衣巷尚能依稀找到舊跡,就是在南京白鷺洲公園西夫子廟文德橋南一處。
明代的南京注重風水,這裏有個街坊,叫石貓坊,又叫百貓坊,位於今升州路南彩霞街菜場。這裏有座牌坊,為明代虢國公俞通海所立。相傳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後,與他一起打天下的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淵三兄弟因戰績赫赫而均封侯、公。俞通海死後,被追封為虢國公,諡忠烈,並為他的後代造了一座國公府。但俞氏生前有結冤者,他們在明太祖麵前告俞宅有“王氣”,朱元璋本人也信風水,於是就叫劉伯溫去破“王氣”。劉在俞家門前立一座牌坊,牌坊上刻一百隻貓,所以叫“百貓坊”;又因為用白石所刻,因此又叫白貓坊或石貓坊。坊前還要挖一口井,在宅後又設堵門樁。宅東設釣魚台,宅西設趕魚巷,據說這就是破“王氣”的“八卦陣”。如今這裏的小路尚有某些遺跡。那座石貓坊現存四柱及橫額,雕刻的石貓尚在。
明清北京及其宮殿
北京,元代稱大都;明初朱元璋建都南京(原稱應天府),則稱此地為北平。後來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占南京,廢除建文帝,奪得帝位,於永樂元年(1403)正月,決定改北平為北京,並建設都城,城成遷都。永樂四年(1406)正式下詔,宣布次年開始營建北京。永樂十八年(1420)都城建設基本完成。翌年,明成祖在北京稱帝。崇禎十七年(1644),清兵入關,入主中原,是為清朝,也建都北京,而且把明代北京城及宮廷殿宇幾乎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僅改建築的名字及一些細部。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皇朝,建立中華民國,也未有多大破壞。1949年1月,北京和平解放,又原封不動地保留下來,這是值得欣幸的。今天,北京故宮仍如故,可以說已有580年的曆史了。如此長久、如此完好地保留如此大規模的古建築,為世界曆史所罕見。
如今的北海公園,還是金中都時的皇家園林呢!而元大都時城北的大片土地,在明代建都時劃出城外,一片荒蕪。如今北京城牆雖已拆除了許多(城市建設的需要),但有的仍留有城門、城樓,有的尚保留古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