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過後,食肆的生意又恢複了過節前的按部就班,眼看這天氣一天天的熱了起來,溫度也是直線上升。這幾天長安城裏聚集了從潮州、泉州來的商隊,據說是跟著安南都護府護送南詔國使者覲見天可汗的。路途遙遠加上舟車勞頓,這沿途的商隊知道了消息,都眼巴巴地跟著一道順路進長安,求得一趟順暢平安。這幾日,長安城兩市裏南貨風靡一時,尤其平常不多見的滇南貨物,銀器啊、絲綢啊、南藥啊、還有長安不多見的各類菌菇。
程一帶著幺妹去南商聚集的地方轉了一圈,幺妹不敢太活躍,隻挑了些自己用得著的草藥香包,還特別給寧寒這個吃貨帶回來一些菌菇,沒想到寧寒還沒激動不已,蘇暖倒是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熱情。
“居然有猴頭菇!這些菌菇都是好品質的菌類,營養高,口感好,若是新鮮的就更好了。”蘇暖開心地細細把幺妹購置回來的這些幹菇按種類分好,寧寒在一邊翻翻揀揀嘀咕說道:“這裏麵,我看看哈,這是幹了的雞腿菇?杏鮑菇?呃……這是金針菇,這個我認識,呃……算了,我還是想想這些怎麼做了吃比較對得起它們長途跋涉來到我大長安吧。”
寧寒把蘇暖分好類的菌菇各取了一小份,帶著翠鈿兒去了小廚房開始研究。
這邊蘇暖細細挑揀一番,有的菌菇大概是為了長途攜帶方便已經晾製處理過了,多少有些殘碎,蘇暖倒也不想浪費,單揀出來做些湯羹之類的大鍋菜還是可以的,扈聲在一旁幫忙,看著有用小竹籠裝的一籠子菌菇,利索地打開就擺在桌子上等蘇暖來挑,擺好一看,扈聲自己就樂了,這是什麼啊,好像是切開的蜂窩,倒是好笑,蓬蓬的跟個小傘有些像,摸著手感軟軟的,挺有意思,忙招呼蘇暖過來看。
少見扈聲笑的這麼開心,蘇暖繞過桌子看扈聲發現了什麼有趣的東西,這一看,蘇暖也開心地拍手樂了起來,居然是羊肚菌!這太神奇了,要知道後世要到19世紀才發現了羊肚菌,在這“天可汗”的時代竟然有三顆貨真價實的羊肚菌擺在之間麵前,雖然有點幹癟了,畢竟從南一路商隊帶過來,要想是新鮮的,簡直天方夜譚,不,不,不,在這個年度、此刻地域,出現羊肚菌本身就是天方夜譚……
看著蘇暖出神的樣子,扈聲招呼幺妹過來細細問起來:“妹子,這簇蜂窩你從哪兒收的?叫什麼?幹什麼用的?”幺妹撅著嘴巴搖搖頭說道:“不知道啊,是程一哥哥選的,我才不愛這些毛毛草草又不頂用的東西,看我收的藥材,這些才是好東西,你們都不識貨,圍著這些幹幹癟癟的東西樂啥。”
蘇暖回身看看一臉不服氣的幺妹,走過去捏捏她的小臉說:“小丫頭,別不服氣,這些幹幹癟癟的東西可是好東西,往小了說,你寒姐姐用這些東西煮出的吃食,特別鮮美,要是搭上你愛吃的,擔保能把你的小饞蟲勾出來,你不是愛吃魚,姐姐手裏的這個東西配著魚燉出來,那可是極鮮美味。不要瞧不上這些毛毛草草哈。”幺妹將信將疑地看看蘇暖手裏的羊肚菌,還是一副很是嫌棄的模樣說:“暖姐姐,這東西也太醜了……”
收了市,寧寒吩咐凡是在家的都聚在一起幫她試吃新品種,寧寒最近水準比較穩定,大家也願意給她麵子,食肆正廳,蘇暖、幺妹、程一、扈聲、雀靈、白櫻、龍錦、淨舍、萬俟離……除了外出的秋同、趙塰、姬有諱、燕逸山還有連驀風,在廚房幫忙的茜娘、翠鈿兒、涼末和駱青,其他人都安坐桌前,看看寧寒又有什麼新花樣。
茜娘先捧著個青瓷寬口的甕盆從廚房出來,這是寧寒調好的料汁,還沒等茜娘走到廳裏,後麵把一摞瓷碟當雜耍一樣拋來拋去的駱青,就搶先幾步走到桌前,把手裏的碟子放到正廳當中的桌子上,駱青就撒手不管坐到程一旁邊直嚷餓,“哎呦,我可不去廚房幫忙了,隻給看不能嚐,太饞人了,暖妹妹以後一定提醒我,不跟著去廚房幫忙受著隻能看著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