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食療全書02(1 / 3)

第二章

內科疾病之食療高血壓

高血壓,又稱原發性高血壓,是一種病因不明,而以血壓升高為主要症狀的常見病。成人收縮壓在21.3 kPa(140mmHg)以上,或舒張壓在12.7 kPa(90mmHg)以上時,則可證明已罹患高血壓。

本病多見於中老年人,男女兩性患病率差別不大,女性病人一般病情較輕。

在我國各大城市,高血壓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每年新增加300多萬患者。此病已成為中國都市居民的一大殺手,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重視。

高血壓一般表現為頭痛、頭暈、頭脹、耳鳴、眼花、心悸、乏力、手指發麻。此病會逐漸影響到心、腦、腎,導致心髒病、腦動脈硬化、腦出血(卒中)、腎功能減退、半身不遂等症。

現代研究認為,高血壓的病因主要與高血壓家族史、緊張、焦慮、缺少體力活動、攝入鹽分過多、肥胖、吸煙有關。

1. 五味降壓湯

紫菜1塊,芹菜5根,番茄1個,馬蹄1個,洋蔥1個。紫菜用水浸泡去沙,芹菜洗淨切段,番茄切片,洋蔥切絲,馬蹄去皮切成片,以上五味一齊放入沙鍋,加水共煮半小時,加調料即成。

可滋陰,平肝,降壓。適用於高血壓。

2. 芹菜炒肉絲

芹菜250克,豬肉100克。芹菜洗淨切段,用少許鹽水浸泡,豬肉洗淨切絲,加香麻油、太白粉及醬油拌勻,油鍋燒熱加薑片略炒,倒入肉絲旺火炒熟,加芹菜一起翻炒,片刻即可食用。

可降壓運便,祛風清血。適用於高血壓。

3. 綠豆海帶湯

綠豆120克,海帶60克。將綠豆洗淨,海帶泡發漂洗後切絲。將兩者一同放入沙鍋中,加水文火燉煮至爛熟,加調料即成。

可清熱解毒,消暑利水。適用於高血壓、皮膚瘙癢。

4. 夏枯草煲瘦肉

夏枯草20克,豬瘦肉30克。豬瘦肉洗淨切塊,夏枯草洗淨和瘦肉一起放入沙鍋內文火燉煮至瘦肉爛熟,取出夏枯草,加調料即成,喝湯吃肉。

可清肝明目,降血壓。適用於高血壓、肺結核。

5. 巴戟首烏燉老鷹

老鷹1隻約320克(或等量的老母雞肉)巴戟24克,何首烏20克,生薑4片。老鷹(或老母雞)活宰,去毛、腸髒,洗淨,切塊用開水拖水,撈出瀝幹;巴戟、何首烏、生薑片洗淨。把老鷹肉與何首烏、巴戟、生薑片放入燉盅裏,加入適量開水,加蓋,武火煮沸後,文火燉2小時,調味。分1~2次飲用。

可補肝益腎,強壯筋骨,祛風止痛,益精補髓,強壯腰膝。適用於高血壓、風濕病、中風後遺症屬肝腎兩虛者。症見頭暈眼花,腰膝酸軟,筋骨羸弱,四肢麻木等,亦可用於慢性風濕性關節炎。此湯所治之眩暈諸症,皆由勞倦傷腎,腎精虧虛所致。

6. 淮山枸杞燉水魚

水魚或金錢龜或龜640克,淮山40克,枸杞子20克,紅棗5枚,薑適量。水魚活宰,去腸髒,斬塊,用開水拖去血腥,撈起濾幹。淮山、枸杞子、紅棗(去核)洗淨,與薑、水魚同放入燉盅內,加水適量,加蓋,隔水武火煮沸後,文火燉3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此湯補肝益腎,降低血壓,清血補血,滋陰潛陽。適用於高血壓病屬陰虛陽亢者,病症如耳鳴眩暈、頭脹頭痛、麵色潮紅、腰膝酸軟、盜汗遺精、脈細弦數和舌紅少苔等。

7. 馬蹄海蜇湯

海蜇120克,馬蹄(荸薺)250克。將馬蹄洗淨,去皮。海蜇用水漂洗幹淨。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此湯可清熱化痰,生津潤燥。適用於高血壓病屬肝熱有痰、痰火上擾者。症見頭暈頭痛,耳鳴目脹,心中煩熱,煩擾不安,夜睡不寧,口苦口渴,小便微黃,大便幹結,舌紅,脈弦數。

8. 雙耳湯

黑木耳10克,銀耳15克。將木耳、銀耳水泡發,浸軟洗淨,放碗內蒸1小時,分2次食用。

適用於高血壓、血管硬化和眼底出血等。

9. 山楂湯

鮮山楂10枚,冰糖適量。將山楂搗碎,加冰糖適量煎服。

適用於高血壓早期、動脈硬化、心動過速。

10. 紅棗香蕉湯

紅棗15克,香蕉梗400克(幹品25克)。上料濃煎,每日分3次服。

適用於高血壓早期。

11. 粳米芹菜湯

芹菜葉莖和根200克洗淨,切碎。將粳米300克用沙鍋煮成半熟時放芹菜,細火慢煮成粥。分作2~3次服食,每周熬粥3~4次,連服1月為1療程。

適用於高血壓。

12. 炸芹菜

將芹菜適量洗淨去水分後,切成長約4.5厘米的段入熟油裏炸,取出,加少許細鹽食用。

適用於高血壓。13. 杜仲胡桃燉豬腰

豬腰2個,杜仲、胡桃肉各30克,豬油適量。將豬腰去臊膜洗淨,同杜仲、胡桃肉,一起放入鍋內,清水燉煮約20分鍾,熟後去杜仲,加豬油、精鹽調勻即成。

適用於陰陽兩虛型高血壓。

14. 香菇雞湯

香菇40克浸軟,洗淨去蒂。用適量雞肉及薑、蔥熬成6碗清湯。雞湯放入蒸碗內,加香菇、料酒、精鹽,用玻璃紙封口,蒸約1小時即成。

適用於高膽固醇血症、高血壓、動脈硬化。

15. 草菇肉片湯

鮮草菇120克洗淨,放入燒沸的薑蔥水中燙一下,撈出瀝幹水分;韭黃洗淨;豬瘦肉250克洗淨,切成片,用適量精鹽、白糖、澱粉拌勻。鍋內加適量清水,用旺火燒沸,放入鮮草菇,煮約5分鍾,再放入肉片,待肉剛熟,放入韭黃、蔥花,調勻即成。

可補脾益氣、清熱消暑。

16. 茭白肉絲湯

茭白100克,洗淨切片;芹菜50克,洗淨切碎;豬瘦肉30克,切成絲備用。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茭白片、芹菜末、豬肉絲、薑絲、蔥末,用旺火燒沸,然後改用文火煮約10分鍾,加入精鹽、味精、芝麻油調勻即成。

適用於高血壓、心胸煩熱、大便秘結。

17. 大米大蒜粥

紫皮大蒜、大米適量。紫皮大蒜去皮先煮2分鍾撈起,待米粥煮好後再放入同煮幾分鍾,便可食用。

適用於高血壓。

18. 綠豆大蒜湯

大蒜50瓣(50歲以下者以1歲1瓣計算),綠豆100克,冰糖適量。大蒜剝去外衣,綠豆洗淨,將兩味同放入有蓋的大口杯中,加水約500毫升,再加適量冰糖,蓋好,置鍋內燉熟,取湯作飲料(綠豆也可吃)。一日數次喝完,療程不限。

適用於高血壓。

19. 大蒜糖醋汁

大蒜頭、糖醋各適量。將大蒜頭放在糖醋中浸泡,數日後每天早晨吃蒜頭,同時飲汁,連吃10~15天。

適用於高血壓。

20. 白酒大蒜飲

大蒜瓣250克,用50°左右的白酒500克浸泡1周。每天飲用一小杯,約25毫升,並食2~3個蒜瓣。

適用於高血壓。

低血壓

一般認為,青壯年動脈血壓等於或低於90/60毫米汞柱,老年人血壓低於100/60毫米汞柱即為低血壓,此病多見於營養不良和體質差的人。

低血壓可分為急性低血壓與慢性低血壓兩大類。

急性低血壓是指血壓由正常較高水平突然明顯下降,其主要表現為暈厥與休克兩大臨床綜合征。

慢性低血壓則可分為體位性低血壓、內分泌功能紊亂所致低血壓、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營養不良所致低血壓、心血管疾病所致低血壓等。許多患者伴有頭痛、頭暈、胸悶氣短、精神不振、睡眠浮淺、胃口不好、腳腫等症狀。但也有人無明顯感覺。

低血壓雖然隻是一種慢性疾病,但是現在已經越來越常見了。不少厭惡肥胖的女孩一味減少食量,希望以這種方式達到減肥目的,卻往往因缺乏營養而患上低血低。她們的做法真是得不償失。

1. 參芪升壓湯

生黃芪15克,黨參15克,升麻9克,瘦肉100克。瘦肉洗淨切塊,以上3藥一起裝入紗布袋內,再放入沙鍋中,加水文火燉煮至肉爛熟,取出藥袋,加調料即可。吃肉喝湯。

可補中益氣。適用於低血壓、暈厥。

2. 淮杞狗肉

狗肉、淮山藥、枸杞各適量。狗肉洗淨切成小塊,用開水燙透,然後放入油鍋中和蔥薑翻炒,炒透後加入料酒。倒入炒鍋中加入淮山、枸杞、食鹽,加水用文火煮爛加味精、胡椒粉,調好味即成。

可滋補肝腎,補中益氣,益精助陽。適用於低血壓、老年體弱。

3. 幹薑粥

幹薑15克,粳米50克。將幹薑洗淨切成細末,粳米淘淨,然後一同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煮爛成粥。

可溫中逐寒,回陽通脈。適用於低血壓、虛寒腹痛、嘔吐。

4. 板栗燉母雞

母雞1隻,洗淨後入水燉至8分熟,加入板栗150克、大棗10枚,再燉至爛熟,加佐料調味後食用。宜間斷食用。

適用於低血壓。

5. 黃芪天麻燉雞

黃芪15克,天麻10克,仔母雞1隻(重800克),蔥、薑、黃酒各適量。

將雞宰淨,除去內髒,砍去雞爪,黃芪、天麻洗淨切片裝入雞腹腔,同放於沙鍋中,加入蔥、薑、精鹽,黃酒和清水600毫升。先用大火燒開,再轉用小火燉至酥爛。分1~2次趁熱吃雞肉喝湯。

適用於低血壓眩暈。

6. 人參八仙湯

白參4克,幹貝、熟豬肚各30克,水發鮑魚50克,淨冬筍60克,水發海參、雞肉各300克,幹蟹黃、水發口蘑、蝦米各20克,豬肉200克,蔥段、生薑片、低度白酒、雞湯、豬油各適量。

將白參切片,泡入白酒中5~7日(每日晃動2次),得人參酒,白參片留用。將幹貝、幹蟹黃、蝦米用溫水浸泡,熟豬肚、冬筍切片,雞肉、水發海參、豬肉切成小丁。

冬筍片入沸水中燙透,豬肉丁和雞丁用水焯一下,鍋中放入豬油,投入蔥段,生薑片煸出香味,烹入黃酒和雞湯,加入精鹽、味精,把幹貝、蟹黃、蝦米、豬肚片、冬筍片、豬肉丁、雞肉丁、水發口蘑、水發鮑魚同入鍋。

湯沸後撇去浮沫,倒入沙鍋中,用文火燉至肉爛。加入海參丁、人參酒,繼續燉10分鍾,再加入白參片,稍燜片刻即成。

可補中益氣,升提血壓。適用於中氣不足型低血壓病。

7. 冬蟲夏草燉鴨

鴨1隻,冬蟲夏草12枚。將鴨去肚雜,冬蟲夏草置鴨腹中,加佐料燉熟食之。

適用於低血壓。

8. 參芪麥昧湯

黨參10克,黃芪15克,麥冬10克,五味子6克。將上4味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服食之。

可補益氣血,滋陰生津。適用於氣陰兩虛的低血壓症。

9. 龍眼蓮子豬肝粥

龍眼肉20克,蓮子30克,豬肝100克,糯米60克,黃酒適量。龍眼肉、蓮子、豬肝分別洗淨,蓮子去皮、心,豬肝切片。糯米用水淘洗,與龍眼肉、蓮子同入鍋,加水適量,煮成稀粥,待粥將熟時放入豬肝、食鹽和黃酒,等豬肝熟透即可。

可健脾補血,益氣補虛,養心安神。適用於氣陰兩虛型低血壓。

10. 糯米大棗粥

糯米50克煮成粥,大棗10枚,黃芪16克,人參3克煎取汁加入粥內,再加適量白糖後食用。

適用於原發性低血壓。

11. 大棗人參湯

大棗15枚,五味子、麥冬各10克,人參3克,水煎後加適量白糖服用並吃棗。

適用於暫時性低血壓。

12. 黃芪羊肉湯

黃芪30克,羊肉15克。將黃芪煎汁去渣存汁。羊肉切片,倒入藥汁內加鹽調味,肉爛熟後即可。

可補氣升陽,養血益脾。適用於低血壓。

13. 太子參燒羊肉

太子參50克,熟羊肋條肉350克,香菇、玉蘭片、花椒、料酒、蛋清、澱粉各少許。

將太子參煎取濃汁5毫升。羊肉切片,加蛋清、料酒、澱粉調勻上漿。香菇、玉蘭片切片。

羊肉下油鍋炸至微黃撈出,油鍋少放油入花椒炸至出香,放香菇,玉蘭片稍炒,放羊肉、太子參汁、鹽、味精燒至湯濃,出鍋盛盤即可隨量服食之。

可大補元氣。適用於氣虛及陽虛的低血壓。

14. 三黃粥

黃芪、熟地黃各30克,淨黃母雞1隻,粳米100克。將洗淨黃母雞與黃芪、熟地黃共煮,煮至極爛,取汁及肉,放入粳米煮成粥,加調料調味即成。

可益氣養血,升提血壓。適用於氣血兩虛型低血壓。

15. 人參粟米粥

白參3克,紅棗10個,山藥、豬瘦肉、粟米各50克。豬瘦肉切片,與山藥、紅棗及粟米共同煮粥,粥將熟時,另煎白參水加入即可。

可益氣養血,升提血壓。適用於氣血兩虛型低血壓。

16. 生薑紅糖飲

生薑5克,紅糖50克,浸入開水中,將紅糖溶化後服用。

適用於暫時性低血壓、胃寒嘔吐、風寒感冒、肺心病。

17. 雄雞粥

黃雄雞1隻宰殺,去毛、去內髒洗淨,切成塊,與10克肉蓯蓉、10克山藥、60克粳米同煮粥,粥熟時加生薑末、胡椒末調勻即成。

此粥有補腎壯陽之功效,適用於腎陽虛型低血壓。

18. 龍眼蓮棗粥

蓮子15克去皮、心,紅棗5枚去核,再與桂圓15克、糯米30克同煮粥,加入白糖調勻即成。

適用於低血壓。

高血脂

血脂增高是脂質代謝紊亂的結果。臨床上常以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作為代表,隻要其中一種高出限度,便可視為高血脂。

引起高血脂的主要原因是遺傳、環境、飲食失調。有時,高血脂的發生也與某些疾病有關,這些疾病是肝炎、腎髒疾病、糖尿病、甲狀腺及性腺功能減退等。

高血脂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高脂血症病人常出現肌腱黃色瘤、皮下結節狀黃色瘤、皮疹樣黃色瘤等症狀;繼發性病人可有肝脾腫大、腹痛等症狀。本病可引起冠心病、腦動脈硬化、腎功能減退、高血壓等疾病。

西醫治療高血脂,主要是控製人們對脂肪、糖類的攝入。中醫則認為,高脂血症是肝腎脾三髒虛損,痰瘀內積引起的,於是采取調理三髒功能、行瘀化痰的方法,以降低脂肪。

1. 降脂飲

鮮山楂30克,生槐米5克,嫩荷葉15克,草決明10克。將上藥放入沙鍋中煎煮,至山楂酥爛時,用湯勺將山楂搗碎再煮10分鍾,濾取煎液,加入白糖適量即成,不限時頻頻飲服。

可行瘀化滯。適用於高血脂。

2. 山楂茶

山楂20克,茶葉5克。將山楂洗淨,水煮取汁,趁熱加入茶葉,悶泡片刻,即可飲用。

可消食化積,散瘀行滯。適用於高血脂、高血壓,可防止動脈硬化。

3. 芝麻桑葚糊

黑芝麻60克,桑葚60克,大米30克,白糖10克。將黑芝麻、桑葚、大米分別洗淨,一同放入沙缽中搗爛,另在沙鍋中盛水3碗,煮沸後加入白糖,待水再沸,徐徐加入搗爛的黑芝麻、桑葚、大米煮成糊狀食用。

可滋陰散熱,潤腸通便。適用於高血脂。

4. 芹棗飲

芹菜根10棵,大棗10枚。芹菜根洗淨,搗爛,和大棗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煎煮半小時,飲湯吃棗,每日1劑,分兩次服,連服15天。

可平肝清熱。適用於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

5. 山楂排骨湯

山楂30克,芹菜葉5克,豬排骨適量。將豬排骨洗淨砍成小塊,加水400毫升,小火燉至酥爛,加入芹菜葉和鹽,再燉片刻。分1~2次趁熱吃肉喝湯。

適用於高血脂、高血壓、食欲不振。

6. 玉米木耳粥

玉米粒150克,黑木耳10克(冷水浸泡)。將玉米粒用壓力鍋加水300毫升煮至將爛時,改用普通鍋,放入木耳同煮為粥,下鹽,調勻。每日早晚空腹服。

適用於高血脂、冠心病。

7. 紫菜蘆筍湯

紫菜20克,蘆筍100克,香菇50克。將紫菜用溫水泡發、洗淨,蘆筍、香菇分別洗淨切片,放入400毫升燒開的水中,煮至熟透,下精鹽、味精,淋麻油,調勻。分1~2次趁熱食菜喝湯。

適用於高血脂,高血壓,可預防老年人動脈硬化。

8. 蓴菜肉片湯

豬瘦肉50克,竹蓀30克,蓴菜100克。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投入豬瘦肉片,燒沸後再放入竹蓀和蓴菜,煮至熟透,加入薑絲、精鹽、味精,淋入芝麻油調勻即成。

適用於高血脂、肺結核。

9. 靈芝田七瘦肉湯

豬瘦肉250克,龍眼肉15克,田七6克,生薑4片。將靈芝刮去雜質洗淨,切成小塊,田七、龍眼肉洗淨,豬瘦肉洗淨,切塊。將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煎煮後,文火煮2~3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適用於氣滯血瘀、高血脂。

10. 銀耳山楂羹

銀耳20克,山楂片40克,白糖適量。將銀耳擇洗幹淨,冷水浸泡1天,全部發透,放入沙鍋中,並倒入銀耳浸湯。山楂片與白糖一同放入沙鍋內,燉約30分鍾,至銀耳爛、汁稠成羹離火即成。當點心吃。

適用於高血脂。

11. 山楂粥

幹山楂30~40克(鮮果60~90克)、大米100克、砂糖10克。將幹山楂水煎後取汁,加大米同煮成稀粥,待熟時調入砂糖,稍煮即可。每日上、下午服食。

適用於高血脂。

12. 海帶綠豆粥

水發海帶50克、綠豆30克與粳米50克共煮粥。

適用於高血脂。

13. 淡菜粥

淡菜50克,溫水浸泡3小時後燒開去心與粳米50克煮成粥,每日早晚溫服。

適用於高血脂。

14. 何首烏粥

何首烏50克,粳米60克,冰糖適量。先將首烏放入沙鍋,加水濃煎取汁,與粳米、冰糖同煮為粥,早晚服用。

可養肝腎,益精血。適用於高血脂、動脈硬化。

15. 荷葉粥

鮮荷葉半張或幹荷葉50克,粳米60克,冰糖少許。先將荷葉洗淨切碎,放入沙鍋中水煮取汁,再與粳米冰糖同煮為粥,早晚服用。

可清熱解暑,降脂減肥。適用於高血脂、感冒。

16. 軟堅降脂茶

鮮山楂250克,菊花50克,香蕉皮100克,陳皮50克。山楂去核切片,香蕉皮、陳皮洗淨切絲,菊花揀淨雜質。混合一起,放通風處幹燥即成,每次取30克,泡水代茶飲。

可益氣軟堅,減肥消脂,活血化瘀。適用於高血脂、高血壓。

17. 素烹豆芽菜

黃豆芽菜500克,掐去根須,漂洗幹淨,炒鍋放植物油燒熱,放數粒花椒,待出香味時,放入豆芽菜,翻炒至熟,加適量鹽及味精,即可裝盤食用。

適用於高血脂。

18. 冬瓜薏苡仁兔肉湯

兔肉250克,冬瓜500克,生薏苡仁30克,生薑4片。將冬瓜連皮去瓤洗淨,切成大塊,生薏苡仁洗淨,兔肉洗淨切塊,去肥脂,可用水洗去血水。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調味即成。吃肉喝湯。

適用於高血脂、痰濕壅塞。

動脈硬化

高血脂會使脂質在血管內膜下大量沉積,這種現象被稱為動脈硬化。

動脈硬化會使血液中的其他物質,如鈣質、複合糖類等在血管內膜下附著沉積,使動脈彈性減弱、變脆,血管管腔變窄,甚至引起血管堵塞、血栓等。因為血管中沉積的脂質看起來像黏稠的粥一樣,故動脈硬化俗稱為動脈粥樣硬化。

本病在早期多無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表現為體力與腦力的衰退,並可出現胸悶、心悸及心前區悶痛,腦動脈硬化患者可出現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動脈硬化多發生於40歲以上的男性及絕經期後的女性,且嚴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

一般認為,血管壁本身隨著年齡的增長可產生內皮變厚、增生、彈性組織變性等狀況,從而使血管變硬,再加上動脈內脂質的沉積,最終導致本病的發生。

要治療本病,特別需要科學的飲食習慣。常吃銀耳、黑木耳、牛蒡根、鮮桃、獼猴桃、槐花、玉米須、枸杞子、嫩桑葉等食物,對動脈硬化患者有一定益處。

1. 海帶紫菜湯

海帶25克,海藻20克,紫菜20克。分別洗淨,海帶切絲,同放入沙鍋中,加水文火燉煮半小時加調料即成,喝湯。

可軟堅散結。適用於動脈硬化、高血壓。

2. 芹菜湯

芹菜25克煎湯,吃菜喝湯。1日l劑。

適用於動脈硬化、高血壓。

3. 海帶牡蠣湯

鮮牡蠣250克,泡發海帶50克,黃酒、生薑片、精製油、鮮湯各適量。

將牡蠣洗淨,放熱水中浸泡,至漲發,去雜洗淨後放深盤中。浸泡牡蠣的水澄清,濾至深盤中,和牡蠣一起隔水蒸1小時取出。炒鍋上武火,放精製油燒熱,放入生薑片爆香,加入鮮湯、精鹽、味精、黃酒,倒入牡蠣和蒸汁及洗淨的海帶(切絲)煮熟,下味精調味即成。

可化痰降脂,軟化血管。適用於痰瘀交阻型動脈硬化之患者。對痰濁偏盛、伴有血脂增高的動脈硬化者尤為適宜。

4. 芹菜翠衣炒鱔片

黃鱔120克,西瓜翠衣(西瓜皮)150克,芹菜180克,薑、蔥、蒜茸各少許。

黃鱔活宰,去腸髒、骨、頭,洗淨,用開水焯去血腥,切成片;西瓜翠衣洗淨,切條;芹菜去根、葉,洗淨,切段,全部放入熱水中焯一會,撈起備用。起鍋下麻油,下薑、蒜茸及蔥炒香,放入鱔片,炒至半熟時放入西瓜翠衣、芹菜翻炒至熟,調味,勾芡,略炒即成。

可育陰平肝,清熱消暑。適用於高血壓、動脈硬化屬肝火亢盛型。症見頭痛眩暈,心悸,咽幹口渴食欲不振。也可用於暑熱病、營養不良等症狀。

5. 枸杞蒸雞蛋

雞蛋2個,枸杞子10克。雞蛋去殼後將蛋黃、蛋清攪勻,放入枸杞子,加少許鹽,置鍋內隔水蒸到蛋熟,食用。

適用於動脈硬化。

6. 蒸木耳

黑木耳3克,用清水泡12小時,用鍋蒸1~2小時,加適量冰糖。每天睡前服用1次,10天為1個療程。

適用於動脈硬化。

7. 蒸雙耳

黑木耳、銀耳各10克,洗淨用溫水泡發後,加入30克冰糖,放在鍋內蒸約1小時。每天2次,15天為1個療程。

適用於動脈硬化。

8. 銀耳湯

銀耳10克,用溫水泡30分鍾,加適量水和冰糖熬成湯服用。

適用於動脈硬化。

9. 鬆竹飲

鬆樹葉200克,竹子100克,優質蜂蜜1杯。上料浸泡在1800毫升酒中,2~3個月後濾過飲用。

可淨化血液。適用於動脈硬化。

10. 青豆炒兔肉丁

兔肉250克,青豆粒120克,冬菇30克,生薑、料酒少許。將青豆去殼,洗淨;冬菇去蒂,浸軟,洗淨,切粒;兔肉洗淨,切成小粒;生薑刮皮,洗淨,切碎。起油鍋,下兔肉炒至剛熟取出;另起油鍋,下青豆粒、精鹽,炒至熟,下兔肉丁、冬菇粒、生薑、料酒,炒片刻,勾芡,略炒即可食用。

清熱解毒,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適用於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

11. 冰糖煮海參

海參、冰糖各適量。上料同煮,使冰糖滲入海參內。早晨空腹服,一劑服3天,療程不限。

適用於動脈硬化、高血壓。

12. 黃芪湯

黃芪1.9克,軟骨素、幹魚粉各13克。黃芪用約360毫升水煎30分鍾,後將黃芪藥汁和軟骨素、幹魚粉攪和,略煎使其溶開,以上量為1天,分3次服完。

可增加血管彈性。適用於動脈硬化。

13. 香菇湯

香菇90克洗淨,去根。鍋內放油少許,放入香菇及精鹽少許略炒,再加入適量清水,用文火煎煮成湯。

適用於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

14. 豆腐肉湯

紫菜30克,兔肉60克,豆腐50克。將紫菜洗淨後撕成小片,放入碗中;兔肉洗淨,切成片,放入另一碗中,加入精鹽、料酒、澱粉拌勻。將豆腐搗碎,倒入鍋中,加入精鹽和適量清水,用中火燒沸,先倒入肉片,煮約5分鍾,再放入蔥花,立即起鍋盛入碗中,加入紫菜攪勻即成。

可清熱利尿,降壓降脂。

15. 蓮子豬肉湯

腐竹100克、龍須菜45克,豬瘦肉100克,蓮子40克。腐竹、龍須菜水發後切細。豬瘦肉洗淨,切成片,同蓮子、腐竹、龍須菜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湯,加入精鹽、味精調勻即成。

可健脾和胃,養陰軟堅,清熱化痰,降壓降脂。

16. 醋蛋

雞蛋1隻,醋180毫升。醋裝好,將生雞蛋放在醋裏浸泡36~38小時,用筷子挑破攪勻,每日晨取20~30毫升加2~3倍溫水、蜂蜜調勻,空腹服,分5~7天服完。

適用於老年性動脈硬化、腦血栓、高血壓、心肌梗死。

17. 桃仁丸

桃仁、酒、蜜適量。將桃仁(去皮,去尖)放酒中浸泡1周,曬幹研成末用蜜調為丸。每次15枚。每日2次,黃酒和開水送服。

適用於動脈硬化、半身不遂。

18. 蔥白拌蜂蜜

蔥白60克搗碎,與60克熱熟蜂蜜拌勻,放入開水煮過的瓶內備用。每天服2次,每次半湯匙,隻服蜜汁不吃蔥,連續服用1個月。

適用於動脈硬化。

19. 葛根羹

將葛根磨粉曬幹,每晨起取幹粉50克,煮成羹,代早餐食用。堅持食用3個月即可見效。

適用於動脈硬化。

白血病

白血病是造血係統的惡性腫瘤。其特征是:身體組織中白細胞無限製增生,浸潤全身各器官;血液循環中出現幼稚型白細胞,並常伴白細胞數量顯著增高。臨床症狀為發熱、貧血、出血及肝、脾、淋巴結等造血係統有關器官腫大。

根據病程的長短,可分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兩種。急性白血病屬於中醫學的“急勞”、“虛勞”、“血證”等範疇;而慢性白血病表現為肝、脾、淋巴結腫大為主,多屬於“症瘕”、“積聚”、“瘰鬁”等範疇。其中,慢性白血病在成年人中最為多見,我們平常在生活裏常常看到的白血病人大多都是這種。

在過去,人們曾對白血病聞之色變,誰要是患上白血病,就等於判了死刑。可是到了現在,許多種類的白血病漸漸被征服,白血病也不再那樣可怕了。

對白血病的食療以清熱解毒、涼血滋陰、軟堅散結、化瘀止血、益氣養血為大法,辨證辨病綜合施用。

1. 白虎增液粥

生石膏50克,肥知母、玄參、麥門冬各15克,生地2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先煮石膏15分鍾,後入諸藥煎煮,取汁2碗,充分過濾澄清。粳米洗過加入藥汁同煮成粥,入冰糖,溫服。

可清熱生津,滋陰潤燥。適用於毒熱熾盛之急性白血病。

2. 加味清瘟敗毒粥

生地40克,生石膏、玄參、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地骨皮、天花粉各30克,丹皮、知母、石斛各20克,赤芍15克,生地榆60克,生大黃粉3克,三七粉6克,白糖少許,粳米200克。上述中藥水煎去渣,入粳米煮爛成稀粥,每日多次飲服。

可清熱生津,涼血解毒。適用於毒熱熾盛之急性白血病。

3. 加味犀角地黃粥

犀角、青黛各5克,白芍、生地、雙花、蒲公英各50克,丹皮、白花蛇舌草各25克,仙鶴草15克。上述中藥水煎去渣,入粳米煮爛成稀粥,每日多次飲服。

可活血祛瘀,涼血解毒。適用於毒熱熾盛之急性白血病。

4. 四白飲

鮮白茅根、鮮蘆根各200克,鮮白蓮藕250克,綿白糖30克。將蘆根、茅根、蓮藕洗淨切碎,分別或混合強力壓軋取汁,加入白糖即成。如無鮮蘆根、茅根可取幹品,量減半,煎煮取汁1碗,入藕汁、白糖同鮮品。分3次飲服。

可生津止渴,清熱涼血止血。適用於毒熱熾盛之白血病。

5. 夏枯草海帶鴿肉湯

白鴿1隻,夏枯草20克,海帶40克。夏枯草洗淨。海帶浸泡後洗淨,切絲。白鴿去毛,去腸髒,去腳爪,洗淨,斬塊。把夏枯草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猛火煮沸後慢火煮30分鍾,去渣,加入海帶、白鴿,再煮1個小時,調味即成。

本湯可去痰散結,清肝熱,抑製肉瘤,降膽固醇。能預防白血病,也適用於軟組織瘤、甲狀腺癌、紅腫熱痛。

6. 地黃茅根水魚湯

生地20克,茅根40克,黃精40克,女貞子40克,陳皮1塊,水魚1隻(約640克),瘦豬肉150克。

活水魚放入沸水中,使其排盡尿液,然後宰洗幹淨,用刀刮去背殼及腳上的外衣,去除內髒和脂肪。生地、茅根、黃精、女貞子和陳皮分別用清水浸洗幹淨。瘦豬肉用清水洗幹淨。

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開,然後放入全部用料,待水再開,改用中火繼續煲3小時左右,以少許鹽調味,即可飲用。

適用於白血病者,吐血便血,咽喉疼痛。

7. 芪黨蓮草牛肉花生湯

北芪40克,黨參40克,旱蓮草40克,花生仁120克,陳皮1塊,牛腿肉640克。

牛腿肉用清水洗幹淨。花生去殼取仁,保留紅棕色的花生衣,用清水浸透,洗幹淨。北芪、黨參、旱蓮草和陳皮分別用清水浸洗幹淨。

瓦煲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開,然後放入以上全部用料,待水再開,改用中火繼續煲3小時左右,以少許鹽調味,即可以佐膳飲用。

適用於患白血病者,麵色蒼白,精神不振。本湯可健脾補腎,補氣養血。凡身體虛弱,尤其是氣血兩虛,精神不振、麵色蒼白無華、懶言懶動、中氣不足、身體瘦弱、心慌氣短、手腳不溫,或有出血,都可用此湯作食療。

8. 黨參麥冬瘦肉湯

瘦豬肉120克,黨參40克,生地黃30克,麥冬20克,紅棗3粒。黨參、生地黃、麥冬、紅棗同洗淨。瘦豬肉洗淨,切塊。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猛火煮沸後慢火煮l小時,調味即成。隨量飲用。

適用於白血病者,症見發熱,皮下瘀斑。本湯可興奮神經,增強機體抵抗力,增加紅細胞和血紅蛋白,補脾益氣,和脾胃,生津除煩渴。

9. 六汁飲

雪梨、荸薺、鮮蘆根、鮮麥冬、鮮藕、甘蔗各250克(由於時令或條件限製缺一二味時,可以幹品煎湯代之)。分別洗淨,切碎,壓軋取汁,混合頻飲,或隔水燉後冷藏分服。

可清熱生津涼血。適用於毒熱熾盛之白血病。

10. 薺菜粥

鮮嫩薺菜100~200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或麻油、精鹽適量。薺菜洗淨切碎,壓軋取汁;粳米常法煮粥待熟,入菜汁,加糖或入油鹽食服。

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適用於毒熱熾盛之白血病。

11. 雪羹湯

海蜇皮100克,荸薺150克,調料適量。海蜇充分漂洗後切碎、文火煎煮半小時。荸薺洗淨去皮切碎入煎,沸後10分鍾離火,加糖或調味品。

可清熱化痰,軟堅消積。適用於痰瘀結聚之白血病。

12. 大棗粳米粥

大棗20個,紅小豆2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每天早晚各食用1次。

主治慢性白血病。

13. 黑木耳大棗湯

黑木耳20克,大棗20枚,用開水泡發,去掉棗核,加適量冰糖和水,煮沸成湯,木耳、大棗同湯一起食用。每天兩次,早晚各服用1次。

主治慢性白血病。

14. 蒸鴨血

鴨血20毫升,黃酒20毫升,加適量清水、食鹽,稍蒸片刻,飯後食用。每天1次,7天為1個療程。

主治慢性白血病。

15. 兔肝天葵鱉甲湯

天葵子、鱉甲、黃藥子、野菊花各10克,兔肝100克,薑絲適量。

將上4味水煎2次,每次用水300毫升,煎半小時,兩次混合,去渣留汁於鍋中。再將兔肝洗淨切塊,和薑絲、精鹽一起放入,繼續煮至熟透,下味精,淋麻油,調勻。分1~2次趁熱食肝喝湯,連服10天為1療程。

適用於慢性白血病。

16. 芋頭粥

芋頭100克,粳米50克,白糖20克。芋頭洗淨,去毛刮皮切塊,加入粳米常法煮成粥,加入白糖服食。

可健脾和中,解毒散結。適用於痰瘀結聚之白血病。

17. 百合地黃粥

百合、地黃、粳米各50克,冰糖20克。上料分別洗淨,先煮地黃半小時,取汁入百合、粳米,如常法煮成粥,入冰糖溫服。百合、地黃如有鮮品量加倍,效更佳。

可養陰清熱,涼血安神。適用於陰虛血熱之白血病。

18. 豬皮阿膠紅棗湯

鮮豬皮100克,阿膠15克,紅棗10枚,紅糖20克。豬皮刮去脂毛,紅棗洗淨,加水1000克,文火久燉至豬皮熟爛,搗碎去棗核,入阿膠、紅糖,令完全溶化。分2次食服。

可滋陰清熱,養血止血。適用於陰虛血熱之白血病。

19. 二冬銀耳羹

天門冬、麥門冬各100克,銀耳、蜂蜜各50克。天麥冬洗淨加水,文火煎煮l小時,取汁入銀耳,文火隔水燉l~2小時,至銀耳爛熟入蜜,熬稠後冷藏,每次服2匙,日服3次。

可養陰清熱。適用於陰虛血熱之白血病。

心髒病

心髒病包括心髒的器質性病變和功能性病變兩種,在中國,心髒病中較為常見者為風濕性心髒病,此病又稱風心病,是指風濕性心髒炎發作被控製後所遺留下來的心髒瓣膜病變。症狀表現為心悸、呼吸困難、咯血等。此病多見於兒童及其青少年,女性多於男性。

風濕性心髒病患者宜多食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該病患者忌食油膩食物和過多的鹽分。油膩食物富含飽和脂肪酸,食用後會導致血膽固醇上升。如果食用的鹽分過多,體內的鈉就會增多,容易形成水腫,從而增加心髒的負擔。

1. 豬心龍棗杞味湯

龍眼肉25克,枸杞、紅棗、五味子各10克,豬心1具,薑片適量。

將以上各用料同煎2次,每次用水250毫升,煎半小時,兩次混合,去渣留汁於鍋中,再將豬心剖開洗淨切片和薑片、精鹽一起放入,煮至酥爛,下味精,淋麻油。分1~2次趁熱食豬心喝湯。

適用於慢性風濕性心髒病,氣虛血少,心悸氣短,夜臥不安。

2. 靈芝蒸豬心

豬心1具,靈芝20克,薑片適量。將豬心刮開洗淨切片,靈芝去柄,洗淨切碎,同放於大瓷碗中,加入薑片,精鹽和清水300毫升,蓋好,隔水蒸至酥爛。下精鹽,淋麻油。分1~2次趁熱食豬心喝湯。

適用於慢性風濕性心髒病以及氣虛血少、心脈不足、頭暈目眩、麵色無華。

3. 豬心紅花湯

紅花10克,豬心1具,薑適量。將紅花加水4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渣留汁於鍋中,再將豬心洗淨切片和薑絲、精鹽一起放入,煮至熟透,下味精,淋麻油。分2次趁熱服。

適用於慢性風濕性心髒病,氣滯血瘀,心痛時發,肋下痞塊脹痛。

4. 芭蕉花燉豬心

芭蕉花100克,豬心1具,黃酒、薑片各適量。將芭蕉花洗淨瀝幹,豬心剖開洗淨切片,同放鍋中加水500毫升,大火燒開,加入薑片和黃酒,轉用小火燉至酥爛。下精鹽、味精,淋麻油,分1~2次趁熱服。

適用於風濕性心髒病、心悸怔忡,心絞痛、心肌梗塞。

5. 鵝毛食療方

取鵝毛10枚用火燒,再研末開水送服,虛寒者以高梁酒送服。

適用於心髒病。

6. 糯米蒸荔枝

荔枝、糯米適量。糯米蒸荔枝若幹,每日食8~10個。但胸腹脹滿,口幹舌燥,大便秘結以及痔瘡者禁用。

適用於心髒衰弱。

7. 蓮子龍眼湯

蓮子20粒去衣除芯,與龍眼肉10顆、鬆仁30顆、酸棗仁10克、煮水食用。

適用於婦女神經性心髒病。

8. 龍遠丹參燉豬心

龍眼肉30克,丹參、遠誌各15克,豬心1具,薑片適量。將豬心剖開切片,各藥分別洗淨,裝於紗布袋內,紮緊袋口,同放於沙鍋中,注入清水600毫升,燒開後,加入薑片和精鹽,小火燉至酥爛,撿出藥紗袋,淋麻油。分1~2次趁熱食豬心喝湯。

適用於慢性風濕性心髒病、心脾兩虛、氣滯血瘀、心悸、肋下痞塊脹痛。

9. 茯苓參附燉豬心

茯苓30克,黨參、附子各15克,白芍、白術各10克,桂枝、炙甘草各5克,豬心1具,生薑10克。

將豬心剖開,洗淨切片,生薑拍裂,其餘各藥分別洗淨,裝於紗布袋內,紮緊袋口,同放於沙鍋中,注入清水600毫升,燒開後,加入精鹽,小火燉至酥爛,撿出豬心,淋麻油,分1~2次趁熱食豬心喝湯。

適用於慢性風濕性心髒病、心腎兩虛、水濕泛濫、心悸氣短、全身浮腫。

10. 桂圓肉二子湯

桂圓肉30克,枸杞子、桑葚子各15克。將桂圓肉、枸杞子、桑葚子洗淨,同入鍋中,加適量水,煎煮30分鍾即成。

可滋養肝腎,補養氣血。適用於肝腎陰虛型心髒神經官能症。

11. 香菇大棗湯

香菇50克,大棗8枚。香菇與大棗共煮湯,每日食1次。

適用於陰陽俱虛型冠心病(患者心前區痛或胸骨後悶痛,鬱悶氣短,心悸易驚,自汗畏寒。五心煩熱麵色蒼白,四肢發冷)。

12. 豬心五皮湯

豬心1具,大腹皮、橘皮、薑皮、桑白皮、茯苓皮各15克。將豬心剖開切成片;五皮分別洗淨,同裝於紗布袋內,紮緊袋口,同豬心一起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燒沸後加入精鹽,改用文火燉至熟透,撿出紗袋,加入味精,淋入芝麻油調勻即成。趁熱吃豬心喝湯。

適用於心悸、自汗、關節腫痛、心脈不足等症。

13. 蘋果銀耳羹

銀耳10克,蘋果200克,白糖、桂花各適量。將銀耳水發,去蒂洗淨撕碎,放於沙鍋中,加水400毫升,燒開後,用小火燉至酥爛時,再將蘋果去皮核,切薄片,和白糖、桂花一起放入,煮熟,分1~2次食蘋果喝湯。

適用於肺原性心髒病,咳嗽,低熱,咯血。

14. 胡蘿卜拌雞蛋

中等大小的胡蘿卜1條,雞蛋2個,橘子2個,蘋果1個,蜂蜜適量。先將胡蘿卜、蘋果、橘子洗淨榨汁,再將2個雞蛋打入攪和,酌加蜂蜜食用。

適用於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心煩意亂。

15. 牛奶蛋黃飲

軟骨素1克,牛奶90毫升,雞蛋1個。軟骨素,牛奶,雞蛋黃混合打勻,略放鹽煮開食用。

適用於狹心症(先天性二尖瓣狹窄)。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的簡稱,是指冠狀動脈因發生粥樣硬化而發生了管腔狹窄或閉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髒病。

根據一般表現,此病可分為隱性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引起冠心病的因素有高血脂、高血壓、吸煙、糖尿病、肥胖、缺乏體育鍛煉、精神刺激等。

冠心病在中老年人中較為常見,且發病率、發病程度也隨年齡的增長而遞增。有資料表明,自40歲開始,每增加10歲,冠心病的患病率增1倍。男性50歲,女性60歲以後,冠狀動脈硬化發展比較迅速,同樣心肌梗塞的危險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大。

冠心病由於其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從而被稱作是“人類的第一殺手”。

1. 清炒洋蔥

洋蔥200克,蔥少許。先將洋蔥洗淨切片,入油鍋清炒,加蔥花,佐餐食用。

可滋肝益腎,化濁去瘀,利濕解毒。適用於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

2. 洋蔥炒肉片

洋蔥150克,豬瘦肉50克。瘦肉洗淨切薄片,洋蔥洗淨切片,將油鍋燒熱先放瘦肉翻炒,再放洋蔥與肉同炒,加調料,再炒片刻即成,佐餐。

可滋肝益腎,化濁去瘀,利濕解毒。適用於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

3. 玉竹燉鷓鴣

玉竹20克,鷓鴣1隻。將鷓鴣去毛去內髒,和玉竹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燉煮,至鷓鴣爛熟加調料即成,吃肉喝湯。

可補五髒,益心力,潤氣血,潤心肺。適用於冠心病、風心病。

4. 山楂核桃飲

核桃仁150克,山楂50克,白糖150克。先將核桃仁浸泡40分鍾,洗淨後,磨漿備用,山楂洗淨放入沙鍋中,加水煎煮30分鍾後去渣,將汁濃縮至約1000毫升,加入白糖,攪拌溶化後,再將核桃仁漿徐徐倒入,攪勻煮沸即可。

可補腎潤腸,消食積,散瘀血。適用於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

5. 三鮮降壓湯

海帶200克,海藻200克,幹貝10克。用料先用溫水洗淨。用2碗水與用料一起放進鍋中(鍋內酌量加油),煮熟後加鹽調味即可。

可滋補生津。海帶、海藻和幹貝滋味鮮美,每日飲用,對冠心病、高血壓很有療效。

6. 海參珧柱湯

珧柱2個,海參2條,昆布、夏枯草各少許。

將海參2條洗淨浸於熱水中,最好浸上一夜,方才對半切開,去湯洗淨,在清水內加入蔥煮至軟方才斜切。珧柱同樣需要浸上一夜,方才分解成一條條,浸的水留用。

水10杯左右,珧柱連水及已斜切的海參、洗淨切好的昆布放入煲中,以文火煮成一半水左右,再放入已由3杯水煮成1杯水的夏枯草湯,再煮一會,加入少許鹽進食。此湯加入的水要酌量,不宜太少。

可滋補養心。適用於冠心病、眩暈、肥胖症。海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鈣、碘,亦能降低血壓,珧柱適用於冠心病患者,夏枯草則有利尿之功。

7. 生地玄參湯

生地20克,玄參、酸棗仁、夏枯草各10克,紅棗3枚。先用水將各藥材洗淨,用3杯清水,以慢火煮,煮至水減半,火力再減慢,以小火煮成2杯便可以飲用。雖然可依愛好熱飲或冷飲,但最佳之飲用法是飯後或是臨睡前溫服,最能收效。

可消渴滋潤。適用於冠心病、失眠。

8. 平菇豆腐湯

平菇100克,水豆腐200克,白菜心100克,雞湯400毫升。將平菇洗淨切片,水豆腐切成小方塊,白菜心洗淨切段,同放於沙鍋中,注入雞湯,煮至熟透,下精鹽和味精,淋麻油,分1~2次趁熱服。

適用於冠心病、糖尿病、消暑保健。

9. 炒冬瓜

冬瓜(或萵筍)250克,蝦皮5克。冬瓜切成塊,待油燒熱後入鍋煸炒,然後加入蝦皮、鹽、味精等燒熟後食用。

適用於冠心病。

10. 炸鯉魚

活鯉魚1尾約250克,洗淨後兩麵劃上斜形刀口,用鹽稍醃後再將魚的兩麵裹上麵糊,放入油鍋裏炸至金黃色撈出。再用植物油50克,放上蔥、蒜、薑、木耳各10克,醋、料酒各10毫升,糖40克,醬油15毫升,鹽5克燒成濃汁,快速淋在魚身上即可食用。

適用於冠心病。

11. 白菜心拌豆腐絲

豆腐絲50克上鍋蒸約10分鍾,待涼後放入切成絲的白菜心200克,再拌入醬油15毫升、醋5毫升、香油2毫升、味精0.1克食用。

適用於冠心病。

12. 西瓜番茄汁

西瓜2500克、番茄200克濾汁,再加入適量白糖拌勻後代茶飲。

適用於冠心病、小兒厭食、暑濕感冒。

13. 枸杞龍眼紅棗湯

枸杞子、龍眼肉、紅棗各10克,同置鍋中加水適量煮約30分鍾,加入紅糖,煮至糖溶即成。

適用於冠心病、心律失常。

14. 鯽魚紅棗湯

將鯽魚1條宰淨,三七潤軟切成薄片,橘皮切成絲,紅棗去核同放於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燒沸後加入薑片和料酒,用文火煮至熟透。加入精鹽、味精,淋入芝麻油調勻即成。

適用於冠心病胸悶、心絞痛。

15. 菊花肉絲湯

鮮菊花30克,豬瘦肉150克。鮮菊花洗淨,摘下花絲;豬瘦肉洗淨,切成絲,備用。炒鍋置火上,倒入油燒熱,投入薑絲、蔥末熗鍋,放入豬肉絲略炒,加水適量,用旺火燒沸,再用文火煮約10分鍾,撒入菊花,加入精鹽、味精調勻即成。

適用於冠心病、高血壓等患者。

16. 山楂陳苓粥

陳皮20克,茯苓50克,山楂40克,粳米100克,砂糖15克。將陳皮、山楂用水浸洗,放入沙鍋煎取濃汁,去渣後加入茯苓、粳米、砂糖熬粥即成。

適用於冠心病。

17. 薤白粥

薤白30克、粳米100克共煮粥。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適用於冠心病。

18. 玉米粉粥

玉米粉50克、粳米100克。粳米洗淨,用文火煮至米9成熟,將玉米粉糊倒入,繼續用文火煮一會兒成粥。每日兩次,早晚食用。

適用於冠心病。

19. 黑木耳燒豆腐

黑木耳15克,豆腐60克,蔥、蒜各15克,花椒1克,辣椒3克,菜油適量。炒鍋置火上,下菜油和豆腐,煮十幾分鍾,再下黑木耳翻炒,最後下辣椒、花椒、蔥、蒜等調料,炒勻即成。

適用於冠心病。

20. 芹菜紅棗湯

芹菜根5個,紅棗10個,水煎服,食棗飲湯。每日2次。

適用於冠心病。對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也有好處。

肺心病

肺心病是由於肺部慢性疾病所引起的肺動脈高壓導致右心室肥厚、擴大,最後右心代償不全,引起右心衰竭。

此病多見於中老年人,絕大多數是從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發展而來的。臨床以呼吸困難、發紺、胸中痞塞、心悸、浮腫為主症。肺心病根據其症狀特點,可分為寒濕襲肺、痰濕犯肺,痰熱壅肺和心腎陽虛4個類型。

中醫認為本病屬於“痰飲”、“咳喘”、“心悸”範圍,其病因病機與肺、心、脾、腎有關。

防治肺心病關鍵是增強體質,預防感冒及咳嗽的發生,因此在飲食方麵應給予適宜的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維生素且容易消化的食物配膳,以期提高營養水平,改善人的體質。

此外,肺心病患者還應嚴格忌煙、酒、辛辣刺激性食物、油膩食物、海腥食物、生冷食物等。

1. 三子養親粥

蘇子15克,白芥子10克,萊菔子10克,粳米50克。將三子先放入沙鍋加水煎煮半小時,去渣留汁,下粳米,煮成粥。

可溫肺平喘,化痰止咳。適用於肺心病。

2. 冬蟲草燉老鴨

冬蟲夏草15克,老雄鴨1隻。將鴨宰殺,去毛及內髒,將蟲草放入鴨腹中,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燉煮,至鴨爛熟,加配料即成。

可以補虛損,益肺腎。適用於肺心病。

3. 蓮子百合瘦肉湯

蓮子、百合各30克,豬瘦肉200克。蓮子去芯,瘦肉洗淨切塊與百合等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至瘦肉爛熟,加調料即成,可佐餐。

可益氣養陰。適用於肺心病、肺腎氣虛。

4. 人參胡桃湯

人參6克,胡桃肉15克,生薑5片。將人參、切碎的胡桃肉與生薑片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煎煮20分鍾,取汁留渣再加水煎煮20分鍾,連煎三次,將三次煮液合並攪勻,每日分3次服。

可以補肺腎,定喘咳。適用於肺心病、肺腎兩虛。

5. 蘿卜遠誌湯

白蘿卜200克,遠誌10克。將白蘿卜洗淨,切片;遠誌用幹淨紗布包好,備用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藥袋,水煎15~20分鍾,再入蘿卜片,煎煮10分鍾,撿出藥袋即可飲用。每日1劑,2次分服,連服15~20天。

可寬中下氣,消積化痰,交通心腎,祛痰利竅,安神利智。適用於肺心病之痰多、胸悶、心悸、失眠等。

6. 百合杏仁湯

百合50克,杏仁10克,白糖適量。將百合去雜洗淨,撕成小片;杏仁可用水浸軟,去皮、尖,備用。鍋內加水適量,放入杏仁煎沸15分鍾,再入百合,煮3~5分鍾,調入白糖即成。每日1~2劑,連服10~15天。

可潤肺止咳,清心安神,止咳定喘,潤腸通便。適用於肺心病之咳嗽、氣喘、虛煩心悸、失眠多夢等。

7. 豬肺燉蘿卜

豬肺1具,白蘿卜250克,杏仁20克,薑絲適量。

豬肺挑除血絲氣泡,洗淨切成小塊。白蘿卜洗淨切塊。杏仁洗淨去皮,同放於沙鍋中,注入清水600毫升,加入薑絲,燒開後,撇去浮沬,小火燉至酥爛,下精鹽、味精,淋麻油,調勻分2~3次趁熱服。

適用於肺心病、肺虛外咳。

8. 冬蟲草胎盤鴨湯

冬蟲夏草2克,鴨1隻,胎盤1具。將上3味燉食之,每周1~2次。

適用於肺腎兩虛型肺心病。

9. 白蘿卜杏仁湯

白蘿卜1個切片、杏仁15克、冰糖20克,用水煎服。

適用於肺心病咳嗽。

10. 白蘿卜陳皮湯

白蘿卜20克切片,陳皮15克,用水煎服。

適用於肺心病咳嗽。

11. 白蘿卜酸梨湯

梨片、白蘿卜片、幹薑片各適量,用水煎服。

適用於肺心病咳嗽。

12. 貝母蒸梨

鮮梨1個去皮去核,貝母15克研成粉末與白糖50克一同放入梨內,置碗內蒸熟食用。

適用於肺心病咳嗽。

13. 杏仁薏苡仁粥

薏苡仁30克,粳米50克,杏仁20克,冰糖適量。將薏苡仁、粳米分別洗淨,加水800毫升,大火燒開後,再將杏仁洗淨去皮和冰糖一起放入,轉用小火慢熬成粥,分1~2次服。

適用於肺心病、胸悶心悸、咳嗽痰多白沫、肢體疼痛。

14. 蘇麻薑糖飲

紫蘇葉15克,麻黃5克,生薑15克,紅糖適量。將紫蘇葉、麻黃分別洗淨,生薑拍裂,水煎二次,每次用水300毫升,煎20分鍾,兩次混合,去渣留汁於鍋中,加入紅糖,繼續加熱,煎至糖溶。分1~2次趁熱服。

適用於肺心病發熱惡寒、咳嗽氣喘、痰多白沫。

15. 黨參苡仁排骨湯

黨參、薏苡仁各30克,淮山15克,排骨200克。將排骨洗淨切塊,與黨參、薏苡仁、淮山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煎煮至排骨爛熟,加調料即成,佐餐。

可益肺補腎,健脾去濕。適用於肺心病。

16. 魚腥草煮鴨蛋

魚腥草50克先煎去渣,加入去殼鴨蛋一個,用文火煮熟後一次食用。

適用於肺心病咳嗽。

17. 酸梨蔥頭湯

梨1個、蔥頭7個洗淨,白糖15克,水煎。吃梨喝湯。

適用於肺心病咳嗽、風熱咳嗽。

18. 銀耳蘋果羹

銀耳10克,蘋果200克,白糖、桂花適量。銀耳用水發透,去蒂洗淨撕碎,放於沙鍋中,加水適量,燒沸後用文火燉至酥爛時,將蘋果去皮、核,切成薄片,和白糖、桂花一起放入,煮熟。食蘋果喝湯。

適用於肺心病、肺源性心髒病、咳嗽、低熱、咯血。

心動過速

通常情況下,一個成人每分鍾的心率應當平衡在60~100下之間(運動和激動時例外),若是每分鍾心率超過100以上的就稱作心動過速。有兩類心動過速是平時最常見的。

一類是竇性心動過速,也就是心率一直保持100~159次/分,常常出現於發熱、情緒激動、劇烈運動、血容量不足、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征、甲亢、心功能不全等症狀發生時。這一類最常見。

另一類是陣發性心動過速,在有心髒疾病者裏麵較為常見,譬如預激綜合征等。這種病症常常突然發作,能夠持續數秒、數分鍾、數小時甚至數天,發作時病人突然感覺心慌,而心率則達到每分鍾160次以上。

患有心動過速,飲食當忌辛熱助火的食品,應多食滋陰養血、寧心安神的食品。

1. 豬心棗仁湯

豬心1個,茯神15克,酸棗仁15克,遠誌6克。將豬心剖開洗淨,茯神、棗仁、遠誌一起放入紗布袋內,與豬心一起放入沙鍋加水,先用武火燒沸,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燉至豬心爛熟,去藥袋,加調料即成,喝湯吃心。

可補血養心,益肝寧神。適用於陣發性心動過速,心悸失眠。

2. 參歸豬心湯

豬心1個,人參6克(或黨參15克),當歸12克。豬心洗淨剖開,與人參、當歸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至豬心爛熟,加調料即成。喝湯吃心。

可補血益氣,養心寧神,斂汗。適用於陣發性心動過速,心悸多汗,不眠。

3. 蔥棗湯

大棗20枚,蔥白7根。將大棗洗淨去核,放入沙鍋煮沸2分鍾,加入蔥白再煮10分鍾即成。

可以補氣血,安心神。適用於陣發性心動過速,心悸失眠。

4. 桂圓芡實飲

桂圓肉10克,炒酸棗仁10克,芡實15克。將桂圓、棗仁、芡實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煎煮l小時,取汁飲用。

可養血安神,益腎固精。適用於陣發性心動過速,虛煩失眠。

5. 大麥米龍眼粥

大麥米150克,加入適量清水煮粥,熟時放入已煮熟並除去蓮芯的嫩蓮米20克,再加五味子、酸棗仁及麥門冬各10克煎取的濃汁,以及20克龍眼肉,共煮成粥,加適量糖。每天1劑。

可治療由甲亢引起的心動過速。

6. 桂圓當歸飲

桂圓肉150克,當歸100克,遠誌(小草)、天門冬各50克,五味子、黑桑葚各30克,大棗20克,放在沙鍋內煎煮30分鍾後,濾出藥液1次,再加水重複煎,總共濾3次藥液。

所得藥液倒在一起,再用文火煎至黏稠,放入同樣分量的蜂蜜,撒入黑芝麻20克再煮沸,待冷卻後,裝入陶瓷或玻璃罐中備用。每日服兩次,每次1匙,用開水衝服。

適用於甲亢引起的心動過速。

7. 白糖蒸桂圓

鮮桂圓(已去皮核)500克、白糖50克,放在碗內隔水蒸熟,取出晾幹,然後拌入白糖。早晚各食1次,每次食5個。

適用於年老體弱、體虛貧血所導致的心動過速。

8. 大棗小麥湯

大棗5枚,浮小麥30克,甘草5克,用水煎服。每日1劑。

適用於女性更年期綜合征引起的心動過速。

9. 豬肝參歸湯

豬肝250克,黨參15克,當歸15克,酸棗仁10克。先將黨參、當歸洗淨切片,棗仁洗淨打碎一起放入沙鍋加清水,共煮取湯備用,將豬肝洗淨切片與食鹽、味精、豆粉攪勻,沙鍋將上湯煮沸,下豬肝片,加薑絲、蔥段,稍煮即成。喝湯吃肝。

可補血寧神。適用於陣發性心動過速。

10. 酸棗仁粥

酸棗仁15克,粳米100克。酸棗仁炒黃研末備用,將粳米淘洗放入沙鍋,加水煮成粥,加入酸棗仁末再煮即成,空腹食之。

可寧心安神。適用於陣發性心動過速,心悸失眠。

11. 蓮子百合煨豬肉

蓮子50克,百合50克,豬瘦肉200克。瘦肉洗淨切塊,和蓮子、百合一同放入沙鍋加水,加入蔥薑,文火燉煮1小時,加調料即成,喝湯,吃肉、蓮子、百合。

可補心健脾,清心安神。適用於陣發性心動過速,心悸失眠。

12. 蓮米桂圓湯

蓮米、桂圓肉各15克,盛於瓦缽內,加水煮成湯,加適量冰糖。早晚各服1次。

適用於神經衰弱引起的心動過速。

心 悸

引起心悸的原因很多。劇烈運動、精神緊張、大量吸煙、飲酒、濃茶、咖啡或應用某些藥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氨茶堿、腎上腺素,均可造成心悸。

也有一些心悸是由心髒疾病引起的,如風濕性心髒病、高血壓性心髒病、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髒病、心包炎等所致的心髒肥厚、擴大及心功能不全等病症,都可引起心悸現象。

一般來說,隻要感到心髒跳動增快、減慢或節律不齊,覺得“心跳”或“心慌”、心前區不適,就要立即到醫院就診。因為心悸可能危及人的生命,不可等閑視之。

如果罹患了心悸,可常食豌豆苗、小米、蓮米、豆漿、大棗、百合、山藥、豬心、珍珠粉等食物。

1. 牡蠣小米粥

牡蠣殼18克,小米50克。牡蠣殼用水煎後濾渣取汁,再與小米同煮成粥後,加蜜糖1匙食用。

適用於心悸。

2. 珍珠小米粥

珍珠30克水煎後取汁,與小米適量同煮成粥食用。

適用於心悸。

3. 糯米桂圓粥

糯米50克,桂圓肉10粒,共煮成粥後加蜜糖1匙食用。

適用於心悸。

4. 靈磁石小米粥

靈磁石30克,小米50克。靈磁石水煎30分鍾後取汁,加入小米同煮成粥後,加蜜糖1匙食用。

適用於心悸。

5. 元參小米粥

元參6克,水煎後取汁,加入小米適量同煮成粥後加蜜糖1匙食用。

適用於心悸。

6. 小米蓮子粥

小米50克,蓮子肉20粒,同煮成粥後,加蜜糖1匙食用。

適用於心悸。

7. 小米粥拌咖啡豆

炒咖啡豆6克,水煎後取汁,與蜜糖1匙共加入稠小米粥內拌勻食用。

適用於心悸。

8. 小米淮山藥粥

小米25克,淮山藥50克,同煮成粥後加入蜜糖1匙食用。

適用於心悸。

腦血栓

腦血栓是腦血管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多見於中老年人,無顯著性別差異。腦血栓主要是腦動脈血栓形成,腦靜脈血栓形成者極為少見。

罹患動脈硬化的人,極易患腦血栓。凡腦血管內壁粥樣硬化患者,一旦發生血流緩慢、血壓降低、心血管機能不全、凝血機製變化,以及血管痙攣等情況就會得腦血栓。也有人在動脈炎的基礎上得腦血栓。

腦血栓常於休息、靜止或睡眠時發生,病人通常不出現意識障礙,血壓可能不高,但麵色蒼白,脈搏較快。

動脈血栓的症狀為對側痙攣性偏癱、感覺減退和同向偏盲,甚至發生癲癇。而椎動脈係統血栓則為眩暈、耳鳴、眼瞼下垂、複視、交叉性癱瘓等。

若不幸罹患本病,可常食珍珠、桂枝、當歸、桃仁、牡蠣、枸杞子、麥冬等食物。

1. 當歸枸杞湯

當歸、枸杞子各10克,黃芪30克、大棗10枚、豬瘦肉100克(切片),共燉湯,加食鹽適量調味,吃肉喝湯。常服。

適用於腦血栓。

2. 珍蠣粳米粥

珍珠母、生牡蠣各50克,煮水500毫升,去渣後加入粳米100克,煮粥食用。每天2次。

適用於腦血栓、中風後遺症。

3. 粳米大棗粥

桂枝、炒白芍各10克,黃芪、生薑各15克,煎濃汁出渣。用粳米100克、大棗4枚,煮粥盛入藥汁,調勻服用。每天1次。

適用於腦血栓。

4. 大蒜泡酒

1千克大蒜瓣浸泡2千克糧食白酒,2周後服用,每日服2次,每次適量,酒蒜皆食。

能抗血小板凝聚。適用於腦血栓引起的癱瘓,以及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一種血管慢性閉塞性炎症,常見於青壯年男性。

此病常在一側下肢出現周期性中小動脈痙攣,局部缺血,麻木發涼,疼痛及間歇性跛行。

隨著病情發展,可引起血管壁營養障礙,內膜增厚形成血栓,閉塞血管,而使患肢疼痛持續加劇,小腿肌肉萎縮,患肢溫度低於健側,高舉患肢時遠端皮膚蒼白,放低時則呈紫紅色。晚期因嚴重缺血可使趾端壞死以致脫落。

有時可能出現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並伴有遊走性、血栓性淺表靜脈炎。

本病病因未明,但與嗜煙、寒冷潮濕、情緒激動等關聯密切。

1. 丹參冬青豬蹄湯

豬蹄1隻,毛冬青100克,雞血藤50克,丹參50克。豬蹄洗淨剁塊,毛冬青、雞血藤、丹參等放入紗布袋中,和豬蹄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至豬蹄爛熟去藥袋,加配料即成,吃肉喝湯。

可活血通脈,解毒除瘡。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2. 南瓜藤湯

南瓜藤250克,加水煎湯,每日服2次,7天為1療程。

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3. 紅棗粳米粥

紅棗10枚,鮮山藥100克,粳米25克。上料共煮粥,每日服2次。

可補養氣血。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4. 金銀花湯

金銀花30克加水煎湯,每日服2次,7天為1療程。

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風熱型感冒。

5. 木耳紫菜蛋湯

黑木耳15克,紫菜10克,雞蛋1隻。木耳泡發撕碎,紫菜泡發洗淨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煎煮半小時,雞蛋打入碗中,打散倒入湯內,加調料即成,佐餐。

可滋養益胃,清熱軟堅。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6. 橘絡湯

橘絡10克加水煎湯。每日服2次,7天為1療程。

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7. 香菜湯

香菜15克加水煎湯,每日服2次,7天為1療程。

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流行性感冒、小兒麻疹初熱期。

8. 荸薺汁

將荸薺250克搗爛擠汁。每日服2次,7天為1療程。

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9. 紅豆粳米粥

赤小豆50克,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上料加水共煮成粥,每日服1次。

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10. 鹿角膠湯

鹿角膠10克加水煎湯,每日服2次,7天為1療程。

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11. 涼粉果粉

涼粉果若幹焙幹研末,日服3次,每次10克。

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12. 全蠍蚯蚓粉

全蠍、蚯蚓、土元、蜈蚣各25克。上料焙幹共研末。每日服3次,每次4克,7天為l療程。

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13. 丹參酒

丹參30克,白酒500毫升。丹參洗淨,剪碎,裝入細口瓶中,加入白酒,封緊瓶口,每日振搖1次,浸泡半月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3次,飯前服用。

可活血祛瘀,涼血消腫。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14. 清燉穿山甲

穿山甲15克加水煎湯,每日服2次,7天為l療程。

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貧 血

貧血是指循環血液中的血紅蛋白量低於正常值的狀態。國內診斷貧血的血紅蛋白,為成年男性低於120g/L(12g/dl),成年女性低於110g/L(1lg/dl),孕婦低於l00g/L(10g/dl)。

引起貧血的原因有造血不良、紅細胞過度破壞以及失血等。

中醫認為,治療貧血既要增加營養及補血,又要重視補氣,因為氣能生血。嚴重的貧血症,還必須從補腎著手,因為腎中精華能化生成血液。

貧血的症狀較多,常見的有麵色蒼白、頭暈、眼花、耳鳴、健忘、心悸氣短、疲倦無力、食欲不振、心慌、心速、夜寐不安、疲乏無力、指甲變平凹而易脆裂、注意力不能集中、婦女月經失常等。

1. 熟地牛脊骨湯

熟地50克,牛脊骨500克。牛脊骨洗淨剁塊,與熟地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燉煮2小時,加調料即成,吃肉喝湯。

可補血滋陰,強筋骨。適用於貧血、四肢乏力。

2. 歸參燉母雞

當歸20克,黨參25克,母雞1隻約700克。將母雞宰殺後去內髒洗淨,將洗淨切片的當歸、黨參放入雞腹中,一齊放入沙鍋,加入蔥、薑、料酒,加適量的水,文火燉煮,至雞肉爛熟即成,喝湯吃肉。

可以養血,益氣,補虛。適用於貧血。

3. 參須蒸烏雞

烏骨雞1隻,參須20克。將雞宰殺去毛去內髒洗淨,參須切小段一起放入大碗內,加調料和少許水,上籠蒸熟即成。

可益氣養血,暖胃溫陽。適用於貧血、虛弱、冬天手腳冰涼。

4. 四味烏雞補血湯

烏雞1隻,當歸10克,白芍10克,熟地黃10克,黨參10克,蔥花、薑末、五香粉各適量。

將烏骨雞宰殺,去毛及內髒,洗淨後。放入沙鍋中,加清水足量,待用。當歸、白芍、熟地黃、黨參分別擇洗幹淨,切片後,同放入潔淨紗布袋中,紮口,放入沙鍋。

將沙鍋置火上,大火煮沸,撇去浮沫,烹入料酒,加蔥花、薑末,改用小火煨煲1.5小時,取出藥袋,濾盡藥汁,繼續煨至雞肉酥爛,加精鹽、味精、五香粉,拌勻,再煨至沸。淋入食油即成。佐餐當菜,隨意服食,吃雞肉喝湯。

可補腎溫脾,養血補血。適用於貧血。

5. 海參紅棗豬骨湯

海參(幹品)50克,紅棗15枚,豬扁骨(肋排)150克,蔥花、薑末、五香粉各適量。

將海參用冷水泡發、洗淨,橫切成1厘米的小段,備用。豬肋排洗淨,放入沙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撇去浮沫,烹入料酒,加蔥花、薑末,並將擇雜洗淨的紅棗放入,改用小火煲1小時。

待豬扁骨煮透、出香,加海參段,大火煮沸5分鍾,加鹽、味精、五香粉,拌和均勻即成。

可雙補脾腎,養血生血。適用於貧血。

6. 甲魚山藥桂圓湯

甲魚1隻(重約500克),山藥片30克,桂圓肉20克。將甲魚宰殺,洗淨,去腸雜,與山藥片、桂圓肉共入鍋中,加水燉熟,加精鹽調味,吃甲魚肉,喝湯。

可滋陰養血。適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症見頭暈耳鳴、羸瘦無力、五心煩熱、麵頰潮紅。

7. 綠豆紅棗湯

綠豆、紅棗各30克,加適量水煎,至綠豆開裂時,再加紅糖調味食用。每日2次,15天為1療程。

適用於缺鐵性貧血。

8. 粳米粥拌菠菜

粳米50克,煮成粥。然後把菠菜用沸水燙過切碎,放入粥內,稍沸即可。每日服3次。

適用於缺鐵性貧血。

9. 桂圓桑葚湯

桂圓肉10克,桑葚20克,蜂蜜適量。取桂圓肉及桑葚放鍋內加適量水煮,至桂圓肉膨脹後倒出,涼後加入適量蜂蜜服用。每日1劑,10天為1個療程。

適用於缺鐵性貧血。

10. 桑葚汁

鮮桑葚500克絞碎取汁,煎成膏狀,加入蜂蜜150克,煎至黏稠。每次20克,每日2次,用沸水衝服,連用10天。

適用於缺鐵性貧血。

11. 豬血配豆腐

豬血、豆腐、瘦肉、胡蘿卜或菠菜各適量。將凝固的豬血切片,和其他原料一起做成佳肴食用。

適用於貧血。

12. 胡蘿卜豬肝湯

胡蘿卜、豬肝、鴨肝、豬血各適量,分別切片合煮成湯食。

可以補血。適用於貧血。

13. 菠菜豬肝湯

菠菜、豬肝各適量,紅棗2個。上料加水燉湯,湯沸後加少許食鹽,過3~4分鍾後可飲,飲湯吃菜。隔天1次。

適用於貧血。

14. 黑木耳紅棗湯

黑木耳15克,紅棗15枚,冰糖適量。上料用溫水泡發後洗淨,加適量冰糖和水,隔水蒸l小時,1次或分次服用,每日2次。

適用於貧血。

15. 核桃仁拌芹菜

芹菜300克,核桃仁50克,精鹽2克,芝麻油5克,味精1克。

將芹菜擇去老葉,抽去筋脈,洗淨,切成細絲,用沸水焯2分鍾,撈出用冷開水衝一下,使其涼透,瀝幹後加精鹽、味精、芝麻油入盤。核桃仁用開水泡後,剝去內皮,再用開水泡5分鍾,取出放在盤中芹菜上,食時拌勻即可。

適用於各類型貧血。

16. 小豆花生粥

紅小豆50克,花生米100克,大米200克,紅糖100克,桂花適量。紅小豆用水浸發,和花生米、大米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煎煮,至8成熟時加入紅糖、桂花,繼續煮至小豆爛熟即成。

可補血補氣,消腫,適用於貧血,乳腺腫塊。

17. 鯇魚鰾當歸湯

鯇魚鰾、當歸各10克,紅棗10枚。將鯇魚鰾、當歸、紅棗同置鍋中,加適量水,放火上煎煮成湯。每日飲服2次。可長期服用。

大補氣血。適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

18. 豬血鯽魚粥

生豬血約500克洗淨,切方丁。鯽魚100克去鱗和內髒,洗淨,切段;白米100克淘淨;白胡椒若幹。共煮粥,注意不要放鹽。

常服可治貧血、頭痛。

中風後遺症

中風後遺症是中風猝然暈倒、不省人事,經治療後遺留下來的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

中風是高血壓最常見的並發症之一。據統計,全國每年中風發病病例甚多,約l/4患者在發病4小時內死亡,約半數於3周內死亡,而存活者75%不同程度喪失了能力,表現為半身不遂、語言不利,口眼歪斜,稱為中風後遺症,給家庭、個人和社會帶來重大損失。

在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下,選用中藥口服、針灸,按摩等治療,有明顯療效,配合食療藥膳方,可提高臨床療效,促進患者功能恢複。

1. 千斤拔雞腳湯

雞腳3對,千斤拔60克,花生肉30克,紅棗4個。

將千斤拔、花生肉、紅棗(去核)洗淨;雞腳洗淨,用開水燙過,除去外皮及爪甲。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3小時,湯成去千斤拔,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可補腎健步。適用於中風後遺症屬肝腎兩虛者,症見腰膝痿軟,下肢乏力,步履困難,或骨節疼痛。亦可用於產後風癱而有上述症狀者。

2. 黃芪川芎兔肉湯

兔肉250克,黃芪60克,川芎10克,生薑4片。將黃芪、川芎、生薑洗淨;兔肉洗淨,切塊,去油脂,用開水拖去血水。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飲湯食肉。

可以補氣,活血,通絡。適用於中風後遺症屬氣虛血瘀者。症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語言謇澀,下肢痿廢,脈細澀。

3. 人參五味子紫蘇湯

五味子、人參、紫蘇葉各15克,赤砂糖150克。將前3味藥加水3000毫升,煎取約1500毫升,加入赤砂糖,拌勻飲服,每日1劑。

可以益氣養陰固脫。適用於中風手撒尿遺、四肢不溫,肢體不遂等。

4. 黃芪歸杞豬肉湯

黃芪40克,大棗10枚,當歸、枸杞各15克,瘦豬肉150克,蔥、薑、椒、蒜各適量。將豬肉洗淨切片,諸藥布包,加水同燉沸後,調入蔥、薑、蒜、椒等。待熟後入食鹽、味精調味服食。

可補益精氣,活血化瘀。適用於中風之肢體痿廢、手足麻木、半身不遂,以及腎虛精虧之音喑失語,心悸氣短、腰膝酸軟。

5. 蒸龜血

取3隻烏龜的血,加冰糖和水適量蒸服。

適用於半身不遂。

6. 梨汁蒸人乳

鮮梨汁100毫升與人乳100毫升加在一起混勻,蒸後服。

適用於半身不遂。

7. 酒浸白花蛇

白花蛇60克,南藤15克,獨活15克,當歸15克,桂枝9克,米酒1000毫升。上料一起放米酒中浸1個月;每次服30~60毫升。

適用於半身不遂。8. 胡椒根煲蛇肉

胡椒根40~60克,蛇肉250克,2味煲湯飲。若和燉過的蛇膽同服,效果更佳。

適用於半身不遂。

9. 油炸茄子塊

茄子500克,草決明30克。先將草決明放入沙鍋,加水煎煮取汁,濃縮至小半碗,並與生粉混勻備用。茄子洗淨去皮,切片,用植物油煎炸,入蒜、蔥、薑及決明子、澱粉液翻炒,調味食用。

可活血散瘀,清肝明目。適用於中風後遺症及中風。

10. 芪棗黃鱔湯

黃芪45克,大棗15克,黃鱔300克。將黃鱔剖開去腸髒,撒入食鹽搓擦,再加沸水洗去黏液及血腥,切片,油鍋燒熱,投入鱔片、薑絲爆香,加料酒少許,水煮片刻,遂下芪棗煮至沸,改文火再燉煮1小時,加調料即成。

可益氣補血。適用於中風後遺症、貧血、風濕痹痛。

11. 絲瓜醒腦湯

絲瓜500克,桃仁10克,天麻5克,木耳10克。木耳泡發洗淨撕片備用,桃仁、天麻加水煮20分鍾,過濾取汁,絲瓜去皮,帶子切塊,放入桃仁、天麻汁內,加木耳一起煮至絲瓜熟,加調料即成,佐餐。

可舒經活絡。適用於中風癱瘓。

12. 珍珠母粥

珍珠母120克,枸杞15克,粳米50克。先將珍珠母放入沙鍋,加水煎煮1小時,去渣留汁,再將洗好的枸杞、粳米倒入,文火煮成粥食用。

可滋陰潛陽。適用於中風半身不遂,高血壓。

13. 黃精珍蠣粥

黃精13.5克,珍珠母、牡蠣各40克,白米70克。將前3味水煎取汁,加白米煮為稀粥服食,每日2劑。

可平肝潛陽,息風通絡。適用於中風之半身不遂、肢體麻木,以及頭目眩暈、麵色潮紅,耳鳴頭痛、心悸失眠、煩躁不寧等。

14. 黃芪桂枝粥

黃芪20克,炒白藥、桂枝各13.5克,生薑3片,大棗5枚,白米135克。將前4味水煎取汁,同白米、大棗同煮為稀粥服食,每日1劑,3周為l療程,連續2、3個療程。

可益氣養血,溫經通絡。適用於肢體麻木、半身不遂。

15. 二冬杞魚肚膠粥

天門冬、麥冬各40克,枸杞子27.5克,魚肚膠13.5克,白米70克。將二冬水煎取汁,同白米、枸杞煮粥,待熟時,調入搗碎的魚肚膠烊化,再煮1~2沸即成,每日l劑。

可補益肝腎,養陰寧絡。適用於肢體麻木、手足不遂、音喑失語,以及心悸氣短、肝腎陰虛、腰膝酸軟、口幹咽燥,胃納下降等。

16. 羊肚粥

羊肚1個(洗淨),粳米100克,薑、豉、蔥、椒、蒜五味適量。將羊肚與米煮粥,候熟,下五味,空腹食。每日1次,可間斷常食。

適用於中風不遂、身體虛弱。

17. 北芪煲蛇肉

北芪50克,南蛇肉200克,薑2片。上料加水煲湯之後,用油、鹽調味,飲湯食蛇肉。

適用於半身不遂。

18. 獨活烏豆湯

獨活10~12克,烏豆60克,米酒適量。前2味加水煎,煎後加米酒少許,去渣服。

適用於半身不遂。

19. 葛根粉羹

葛根粉200克,荊芥穗50克,豆豉500克。先以水煮荊芥、豆豉,沸後點水至沸,去渣取汁,再將葛根粉加水和成麵團,擀成麵條狀,用上汁煮熟,空腹食之。

可以益氣,清熱散風。適用於中風。

白細胞減少症

當周圍血液中白細胞計數少於每立方毫米4000以下,就是白細胞減少症。此病有原因不明和繼發性兩種,一般是由化學和物理因素所致,如藥物過敏、細菌、病毒感染和其他疾病等。

1. 花生衣燉紅棗

紅棗10枚,花生衣10克。上料加適量開水燉湯內服,小兒減量。

適用於白細胞減少。

2. 香菇煮豬肉

香菇、豬肉各100克。上料共入鍋煮熟,食鹽調味食。

可滋陰潤燥,益氣和血,平肝解毒。適用於白細胞減少。

浮 腫

浮腫,又稱水腫,是人體血管外組織間隙中有過多的液體積聚的結果。

引起浮腫的原因很多。

有的是功能性浮腫,在女性中比較常見,而且浮腫與體位有關,譬如它常局限於下肢或眼瞼,同時病人伴有乏力、食欲減退等症狀。

有的則是某些髒器病變引起的浮腫,其中心性及腎性水腫較為常見。心性水腫出現心功能不全的症狀,如心慌、氣短、腹脹、尿少等,而腎性浮腫常出現眼瞼及下肢浮腫、腰痛、蛋白尿等症狀。

中醫認為浮腫乃體內水濕停留,多由脾腎陽虛所致,治宜溫陽健脾益腎。可常食玉米須、黃瓜、海帶、白蘿卜、金針菜、赤小豆、冬瓜皮、西瓜、番茄、鯉魚、大豆、大蒜、花生仁等。

1. 蘆根薄荷飲

蘆根30克,薄荷5克。先將蘆根洗淨切段,入沙鍋加水煎煮10分鍾,後投入薄荷再煮片刻即成。

可清熱解表,利水消腫。適用於水腫。

2. 豬肝綠豆粥

綠豆50克,大米50克,豬肝100克。將綠豆與大米淘洗淨,放入沙鍋加水煎煮,待綠豆開花時,加入洗淨切碎的豬肝,繼續煎煮至肝熟透即成。

可利尿消腫。適用於浮腫、尿少。

3. 白蘿卜湯

白蘿卜片30克以水煎服。每天1次。

適用於心性浮腫、小兒麻疹初期。

4. 海帶玉米須湯

海帶、玉米須各30克以水煎服。每天1次。

適用於心性浮腫。

5. 翠衣黨參湯

西瓜翠衣(西瓜皮)50克,黨參25克以水煎服。每天1劑。

適用於心性浮腫。

6. 黃瓜皮湯

老黃瓜皮50克以水煎服,每天2次。

適用於心性浮腫。

7. 茅根米粥

鮮茅根200克(幹品50克),粳米150克。先將茅根洗淨放入沙鍋加水煎煮半小時去渣留汁,加入洗淨的粳米煮成粥,早晚食。

可利水消腫。適用於浮腫、尿少。

8. 西瓜番茄汁

西瓜2.5公斤去皮去子,番茄200克去皮,取其汁,加白糖適量。分次服用。

可利水、消腫。

9. 薑皮玉米須湯

薑皮10克,玉米須20克以水煎服。每天兩次。

適用於腎性浮腫。

10. 冬瓜皮湯

冬瓜皮、黃花菜根各15克用水煎服。每天2次,連服20天。

適用於腎性浮腫。

11. 黃豆花生粥

黃豆、花生仁、大蒜各150克同煮成粥食用。

適用於營養不良性浮腫。

12. 赤小豆煮鯉魚

赤小豆100克,鯉魚300克。將鯉魚去鱗及內髒,洗淨,與赤小豆一起放入沙鍋中,加水文火煮至小豆爛熟,調味(少加鹽)後食用。

可利水消腫。適用於浮腫、孕婦浮腫。

13. 雙瓜汁飲

西瓜300克,黃瓜200克。將西瓜(帶皮),黃瓜洗淨,一起放入壓汁器中榨取瓜汁飲服。

可清熱利水。適用於浮腫,炎症型水腫,心髒病。

14. 苡米紅豆粥

苡米、赤小豆各15克同煮成粥,加紅糖1匙食用。

適用於浮腫。

15. 麥芽粥

麥芽150克煮成稀粥。每天兩次食用。

適用於浮腫。

16. 紅豆湯

赤小豆200克水煎代茶飲。

適用於浮腫。

17. 冬瓜皮鮮茅湯

冬瓜皮、鮮茅各25克,蘿卜頭50克,以水煎服。每天3次。

適用於浮腫。

18. 苡米南瓜粥

苡米15克,南瓜適量,洗淨切碎,紅糖1匙同煮粥食用。

適用於浮腫。

19. 黑魚冬瓜湯

黑魚l條,冬瓜300克,蔥白7根,大蒜5個。黑魚去內髒留鱗洗淨,冬瓜去皮瓤切塊,洗淨,一齊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至魚熟加調料,少加鹽,即成,喝湯吃魚。

可補脾益氣,利水消腫。適用於營養性浮腫、心髒病所致浮腫、腎病。

20. 鯉魚苡米粥

鯉魚肉90克切成片,加入已煮沸的苡米粥中燙熟,再加佐料後食用。

適用於浮腫。感 冒

感冒,中醫稱傷風,是由細菌或病毒大量繁殖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此病起病較急,會出現咽部幹癢、打噴嚏、鼻塞、流涕,接著頭痛、發燒,全身不適等,其實這是人體的防禦係統與細菌、病毒作鬥爭所引起的反應。一般病程短,可引起流行。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流感具有流行性,可以散發或流行。其流行特點是突然發生,發病率高,迅速蔓延,流行過程短並能多次反複。流感病人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帶有流感病毒的涕、涎、痰液通過咳嗽、打噴嚏等排出體外,在易感人群中傳播。當帶有病毒顆粒的飛沫吸入呼吸道後,破壞呼吸道表麵的纖毛上皮細胞,使之變性、壞死和脫落,產生炎症反應和全身毒血症樣反應。

感冒患者應常吃柿子,因為柿子含大量胡蘿卜素,其被攝入人體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可增強黏膜的免疫保護作用,提高抗病能力。

1. 五神湯

荊芥10克,蘇葉10克,茶葉6克,生薑10克,紅糖30克。生薑洗淨切片,與荊芥、蘇葉、茶葉一起放入沙鍋,煮沸片刻,去渣取汁,加入紅糖代茶飲。

可發散風寒,發汗解表。適用於風寒感冒。

2. 薑糖飲

生薑10克,紅糖20克。將生薑洗淨切絲,放入大茶缸內,衝入沸水悶泡5分鍾,加紅糖,趁熱喝完,服後臥床蓋被使出汗。

可發散風寒,發汗解表。適用於風寒感冒。

3. 蔥豉黃酒湯

蔥30克,淡豆豉15克,黃酒50克。將豆豉放入鍋內加水一碗,煮10分鍾加入蔥再煮5分鍾,然後加黃酒立即出鍋,趁熱服用。

可發散風寒,發汗解表。適用於風寒感冒。

4. 幹白菜根湯

幹白菜根一塊,紅糖50克,薑片3片。加水共煎湯,日服3次。

可清熱利尿,解表。適用於風寒感冒。

5. 當歸生薑羊肉湯

精羊肉100~200克,生薑60克,蔥白10克,當歸15克。先將羊肉切片,素油炒過對湯兩碗(約1000毫升),加其他味料,煮30分鍾,加食鹽適量煮熟食。

可補虛溫中,補血祛寒。適用於風寒感冒、產後感冒。經常感冒者食本湯有奇效。

6. 烏梅紅糖湯

烏梅4個,紅糖100克,用水1碗煮湯。

可祛風清熱。適用於傷風感冒、發熱不退。

7. 芫荽黃豆湯

鮮芫荽(即香菜)30克,黃豆50克。每次用鮮芫荽、黃豆加水2碗半,煎至1碗半,用食鹽少許調味服食。

可祛風解毒,清熱止痛。適用於感冒風寒、流行性感冒、發熱頭痛。

8. 橘子蘋果汁

橘子200克,蘋果400克,胡蘿卜300克。上料切碎,加適量蜂蜜或砂糖入榨汁機,酌加冷開水製成汁飲服。

可預防感冒。

9. 大蒜檸檬飲

大蒜400克,檸檬3~4個,生薑100克,蜂蜜、酒適量。大蒜去皮蒸5分鍾後切片,檸檬去皮切片,生薑切片;上料加蜂蜜70毫升共浸泡到800毫升酒中,3個月後過濾飲用。但不可過量飲。

可殺菌、祛風散寒。適用於傷風感冒。

10. 蔥白麥芽飲

蔥白5根,麥芽15克,牛奶適量。蔥白洗淨剖開與麥芽放入杯中加蓋,隔水燉熟後去蔥及麥芽,加入牛奶或奶粉調勻。每日2~3次,連服2日。

適用於傷風感冒。

11. 蘿卜粥

粳米50克,蘿卜250克。將水800毫升大火燒開,再將蘿卜洗淨切碎放入,小火慢熬成粥,下精鹽、味精,淋麻油調勻即成。分2次空腹服。

適用於風寒感冒,咳嗽痰多,胸悶氣喘。

12. 青葉魚腥草湯

大青葉30克,魚腥草、龍葵、射幹各15克,白糖或蜂蜜150毫升。上藥加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白糖或蜂蜜分2次服用。每日2劑,小兒酌減。

適用於風熱型感冒。

13. 草魚湯

草魚肉180克洗淨,切成片;生薑洗淨,切成絲。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燒沸後放入草魚片、生薑絲和料酒,煮至草魚片熟透後放入精鹽、味精,淋入芝麻油,調勻即成。

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畏寒。

14. 雙椒湯

將少許紅辣椒洗淨、拍裂,與少許花椒、薑片一同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後繼續加熱5、6分鍾,去渣,加入精鹽調勻即成。趁熱服用。

適用於風寒感冒。

15. 綠茶蔥白飲

綠茶10克、蔥白3節、白芷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可清熱,疏風,通陽,適用於風寒頭痛。

16. 茶葉拌椒糊

茶葉10克,辣椒500克,胡椒、鹽各適量。共搗碎和勻,存放半月後食用。

可驅寒解表。適用於傷風頭痛、食欲不振。

17. 茶葉薄荷飲

茶葉、薄荷、白芷、荊芥各6克,川芎、羌活、防風各9克,細辛、炙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1劑。也可將上藥共研為細末,和勻備用,每日2次,每次用白開水送服9克。

可祛風散寒。適用於風寒頭痛。

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可能發展為阻塞性肺氣腫和慢性肺心病。

該病的主要症狀是咳嗽、吐痰或伴有喘息。無喘息者稱單純型慢支,有喘息者稱喘息型慢支。1年之中有3個月的咳嗽史,並且排除心肺等其他疾病者,即可診斷為本病。老年人易患本病,尤在冬春兩季容易發生,特稱為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盡管慢性支氣管炎是呼吸係統的常見病,但是直到現在,該病的病因仍然是一個謎。通常人們認為,引起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個是外因,即包括感染因素、理化因素在內的外在影響;一個是內因,包括過敏因素、呼吸道防禦功能減弱與損傷、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以及遺傳等因素。

感染此病,可常食白果仁、胡桃仁、五味子、梨、雞湯、大蒜、洋蔥、酸牛奶等。

1. 桔梗止咳湯

桔梗10克,紫菀10克,豬肺1個。先將豬肺用水灌洗多次,瀝幹後切塊,桔梗、紫菀裝入紗布袋中,一起放入沙鍋,加水先用猛火煮沸,再改文火煮約2小時,去藥袋,加調料即成,喝湯吃肺。

可補肺,除痰,止咳。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2. 羅漢果煲豬肺

羅漢果1個,豬肺250克。將豬肺用水灌洗幹淨瀝幹後切塊,與羅漢果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2小時,加調料即成,喝湯吃肺。

可清熱化痰,潤肺止咳。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痰核。

3. 蘿卜幹煮雞蛋

蘿卜幹3片,雞蛋1個,綠豆1小撮。雞蛋洗淨和蘿卜幹、綠豆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至蛋熟取出,去殼,再煮至豆爛熟即可,喝湯吃蛋。

可潤肺化痰,養陰滋肝,消穀寬中。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4. 橄欖煮蘿卜

橄欖250克,蘿卜500克。蘿卜洗淨切塊,與橄欖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至蘿卜爛熟,加調料,喝湯吃蘿卜。

可清熱解毒,化痰定喘。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咽喉炎。

5. 茯苓薏米粥

薏米60克,茯苓粉15克。加水共煮粥食。每日1次,常服。

適用於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症見脾虛濕盛、咳嗽痰多。

6. 沙參麥冬瘦肉湯

豬瘦肉250克,北沙參30克,麥門冬18克,蜜棗4個。將北沙參、麥門冬、蜜棗(去核)洗淨;豬瘦肉洗淨切塊。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飲湯食肉。

可滋養肺陰,潤肺止咳。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屬肺陰不足,症見幹咳,少痰或痰黏,咯痰不爽,口幹咽燥,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7. 地蠶豬肺湯

地蠶60克,蜜棗4個,豬肺250克。地蠶、蜜棗(去核)洗淨。豬肺用清水反複灌洗幹淨,切塊,擠幹水,再放入鍋中爆幹水分,取出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幹淨。豬肺與地蠶、蜜棗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可潤肺止咳。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屬肺陰不足,症見幹咳無痰,或痰黏難咳出,口幹咽燥,手心煩熱,潮熱骨蒸,舌紅苔少,脈細數。

8. 杏仁川貝水魚湯

水魚1隻(約500克),南杏仁、川貝母,知母各10克。將南杏仁、川貝母、知母洗淨;將水魚宰殺,去除內髒,用開水拖去血水,連殼斬件。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飲湯食肉。

可滋陰降火,化痰止咳。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屬肺腎陰虛者。症見午後潮熱,手足心熱,顴紅盜汗,咳嗽咯血,咽幹口燥,腰酸耳鳴。

9. 杏仁冰糖粉

杏仁、冰糖等量,研碎混勻,早晚各服10克。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10. 大蒜泡糖醋

大蒜、醋各250克,紅糖100克,大蒜搗碎泡入糖醋中1周,日服3次,每次1湯匙。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11. 食醋燉雞蛋

芝麻油20毫升、醋50毫升、雞蛋3個。用油炒雞蛋,炒熟後加醋燉,吃蛋喝湯,早晚各1次。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12. 甜豆腐

豆腐500克、飴糖60克,生蘿卜汁1酒杯,混合煮沸,每日2次服用。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13. 巴豆蒸蘋果

蘋果1隻,巴豆1粒。蘋果挖洞,將巴豆去皮放入蘋果中蒸30分鍾左右離火,冷後取出巴豆。食蘋果飲汁。輕症者每日睡前吃1隻蘋果,重症者每日早晚各吃1隻蘋果。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14. 北杏蒸雪梨

雪梨1隻,北杏3克,白砂糖30~40克。上料加清水250毫升,放入碗中隔水蒸1小時。吃梨喝湯。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15. 南北杏仁粥

冰糖適量,南杏仁15克,北杏仁3克,大米50克。南北杏仁去皮磨漿,加適量水煮粥食用。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16. 冬瓜皮子湯

冬瓜皮、冬瓜子、麥冬各15克,上料加水煎。每日服1~2次。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17. 白果煨雞

用白果仁、胡桃仁、老母雞煨1鍋雞湯,然後把湯舀出,加入大蒜、洋蔥,趁湯正熱時,慢慢啜吸,持續半小時以上。每日1碗,連服半年。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18. 四仁煮雞蛋

白果仁、甜杏仁各100克,胡桃仁、花生仁各200克,搗碎後,每天早晨取出20克,加水250毫升,熬開後打入1個雞蛋,熟後加冰糖適量。連服半年。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19. 胡桃黨參湯

胡桃仁50克衝洗幹淨,黨參20克用潔淨的白紗布包好。沙鍋內放入胡桃仁、黨參包和薑片,加水用文火煮40分鍾,撈去藥包,加入紅糖調勻即成。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20. 蔗汁燉淮山

淮山藥50克搗碎,與適量甘蔗汁一同放入燉盅內,加入少許清水,隔水燉約1.5小時即成。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久咳、肺結核之咳嗽、脾虛、久咳氣喘。

急性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是由於病菌感染或某種因素刺激而引起的支氣管炎症。

該病是由病毒、細菌的感染、物理、化學因素的刺激以及過敏等因素所引起的氣管和支氣管黏膜的炎症,多發於冬春兩季,常由上呼吸道感染、鼻炎、流感等病毒或細菌向下蔓延而引起。

此病以咳嗽為主要症狀,咳嗽嚴重者可影響睡眠。有時因終日咳嗽,會引起惡心、嘔吐、全胸、腹肌疼痛等症狀,如伴支氣管哮喘會出現哮鳴、氣急。病愈後支氣管黏膜結構可完全恢複正常。

急性支氣管炎患者應多食含維生素A的食物,忌食油炸食物和不發酵的麵食、辛辣、生冷食物,並忌睡前飲酒。

1. 薑杏豬肺湯

生薑20克,杏仁40克,豬肺1副,料酒、蔥各適量。將生薑切碎,豬肺洗淨,切塊,鍋中放食油適量燒熱後,下豬肺翻炒片刻,而後下生薑、杏仁及蔥、醬油、食鹽、料酒等,文火燉至豬肺爛熟服食,每日1劑。

可宣肺止咳,散寒解表。適用於急性支氣管炎、風寒襲肺之咳嗽、惡心欲嘔、頭痛身緊。

2. 冬瓜甘草湯

冬瓜200克,甘草7.5克,杏仁、桔梗各15克,蔥少許。將冬瓜洗淨去皮,切塊;餘藥布包,鍋中放油適量燒熱後,下冬瓜煸炒,而後加清水,藥包同煮,待冬瓜熟後,去藥包、食鹽、味精,蔥花等調味服食,每日1劑。

可疏風散熱,宣肺止咳。適用於急性支氣管炎,症見風熱外襲、頭痛身熱,畏風汗出、咳嗽痰黃、咽喉幹癢,口幹作渴。

3. 桑菊甘杏湯

桑葉、菊花、甘草各7克,杏仁15克,蜂蜜適量。將四藥擇淨,同蜂蜜共放茶壺中,衝入沸水,浸泡10分鍾後代茶飲服,每日1劑。

可疏風散熱,宣肺止咳。適用於急性支氣管炎,症見風熱外襲、咳嗽氣粗、痰黃黏稠、咽喉幹癢。

4. 清明菜桔梗湯

鮮清明菜100克,桔梗15克。清明菜與桔梗洗淨,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渣取汁。分2次服。

適用於風寒型急性支氣管炎、咳嗽,以及痰難咳出。

5. 麥芽糖燉蘿卜

鮮蘿卜適量,麥芽糖50克。新鮮蘿卜洗淨搗爛,榨汁500毫升左右,加入麥芽糖30~50克,隔水燉熟;溫熱時飲用。

適用於支氣管炎。

6. 花生衣白糖飲

花生衣6克,煎成濃汁時加白糖。1日食3次。

適用於支氣管炎。7. 芹菜根炒橘皮

芹菜根1把,橘皮9克,飴糖30克。先將飴糖放鍋內化開,再將芹菜和橘皮倒入並炒至微焦,後加水蒸服。

適用於支氣管炎。

8. 豬肺三汁湯

豬肺300克,鮮梨汁、鮮藕汁、鮮蘿卜汁各100毫升,冰糖適量。豬肺挑除血絲氣泡,洗淨切塊,加水適量,小火燉至酥爛後,撿出豬肺,加入冰糖,加熱使糖溶化,兌入鮮梨汁、鮮藕汁、鮮蘿卜汁燒開。分2~3次服。

適用於肺熱咳血、咽幹口渴、煩躁不安。

9. 玉竹粥

玉竹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將玉竹洗淨,去根須,切碎,加適量水煎沸,去渣取汁;將洗淨的粳米倒入汁液中煮粥,待粥熟後加入冰糖,再稍煮片刻即可。早晚各1次,溫熱服用。

可養陰潤燥,生津止渴。適用於急性支氣管炎、風熱咳嗽等。

10. 枇杷葉粥

枇杷葉1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將枇杷葉用紗布包好放入沙鍋內,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入粳米、冰糖,再加水600克,煮成稀粥。每日早晚溫熱服之,3天為一療程。

可清肺化痰,止咳降氣。適用於急性支氣管炎、大葉性肺炎、衄血以及胃熱嘔吐呃逆等症。

11. 雪梨貝母湯

雪梨1枚,川貝母6粒,白蘿卜250克。梨洗淨,開小孔去核,將川貝母研末裝入,隔水蒸熟。蘿卜切片,搗爛取汁,加冰糖適量,煮沸後與雪梨、川貝母同服。

適用於小兒支氣管炎。

12. 柚肉黃芪湯

柚肉100克,豬瘦肉片200克,黃芪片10克。柚肉、豬瘦肉與黃芪加水500毫升,煮至熟透,撿出黃芪,下精鹽,味精調勻即成。分2次趁熱食柚和豬瘦肉,喝湯。

適用於急性支氣管炎、肺燥咳嗽。

13. 西洋菜豬肺湯

豬肺1具,西洋菜500克,甜杏仁15克,薑適量。豬肺挑除血絲氣泡,洗淨切塊,加清水600毫升,大火燒開,撇開浮沬,加薑絲、甜杏仁和精鹽,轉用小火燉至酥爛。下味精,調勻。分2次趁熱食豬肺和菜,喝湯。

適用於急性支氣管炎、燥熱咳嗽、咽幹口燥、聲音嘶啞。

14. 劍花豬肺湯

劍花幹品25克(鮮品250克),豬肺250克,薑適量。

豬肺挑除血絲氣泡,洗淨切塊,放鐵鍋中幹炒片刻,撈出,與劍花同放於沙鍋中,注入清水500毫升。大火燒開,加入薑片和精鹽,轉用小火煮至豬肺酥爛,下味精,淋麻油。分1~2次趁熱服。

適用於急性支氣管炎,症見肺燥幹咳、口幹咽燥、胃腸積熱、大便秘結、口臭。

15. 劍花豬蹄紅棗湯

劍花幹品30克,豬蹄1隻,紅棗10枚,薑片少許。加清水800毫升,大火燒開,加入薑片和精鹽,轉用小火燉至酥爛,下味精調勻即成。分2次服。

適用於急性支氣管炎、肺燥幹咳、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16. 絲瓜花蜂蜜飲

絲瓜花10克,蜂蜜15克。絲瓜花洗淨放入茶杯中,加開水衝泡蓋好,10分鍾以後倒入蜂蜜,攪勻即可。去渣熱飲,每日3次。

適用於支氣管炎。

17. 韭菜根大棗湯

韭菜根2把,大棗250克。上料水煎,食棗飲湯。

適用於支氣管炎。

18. 膽汁拌青黛

鮮豬膽1個,青黛30克。豬膽洗淨,切開取膽汁,將青黛浸入膽汁中,拌和後烘幹研末,口服3次,每次1克。

適用於支氣管炎。

19. 蘿卜蜂蜜飲

大蘿卜1隻,蜂蜜60克。將蘿卜洗淨,去皮,挖心,裝入蜂蜜,隔水蒸熟服用。

適用於支氣管炎。

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大多是在遺傳的基礎上受到體內外某些因素激發而導致的呼吸道疾病。此病的主要症狀為中小支氣管痙攣,管內黏稠分泌物增多,空氣進出不暢,陣發性帶有哮鳴音的呼吸困難。

在本病症狀發生之時,肺部的小通氣道會突然充滿黏液和其他分泌物,若不及時加以清除,就會導致窒息,並危及生命。

此病為常見病,在美國,患此病的人數已達1千萬。激發此病的外在因素,有過敏、感染、過度勞累、精神因素等。

據醫學資料統計,我國目前哮喘發病率為1%,南方明顯高於北方,經濟越發達本病發病率越高,例如香港發病率高達5%,專家分析這與地毯、空調、貓、狗等進入家庭有關,聯合國已將本病列為重點防治的疾病之一。

本病在冬春季發病率較高,感冒時會使哮喘加重。

1. 柚子肉燉雞

柚子1個,雄雞1隻。柚子去皮留肉,雄雞去毛去內髒洗淨,將柚子肉放入雞肚內,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至雞爛熟,加調料即成,飲湯吃肉。

可健胃下氣,化痰止咳。適用於支氣管哮喘,老年慢性咳嗽。2. 人參蛤蚧湯

人參10克,蛤蚧1隻,核桃肉10克。將人參、蛤蚧、核桃肉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2小時服用,每日一次。

可補肺腎,止咳喘。適用於肺腎兩虛的氣喘。

3. 茶葉蛋

綠茶15克,雞蛋2個。雞蛋洗淨,與綠茶一起放入沙鍋,加水同煮至蛋熟,取出蛋去殼再煮半小時即成,吃蛋。

可以化痰、止咳、平喘。適用於支氣管哮喘。

4. 蟲草燉胎盤

冬蟲夏草15克,胎盤1個。胎盤洗淨切塊,與蟲草一起放入沙鍋加適量的水和調料,上籠蒸熟,吃胎盤。

可益腎補肺、化痰平喘。適用於氣血不足之支氣管哮喘。

5. 餘甘子豬心肺湯

豬心、豬肺各150克,餘甘子21枚,薑片適量。

將豬心、肺切開,除去汙血氣泡,切片,放於沙鍋中,注入清水500毫升,燒開後,撇去浮沫,加入餘甘子,薑片和精鹽,轉用小火燉至酥爛,下味精,淋麻油。分1~2次趁熱食豬心、肺,喝湯。

適用於哮喘。

6. 貓胎盤燉豬瘦肉

貓胎盤3具,豬瘦肉200克,醋、薑片、黃酒各適量。

貓胎盤用鹽、醋內外搓洗幹淨,切塊,豬瘦肉洗淨,同放於沙鍋中,注入清水400毫升,燒開後,撇去浮沫,加入黃酒、薑片和精鹽,小火燉至酥爛,下味精,淋麻油,分2次趁熱服。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哮喘。

7. 雙杏燉牛胎盤

牛胎盤1個,甜杏仁5克,苦杏仁12克,紅棗3枚,薑汁、黃酒、味精、薑片各適量。

牛胎盤用清水洗淨,浸泡2小時,再用開水氽透,切塊。旺火起鍋,下油,投入牛胎盤塊翻炒,加黃酒、薑汁炒勻隨下甜杏仁、苦杏仁、紅棗、薑片和清水500毫升,加蓋,轉用小火煮至酥爛,下味精,淋麻油。分1~2次趁熱服。

可適用於肺結核久咳、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腎虛哮喘。

8. 化橘紅燉牛胎盤

牛胎盤1具,化橘紅20克,薑適量。

牛胎盤用清水洗淨,浸泡2小時,再用開水氽透,切塊。放於沙鍋中,注入清水500毫升,燒開後,撇去浮沫,再將化橘紅和薑絲、精鹽一起放入,燉至胎盤酥爛,撿出化橘紅,下味精,淋麻油,分2次趁熱食胎盤喝湯。

適用於哮喘反複發作,經久不愈。

9. 蘿卜湯配雞蛋

在冬至前後取大蘿卜數個,將蘿卜切片煮湯,再將雞蛋攪散打入湯中,不加鹽服用。連服1個冬天。

適用於支氣管哮喘。

10. 白芨燉燕窩

把燕窩、白芨各10~15克放入沙鍋內,加入適量水,隔水燉至極爛。撈去渣,再加冰糖適量,再燉20分鍾。每天服用2次。

適用於支氣管哮喘。

11. 海馬當歸湯

海馬5克,當歸10克,分別洗淨,一同放入鍋中水煎2次,每次用水250克,煎約30分鍾,兩次混合,去渣取汁即成。

適用於哮喘。

12. 白果豬肘燉雞

白果仁4枚去皮及心;豬肘肉250克洗淨,切成塊;雞1隻,洗淨,切成塊。將此3味一同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燒沸後撇去浮沫,加入薑片和料酒,用文火燉至酥爛,放入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勻即成。

適用於哮喘、痰多。

13. 白蘿卜蜂蜜飲

白蘿卜榨汁取200毫升,加蜂蜜30毫升同煎服。

適用於哮喘。

14. 蜂蜜南瓜

南瓜1隻500克,蜂蜜60毫升,冰糖30克。先在瓜頂上開口,挖出部分瓜瓤,納入蜂蜜、冰糖,蓋好,放在盤中蒸1小時即可。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5~7天。

適用於哮喘。

15. 絲瓜蒂湯

鮮嫩絲瓜蒂數根,切碎水煎服。每日3次,輕者服3天,重者服1周。

適用於哮喘。

16. 南瓜紅棗湯

鮮南瓜削皮500克,紅棗去核15~20枚,紅糖適量,加水煮湯食用。

適用於哮喘。

17. 蜂蜜煮仙人掌

鮮仙人掌100克,去皮刺,取蜂蜜適量熬服,每日l劑,症狀消失即可停藥。

適用於支氣管哮喘。

18. 生薑粥

鮮生薑10克,切成米粒大小(或以鮮生薑15克搗汁),糯米或粳米(治虛寒嘔逆用糯米、治感冒用粳米)50克,糖、鹽、薑、蔥、味精等適量。

米加水800毫升煮成稠粥,粥成後加入生薑粒(或薑汁),再煮片刻,加開水200毫升煮成稀薄粥,根據個人口味加入糖、鹽、薑、蔥等調味品,粥宜溫熱頓服。

可溫中散寒,和中降逆。適用於肺寒咳喘。

19. 柚皮百合湯

柚子約1000克(去肉留皮)、百合125克、白糖125克。將上述3味共入沙鍋,加水適量,煎2~3小時即成。每日1次,分3次服完,每服3個柚子為1療程,服藥期禁食油菜、蘿卜、魚蝦。

可以補脾胃、清肺熱、消痰涎,用於久病體弱的哮喘。

支氣管擴張

支氣管擴張是指支氣管因自身及其周圍肺組織的慢性炎症損害管壁後發生的擴張和變形。

此病主要由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阻塞兩大因素互相影響所致。該病會導致大量淋巴細胞積聚,形成濾泡,並向管腔內凸出,致使支氣管阻塞和感染加重,隨後損壞管壁的彈力纖維、平滑肌和軟骨。最後,這些被破壞的組織均被纖維組織替代,管壁黏膜失去了清潔和防禦功能,病情一天天加重。

此病患者會長期咳嗽,有的人痰量每天可達數百毫升,早上起床和晚上就寢時是痰液最多的時候。病人還會反複咯血、反複感染。

該病常伴有支氣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和分泌物增多,易並發化膿性感染。常見的並發症還有肺不張、肺纖維化、胸膜增厚、肺氣腫,甚至可導致肺原性心髒病。

此病患者應多食肉、蛋、新鮮蔬菜和瓜果食物,忌煙酒。

1. 草石蠶田雞湯

田雞3隻,草石蠶200克,百合、淮山、沙參各100克,大蒜5克。田雞剝皮,去內髒,洗淨,切塊;草石蠶、百合、淮山、沙參、大蒜(去衣)洗淨。把全部用料放入開水鍋內,武火煮沸,改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