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外科疾病之食療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係統感染中的常見病,但很少單獨發生,往往與其他器官炎症,如尿道炎、精囊炎或附睾炎同時發生,是尿道感染的一部分,本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前列腺炎,多見於青壯年。
病前多有過度飲酒、性生活不當、會陰部損傷、感冒或急性尿道炎等原因。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高燒寒顫、尿頻、尿急、尿痛及終末血尿。
慢性前列腺炎常繼發於急性前列腺炎或慢性尿道炎,臨床表現為起病緩慢,有輕度尿頻和排尿燒灼感,終末尿混濁,常有白色分泌物流出,常伴有性功能障礙及神經衰弱症狀。中醫把本病歸屬於淋症,由於熱在下焦所致。
1. 白蘭花瘦肉湯
鮮白蘭花30克(幹品用10克),豬瘦肉150克。白蘭花洗淨,豬瘦肉洗淨切塊,一起放沙鍋加水,文火燉煮至瘦肉爛熟,加調料即成,飲湯吃肉。
可以滋陰,化濁。適用於前列腺炎,婦女白帶過多。
2. 滑石甘草粉
滑石粉3克,甘草粉0.5克,豆漿200毫升。將滑石粉和甘草粉放碗中,豆漿煮沸衝入中藥碗內拌勻即成,溫服。
可以清火通淋。適用於前列腺炎。
3. 蘿卜蜜片
蘿卜500克,蜂蜜500克。蘿卜洗淨切片,放入蜂蜜中浸泡40分鍾,取出放在瓦上焙幹,再浸再焙(不要焙焦),連製3次即成,每次嚼服5片,每日4、5次。
可以清熱,解毒,潤燥散瘀。適用於前列腺炎。
4. 牛乳蜜棗粥
牛乳500克,紅棗15枚,蜂蜜30毫升,澱粉20克。將棗洗淨煮熟撈出備用,將澱粉用清水調成糊狀,把牛乳放入沙鍋煮沸,放入棗及澱粉糊,稍煮拌成粥,離火放入蜂蜜拌勻即成。
可以補脾胃,益虛損,生津潤腸,止痛解毒。適用於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
5. 三汁飲
葡萄100克,藕100克,生地黃100克,蜂蜜50克。葡萄、藕洗淨榨汁,生地黃放入沙鍋中加水文火煎煮半小時,取汁衝入葡萄汁和藕汁中,加入蜂蜜,分2次於飯前服。
可以清熱利水,通淋。適用於前列腺炎。
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肥大,又稱前列腺增生,是由於前列腺肥大壓迫膀胱頸部造成梗阻,引起尿瀦留,繼而發生感染和結石,造成排尿困難。此病多見於50歲以上的男性。
發病的原因多認為與內分泌失調、雄性激素增加有關,臨床表現為夜尿增加和排尿緩慢,尿流細而無力,嚴重時排尿呈點滴狀,常可引起尿路感染、尿路結石和血尿等並發症。
中醫稱本病為“老年癃閉”,由膀胱氣化受阻而致水道不得通利所致。藥食調治對控製和緩解病情有重要意義。
1. 參芪燉公鴨
公鴨1隻,黨參30克,黃芪20克,升麻15克,柴胡15克。公鴨去毛及內髒;將黨參、黃芪、升麻、柴胡共搗碎,用布包好,納入鴨腹內,煮熟調味。空腹服,飲湯吃鴨肉。
適用於中氣下陷型前列腺肥大。
2. 黃芪煲鯉魚
鯉魚或鯽魚1條,重約500克,黃芪60克。鯉魚或鯽魚去腸雜,和生黃芪加水適量煲湯,食鹽調味。吃肉喝湯。
適用於中氣下陷型前列腺肥大。
3. 鮑魚海參湯
鮑魚30克,海參60克,枸杞15克,杯牛膝30克。將鮑魚切片,與海參一起用清水浸發、洗淨,海參切片,枸杞、杯牛膝裝入紗布袋中,鮑魚片、海參片和藥袋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4小時,去藥袋加調料即成,飲湯吃鮑魚海參。
可以補肝腎,益精髓,壯元陽。適用於前列腺肥大,老人排尿困難。
4. 杜仲腰花
杜仲15克,豬腰子1對。豬腰洗淨切成腰花。杜仲用水煮半小時去渣取汁,取一半汁加鹽料酒及豆粉調拌腰花,另一半汁加味精、醋、醬油、豆粉兌成糊,然後燒熱油鍋,下花椒粒炸出香味,加入已調好的腰花及蔥、薑、蒜末翻炒至熟,倒入兌好的糊,翻炒均勻即成,佐餐食用。
可補腎壯腰。適用於前列腺肥大,耳鳴,眩暈,尿頻。
5. 杞子燉牛肉
枸杞15克,牛肉100克。牛肉洗淨切塊,與枸杞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至牛肉爛熟,加調料即成,佐餐食用。
可以扶陽、固腎、補虛。適用於前列腺肥大,糖尿病,消化係統癌症。
6. 壯陽狗肉煲
熟附片15克,巴戟天15克,生薑15克,陳皮6克,狗肉250克。
將狗肉洗淨切塊,放入燒熱的油鍋中翻炒,加水煮片刻備用,將熟附片、巴戟天、陳皮裝入紗布袋,生薑洗淨切片,和狗肉及湯、藥袋一起放沙鍋中再加適量的水,文火燉煮至狗肉爛熟,去藥袋,加調料即成。
可以溫腎散寒,益氣補虛。適用於前列腺肥大。
7. 辣椒燉狗肉
狗肉500克,紅辣椒、生薑、橘皮、花椒、食鹽、水各適量。狗肉切塊,酌加紅辣椒、生薑、橘皮、花椒、食鹽、水、以文火燉熟。飲湯食肉,每日1次,7日為1療程。
適用於前列腺肥大。
8. 蔥白燜麻雀
麻雀10隻,蔥白5根,黃酒50克,薑、醬油、精鹽、白糖、味精各適量。將洗淨的麻雀加薑汁、醬油醃漬10分鍾後放入6成熟的油鍋內翻炒;再加黃酒、鹽、水和捶碎的蔥白段,用小火燜煮40~60分鍾,起鍋前加少許糖、味精,並將湯汁收濃後食用。
適用於前列腺肥大。
9. 蛋湯煮銀耳
銀耳12克,雞清湯1500克,鹽、味精、料酒、胡椒適量。把銀耳泡漲;將雞清湯倒入無油膩的鍋內,入鹽、料酒、胡椒燒開;然後放入泡漲的銀耳,上籠以大火蒸,待銀耳發軟入味後,再取出加味精調味。每日飲湯2次,7日為1療程。
適用於前列腺肥大。
10. 地黃燉雞
雞1隻,熟地黃30克,知母20克,牛膝20克,黃柏15克。雞(以白雄雞最好)去毛及內髒,將熟地黃、知母、牛膝、黃柏,用紗布包好放入雞腹內,燉熟,調味服用。
適用於腎陰虧損型前列腺肥大(尿頻、想小便而無尿,或淋漓不暢、咽幹、心煩、手足心熱)。
11. 蟲草燉雞
冬蟲夏草15克,雄雞1隻。雄雞宰殺去毛去內髒,與蟲草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至雞肉爛熟,加調料即成,飲湯吃肉。
可補肺滋腎,溫中益氣。適用於前列腺肥大。
12. 芪杞燉乳鴿
黃芪30克,枸杞20克,乳鴿1隻。乳鴿去毛去內髒,和黃芪、枸杞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至鴿爛熟,加調料即成,喝湯吃肉。
可以滋腎,益氣,補虛。適用於前列腺肥大。
13. 茅根赤小豆粥
白茅根、赤小豆、粳米各100克。先將白茅根放入沙鍋加水煎煮半小時去渣留汁,加入赤小豆和粳米,煮至豆爛粥成,調味食用。
可清熱利濕,涼血祛瘀。適用於前列腺肥大。
14. 蛤蜊坤草湯
蛤蜊肉150~250克,坤草500克,牛膝30克。蛤蜊肉和坤草嫩苗洗淨切碎,加牛膝煎湯,調味服用。
適用於腎陰虧損型前列腺肥大。
15. 巴戟燉小肚
豬膀胱(豬小肚)1個,巴戟肉30克,胡桃仁20克。豬膀胱洗淨,將巴戟肉、胡桃仁納入豬小肚內隔水蒸熟,調味服用。
適用於腎氣不足型前列腺肥大(小便頻數,夜甚,排尿無力)。
16. 杜仲肉蓯蓉煲豬腰
豬腰1個,杜仲、肉蓯蓉各30克,蔥、食鹽少許。豬腰洗淨、切塊,加水煲湯,以食鹽少許調味。吃豬腰飲湯。
適用於腎氣不足型前列腺肥大。
17. 青梁米燉豬肚
豬肚1個,青粱米50~100克。豬肚洗淨,將青粱米納入豬肚,用線紮緊,隔水慢火燉熟,調味食。
適用於中氣下陷型前列腺肥大(症狀為排小便困難)。
胰腺炎
胰腺炎主要是由於胰腺組織受到胰液的刺激作用所導致的化學性炎症。它的主要病理症狀有:胰腺組織水腫、出血,甚至壞死。
急性胰腺炎是由於胰腺酶消化胰腺本身引起的一種炎症,主要症狀是突發上腹部疼痛,伴有惡心、嘔吐、中度發熱,嚴重時可出現黃疸或麵色蒼白、出汗、四肢發冷、口唇青紫、血壓下降、脈搏微弱等休克表現,如不及時治療,常危及生命。
在患者中,往往女性患者多於男性。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女性比較情緒化,在感情上容易走向極端,情緒波動幅度較大,這容易讓人產生結石,並引發胰腺炎。
胰腺炎患者可常食生薑、馬齒莧、醋、大蒜等食物。
膽道疾病、暴飲暴食和飲酒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注意防止暴飲暴食,尤應避免吃油膩的食物。
1. 薑絲粳米粥
薑絲40克,粳米50克,加水500毫升,共煮成粥。每日服用2次,連服3天。
適用於胰腺炎。
2. 菌陳萊菔飲
茵陳50克,萊菔子30克,白糖適量。將茵陳、萊菔子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煎煮半小時,去渣取汁,加入白糖即成,分次飲服。
可清熱利濕,消積。適用於胰腺炎發作期。
3. 山楂荷葉煎
山楂30克,荷葉15克。將山楂、荷葉一起放入沙鍋內,加水文火煎煮半小時,去渣取汁服用。
可以清熱,化積,散瘀。適用於胰腺炎發作。
4. 大黃蜜茶
大黃20克,蜂蜜適量。將大黃置於大茶缸中,衝入沸水200毫升,悶泡15分鍾,加入蜂蜜,攪勻代茶飲用。
可瀉熱潤燥,通裏攻下。適用於胰腺炎發作期。
5. 黨參延胡肉湯
黨參15克,延胡索12克,茯苓10克,雞內金10克,兔肉250克。將延胡索、茯苓、雞內金用紗布包好,兔肉洗淨切塊,與藥袋、黨參等一起放入沙鍋中,加水文火燉煮至肉爛熟,去藥袋,加調料即成,飲湯吃肉。
可健脾益氣,消積化瘀。適用於胰腺炎慢性期。
6. 綠茶配醋
把5克綠茶沏成濃茶,然後加入40克醋。每天服6次。
適用於胰腺炎。
7. 馬齒莧綠豆飲
鮮馬齒莧150克,綠豆80克,放入沙鍋,加水500毫升,煎湯烹煮。每天服食3次。
適用於胰腺炎。
8. 白酒煮蒜
白酒150毫升,紅糖10克,獨蒜2頭,混在一起烹煮。每天早晚各服1頭蒜即可。
適用於胰腺炎。
9. 薑絲綠茶飲
薑絲、綠茶各5克,白糖少量,用開水浸泡20分鍾後服食。每天6次,連服10天。
適用於胰腺炎。
10. 五香檳榔
檳榔200克,陳皮20克,丁香10克,豆蔻10克,砂仁10克,鹽100克。檳榔、陳皮、丁香、砂仁一起放入鍋內,再放鹽和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煎煮,至藥液幹涸,停火待冷。將檳榔取出,用刀剁成黃豆大小的碎塊即成,飯後口含少許檳榔即可。
適用於慢性胰腺炎。
11. 山楂麥芽飲
山楂10克,炒麥芽10克。將山楂洗淨,切成薄片,與炒麥芽一起放入杯內,加開水,蓋上杯蓋,泡30分鍾即成。代茶飲。
適用於慢性胰腺炎。
12.陳皮丁香粥
陳皮10克,丁香5克,粳米50克。將陳皮切碎與丁香共同煮沸,再放入粳米煮熟即可。早晚服食,每日1次。
適用於慢性胰腺炎。
13.砂仁冬瓜湯
砂仁10克,冬瓜300克。先將砂仁煮沸後,再入切成片的冬瓜,待冬瓜熟後,加入適量調味品即可。可當作菜肴,也可在餐後飲湯。
適用於慢性胰腺炎。
14.山楂糕小米粥
山楂糕(京糕)750克,小米25克。將山楂糕切成條或片,待小米粥八成熟時放入,粥熟即可食用。
適用於慢性胰腺炎。
15.砂仁薏苡仁粥
薏苡仁30克,砂仁5克,粳米100克。先用紗布將砂仁5克包好;將粳米與薏苡仁一起加水煮粥,粥將熟時,加入砂仁(用紗布包好)再煮5分鍾,去藥袋,調味即可飲服。
具有理氣燥濕、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慢性胰腺炎,症見腹部隱痛,口淡不渴,食欲不振等。
16.山藥茯苓粥
山藥30克,茯苓20克,粳米100克。三者一同加適量水,煮成稀粥,即可飲服。
具有益氣健脾的功效,適用於慢性胰腺炎之脾氣虛弱,症見脘腹部疼痛,食少,消瘦,疲倦乏力,便稀等。
17.荸薺汁
將適量荸薺洗淨,切碎,搗爛,用紗布包擠取汁,當茶飲。
適用於慢性胰腺炎。
18.銀花飲
將適量金銀花煎汁,當茶飲。
適用於慢性胰腺炎。
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熱侵犯關節引起的炎症稱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反複發作的全身膠原組織病變,常發生於寒冷潮濕地區,好發於冬春兩季,女性多於男性。
臨床以關節疼痛(以雙膝關節和雙肘關節為主)、酸楚、麻木、重著、活動障礙等為主要症狀,常因氣候變化、寒冷刺激、勞累過度等為誘因而發作。發作時患部疼痛劇烈,有灼熱感或自覺燒灼而捫之不熱。
一般症狀固定在某一關節的時間約12~72小時,持續時間最多不超過3周。有時幾個關節同時發病,呈遊走性,即原來侵及的關節、症狀消退後,其他關節又迅速地被波及,此起彼伏,反複發生。
本病在中國醫學上稱為“痹症”,認為是由於機體陽氣不足,身體的防禦係統難以抵禦外敵,以及外部的風、寒、濕三種邪氣共同作用於人體,從而侵犯關節形成的。
1. 獨活烏豆湯
獨活12克,烏豆60克,米酒適量。將烏豆泡軟,與獨活同置沙鍋中,加水2000毫升,文火煎煮至500毫升,去渣,取汁,兌入米酒,每日分2次溫服。
可祛風除濕,通絡止痛。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腰膝疼痛。
2. 雞腳防己湯
雞腳8隻,防己12克,黑豆100克。將雞腳洗淨,黑豆泡軟,一同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1小時,取出雞腳,放入防己繼續文火煮30分鍾,調味飲用。
可祛風祛濕,利水消腫。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3. 烏豆牛肉湯
牛肉500克,烏豆150克,桔皮1塊,黃酒適量。牛肉洗淨切塊,烏豆洗淨瀝水晾幹,上鍋幹炒至熟,將牛肉塊、熟烏豆、黃酒、橘皮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燜煮至牛肉爛熟,加調料即成,飲湯吃肉。
可以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祛風解毒。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病後陰虛盜汗。
4. 桑寄生老母雞湯
老母雞半隻(約500克),桑寄生、玉竹各30克,紅棗4個,生薑4片。
將老母雞活宰,去毛、腸髒、肥油,取半隻斬塊,並起油鍋,用薑爆香備用;桑寄生除去雜質,洗淨;玉竹、紅棗(去核)洗淨。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3小時,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可養血祛風,補虛柔肝。適用於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病後體虛而見上述症狀者。
5. 雪蓮三七燉雞
雪蓮花10朵,三七10克,黑母雞1隻,阿膠15克,薑片、黃酒各適量。
將雪蓮花、三七搗碎,裝於紗布袋中,紮緊袋口。黑母雞宰淨切塊,共放於鍋中,加水600毫升,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加入薑片和黃酒,轉用小火燉至酥爛。撿出藥紗袋,下阿膠和精鹽、味精,調溶後淋麻油。分2次趁熱食雞肉喝湯。
適用於肝脾虧虛,風濕關節疼痛,身痛,婦女崩漏。
6. 參膝牛骨湯
牛胴骨150克,黨參、淮牛膝各10克,杜仲15克,紅棗10克,薑片、黃酒各適量。
將牛胴骨、黨參、淮牛膝、杜仲共裝紗袋內,紮口,紅棗去核。同放入沙鍋中,注入清水800毫升,燒開後,加入薑片和黃酒,小火燉至酥爛。撿出藥紗袋,下精鹽、味精調勻,分2~3次趁熱食棗喝湯。
適用於風濕骨痛,老年人體弱,腰膝酸軟,神疲乏力。
7. 豬尾骨碎補湯
豬尾2條,骨碎補、雞血藤各20克,薑片、黃酒各適量。
將豬尾洗淨切段,骨碎補、雞血藤同裝入紗布袋內,放於沙鍋中,注入清水600毫升,燒開後,撇去浮沬,加入薑片、黃酒和精鹽,小火燉至酥爛,撿出藥紗袋,下味精,調勻,分1~2次趁熱食肉喝湯。
適用於風濕痹痛,慢性腰腿疼痛。
8. 蔥薑花椒飲
大蔥60克,薑15克,花椒3克,水煎服。每天2次。
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9. 桑枝冰糖膏
桑枝1000克水煎取汁,加冰糖500克收為膏劑。每次1匙,早、晚各1次,用溫開水送下。
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10. 紅棗梧桐根飲
紅棗12枚,臭梧桐根200克,用水煎服。
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11. 酒浸薔薇根
高粱酒500毫升,野薔薇根150克,洗淨切成片在酒中泡3天。每次飲酒50毫升,每日2次。
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12. 鳳爪魚湯
雞爪8隻,去黃皮及趾甲,洗淨後瀝幹水分;章魚200克洗淨,切成塊;紅棗10枚洗淨去核。將所有用料一同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燒沸後加入薑片和料酒,燉至酥爛,放入精鹽、味精,淋入芝麻油即成。
適用於風濕痹痛、雙腳痿軟患者。
13. 祛風果肉湯
無花果150克,豬瘦肉100克。將此2味分別洗淨,切成片,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燒沸後加入精鹽煮至熟透,撒入味精,淋入芝麻油調勻即成。
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疼痛患者。
14. 桑枝燉雞
老母雞1隻,宰淨切塊;桑枝100克切碎,裝於紗布袋中,紮緊袋口。將此2味一同放於沙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旺火燒沸,撇去浮沫,加入薑片和料酒,轉文火燉至雞熟爛,撿出紗袋,撒入精鹽、味精,淋入芝麻油調勻即成。
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疼痛、慢性腰痛患者。
15. 金針菜根湯
鮮金針菜根30克,洗淨後放入鍋中,加水煎湯,去渣留汁,加入適量黃酒溫服。
有祛風除濕之功效。
16. 龍鳳湯
蛇肉250克,雞脯肉250克,冬筍250克,火腿肉200克。
蛇肉洗淨斬段,放入沙鍋加雞湯、薑片,文火燉煮至蛇肉熟,撈出蛇段,將蛇肉撕成細絲備用,雞脯肉洗淨切成細絲,冬筍洗淨切成細絲。
沙鍋內雞湯加麻油、料酒煮開,放入雞絲、筍絲,放入適量鹽和味精,煮熟後,將已熟的蛇絲倒入攪勻,撒入火腿肉片,徐徐淋麻油,撒入胡椒粉即成,佐餐。
可理氣活血,祛風通絡。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
17. 當歸火鍋湯
魚肉400克,豆腐500克,白菜適量,冬菇100克,當歸20克,雞湯或雜骨湯5碗。
當歸切成薄片,魚肉洗淨切片,豆腐切成小塊,白菜切片,冬菇水泡發後切絲。將雞湯倒入火鍋內,投入當歸片,旺火煮沸,再改文火煮20分鍾,根據湯的多少,酌情加些水,放醬油,精鹽調味,隨即將肉片、豆腐、香菇等下鍋,稍煮即將白菜片放入,稍煮片刻即成。
可補血調經,消炎去痛,舒筋活血。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痛經。
18. 風濕痛痹湯
稀薟草12克,蒼術9克,秦艽12克,防風9克,茯苓15克,豬腳筋10克。豬腳筋先浸軟,切成塊,各藥一起裝入紗布袋中,將豬腳筋塊和藥袋一起放入沙鍋加水,文火燉煮至豬腳筋爛熟,去藥袋,加調料即成,喝湯吃筋。
可祛風活絡,消腫止痛。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病因未明,以關節炎症為主的慢性反複發作的全身性疾病。早期有遊走性關節疼痛、腫脹和功能性障礙;晚期則表現為關節僵硬和畸形,功能喪失,導致殘疾。
病變主要在關節滑膜,也可伴有關節外的係統性損害,如在漿膜、心、肺、眼、皮膚、血管、腎等組織器官產生疾患。本病可引起全身的關節腫脹疼痛及功能性障礙,主要表現為周圍對稱性的多關節慢性炎症。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發病時應選用流質飲食,病情穩定後宜選用半流質飲食。此外應多食富含鈣質的食物,如綠葉蔬菜、海帶、蝦皮等。忌食肥膩、海腥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使炎症加重。
小部分患者發病後有自發緩解趨勢,多數患者病情反複,時輕時重,另有小部分患者病情呈持續加劇,罕有靜止。
1. 黑豆蛇肉羹
黑豆90克,蛇(有毒蛇或無毒蛇均可)1條,生薑、紅棗各少許。
蛇去其頭、皮、內髒(蛇膽另服);黑豆、生薑、紅棗(去核)洗淨。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至黑豆熟爛,並成汁狀為度,調味即可。隨量食用。
可養血祛風,通絡除濕。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坐骨神經痛屬於血不養筋者。症見肢節攣痛,屈伸不利,麻木不仁,夜臥尤甚,伴心悸氣短,健忘眩暈,舌淡白苔白薄,脈細弱。
2. 黃芪蛇肉湯
蛇(活)1條,生黃芪30克,薏苡仁60克,當歸9克,紅棗適量。
把蛇去頭、皮和腸雜(蛇膽另服);黃芪、薏苡仁、當歸、紅棗(去核)洗淨。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取出蛇骨,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可補氣活血,祛濕逐痹。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外傷性關節炎等屬於氣虛濕壅關節者。症見關節腫痛重者,痛有定處,四肢沉重,活動不便,伴肌膚麻木,身重體倦,小便短少,舌苔白膩,脈濡緩。
3. 透骨草蛇肉湯
蛇(活)1條,透骨草15克,細辛3克,當歸12克,生薑、紅棗各少許。
蛇去頭、皮及腸雜(蛇膽另服);透骨草、細辛、當歸、生薑、紅棗(去核)洗淨。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至蛇肉酥爛為度,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透達筋骨伏邪,祛除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屬於風寒濕邪伏於筋骨者。症見四肢關節腫痛,遇寒則加劇,得暖則緩解,飲食如常,舌苔白厚,脈沉遲。
4. 黃芪桂枝蛇肉湯
蛇(活)1條,生黃芪60克,桂枝9克,當歸12克。蛇去頭、皮及腸雜(蛇膽另服);黃芪、當歸、桂枝洗淨。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至蛇肉酥爛為度,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可補氣活血,祛風逐寒。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良性膝關節痛等屬於風寒痹阻、氣血兩虛者。症見四肢關節酸痛,日久未愈,遇寒痛劇,得暖痛減,伴神疲氣短,心悸頭暈,舌淡苔白,脈沉細弱。
5. 附片雞肉湯
雞肉100克,熟附片6克,紅棗適量。將雞肉洗淨切塊;熟附片洗淨;紅棗洗淨,去核。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沙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約3小時,至口嚐無麻辣感即可。
有溫腎逐寒、祛濕止痛之功效。
6. 桂枝狗肉湯
狗肉90克,桂枝9克,熟附子6克,生薑15克,紅棗10個。
將狗肉洗淨、斬塊;生薑洗淨、刮皮、切片。起油鍋,下薑片、狗肉,將狗肉炒至微赤,將薑片、狗肉鏟起;桂枝、熟附子、紅棗(去核)洗淨。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3小時,至狗肉酥爛,或口嚐藥湯無麻辣感為度,調味即可。隨量飲用。
祛風除濕,逐寒止痛。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屬於風寒濕痹阻者。症見關節或指趾腫痛,痛有定位,疼痛甚劇,宛如錐刺,得熱痛減,遇寒痛增,關節不可屈伸,患處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舌苔白滑,脈弦緊。
7. 防己桑枝粥
防己12克,桑枝30克,薏苡仁60克,赤小豆60克。把全部用料洗淨,放入瓦鍋,加水適量文火煮2~3小時,成粥即可,隨量食用。
可清利濕熱,宣通經絡。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屬於濕熱痹阻者。症見關節腫痛灼熱,起病驟急,伴發熱汗多,心煩口渴,小便短赤,舌紅苔白滑,脈滑數或弦滑。
8. 忍冬藤薏苡仁粥
忍冬藤(鮮)60克,通草9克,防風9克,薏苡仁90克。把全部用料洗淨,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3小時,成粥即成。隨量食用。
可清利濕熱,宣痹止痛。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濕熱流注者。症見四肢關節紅腫熱痛,兼汗多,發熱,身重困倦,小便短少,舌苔黃滑,脈滑數或弦滑。
老年性關節炎
老年性關節炎是發生於中老年人的慢性關節疾病,又稱為退行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本病由骨和關節組織發生退行性變化所引起,多與損傷有關,好發於負重或活動多的骨骼關節,如頸椎、腰椎和膝關節等。
本病屬於中醫“痹症”範疇,多因肝腎虧損,氣血不足,風寒濕邪侵入骨骼所致。本病的藥食調治,以滋補肝腎、調養氣血為根本。
1. 巴戟牛膝酒
巴戟天200克,懷牛膝200克,白酒1500毫升。將巴戟天和懷牛膝放入白酒中浸泡10天,每天早晚各服20毫升。
可溫腎陽,健筋骨。適用於老年性關節炎,腰膝冷痛。
2. 杜仲脊骨湯
杜仲10~15克,黑眉豆10~15克,豬脊骨250克。將豬脊骨洗淨和杜仲、黑眉豆一起置於沙鍋中,加水煮至黑眉豆爛熟,調味後喝湯食豆。
可以補肝腎,壯筋骨。適用於老年性關節炎,腎虛腰痛。
3. 狗脊煲豬尾
豬尾1條,狗脊30克,千斤拔30克。將狗脊、千斤拔用紗布袋裝好,與洗淨的豬尾一起放入沙鍋,加水6碗,煮至1碗,取出藥袋,調味後喝湯吃肉。
可以補肝腎,強腰膝。適用於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脊椎炎,腰肌勞損。
4. 核桃瘦肉湯
核桃仁15~30克,杜仲15~30克,豬瘦肉120克。杜仲裝入紗布袋與洗淨的豬瘦肉、核桃仁等一起置沙鍋內,加水適量,以慢火燉煮2小時,取出藥袋,加調料即成,飲湯吃肉,吃核桃仁,亦可佐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