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兒科疾病之食療
小兒癲癇
小兒癲癇俗稱羊兒風、羊痛風、豬頭風,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病因複雜、反複發作的神經係統綜合征。
本病主要因小兒神經係統發育不全,大腦皮層受到高熱或劇烈的精神刺激,產生過度興奮所致。以高熱誘發者最為多見。
驚厥時絕大多數小兒不省人事、兩眼緊閉或半開,眼球上翻、牙關緊閉、口角抽動、頭向後仰,四肢反複屈伸,同時因胸、腹肌強直,呼吸停頓,故全身缺氧,口唇青紫,身體強直,持續十幾秒鍾到1~2分鍾,但也有極少數小兒症狀較輕,意識尚清楚。
小兒癲癇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主要症狀是反複發作的肌肉抽搐和意識障礙,發作形式有全身性發作和局部性發作兩種。腦電圖對本病有50%~60%的診斷率。
1. 燉甲魚
甲魚(鱉)1隻。將甲魚宰殺去殼及內髒,洗淨切塊,鍋置火上加入食油燒熱,下甲魚塊煸炒,放入鹽、料酒、醬油等加水煮沸,再加熱水適量,改文火燉至甲魚爛熟,吃肉飲湯或佐餐,連食7天。
可補虛益氣,除濕熱。適用於癲癇。
2. 龍眼燉羊腦
羊腦1個,龍眼肉20克。羊腦洗淨和龍眼肉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煮沸,改文火燉1小時即成,可分次食用。
可養血祛風。適用於癲癇。
3. 豬蹄豬心湯
豬蹄2個,豬心1個,鮮地榆30克。將豬蹄、豬心、鮮地榆洗淨入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15分鍾,改小火燉至肉爛湯濃,揀去地榆,加鹽等調料調味即可。吃肉,飲湯。每日1次,每劑分3日吃完。連吃3~5劑。
可涼血止血,鎮靜補心。可輔治小兒癲癇。
4. 竹筍雞蛋湯
鮮竹筍200克,雞蛋1隻。
將鮮竹筍剝殼,洗淨,去老筋,切絲;雞蛋打入碗內,攪勻,備用。炒鍋上火,放入食用油燒熱,投入筍絲略炒,加水適量,大火燒沸,改用文火煮3~5分鍾,兌入雞蛋汁,調入精鹽、味精即成。每日1劑,連服10天為1個療程。
適用於痰熱或陰虛所致的小兒癲癇。症見發熱頭痛、喉間痰鳴、角弓反張等。
5. 黃瓜藤貝母湯
鮮黃瓜藤50克,川貝母1克,蜂蜜適量。將黃瓜藤洗淨切段,川貝母研末,備用。鍋內加水適量,放入黃瓜藤,煎沸15分鍾,去渣,調入川貝末、蜂蜜即成。每日1劑,15天為1療程,連服2~3個療程。
黃瓜藤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川貝母潤肺化痰、除熱散結。適用於小兒癲癇。
6. 羊腦枸杞
羊腦1個,枸杞子30克。羊腦洗淨和枸杞子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煮沸,改文火燉煮1小時,加調料即成,分次食用。
可補腎益精,養血祛風。適用於癲癇。
7. 鬱金橄欖膏
橄欖500克,鬱金250克,明礬200克。橄欖去核搗爛,和鬱金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煮沸,改文火煮成濃汁,去渣後加入明礬,繼續文火煎煮至膏狀即成,每次服1匙,溫水送服。
可清熱涼肝,止驚鎮靜。適用於小兒癲癇。
8. 枸杞葉炒豬心
枸杞葉150克,豬心1隻。將枸杞葉洗淨,豬心洗淨切成小塊,將炒鍋置火上加入花生油,放入枸杞葉、豬心塊同炒,快熟時加食鹽、味精等調料即成,佐餐或食用。
可養血寧心,除煩益智。適用於小兒癲癇。
小兒腹瀉
小兒大便次數增多與大便發生偏於稀薄的性質改變,均稱為小兒腹瀉。
小兒由於消化係統尚未發育成熟,消化酶的活性較低,機體防禦功能差,營養需要量相對較高,故胃腸道經常處於緊張狀態,易發生腹瀉。本病多由於飲食不當和腸道內或腸道感染引起,腸道內感染以致病性大腸杆菌及輪狀病毒為多見。
本病患者主要表現為腹瀉,大便可呈水樣、蛋花湯樣,或黏液膿血便,有時有嘔吐及發熱現象,嚴重者可引起脫水、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病兒容易出現煩躁不安,甚至昏迷。
1. 消食餅
雞內金1~2個,麵粉100克。
將雞內金洗淨晾幹,放在瓦上用微火焙焦,研成碎粉,與麵粉一起和成麵團,擀成5毫米厚的薄餅置火上烙熟,然後切成小方塊,繼續用小火烘幹即成,在和麵時也可加少許芝麻和白糖則味道更美。
可消食化積。適用於消化不良,小兒腹瀉。
2. 益脾餅
雞內金15克,麵粉500克,白術30克,幹薑6克,紅棗250克。
將白術、幹薑用紗布包紮,與紅棗一起放入沙鍋內,加水煮沸,文火煮1小時去藥包,除去棗核,繼續用文火煎煮,亦把棗肉壓拌成棗泥,放冷後與雞內金細粉、麵粉混勻,加水適量和成麵團,再擀成薄餅,以小火烙成餅,食用。
可以益脾,健胃,消食。適用於小兒腹瀉,消化不良,小兒食欲不振。
3. 蘿卜酸梅湯
白蘿卜250克,酸梅2枚。蘿卜洗淨切成薄片,和酸梅一起放入沙鍋,加水3碗,煮沸,文火煮至1碗水,加調料即成,喝湯。
可以寬中,行氣,化積。適用於消化不良的小兒腹瀉。
4. 山楂神曲粥
山楂30克,神曲15克,粳米100克,紅糖6克。將山楂洗淨,神曲搗碎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煮半小時,去渣取汁備用,將粳米洗淨放入沙鍋加少量水煮沸,改文火加入藥汁煮成粥,加入紅糖即可食用。
可以健脾胃,消食積。適用於消化不良,小兒腹瀉。
5. 蒲公英燉豬肚
豬肚1副,蒲公英適量。將洗淨的豬肚、蒲公英一同放入沙鍋,加適量清水,少許食鹽燉煮,熟後喝湯、吃豬肚。
適用於溫熱型小兒腹瀉。
6. 山藥麥芽飲
山藥、蓮子各15克,麥芽、茯苓各5克,白砂糖15克。將上述各料一同研粉,然後用開水衝服即可。每日2次,每次1劑,10天為1療程。
可健脾和胃,收澀止瀉。適用於小兒秋季腹瀉。
7. 淡藕粉飲
先將藕粉25克用少許冷開水調成糊狀,再衝入沸水攪拌即成。每日數次。
可健脾止瀉。適用於小兒腹脹、腹瀉、大便呈糊狀。
8. 米湯加鹽液
米湯500毫升加細鹽1. 75克,按每公斤體重20~40毫升,4小時內服完,以後隨時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
適用於小兒腹瀉。
9. 香蕉泥
取淡紅茶衝香蕉泥食用。
適用於小兒腹瀉。
10. 淮山藥泥
取淮山藥500克,洗淨切碎,加少許水煮爛,用紗布過濾後飲用。
對遷延性及慢性腹瀉有效。
11. 栗子糊膏
栗子10枚,白糖25克。栗子去皮,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煮成糊膏,加白糖調味,每日服2次。
可養胃健脾。適用於小兒脾虛腹瀉。
12. 山楂山藥餅
山楂、山藥、白糖各適量。山楂去核,山藥洗淨切塊,一起放蒸鍋蒸成爛熟,加入白糖攪勻,壓成薄餅。
可健脾消食,和中止瀉。適用於小兒腹瀉,脾虛久瀉。
13. 白果雞蛋
白果仁2個,雞蛋1個。將白果仁焙幹,研末,雞蛋一端用釘子紮一個孔,將白果粉裝入蛋內,將紙封孔,將雞蛋豎在烤架上微火烘烤至熟。去殼食用。
可健脾理虛,固澀。適用於小兒腹瀉。
14. 白扁豆粥
白扁豆60克,粳米100克。二者同煮粥分次服之。
適用於濕熱型小兒腹瀉。
15. 山楂粥
山楂30~40克,或鮮山楂60克,粳米100克,白砂糖10克。將山楂洗淨切碎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煎取濃汁,加入粳米煮粥,沸開後調入砂糖,即可服用。
適用於傷食型小兒腹瀉。
16. 檳榔粥
檳榔3~5克,粳米50~100克。將檳榔切片,以沙鍋煎汁,同粳米煮成粥,每日分1~2次服用,不宜久食。
適用於傷食型小兒腹瀉。
17. 防風藿香粥
防風10克,藿香5克,蔥白、白蔻各3克,粳米100克。將米煮粥,快熟時,加入以上藥品煎成的藥汁。再略煮片刻即趁熱食用。
適用於風寒型小兒腹瀉。
18. 山藥蛋黃粥
山藥60克,粳米200克,蛋黃3個。山藥切塊同粳米煮成粥後,調入熟雞蛋黃服食。
適用於濕熱型小兒腹瀉。
小兒濕疹
小兒濕疹是小兒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
一般來說,患兒有遺傳傾向的過敏因素時,易患較重的或遷延反複的呼吸道感染及消化不良症。長大後常患其他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食物或藥物過敏反應等。
有遺傳傾向的過敏體質的幼兒,由消化道攝入食物性抗原(如蛋白質等)後,此抗原進入體內會產生一種特殊抗體,結合於真皮層的血管壁及其附近,如再遇抗原,即出現皮疹。所以小兒消化不良或喂養不當時較易發病。
本病大多發病在出生後2~3個月,多見於兩頰、前額及頭皮,可蔓延至全身。皮疹形態大小不一,自紅斑、丘疹、皰疹以至滲液、結痂和脫層,以瘙癢及複發性為其特點。
1. 綠豆冬瓜湯
取綠豆、冬瓜適量,煎水飲用。
可清熱解毒,消暑利濕。
2. 苡米桂花粥
苡米30克煮成粥,米爛時加入澱粉少許,再加入砂糖、桂花少量,即可食用。
適用於小兒濕疹。
3. 銀花茶
銀花20克,水煎,加糖適量,代茶飲。
適用於小兒濕疹。
小兒支氣管哮喘
小兒支氣管哮喘是一種變態反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引起廣泛性、可逆性小兒支氣管痙攣,症見突然喘息、哮鳴、咳嗽、咯白痰,每次發作可數小時至數日,間歇期正常。
本病病因未明,似與環境接觸、遺傳、過敏體質有關。
1. 冰糖杏仁湯
杏仁15克,冰糖30克。將杏仁和冰糖一起放入沙鍋內,加水煮沸,改文火煮20分鍾即可,分早晚2次服。
可以補肺虛,止咳喘。適用於小兒哮喘。
2. 川貝豆腐
川貝3克,白豆腐1塊,青蔥5根,冰糖適量。將青蔥洗淨切段與川貝、白豆腐一起放入大碗,上籠蒸至冰糖溶解即可,趁熱吃豆腐飲湯。
可止咳定喘。適用於小兒哮喘,百日咳。
3. 核桃梨汁
核桃仁30克,冰糖30克,梨150克。梨洗淨去核,同核桃仁,冰糖共搗爛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煮成濃汁,每次服1湯匙,日服3次。
可清熱止咳。適用於小兒哮喘,百日咳。
4. 蜜糖雞蛋
雞蛋1個,蜂蜜2湯匙。將雞蛋去殼,在油鍋內煎熱,加入蜂蜜,起鍋趁熱食用。
可滋陰養血,清熱潤燥。適用於小兒哮喘。
5. 柿子餅
麵粉250克,熟透軟柿子500克。
將柿子去皮及瓤舌,和麵粉摻在一起,如水分不夠,再加水調成稍稀的麵糊,將平底鐵鍋放火上,先擦一層油,然後倒入一勺麵糊攤平成薄餅,2~3分鍾後翻麵,待兩麵都變色烤熟後,即可出鍋,甜而不膩,柔軟爽口。
可潤肺寧咳,澀腸止瀉。適用於小兒哮喘、瀉肚。
6. 糖溜白果
水發白果150克,白糖100克,澱粉25克,堿適量。將白果砸破取仁,放入鍋內,加清水,加堿燒開,去皮和心,裝入碗內,加清水,上籠蒸熟,取出。鍋內加清水,放入白果、白糖,置火上燒開,放入澱粉上芡,即可食用。
可斂肺定喘,止帶縮便。適用於小兒哮喘,痰咳。
小兒肺炎
小兒肺炎是肺部的急性傳染性疾病。以突發高熱、胸痛、咳嗽、咯痰、氣急為主要症狀。
本病好發於冬春二季,以2歲以下小兒發病率高。按病因分為病毒性肺炎、細菌性肺炎和其他如支原體、衣原體和真菌等引起的肺炎。
1. 白果冬瓜子杏仁飲
白果3個,冬瓜子15克,杏仁5克,冰糖適量。白果、冬瓜子、杏仁以水煮熬後,去渣,加入冰糖調勻,每日3次,每次1小杯。
具有清肺化痰平喘的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喘,發熱,汗出,喉中痰鳴,痰黃稠者。
2. 刀豆薑糖飲
刀豆子、紅糖、生薑等量。刀豆子炒幹,研粉,加紅糖、生薑湯送服,每日3次,每次6克。
具有宣肺平喘的功效。適用於風寒閉肺,發熱無汗,鼻塞流涕,喘重咳輕者。
3. 百合藕粉羹
新鮮百合50克,藕粉適量,冰糖適量。百合、冰糖加水煮爛後,加入已調成糊的藕粉,做成羹。每日2次,每次食用1小碗。
具有潤肺健脾的功效。適用於小兒肺炎後期,陰虛低熱盜汗,口幹咽燥,幹咳少痰者。
4. 核桃羹
核桃仁250克,甜杏仁汁300克,冰糖適量。核桃仁用溫水浸泡,去皮搗爛過濾,去渣取汁,加入甜杏仁汁、冰糖、清水適量煮沸即成。每日食用2次,每次1小碗。
具有清熱化痰宣肺的功效。適用於小兒肺炎後期,氣虛咳喘無力,痰稀量少,無力咳出者。
5. 花生仁山藥薏米粥
花生仁250克,薏米50克,山藥50克,粳米50克。將花生仁、薏米、山藥和粳米分別洗淨,加水適量煮至粥稠為止。每日2次,每次食用1小碗。
具有清熱潤肺和胃的功效。適用於小兒肺炎後期,身體虛弱,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者。
6. 蘆筍飲
鮮蘆筍500克,白糖適量。鮮蘆筍搗取汁,加入白糖飲用。
具有泄火解熱的功效。適用於痰熱咳嗽,發熱口幹,痰黃稠,肺熱咳血等患者。
7. 蘿卜排骨湯
豬肋排骨250克,蘿卜250克,生薑、精鹽各少許。燒熟食用,每日2次,每次1小碗。
具有清熱解毒,順氣止咳,利尿發汗的功效。適用於肺炎初愈,咳喘無力、自汗、四肢欠溫者。
8. 石膏粥
生石膏100克,粳米60克,蔥白2根,淡豆豉6克。將石膏打碎,用水5大碗,煎至3大碗,以汁入粳米、蔥、豆豉煮成稀粥,空腹食用。
具有清熱泄火,宣散表邪之功效。適用於較大患兒大葉性肺炎初期,表邪未盡而氣熱已盛,發熱汗出,痰多黏稠者。
9. 絲瓜飲
取絲瓜60克用水煎服。
具有潤肺化痰的功效。適用於肺炎咳嗽痰多或痰黃黏稠者。
10. 蕹菜蘿卜汁
取蕹菜、白蘿卜、蜂蜜等量。蕹菜、白蘿卜同搗爛,取汁1杯,用蜂蜜調服。
具有清肺平喘的功效。適用於肺熱咳嗽,發熱有汗,口幹欲飲,伴喘息者。
11. 鮮蘆根粥
鮮蘆根150克,竹茹20克,粳米60克,生薑2片。先將蘆根、竹茹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快熟時加入生薑,稍煮即可食用。
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嘔的功效。適用於高熱引起的口渴,心煩,或胃熱嘔吐、呃逆及肺熱咳嗽,肺癰者。
12. 杏仁蘿卜粥
杏仁5克,生薑2片,白蘿卜50克。上料以水煎服。
具有辛溫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適用於外感風寒,發熱無汗,惡寒、流清涕,咳嗽痰多者。
13. 魚腥草飲
取鮮魚腥草500克搗汁,頻飲。
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水通淋的功效。適用於肺癰咳吐膿痰患者。
小兒貧血
貧血是指循環血液中單位容積內紅細胞數、血紅蛋白以及紅細胞比積低於正常或其中一項明顯低於正常,是嬰幼兒較常見的一種病症。臨床表現常見小兒麵色萎黃或蒼白,甲床、口唇、耳垂沒有血色,較大兒童可訴頭暈眼花,心慌氣短,困倦乏力等不適。
小兒貧血患者宜食用含鐵、鋅等微量元素豐富的食物,還應多食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因為維生素C可增加鐵的吸收,從而起到補血的作用。
同時,小兒貧血患者不應一味用肉類補充營養,那樣會造成小兒肥胖症的發生,加大小兒成年後患高血壓、糖尿病等與肥胖有關疾病的概率。
1. 八味粥
糯米300克,薏米50克,赤小豆30克,大紅棗20枚,蓮子20克,芡實米20克,生山藥30克,白扁豆30克。先將薏米、赤小豆、芡實米、白扁豆入鍋煮爛,再入糯米、山藥、大棗、蓮子同煮,每日早晚當點心食。
具有健胃、生氣血的功效。適用於小兒貧血,食欲差,夜驚,大便溏瀉,腹脹腹痛,四肢無力,舌質淡者。
2. 紅棗煮花生
幹紅棗25克,連皮花生米50克。紅棗、花生米煮爛,加紅糖適量食用。
具有補血生血的功效。適用於小兒貧血,麵色萎黃,周身乏力,夜驚不安者。
3. 山藥生薑羊肉湯
羊肉250克,生薑10克,山藥75克,牛奶半碗,紅糖或精鹽少許。山藥切片;羊肉洗淨切塊與生薑用文火清燉2小時,取燉好的羊肉湯1碗,加山藥片煮爛後再加牛奶、紅糖或精鹽少許食用。
具有溫補氣血的功效。適用於脾腎氣血虛衰貧血,食欲差,便溏,四肢無力者。
4. 陳皮烏雞湯
雄烏雞1隻,陳皮3克,生薑3克,胡椒6克,蔥、醋、醬適量。烏雞洗淨切塊,加入調料,燉熟,連湯帶肉分次食用。
具有補氣生血的功效。適用於小兒貧血,食欲差,便溏,口唇不榮,麵色不華者。
5. 芝麻粥
黑芝麻15克,粳米30克。先將黑芝麻洗淨,曬幹炒熟,研粉,同粳米煮粥食用。
具有補氣生血的功效。適用於小兒血虛,麵色無華,四肢無力,指甲無光者。
6. 紫河車粉
取市售胎盤粉適量,裝入零號膠囊服。每日2~3次,每次2~4克。
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適用於小兒貧血,夜驚不安,四肢無力,麵色不華者。
小兒肥胖病
小兒肥胖是指體重超過同年齡同性別小兒標準體重的20%以上。臨床絕大多數為單純性肥胖(生理性肥胖),少數為症狀性肥胖(病理性肥胖)。
長時間持續性的中度以上肥胖可引起脂肪肝和心肺功能的改變,甚至合並高血壓和糖尿病,嚴重肥胖患兒當出現肥胖通氣不良綜合症時偶可發生猝死。因此,糾正肥胖是營養狀態良好、身體健壯的傳統觀念。
1. 白茯苓粥
白茯苓粉15克,粳米50克。將白茯苓粉l5克,加入粳米,置沙鍋內,加水500毫升,煮成稀粥,每日2次,分早晚溫熱服食。
具有健脾益胃,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於肥胖症,水腫,泄瀉,小便不利等症。
2. 赤豆鯉魚
大鯉魚500克,赤小豆25克,陳皮3克,小椒3克,蘋果3克,生薑、蔥、胡椒粉、精鹽適量。
鯉魚去鱗、鰓和內髒,洗淨待用;赤小豆、陳皮、小椒、蘋果洗淨後,塞入魚腹內,再將鯉魚放入盤中,用適量的生薑、蔥、胡椒粉、精鹽調好味,灌入雞湯,上籠蒸製。
經蒸製約1小時,待鯉魚熟後,立即出籠。另加蔥絲,或其他綠葉鮮菜,用沸湯略燙,投入湯中即成。
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於小兒肥胖伴見下肢浮腫,四肢無力,小便不利者。
3. 瓜皮茶
取冬瓜皮30克水煎飲用。
具有利尿除水減肥的功效。適用於肥胖,四肢浮腫,周身乏力,腹脹,小便不利者。
4. 減肥茶
生山楂30克,薏茨仁10克,幹荷葉60克,橘皮5克。將各料研成細末合和,放入熱水瓶中,用沸水衝泡,代茶飲。每日l劑,連續服用60天。
具有理氣行水,降脂化濁的功效。適用於單純性肥胖,伴見動則氣喘,四肢無力的小兒肥胖患者。
5. 桑白皮茶
桑白皮30克洗淨切段,同時用沙壺盛水煮沸,立即投入桑白皮,煮3~5沸,撤火,加蓋悶幾分鍾,即可代茶飲用。
具有利水消痰的功效。適用於身體肥胖,素有痰飲,尿量較少兼有浮腫者。
6. 山楂銀菊花
山楂、菊花、銀花各10克。先將山楂拍碎,三味共加水煎湯。取汁代茶飲。每日l劑。
具有消食活血,化痹散腫的功效。適用於肥胖症,高脂血症。
7. 香菇蘿卜湯
香菇4隻,白蘿卜30克。將香菇、白蘿卜切絲,放入清水鍋中,小火慢煲,待熟時調味即可佐餐食用。
具有利水消腫、除油去膩的功效。適用於小兒肥胖患者日常食用。
小兒佝僂病
本病俗稱雞胸、龜背,是小兒常見的一種慢性營養缺乏症,主要是因維生素D攝入不足,以及陽光照射不足,導致骨骼發育不良所致。
本病可使骨骼係統生長發育出現障礙,也能影響神經、肌肉、造血、免疫等組織器官的功能,造成肌體抵抗力降低。
輕症小兒可見麵色蒼白,煩躁不安,睡眠易醒,夜啼,汗多,頭部可見枕禿,囟門遲閉、方顱等。重者,除上述症狀外,會出現雞胸、下肢呈O形或X形腿、脊柱彎曲等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