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皮膚科疾病之食療
疣
疣是病毒引起的以細胞增生反應為主的一類皮膚淺表性良性贅生物,多見於青少年,好發於麵部、手背、指背等處。本病由病毒感染所致,自身免疫有缺陷時也可促發疣的感染。
本病初為局限性稍隆起的粗糙皮膚損害,色灰白,邊清無暈,表麵平滑,一般無明顯自覺症狀,常見的有扁平疣、尋常疣、蹠疣等。
扁平疣俗稱瘊子,多見於青年,是少女們恨之入骨的小東西。
1. 清水黃豆芽
黃豆芽300克洗淨放入沙鍋內,加水煮沸,改文火煮至黃豆芽爛熟,加調料但忌油,喝湯吃豆芽。
可滋潤肌膚,去疣贅。適用於扁平疣、尋常疣。
2. 百合粥
百合50克,薏米仁100克。將百合和薏米仁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煮沸,改文火煮成粥。
可健脾祛濕,美容健膚。適用於扁平疣、雀斑、痤瘡。
3. 白果薏米粥
白果仁12粒,薏米100克。將白果仁和薏米一起放入沙鍋內,加水煮沸,改文火煮成稀粥,加入冰糖或白糖即成。
可清熱祛濕。適用於扁平疣。
4. 薏仁粉
生薏仁500克,白砂糖500克。將薏仁研成細末,然後加入白糖拌勻,每日服3次,每次1湯匙。
可健脾除濕,殺蟲去疣。適用於疣。
5. 板藍根桑菊飲
桑葉、菊花、板藍根各20克,以水煎服。每天1劑,10天為1個療程。
適用於扁平疣。
6. 四皮汁
黃瓜皮、絲瓜皮、茄子皮、花生皮各20克,以水煎服。每天1劑,10天為1個療程。
適用於扁平疣。
7. 炒酸苦瓜
將鮮苦瓜適量洗淨切開去籽,放入泡菜壇內浸一周,取出切絲,在花生油鍋中爆炒,加調料盛盤,佐餐,每日2次,每次100克,連食15天。
可滋陰降火,明目解毒,潤脾補腎。適用於扁平疣。
濕 疹
濕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炎性皮膚病,主要特點是多形損害,對稱分布,自覺瘙癢、反複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等。男女老幼皆可發病,無明顯季節性,但冬季常複發,一般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類。
本病為常見多發病,表現為皮膚發紅、水腫、丘疹、水泡、糜爛、滲液、結痂和脫屑等。脫屑後不留痕跡,但瘙癢常反複發作。
濕疹發病原因複雜,常由內在刺激因素(如病毒感染、消化不良、食物過敏、腸寄生蟲、服用某些藥物等),或外來刺激因素(如寒冷、毛織品、肥皂、花粉、昆蟲及某些粉末的接觸)作用於機體而引起,機體內的敏感因素對本病也有影響。
濕疹患者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致敏性食物和高糖食物。致敏性食物易引起皮膚變態反應,高糖類食物可造成皮膚感染和潰爛,故應忌食。
1. 土茯苓煮龜
烏龜1隻,土茯苓200克。先將烏龜放入盆中,衝入熱水,然後洗淨宰殺,去內髒、頭爪,連龜甲同用,土茯苓先煮1小時,然後放入烏龜再煮3小時,加調料即成,吃肉喝湯。
可清補解毒。適用於慢性濕疹、癤病、牛皮癬。
2. 芹菜炒肉
芹菜250克,瘦肉50克。芹菜洗淨切段,瘦肉洗淨切絲,炒鍋加油,放入瘦肉絲稍炒,加芹菜一同炒熟,加調料即成,佐餐。
可清熱化濕,解毒。適用於濕疹。
3. 蟾蜍水蛇粥
蟾蜍2隻,水蛇1條,粳米100克。先將蟾蜍剝去外皮,除去內髒、爪、頭,洗淨後切成小塊。水蛇剝去蛇皮,除去內髒切成數段放入開水煮熟,留肉去骨,再與蟾蜍肉、粳米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煮沸,改文火煮成粥,加調料即成。
可以止癢、祛濕。適用於濕疹。
4. 薏米小豆玉米湯
薏苡仁30克,紅小豆15克,玉米須15克。三味一同煮熟,飲湯,食薏苡仁、紅小豆。每日1劑,連服7~8劑。
適用於急性濕疹。
5. 綠豆海帶湯
綠豆100克,海帶50克,雲香10克,紅糖50克。海帶先用水泡發洗淨切絲,與綠豆、雲香一起放入沙鍋,加水煮沸,改文火煎至豆爛熟,加入紅糖即成。
可祛濕利水,適用於濕疹、皮膚瘙癢。
6. 冬瓜薏苡仁車前湯
冬瓜皮30克,薏苡仁30克,車前草15克。三者同煎後,飲湯、吃薏苡仁。每日1劑,連服7~10劑。
適用於亞急性濕疹。
7. 當歸玉竹蛇湯
烏梢蛇(幹)15克,當歸9克,玉竹15克。三者共同煎湯服。每日1劑,連服10~15劑。
適用於慢性濕疹。
8. 蓮花糯米粥
蓮花5朵,糯米250克,白糖20克,加1000毫升水煮熟食用。每天1劑,10天為1個療程。
適用於濕疹。
9. 桑葚百合飲
桑葚50克,百合30克,大棗15枚,青果10克,加水1000毫升,煮至500毫升。分2次服下,每天1劑,連服10天。
適用於濕疹。
10. 蘿卜藕汁飲
鮮藕150克,白蘿卜150克,分別洗淨切碎,放入榨汁機中榨汁,過濾後在汁中調入少許蜂蜜即可飲用。隨飲隨榨。
有涼血止血、潤腸養肺之功效。
11. 紅棗扁豆湯
紅棗10枚,白扁豆30克。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煮至紅棗熟爛,加入適量紅糖調勻即成。
有補脾養血之功效。
12. 雙菇燴蛇羹
大烏梢蛇2條,香菇、口蘑各25克,陳皮3克,芫荽10克,豬油、蔥末、薑末、黃酒、胡椒粉、芡粉各適量。
蛇宰殺後剝皮,切段,加黃酒、蔥、薑、陳皮,隔水蒸1小時,取肉留湯;口蘑洗淨,與香菇分別浸後去蒂,切絲;豬油燒熱,爆香蔥、薑末,加清水煮沸,下蛇骨(用紗布包裹)。文火煮30分鍾,棄骨加入原湯。
口蘑和香菇絲、蛇肉、陳皮,再用原湯文火燴煮20~30分鍾,加黃酒、精鹽、味精調味,著玻璃芡,撒上胡椒粉和芫荽末,隨量食,煮食3~4次,每日1次,連服數日。
適用於皮膚濕疹反複發作。
13. 冬瓜粥
冬瓜60克,粳米30~60克。冬瓜不去皮、洗淨,切成小塊。同粳米煮粥空腹食用,每日1~2次。
可清利濕熱。適用於濕熱型濕疹。
14. 桂花土豆粥
土豆100克,秈米50克。土豆去皮洗淨,切成小塊;秈米淘洗幹淨。鍋置火上,加入適量清水燒熱,加入秈米燒沸,再用文火熬粥,水開時加入土豆塊,將熟時放入桂花和白糖,煮片刻即成。
有消炎解毒,祛濕健脾之功效。
15. 赤豆米飯
粳米250克,赤豆100克。將赤豆放入沸水鍋內,煮至八成熟時撈出。粳米洗淨瀝水,加入煮好的赤豆攪拌均勻,燜熟即成。
有健脾行氣之功效。
16. 山楂白術粥
山楂15克,白術15克,一同放入鍋內煎湯取汁。與100克粳米一同煮粥即成,可常食。
有健脾消食之功效。
神經性皮炎
神經性皮炎是一種神經官能症性皮膚病,又稱牛皮癬、銀屑病。
本病的主要症狀為局部陣發性皮膚瘙癢,以午後和夜間為重,瘙癢時間數分鍾至數小時不等。因過度搔抓,皮膚會出現扁平丘疹,呈類圓形,皮膚逐漸增厚、幹粗,紋理加深,形成局部肥厚斑塊,表現有少許鱗屑、抓痕及血痂。
通常認為本病的發生與遺傳、感染、代謝障礙、內分泌、神經因素及免疫紊亂等有關。本病可發生於任何部位,發病群體以青壯年為主,且多為冬季發病,但久病之後不再有季節性。
神經性皮炎患者宜食用清涼、祛風的食物,忌食用油膩、生冷、致敏性食物、刺激性食物。
1. 金針絲瓜燉蚌肉
蚌肉30克,金針菜15克,絲瓜絡10克。把蚌肉洗淨,與金針菜、絲瓜絡共同煎湯,加食鹽調味後服食。每日1劑,連服10~12劑。
適用於血熱風盛引起的神經性皮炎,久治不愈,泛及全身。
2. 紅棗燉鴿子
鴿子1隻洗淨,與紅棗15枚,發菜10克共燉熟,加食鹽少許調味,每日服1劑。
適用於血虛風燥型神經性皮炎。
3. 穿山甲湯
穿山甲肉60克、土茯苓30克與食鹽適量煎湯。每天1劑、連服10~12劑。
適用於血熱風盛型神經性皮炎。
4. 冬瓜山藥粥
鮮山藥100克,冬瓜150克,羊肉末、粳米各50克。將粳米洗淨煮粥至八成熟,再放入羊肉末同煮。冬瓜、鮮山藥洗淨,去皮,切成塊,放入粥中同煮,熟爛後加入精鹽調味即成。
有健脾和胃、利水解毒、潤膚止癢之功效。
5. 土茯苓大棗湯
將50克土茯苓研成細末,與15枚大棗、20克冰糖一起加水煮熟,吃棗暍湯。分2次服下,每天1劑。
適用於神經性皮炎。
6. 黨參山藥苡仁湯
黨參12克,茯苓、山藥、白術、元參、雞內金各9克,薏苡仁15克,黃芩、甘草各6克。上料加水煎取汁,每日1劑,分2次服。
可以健脾化濕。適用於神經性皮炎。
7. 油菜粥
鮮油菜100克,粳米50克。將油菜擇洗幹淨,切碎;粳米淘洗幹淨。鍋上火,加入適量水,燒熱,下入粳米煮粥,快熟時加入油菜和適量精鹽,繼續煮至菜爛粥熟,出鍋即成。
此粥具有清熱解毒、散血消腫的功效。適用於血虛風燥型神經性皮炎,主要症狀為劇癢,夜間尤重,皮膚幹燥、脫屑,間有抓痕結痂。
8. 莧菜粥
莧菜5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將莧菜洗淨,切碎;粳米淘洗幹淨;莧菜、粳米同入鍋內,加水適量煮粥,快熟時加入紅糖再燒一會兒,即成。
此粥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血熱風盛型神經性皮炎。
蕁麻疹(風疹塊)
蕁麻疹,又稱風疹塊,是突然出現在皮膚上的暫時性水腫性風團,通常一天內就會消退。
本病的臨床特征為局限性風疹塊樣損害,皮損形態不規則,驟然發生,一般24小時內會消退,劇烈瘙癢,愈後不留痕跡,也可反複發作,遷延不愈。患者常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咽部發緊、聲啞、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甚至有窒息危險。
本病與體質過敏有關。誘發因素很多,如動物蛋白性食物、藥物、花粉、動物皮毛、粉塵、真菌孢子、蟎蟲感染、某些化學物質、物理性刺激、精神及內分泌因素等,均可作用於機體而誘發本病。
蕁麻疹患者應食用清熱、涼血、解毒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油膩、生冷和海腥食物,這些食物易使病情惡化或反複,甚至會引起並發症。
1. 薑醋木瓜湯
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三味共放沙鍋中煎煮,待醋煮幹時,取出木瓜、生薑,分晚早2次吃完。每日l劑,連服7~10劑。
適用於風寒外襲引起的蕁麻疹。症見皮疹色淡紅或白,遇冷或吹風後加重,得暖則輕。
2. 冬瓜菊花赤芍湯
冬瓜皮20克(要經霜後的),黃菊花15克,赤芍12克,蜂蜜少許。上料加水煎當茶喝。每日1劑,連服7~8劑。
適用於風熱引起的蕁麻疹。
3. 芪術防風小麥紅棗湯
北芪18克,白術15克,防風9克,浮小麥18克,紅棗20克。五味煎湯服,吃紅棗、小麥。每日1劑,連服5~6劑。
適用於衛陽不固引起的蕁麻疹,發疹每於出汗之後。
4. 三黑湯
黑芝麻9克,黑棗9克,黑豆30克。三味同煮服食。每天1劑,常服食。
適用於蕁麻疹。
5. 芋頭莖豬排湯
芋頭莖50克,豬排適量,共煮熟後食用。吃肉喝湯,每天1劑,兩天見效。
適用於蕁麻疹。
6. 絲瓜子穀芽湯
絲瓜子25粒,穀芽20克,紅糖適量。將絲瓜子去殼和穀芽一同煎湯,再加入適量紅糖飲用。每天1劑。
適用於蕁麻疹。
7. 山楂烏梅紅花湯
山楂、烏梅、紅花各100克,放800毫升米酒中浸泡10天。過濾後加入冷白開水800毫升,與適量紅糖調勻。每次30毫升,每天3次,20天為1個療程。
適用於蕁麻疹。
8. 茯苓木瓜湯
土茯苓40克,木瓜20克,米醋適量。將所有用料一同放入鍋中,加水共煎湯即成。
適用於蕁麻疹患者。
9. 使君子山楂豬肉湯
使君子9克,瘦豬肉90克,山楂18克。先把山楂煎湯,再把使君子去殼取肉,與豬肉共同搗爛,再與山楂湯同煮熟,一次服完。
使君子劑量若大,會出現惡心,頭暈等副作用,隻要取少許使君子殼煎水服,即能解除。適用於蕁麻疹。
10. 枸杞子烏蛇粥
枸杞子18克,玫瑰花3克,桃仁9克,烏蛇18克,粳米60克。前四味煎湯,去渣後入粳米煮粥。每日1劑,連服10~15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