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之, 你看了今天的杭州時報 了嗎?”傍晚的時候,吳甡就拿著一份今天白天剛剛買到的[杭州時報]來找史可法。
這是兩個人正式辭職以後的第二天,暫時都在南京閑居,當然心裏都非常不甘,同時他們都是經曆過了大場麵的人,雖然還不知道清軍馬上就要新一輪南侵的計劃,但也知道,現在南京西麵己經失去了最大的屏障,而清軍也絕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同時現在的朝廷,又和商毅惡交,恐怕商毅也不會輕易來救援南京,因此兩人也都為大明的命運但心不己。
其實這時史可法也正想去找吳甡,因為商毅給他來了一封信,邀請他和吳甡到杭州去,商毅在信中指出清軍南侵在即,南京己是危在旦夕,希望兩人不要困守在南京,而是到杭州來一起共商大計。史可法正在考慮商毅的邀請,見吳甡來了,正好可以和他商量一下,因為商毅請的是他們兩個人。
不過史可法並沒有開始就進入話題,而是先把吳甡帶來的[杭州時報]看了一遍。在和商毅一起守衛揚州的時候,史可法就養成了看每一期[杭州時報]的習慣,一開始史可法對[杭州時報]還頗不以為然,但慢慢的卻也覺得報紙這個新東西確實還不錯,因為在江淮戰役期間,[杭州時報]發表了大量號招南方各階層人士團結一致,全力抵抗清軍入侵的文章,也確實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而這次順逆之爭中,[杭州時報]也不斷的發表支持他們的文章,雖然沒有挽回他們的失敗,但卻為他們在基層人士之中贏得了許多支持,在兩人辭職的當天,就受到了許多商人、百姓、工匠的歡迎。而吳甡早就是[杭州時報]的鐵杆讀者了。其實不僅僅是他們,其實在南京不少官員、商人都不會錯過每一期的[杭州時報]。
隻是因為今天一直在考慮商毅的邀請,因此史可法也忘記了去買[杭州時報]看。
史可法接過了吳甡遞來的報紙,輕輕念著第一版的新聞標題:“淸虜大軍南侵在即,南京危矣;東林諸公不顧大局,大明危矣。”
內容當然還是和這次“順逆之爭”有關。文章痛訴了以黃宗羲、錢謙益、四公子等人為首的東林諸人,不顧大局,逼使李自成南撤,使南京西麵門戶大開。並且又說明,根據他得到的消息,清廷的大軍將會馬上發動南侵,因此南京的局勢十分危險,而東林黨將為這一後果付全部責任。同時提醒南京的市民,當心清軍的殘暴行為,如果條件允許,請進快從南京撤離。並且表示,那怕是南京失陷,商家軍仍然會堅守浙江,與清軍抗爭到底等等。
看完之後,史可法把[杭州時報]放下,搖了揺頭,歎道:“說雖如此,但商毅在這個時候說這些話,不是在擾亂人心嗎?”
吳甡不以為然道:“憲之,就算人心不亂,你以為南京就能守住嗎?現在的局麵,不都是那些人鬧成這樣的嗎?也該讓他們自已償償這個後果了。”
史可法聽了之後,也苦笑了一聲,把話題傳開,道:“鹿友兄,商毅也請你去浙江了嗎?”
吳甡點了點頭,道:“我來找你,不光是為了讓你看這個,也是為了這件事,你也應該收到商毅的信了吧?”
史可法道:“是啊,但鹿友兄是怎樣認為呢?”
吳甡道:“去,應該去。憲之,我看商毅不會亂說,清虜恐怕真的會馬上在發動南征,現在南京根本就守不住,而且我們現在也己是無官之人,就是留在南京,也無濟於事,不如先到杭州去暫時存身,如果南京真的失守,也可以留在杭州,協助商毅抵抗清虜的大軍,以期複國。”
史可法也不禁又苦笑了一聲,吳甡說得到也沒有錯,這確實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可惜本來是一個大好的局麵,卻一下子弄成這個樣子了。他在屋子裏來回走了幾步,才道:“鹿友兄,你先去杭州吧,我還在南京留幾天。”
吳甡怔了一怔,道:“你還留在這裏,又有什麼用?又打算做什麼?現在除非是調商毅率軍來保衛南京,否則你留在這裏也沒有用。”
史可法道:“南京是我大明的最後希望了,我不忍心就這麼放棄,留在這裏盡一盡最後的人事吧。也許他們能夠回心轉意,調商毅進京。因此你到了杭州以後,還是要盡量勸說商毅,希望他以大局為重,一但朝廷真的下旨調他入京拱衛,還請他千萬不要拒絕。”
吳甡也苦笑了一聲,道:“等到他們回心轉意,隻怕清虜的大軍都已經兵臨城下了。”
史可法道:“我也是盡人事,聽天命,不過你放心吧,如果真的無法挽回,我也會離開南京,到杭州來和你彙合,然後共同在浙江抵抗清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