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就在南京為順逆問題爭吵不休的時候,清軍早就己經作好了進攻的準備。清軍西路軍的主將是阿濟格,另外二員大將是平西王吳三桂和恭順王尚可僖。
在上一次南侵的戰鬥中,西路軍的損失並不大,而這一次將作為南征的主力軍,總計兵力約有二十二萬,其中阿濟格部共有約十萬人馬,包括有滿旗軍約有三萬,另加一萬前鋒營士兵、三千驍騎營士兵。隨軍出戰的有正紅旗固山額真韓岱、鑲藍旗固山額真屯齊、正藍旗固山額真覺羅巴哈納三名固山額真。另外有漢軍一萬人,綠營人馬二萬五千人。其餘均為包衣跟役。
而吳三桂部約有六萬餘人,仍然是以自己的山海關舊部為主,其中有關寧鐵騎七千餘人。而尚可僖部有五萬左右,一半是漢軍舊部,而另一半是在上一次南征中收降。全軍共有各種火炮一百丿丶十餘門,火銃一萬五千餘支。大部份都在阿濟格部。
盡管和上一次南征相比,西路軍的兵力沒有增加多少,但像降兵、跟役、包衣這樣的醬油兵明顯減少,而且火器的數量擴大了一倍有餘,因此實際的戰鬥力也提高了不少。
李自成剛從武昌開始撤軍, 就被清軍查知。因此阿濟格也立刻開始行動起來,等到李自成的大軍輜重有一半渡過長江之後,立刻出兵,命尚可僖率軍攻取沔陽,並在嘉漁一帶強渡長江,命吳三桂率軍沿長江北岸出擊,攻取黃州,然後沿江東進,攻取靳州、黃梅等地,而自己則率軍進攻漢陽,分從漢水兩岸渡江。
這時李自成剛剛把士兵的家眷還有輜重都送過了長江,並且下令人馬過江,卻沒想到清軍會在這個時候突然發動全麵進攻,而且動作還這麼快,幾乎一上來就是全軍出動。盡管李自成也留下了斷後的人馬,但這時大順軍的將士們一心隻顧著渡江南撤,根本就無心與淸軍作戰,因此幾處的斷後人馬幾乎都是一觸即敗。
十一月二十四日,正紅旗固山額真韓岱攻取了漢陽,並在當天於漢陽平湖門處渡過了長江,而就在第二天,鑲藍旗固山額真屯齊就率軍從漢水北岸青山地區,也突破渡江成功。二十六日,尚可僖攻克了沔陽,並在二十八日,在嘉漁一帶渡過了長江。致此,長江中遊的防線也己被清軍全部突破。
而十一月二十五的時候,吳三桂就率領大軍沿江東進,首先攻取了黃州,三天之後,又在蔪州附近大敗了從九江趕回來救援所劉宗敏,當陣斬殺大順軍四千餘人,劉宗敏部下的將領李友、穀可成、吳汝義等人均戰死於此戰之中。然後吳三桂乘勢又攻取了蔪州、黃梅、廣濟、宿鬆等地。劉宗敏在戰敗之後,愴惶渡過長江,放棄了九江,向西逃竄,希望與李自成彙合。
這時李自成的大軍以及家眷、輜重等都集中在鹹寧、通山一帶,並且準備向南逃到江西境內去躲避清軍。但因為輜重太多,犬順軍的人馬行動十分遲緩,而清軍在突破了長江之後,立刻對李自成展開了追擊,首先尚可僖在嘉漁與田見秀展開激戰,在三天的時間裏,雙方連繼激戰四場,清軍三勝一敗,殺死大順軍一萬餘人,俘虜近六千,並且生擒了大順軍的主將田見秀。而殘餘人馬在副將劉芳亮的帶領下,隻得向通城方向逃竄。
李自成率軍渡過了長江之後,剛剛到達鹹陽,站腳尚且未穩,韓岱、屯齊、覺羅巴哈納三路人馬幾乎同時殺到,清軍的三路大軍共計約有四萬多人馬,基本都是滿旗軍,還有一萬前鋒營的人馬。
而這時李自成率領的也是大順軍的主力,全部的人馬加上家謄、共計約十八萬多人。其中士兵約有八萬餘眾,主要的謀臣牛金星、宋獻策、顧君恩等人都在其內,叧外還有大將李過、高一功、劉希堯、劉體純、袁宗第、謝君友等十幾人。
李自成自認為自己有和清軍一戰的實力,而且這一戰不打也不行,因為士兵的家眷、全軍的輜重在都後麵不遠的地方,因此必須擊退清軍,才能夠獲得平安撤退的時間。因此雙方就在鹹寧東北的洪澤湖邊展開了激戰。
大順軍的士兵也知道這一戰的重要,因此全都十分努力,拚死力戰,再加上人數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一時間也和清軍殺了個勢均力敵,難分難解。但就在時,清軍剛剛成立的前鋒營表現的十分悍勇,在兩名統領努山、顧納代的率領下,在大順軍的陣中左衝右殺,銳不可擋,終於硬是將大順軍的陣勢撕開了一大口子,攪得四分五裂。結果大順軍被打得大敗而逃。
但清軍還不放手,在後麵緊緊追擊,很快就追上了大順軍家眷輜重車隊。而麵對著毫無抵擋之力的家眷,清軍絲毫也不手軟,刀砍槍刺、馬踏箭射,隻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戌渠,清軍一直追到袁溪河邊,才算是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