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質問鄭芝龍(1 / 2)

?十天以後 鄭芝龍被召回北京,向多爾袞當麵解釋,海軍基地失守,大沽口炮台被毀的經過情況 以及他的罪行。 .

雖然說清廷的軍事重點一直是在陸軍方麵,但在兩年之前 遭受最慘痛的教訓卻是從海上打過來的,因此清廷對這支海軍也確實寄於了厚望,同時也不惜花耗了巨資,修建了大沽口炮台,以保衛北京的安全。這兩年來,清廷花費在大沽口炮台和海軍身上的白銀己經超過了二百萬兩,也實在是不算少了。

盡管多尓袞也沒有指望讓水軍去進攻中華軍的登州、浙江沿海地區,但至少也要能夠自保吧,那知費盡二年心血,消耗了巨資才建立的水軍,修築的炮台在中華軍的水師麵前,居然還是不堪一擊,而且在一夜之間,全部都毀於一旦,這樣的結果當然讓多爾袞難以接受。

清廷的其他大臣也同樣對這一戰的結果非常不滿,而矛頭也直接指向了鄭芝龍,由其是聽說,在中華軍進攻炮台的時候,鄭芝龍在水軍基地中按兵不動,任憑中華軍進攻炮台,也成為眾人攻擊鄭芝龍的最大口實。

因此鄭芝龍一回到北京,還沒等回家,就立刻被多爾袞招進皇宮,麵對他和十幾位滿漢重臣的質問。

其實鄭芝龍在回京的路上早就預料到有這一出,己經想好了應對的話,因此麵對盛怒的多爾袞,還有其他的大臣的質問,絲毫也不驚慌,而是鎮定自若,道:“回稟攝政王,此次海軍敗陣,非戰之過,仍是中華軍的艦隊數量眾多,船堅炮利,艦大炮重,我軍實在萬難抵抗,故此才有此敗。”

多爾袞沒有開口,左側的何會洛“哼”了一聲,道:“鄭提督,水師建立兩年有餘,耗資百萬,打造大小艦船亦有一百餘艘,又購買了紅夷毛戰船,這次中華軍來攻,所用戰船也不過百餘艘,雙方勢均力敵,而你有基地可以存身,又有大沽口炮台相助,完全可以擊敗中華軍,以報朝廷眷隆之恩。但卻還一敗塗地,不僅基地失陷,還累及大沽口炮台全軍覆沒,我看分明是你故意殆慢軍機。”

鄭芝龍道:“何大人,海軍不比陸軍,非一二年可見成效,而且下官早曾有言,水戰無他,唯大船勝小船,大炮贏小炮耳。敵我雙方的戰船數量雖大致不差,但我大清的戰船不過都是二三百料的小船百料以上的戰船不足十艘,所有艦炮相加,也不過二百餘訂,根本就不堪大用,隻有所購的紅夷毛戰船,每艘千料有餘,可載艦炮五六十圢,到是可堪一戰,隻可惜隻有四艘,孤掌難鳴。而中華軍的戰船,大半都在千料以上,就是二千料以上者,亦不下十數隻,各艦所載火炮少則四五十門,多則近百門,如此大小懸殊,強弱分明,自是萬難抵抗。”

頓了一頓,鄭芝龍又道:“早先朝鮮使臣進獻龜甲船,下官曾力言此船虛有其表,並無大用,不可輕造,此言各位大人,還有攝政王想必都沒有忘記吧。然而諸公皆被朝鮮使用盅惑,不聽下官之言,傾盡巨資,造龜甲船二十餘艘,而一戰盡沒,當初若是將巨資全造紅夷毛戰船,縱使隻得十艘,這一戰也斷不會如此。如今下官之言勻己效驗,諸公當知下官當日所言無虛。”

鄭芝龍說完之後,滿殿肅靜,這些話鄭芝龍在以前確實都說過,因此一時也都無法再指責鄭芝龍。

過了好一會兒,譚泰才道:“鄭提督,但中華軍進攻大沽口炮台,你未率戰船出戰,坐觀成敗,中華軍攻入水寨,你也未做抵抗,反而棄寨而逃,這些點歸都是事實吧,你又作何解釋呢?”

鄭芝龍道:“譚大人所說的,確實都是事實,但敵我雙方實力懸殊,剛才下官己經說過,在當時的情況下,中華軍以巨艦數十艘,火炮數千門,強攻炮台。同時也留下了大批戰船,防備我水軍出擊,何況我大清水軍隻有這區區百餘艘小船,就算出擊迎戰也是無濟於事,因此下官也不敢輕舉妄動,隻能固守水寨。至於後來中華軍來攻水寨,想那大沽炮台有堅城可守,火炮二百餘門,紅衣大炮不下百門,尚且難以守住。而水寨己無炮台掩護,更是難以支撐,因此下官才下令放棄水寨,撤入海河內,如此才保全了近五十艘戰船。假如當時強行出戰,必會落得全軍覆沒之局。下官並非怯戰,實在是為了保全水軍根本,還請懾政王明察。”

多爾袞沉默了半響之後,才道:“鄭芝龍,你先暫且回家,聽候處置。”

鄭芝龍心裏也清楚,多爾袞沒有當廷降罪自己,實際也就等於是自己逃過了這一劫,雖然說降職罷官是不可僻免,但身家性命卻是可以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