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曲為直,峰回路轉(1 / 3)

一、以曲為直,峰回路轉

1以退為進,說話棋高一著

以退為進的口才,貌似與本意相悖,實際是用退一步的方法,取得優勢,而最終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

以退為進,比隻進不退好。因為通過退可以積蓄更大的進的優勢,比平平而進取得的效果更大。

人們一般都有這樣的常識,要用拳頭擊倒對方,如果先伸直了胳膊撞擊出去,一定會顯的用力不足;而如果先收回拳頭,再猛擊出去,一定會重重擊倒對方。

《史記·滑稽列傳》中記載著一則以退為進的論辯好口才案例。

楚莊王十分鍾愛他的一匹馬,但這匹馬因過於養尊處優,太肥胖而死。莊王命令全體大臣為死馬致哀,並要用一棺一槨裝殮,按大夫的禮節舉行葬禮。百官紛紛勸阻,莊王大動肝火,下令誰再勸阻,定判死罪。

宮中有個叫優孟的人,進宮號啕大哭。莊王問他哭什麼,優孟說:“這匹馬是大王最心愛的馬,以楚國之大,什麼東西弄不到!現在卻隻以大夫的葬禮來辦喪事,實在太輕慢了!我請求用君王的禮儀來埋葬。”

楚莊王一聽甚為高興,便問:“依你之見,怎麼個埋葬法呢?”

優孟說:“最好以雕琢的白玉作棺材,以精美的梓木做外槨。還要建造一座祠廟,放上牌位,追封它為萬戶侯。這樣天下的人就知道,大王是輕賤人而貴重馬了。”

楚莊王一聽,如夢方醒,說:“我的過錯竟到了這種地步!”

優孟說服楚莊王別葬馬,不是直言相阻,而是以退為進,先消除了莊王的對抗情緒和排斥心理,最後取得論辯的勝利。

某山區一個小村的支部書記帶領群眾修路時,放炮炸石砸斷了一家農戶的梨樹。這顆梨樹是這家農戶的財源,主人揪住支書要他賠。

支書說,秋後一定賠償,但主人不肯,主人的兄弟一擁而上,把支書好一頓打。村裏的黨員和群眾都火了,要求狠狠整治打人者。第二天開村民會,鬧事的人也覺得理屈,準備挨整。

不料,支書開口竟做檢討:“老少爺們,我還年輕,得大家幫扶。哪個活我安排錯了,哪句話我說得不對,大家擔待,我作檢討。”對被打的事竟一字不提。

後來鬧事的人找到支書,當麵認了錯:“你是為全村,我是為自家,我錯了!今後你咋說,我咋幹,聽你的。”

支書是很懂得交談之道的。為了開辟富裕之路,他忍下了個人委屈。但是,他的忍讓和退縮,不是懦弱,而是一種堅強;同時也是一種方法,一種有效的以退為進的方法。

由此可見,以退為進的交談方式,是一種有效的交談策略。它表麵是退縮,實質是進攻,退是為了更好的進。就像拉弓箭一樣,先把弓弦向後拉,目的是為了把箭射出去。

運用這種方法,要注意幾點:

①要知情,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②要有度,退要適度,進要有力,有如拉弓,過度則弓弦易斷,不夠則不能把箭射遠。

③生拉硬扯是不能取得好結果的,隻有順應對方的話題和心態,自然而然,順理成章,才能退得巧妙,進得有力。2先放後收,語言張弛得宜

人們通常都具好奇心,越不讓做的偏要做,越要求做的偏不做。掌握這種心理,我們在說話時采取欲擒故縱的手法,先放後收,常能出奇製勝。

1925年,賀龍任湖南澧州鎮守史,他的部下在津市沒收了一批英國商人偷運的軍火和鴉片。為此,英國駐華大使館的官員由省政府官員陪同,前來找賀龍交涉。

英國官員傲慢地說:“敝國商人在貴地津市經商,財物被你手下的人搶劫一空,請你處置。”

賀龍不緊不慢地說:“那就請你寫一張丟失貨物的清單吧。”

英國官員以為賀龍真要追還被沒收的走私商品,就一件件寫了起來。此時,走來一個軍人向賀龍報告,英國人的貨裏有不少是槍支、彈藥和鴉片。

賀龍一聽,就對英國官員說:“請你把槍支、彈藥和鴉片都寫上吧!”

英國官員照辦了,還簽了名。賀龍接過清單,臉一沉,說:“我正在追查私運這批軍火、倒賣毒品的罪犯,想不到你們倒自己送上門來了!你們違反了中國的法令,我要向國際法庭控告你們!”

英國官員張口結舌,狼狽不堪。

賀龍在這裏就運用了欲擒故縱法。

這一縱一擒,就像一股奇兵,使傲慢的英國人在放鬆戒備中上當,最終無可奈何地服輸。

利用人們的應激心理,巧用欲擒故縱法,可以達到預期目的。

東漢末年,有個郡守得了不進飲食的重病,專程請名醫華佗來治病。華佗給郡守切脈後,既沒有開藥方,又沒有針灸,自個兒不聲不響走了。

郡守以為招待不周,連忙送去財禮,請吃酒席。華佗見財禮就收,見酒席就吃,但就是不開藥方。

一晃十多天過去了,郡守讓兒子去問華佗,而華佗卻帶著錢財走了,還留下一封信:“無恥郡守,枉活人間。”氣得郡守怒不可遏,連聲呼叫:“抓住他!殺了他!”

人馬分頭追了兩個時辰,沒有抓住華佗,郡守又急又怒,氣喘籲籲,大聲咳嗽,口吐出一大灘黑血,吐過之後,郡守覺得好多了。

次日,華佗回來,將財禮退還主人,並告訴他:“你的病根已經除掉了。”

華佗利用人的應激心理,先縱他生氣,使他吐出淤血,達到了治病的目的。

明朝時,四川有個楊升庵,中過狀元。皇帝因他諷刺自己,要把他充軍到很遠的地方。

楊升庵想:充軍還是離家鄉近一點好。他就求見皇帝說:“皇上要把我充軍,我也沒啥說的。不過,我有個要求。”

“什麼要求?”

“任去口外三千裏,不去雲南碧雞關(今昆明)。”

“為哪樣?”

“皇上不知,碧雞關,蚊子有四兩,跳蚤有半斤!切莫把我充軍到碧雞關呀!”

皇帝心想:哼,你怕到碧雞關,我偏要叫你去!於是下令:楊升庵立即充軍雲南!

楊升庵利用對方的逆反心理,巧用欲擒故縱法,達到了目的。

美國第三十屆總統柯立芝的女秘書,打字時常將標點搞錯。為了說服她,柯立芝運用了欲擒故縱法。

柯立芝友善地說:“你今天穿這套衣服很合適,看起來真漂亮!”

因為柯立芝平時很少讚美人,女秘書不好意思地羞紅了臉,低著頭。然後,柯立芝又說:“你別這麼緊張,我隻是希望你高興一下。對了,以後你打字的時候,多注意一下句號和逗號。”

女秘書欣然接受了意見。

從這些故事中,可以看到,說話藝術在於有條有理,對人心思,先放後收,常常順應了人們的習慣心理,等你把話題轉變收緊網口時,別人自然被你的話所折服。3委婉暗示,遇矛盾巧周旋

在交際中,處處有委婉,常常用委婉,它可大大增強交際效果,委婉有時實在是妙不可言。

在社交言談中,富有語言表達能力的人,能夠駕馭語言的功力,能夠自如地使用多種語言表達方式,不斷探求各種各樣的語言風格。

談起《水滸傳》,人們便會立即想起那心直口快的“直炮筒”魯智深的形象。其實,即使是最直率的魯智深,有時也離不開委婉,說話也有含蓄的時候。電視劇《魯智深》寫魯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後,為了逃避官家的追捕,隻得削發為僧。劇中有這樣一段台詞:

法師:“盡形壽,不近色,汝今能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