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瑞典進行大選。廣大選民對當局實行的勒緊褲帶政策不滿,而選擇了主張充分就業和增加公共開支的社會民主黨。帕爾梅在闊別了他六年之久的首相府後,又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位置上。
麵對80年代初東西方關係的僵局,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頻繁爭奪,再次出任首相的帕爾梅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維護本國的和平與安全之上。他在上任後宣稱:社會民主黨政府將“堅定不移地奉行武裝中立政策”,“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保衛瑞典的領土不受侵犯。”
自1981年蘇聯一艘潛艇在瑞典的海軍軍事基地卡爾斯克魯納附近擱淺後,不明國籍的外國潛艇頻頻進入瑞典海域。1982年為47次,1983年達63次之多。帕爾梅政府對此采取了自衛行動,宣布瑞典海軍無須事先警告即可向侵入領海的外國潛艇發射火器。1983年4月,帕爾梅召見蘇聯駐瑞大使,向他遞交了一份照會,強烈抗議蘇聯潛艇1982年10月初侵犯瑞典的霍爾斯海灣水域。潛艇事件又一次觸發了這個中立國家人民的敏感神經,瑞典自發的國防運動與和平運動變得活躍起來。作為首相的帕爾梅表現出主權高於一切的勇氣,甚至命令海軍直升機向不明國籍的潛艇投深水炸彈。
作為世界和平事業的積極衛士,帕爾梅多次向各國呼籲:用和平手段解決地區衝突,呼籲超級大國進行談判,停止軍備競賽和裁減核武器。同時,他的黨也在為繼續爭取建立中歐無核區走廊和北歐無核區而努力。
帕爾梅對地球上任何一個熱點地區的衝突都非常關心,他心中經常牽掛著世界大小角落的和平與安全。但他卻恰恰忽視了他自己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公事之後的安全保衛。他從反對特殊,便於接觸群眾方麵考慮,拒絕在工作之外對他的警衛保護。可是,他很少甚至沒有想到他本人可能成為恐怖活動的攻擊目標。
1986年2月28日,一顆罪惡的子彈打破了瑞典那令人悲痛的寧靜。
1984年6月,中國總理訪問瑞典。他在歡迎中國客人的宴會上講:“中國總理來訪,在我國曆史上還是第一次。”認為這次來訪是兩國間曆來存在的良好誠摯關係的明證。他稱讚在曆史上中國文化對瑞典文化的影響。首相還愉快地接受了訪華邀請。遺憾的是,帕爾梅還沒有等到那一天的到來,就猝然離開了人世。
帕爾梅去世幾年後,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華約集團解體,東西方冷戰結束,和平與裁軍進入一個新階段。但這個世界並不太平,地區衝突不斷。戰火依然在歐洲及世界其他地區燃燒,同帕爾梅為世界和平事業所作出的貢獻不會被世人忘卻一樣,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努力任何時候也不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