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豐富精當:演講選材的藝術(1 / 3)

二、豐富精當:演講選材的藝術

1精心選材,服務演講主題

如果說,主題是演講的靈魂,那麼材料則是其血肉和依托了。離開了主旨,無論怎樣生動典型的材料,都將是廢話,毫無價值可言。因此,演講者必須從大量占有的材料中,把那些與主題直接有關的、並能有力表現和支撐主題的材料精心篩選出來,發揮它“以一當十”的作用。

1941年,陳毅同誌接任新四軍軍長,發表了著名的《就職(代軍長)演講詞》,他針對“皖南事變”後蔣介石政府一心想扼殺革命武裝的嚴峻現狀,著重闡明“人民軍隊是任何反動派也消滅不了的”這一鮮明主旨。為了表現這一主旨,他僅選擇了兩個極有說服力的材料。請看其中一段演說詞:在大革命失敗的時候,朱德總司令隻帶了800多人上井崗山,就發展為今天50萬大軍。這樣千下去是一定會勝利的。新四軍的前身是南方各省的遊擊隊,那時全部隻有2000多人,囤當時在殘酷的鬥爭中,還受到損失。項英同誌和兄弟在一起,在廣東、江西交界的一個山上,隻有200多人。3、5年後,新四軍發展到9萬人,今天9萬人還會被他消滅嗎?要被消滅,在大革命失敗時就可以被消滅;在3年遊擊戰革命失利的時候,也可以被消滅,但是沒有被消滅,相反的是十倍百倍的壯大與發展。今天新四軍有9萬人馬,四五省的抗日民主根據地,將近一萬萬的人民擁護,誰想來消滅他,誰就要失敗。新四軍是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他是最堅決的,為著中華民族的解放與人民的事業而奮鬥。中華民族一天不解放,中國人民一天不解放,則新四軍必然會發展,是毫無疑義。這段演講,沒有刻意的語言的雕琢與修飾,卻格外鮮明有力,最根本的一點就是主題深刻,論證有力。演講者征戰一生,能夠說明人民軍隊不可戰勝的事例可以說是俯拾即是,但他隻精選了兩個事例,而且都是數據的對比。一是“朱德總司令隻帶子800多人上井崗山,就發展成今天的50萬大軍”;二是新四軍幾經挫折“隻有200多人,3年後發展到9萬人”。是啊,800人沒有被消滅,50萬大軍能被消滅嗎?200人沒有被消滅,“今天9萬人還能被他消滅嗎?”這兩個對比,雄辯地證明和表述了主旨,好像量物的秤杆一樣,“一砣壓千斤”,具有使人心悅誠服的說服力。

青年演講者戴芳的《青春,應該閃光》是一篇優秀演講。這篇演講的中心,著重議論“青春應該閃光”和“青春怎樣閃光”,對於第二個層次的中心論點的回答,也是“用事實說話”:年輕的朋友們,我們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青春?

我國古往今來許多有誌之士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楷模。宋朝的辛棄疾年僅21歲,就領兵抗金,“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魯迅先生也是21歲東渡日本,立下“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豪邁誓言;我們敬愛的周總理19歲就寫下氣壯山河的詩句:“大江歌罷掉頭東”,決心把青春獻給祖國的解放事業……他們的青春如同銀河係的繁星,在人類史冊上閃爍著璀璨的光芒。這是最有價值的青春!這種青春是無尚崇高的。要有這樣的青春、需要付出艱苦的勞動,畢生的追求,甚至用血的代價去換取。

再請看看我國的女排英雄們吧。她們以敢於拚搏的非凡毅力,用堅持不懈的勤學苦練,終於衝出亞洲,攀登上世界排壇高峰,榮獲了三屆世界杯女排冠軍。為祖國爭得了榮譽。什麼是中國姑娘們的心聲?請聽她們的回答:“人生能有幾次搏,我們決心為祖國的榮譽去頑強搏擊”;“有些人的青春是在花前月下度過的,而我們的青春卻在緊張激烈的旋律中度過”;“我們能夠為祖國、為人民爭得榮譽,這就是我們運動員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快樂……同學們!朋友們!你們聽見了嗎?聽見了嗎?這,就是中國女排英雄們用自己的青春所譜寫的一曲氣勢磅礴的時代交響樂,這就是世界上最美的旋律,振奮人心的最強音。她們為中華民族爭了氣,她們為中國人民爭了光,她們沒有讓青春在無聊的享受中虛度,而是讓青春在艱苦的磨煉中閃光;他們沒有讓青春暗淡失色,而是讓青春光彩奪目。年輕的朋友們!中國女排英雄們不就是我們這一代青少年共同學習的榜樣嗎?這篇充滿青春活力的演講,其根本點是煥發青年一代為祖國繁榮和民族振興奮起拚搏、添光加彩。為了闡述主旨,演講者深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她從古代英傑辛棄疾到現代偉人魯迅、周恩來,簡括了他們在青年時代為祖國、為民族努力奮鬥的業績,給青年一代樹起了一組光彩照人的“楷模”群像,進而又以重筆描繪了女排姑娘這一過硬的典型,為青年一代樹起了光輝的榜樣,突出了演講的中心,升華了主旨,使人獲得巨大的精神力量。如果在回答“青春應當怎樣度過”這一問題時,撇開了上述材料,或者是引用了一些無關要旨的事實,演講也就不具備感人的魅力了。

在演講中引用的材料,不在於事情的大小,也不在於材料的長短,關鍵在於與主題有無關係,是否能為表現主題服務。1988年,高振環的《勞動,是神聖的》這篇演講佳作所要表達的中心是:勞動是神聖的,勞動是幸福的。其中選用了這樣一個材料:我認識這樣一位普通的知識分子。他生長在美麗的天府之國,50年代末,畢業於成都輕工業學院,懷著拳拳的報國之情,來到了北國江城。30年來,他曾有許多機會可以回到錦繡的家鄉,然而都被他主動放棄了。這些年裏,他先後取得了11項科技成果,藍天上飛翔的人造衛星,大海中馳騁的艦艇,都有他研究製造的零部件。他的一腔熱血和一顆赤誠的心,都貫注在祖國的塑料工業上。有許多人並不知道他的名字。然而他不無自豪地說:“在神聖的勞動中我收獲了快樂;在創造的艱辛裏,我體驗到人生的幸福。一個人最大的快樂,就在於永不疲倦的追求和創造,勞動是人生幸福的源泉。”演講引述的這位知識分子的材料,沒有冗長的敘述和細致的描繪,而是用簡潔流暢的語言概括了主人公的動人事跡,有言、有行、有境界,具體生動。演講主旨正是借助主人公的豪言壯語來表達的,既服務了主題,又表現了人物的崇高境界,一舉兩得,效果極佳。

為主題服務的材料,既可以是正麵的事例,也可以是反麵的典型,還可以將正反材料綜合運用,形成鮮明的對比。陳榮芬同誌在《世界也有我們的一份》的演講中,正是選擇正反不同的兩個材料揭示主題的。她說道:

其實,命運之神並不特別地厚愛誰,成功的機會誰都有,關鍵是我們能否不失時機地把握它。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IC凱蘇拉在《去爭取》一文中談到這樣兩個真實的故事。西爾維亞夢想成為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她出身高貴,一直在發揮上流社會的關係和父母職業成功的優勢,受到了家庭的幫助和支持。她也確實具有這方麵的天賦:常常說:“隻要有人給我一個在電視上露麵的機會,我知道我就會成功!”可她為此做了些什麼呢?沒有!隻是在等待。結果,她等待了10多年,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逝了。

哈裏是一個移民家庭裏10個孩子中的老大,父親給人看門,家境貧困常常斷炊。高中階段,他既要做家務,又得打短工掙錢,朋友們稱他為“過分賣力工作的人”。他解釋道;“我沒有其他選擇……我絕不可能得到任何現成的東西,我必須從醒來那一分鍾就開始工作,直到睡覺。”升大學時,他入學成績很差,學校負責人對他說:“你絕不能讀好大學,以你的成績競爭讀大學是很困難的。”建議他改讀商業學校。然而哈裏不聽從,咬著牙在大學苦讀。他的閱讀能力可憐到領會不了講義,每章都要反反複複地讀5次,而他的閱讀速度又很慢。別人幾小時就準備好的考試,他卻要整整30個小時。但是他最終不但完成了大學學業,還獲取了博士學位,成了一名營養學權威人士,現在領導著美國和加拿大2000多個聯營保健食品商店。

朋友們,從西爾維亞身上,我們應該吸取什麼教訓?哈裏又給我們怎樣的啟迪呢?失去的,永遠不能重新尋找回來,重要的是立足現在,把握未來,緊緊扼住命運的咽喉,真正做自己的主宰者。

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演講者選取西爾維亞和哈裏二人做對比:兩個不同的環境,兩個不同的起點,兩種不同的對待,兩種不同的結果。這樣一對照,“青年一代要奮取進擊,努力把握自己的命運”這一主旨就深刻揭示出來,使聽眾深受啟發和鼓舞,這樣選材實在絕妙。

2運用典型材料,以一當十

常言道:“文貴於精”,能反映和表現主題的材料往往很多,顯然不能全部羅列到演講稿中去。隻能選擇高質量的有代表性和有說眼力的材料,這就是人們常常談到的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最能代表事物的共同特性,最能反映事物的本質,最能深刻地表達主題思想,既有反映的“深度”,亦有表現的“力度”,它能起到“以一當十”的良好效果。一個生動感人的典型材料,往往能在人們心靈上烙下深深痕跡,留下久久不可磨滅的印象。

廖烈東的演講《責任》社會反響強烈,其根本著眼點是,激發年輕一代擔負起崇高的民族責任感,為振興中華發光發熱。在這篇抒情色彩很濃的議論演講中,他沒有泛泛舉例,而是精選典型材料揭示主旨。請看:責任感本身就富有一種持久堅定、不屈不撓的特征!看看我們那些老一輩的革命者吧,他們和逆境搏鬥,經受了許多挫折,但在今天,仍然充滿激情、充滿自信,仍然為了我們民族的昌盛,為了中華之崛起而不懈地努力!大家熟悉的老詩人艾青,多年來含冤受屈,飽曆滄桑之苦,可一當他重新獲得了工作的權力,重新走進了建設者的行列,便自豪地歌唱:

即使我們是一支蠟燭

也應該“蠟炬成灰淚始幹”

即使我們隻是一根火柴

也要在關鍵時刻有一次閃耀

即使我們死後屍骨都腐爛了

也要變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燒

他沒有哀歎,沒有悲觀;相反,“霜重色愈濃”,有的是對人生更堅定的信念,對社會更崇高的責任!這才是我們民族的每一個子孫所應該具有的那種偉大的精神!古往今來,特別是在新的曆史時期,要證實民族責任感的事例何止千千萬萬,而演講者全文隻擇了兩則,除了一個自謀職業為國家減輕負擔的女個體攝影者,再就是引文中艾青複出後的記敘。即使是引述艾青作為例證,他也沒有對老詩人的經曆作深入細致的介紹,而是在簡括說明人所共知的際遇之後,著重選取了艾青複出後的一組詩句。這發自肺腑的六句詩,含蓄深刻,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不但展示了詩人艾青老當益壯,赤誠奉獻的精神境界,論證了主旨,而且極大地鼓舞和感染了聽眾,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可見,典型材料對於演講成功是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