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語言修辭:強化演講藝術的技巧1(2 / 3)

(4)要準確樸素

準確,是指演講稿使用的語言能夠確切地表現講述的對象——事物和道理,揭示它們的本質及其相互關係。作者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對表達的對象熟悉了解,認識必須對頭;其次,要做到概念明確,判斷恰當,用詞貼切,句子組織結構合理。樸素,是指用普普通通的語言,明晰、通暢地表達演講的思想內容,而不刻意在形式上追求詞藻的華麗。如果過分地追求文辭的華美,就會弄巧成拙,失去樸素美的感染力。

(5)要控製篇幅

演講稿不宜過長,要適當控製時間。德國著名的演講學家海茵茲·雷德曼在《演講內容的要素》一文中指出:“在一次演講中不要期望得到太多。寧可隻有一個給人印象深刻的思想,也不要五十個證人前聽後忘的思想。寧可牢牢地敲進一根釘子,也不要鬆鬆地按上幾十個一拔即出的圖釘。”所以,演講稿不在乎長,而在乎精。

3充實圓潤的“豬肚”

主體是演講稿的主幹部分,篇幅較大。要使演講的觀點站得住,立得牢,就必須做到內容充實豐滿,有血有肉,要圍繞中心論點,處理好論點與論據間的關係,合乎邏輯地逐層展開溜述,做到結構有力,層次清楚,過渡自然。在這一部分,要組織和安排好演講高潮,使演講者和聽眾在情感上產生強烈的共鳴鳴,達到使“快者掀髯,憤者扼腕,悲者掩泣,羨者色飛”的出神入化的境界。

(1)安排好講述層次

撰寫演講稿、安排層次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對所選材料進行歸類的過程。要根據客觀事物內部聯係的特征和共性來合理安排層次。比如,事件一般有發生、發展、結局等幾個階段;問題一般有提出、分析和解決等幾個過程;人物有成長變化的曆史;場景有空間位置的特征等。因而,層次安排常以時空為序,以邏輯線索為序;或以認識過程為序,形成時空結構層次、邏輯結構層次和心理結構層次。

安排層次要注意通篇格局,統籌安排,給人以整體感;要主次分明,詳細得當,給人以穩定感;要互相照應,過渡自然,給人以勻稱感。同時,演講稿主要是用以講給人聽的,是轉瞬即逝的,結構層次不能太複雜,要給人以明朗感。

演講稿的層次排列形式可分為縱向組合結構、橫向組合結構和縱橫交叉結構。

①縱向組合結構

它是指按照時間的推移來排列層次,包括直敘式和遞進式兩種。

第一,直敘式。

即以時間先後為序,或以事情的發生、發展或變化過程為序。這種結構層次比較單一,事情的來龍去脈很清楚。運用這種方式,要注意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切忌平均用力,平鋪直敘。

第二,遞進式。

即按事理的展開或認識由淺入深的遞進過程來安排結構層次,或按演講者感情發展的脈絡來安排層次。按事理展開,多采用“敘事——說理——結論”的模式,這樣的安排,說理透徹,說服力強。按照演講者感情發展的脈絡來安排層次,內容起伏跌宕。

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一個遺臭萬年的日子》,就是采用縱向結構安排層次的。他以日本軍隊的侵略時間為線索,環環相扣,一氣嗬成,其主要層次如下:A昨天,1941年12月7日美利堅合眾國遭到日軍突然和蓄謀的進攻。

B昨天,日本政府已發動對馬來西亞的進攻。

C昨夜,日軍進攻了香港、關島、菲律賓群島、威克島。

D今晨,日本人進攻了中途島。

E現在,為了保衛我們自己和國家,宣布美利堅合眾國與日本之間進入戰爭狀態。這篇短小精悍的演講,脈絡清晰有條不紊,聲情並茂,產生了巨大的抵抗侵略的力量和強烈的鼓動性。

②橫向組合結構

這種組合結構,或按事物的組成部分展開,或按空間分布展開,或按事物的性質歸屬關係展開。

一篇《人不可拋開誌向》的演講就是采用橫向組合結構,其主體部分從四個方麵架構:一、從目標方麵

用高爾基的名言:“一個人的奮鬥目標越高,他的才力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好處。”我國古語:“誌當存高遠。”

二、從誌向方麵

①引用愛迪生的話:“偉大人物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堅強的意誌。不管環境變化到何等地步,他的初衷和希望不會有絲毫改變,而終於克服障礙,以達到期望的目的。”

②在逆境下立誌不屈的各種範例。

三、從生活方麵

生活態度、生活作風曆來是人們思想狀況的晴雨表。劉邦入關,“財產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誌不在小。”

列舉事例:毛澤東,周恩來,南北朝時的範縝,北宋的範仲淹、司馬光,明初的宋濂等生活儉樸的事例。

四、從珍惜時間方麵

列舉名人事例:列寧、魯迅、英國詩人愛德華·揚、英國女作家埃半蒂·勃朗特、科學家愛因斯坦珍惜分秒的事例。這篇演講,中間主體部分采用的是橫向的、並列式的結構。由於組織得當,過渡自然,銜接緊湊,使得全篇演講結構完整,充分闡發了主旨,給聽眾留下很深的印象。

③縱橫交叉結構

有些內容豐富、容量較大、時間較長的演講,常采用此種結構。它以時間順序為主線,穿插橫向組合材料;或者以橫向組合為主,其間穿插縱向組合材料。先按縱向組合容易看出事物發展的全過程,先按橫向組合則易於分析出事物各部分之間的聯係和區別。采用這種結構,不宜搞得太複雜,否則,聽眾難於理解。

(2)組織與安排演講高潮

演講最忌平鋪直敘,而必須有波瀾起伏,要在感情上緊緊抓住聽眾,在理論上說服聽眾,在內容上吸引聽眾。在演講的過程中,要組織和安排一個或幾個演講高潮,形成強烈的“共振效應”。演講高潮實際上就是演講者和聽眾感情最激昂、精神最振奮的地方。它是運用典型的事例,準確的、闡釋精當的議論,深刻的哲理,恰切的修辭,生動的語言,真摯的情感,得體的動作所組成的強烈的興奮點。它是崇高美、哲理美和詩意美達到的高度和諧統一。

比如《井下工有顆金子般的心》這篇演講是怎樣推向高潮的。演講者在講述礦工無私奉獻的動人事跡時,輔以濃烈的感情抒發:我們礦山行業有一個專業術語:品位。它是一個百分之一的比值。它不正是井下工人精益求精認真工作無私無畏的最好寫照嗎?今年,我們金礦實現了建礦以來累計產金100萬兩1 100萬兩,就是整整一節火車車廂的黃金!“一寸光陰一寸金。”這100萬兩黃金,不正是幾千名井下工奉獻青春和年華的最好證明嗎?短短的幾句話,將演講順利的推向了高潮。組織和安排演講高潮要做到語言簡潔明快,切忌拖泥帶水。體現高潮的名言警句要從真實可靠的事實和事理中自然而出,切忌牽強附會。

4掌握口語表達的技巧

眾所周知,演講需要口才。所謂口才,就是口語表達能力。它是演講的必要條件。演講表達的主要特點是“講”,對演講者來說,寫好了演講詞,不一定就講得好,正如作曲家不一定是演唱家一樣。有文才,善於寫出好的演講詞的人,不一定有口才,不一定能講得娓娓動聽。真正的演講家,既要善寫,還要會講,即既要有文才又要有口才。從某種意義上說,口才比文才更為重要。如果演講者講話哼哼哈哈,拖泥帶水,“這個”、“那個”一大串,那麼,即使有超凡脫俗的智慧,有深刻廣博的思想內容,也無濟於事。當今社會是開放的信息社會,新型人才不僅要有開拓進取精神,而且還要有出眾的口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口才,往往是經過嚴格的口語訓練培養出來的。許多著名的演說家,他們的口才都是經過刻苦磨煉培養出來的。例如,古希臘的演講家德摩西尼,為了校正發音含糊不清的毛病,曾口含鵝卵石,對著大海練習朗誦。他的這種刻苦精神,將永載演講史冊,令人肅然起敬。

演講口才的訓練,不僅要勤練,而且要巧練。所謂巧練,就是要練習得法,摸清規律,掌握要領。

(1)發音準確、清晰、優美

以聲音為主要表達手段的演講,對語音的要求就更高,既要能準確地表達出豐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又要悅耳爽心,清亮優美。為此,演講者必須認真對語音進行研究,努力使自己的聲音達到最佳狀態。

一般來講,最佳語言應該是:①準確清晰,即吐字正確清楚,語氣得當,節奏自然;②清亮圓潤,即聲音洪亮清越,鏗鏘有力,悅耳動聽;③富於變化,即區分輕重緩急,隨感情變化而變化;④有傳達力和浸徹力,即聲音有一定的響度和力度,使在場聽眾都能聽真切,聽明白。

演講語言常見的毛病有聲音痙攣顫抖,飄忽不定;大聲喊叫,音量過高;音節含糊,夾雜明顯的氣息聲;聲音忽高忽低,音響失度;朗誦腔調,生硬呆板等。所有這些,都會影響聽眾對演講內容的理解。因為講話是線性的,不間斷進行的。話一出口,當即就應被人聽懂,時間差不允許聽眾有反複斟酌思考的餘地。聽眾隻要稍微停頓,間斷思維就會跟不上演講的速度。 要達到最佳語言效果,一般來講,要做到如下幾點:

①字正腔圓

字正,是演講語言的基本要求,要讀準字音,讀音響亮,送音有力。讀音要符合普通話聲母、韻母、聲調、音節、音變的標準,嚴格避免地方音和誤讀。例如將“鞋子”(xie zi)說成“孩子”(hai zi),將“幹涸”(gan he)說在“幹固”(gan gu)將“拙劣“(zhuo lie)說成“絀劣”(chu lie),將“櫛風沐雨”(zhi fen mu yu)說成“節風沐雨”(jie feng mu yu)。這樣讀錯、講錯字音,一方麵直接影響聽眾對一個詞、一個句子,甚至整篇內容貓的理解;另一方麵也直接影響演講者的聲譽和威信,降低了聽眾對演講者的信任感。在讀準字音的同時,要盡量做到腔圓。即聲音圓潤清亮,婉轉甜美,富有音樂美。

②分清詞界

詞分單音節和多音節詞。單音節詞不會割裂分讀,而多音節的詞則有可能割裂引起歧義。例如:“一米九個頭的老李佇立在空蕩蕩的山穀裏。”這句話中的“一米九個頭”本意是“一米九的個頭”,念時應為“一米九——個頭”,如果詞界劃分不當,很容易弄成為“一米——九個頭”,把“個頭”(身材)一詞割裂為、“個”(量詞)和“頭”(名詞)兩個詞,因而產生歧義。演講者如出現這種錯誤,便會令人忍俊不禁。

③講究音韻配搭

漢語講究聲調,聲調能產生抑揚急緩的變化,本身就富有音樂美。好的演講,平仄錯落有致,抑揚頓挫,顯得悅耳動聽。漢語的音樂美和節奏感還與語氣停頓和押韻有關。現代漢語中雙音節詞占優勢,大大增強了語言的響度和節奏感。演講中若能準確地交替使用單音節詞和雙音節詞,語音音節便顯得和諧自然。如果在適當的地方,有意押韻,更能產生一種聲音的回環美與和諧美,講起來上口,聽起來悅耳,似有散文詩的風韻。此外,恰當地運用象聲詞和疊聲詞,進行渲染烘托,也能收到聲情並茂的功效。

(2)語句流利、準確、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