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領導講話,展示魅力(2 / 3)

正如《聖經》上所說:“缺乏預見,人們就危險了。”預見是一種吸引和召喚著人們前進的目標。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向世人描繪了一幅藍圖:美國要在1970年之前將人類送上月球。電腦巨子比爾·蓋茨則一心想讓計算機進入每一間教室,每一個家庭。如今,他們的預見都實現了。

中國曆史上的“大說客”蘇秦,就很有洞察預見能力,他第一次出遊失敗回來,老母詬罵,妻不下機,嫂不為炊,滿麵羞愧,於是發奮讀書,“錐刺股”的故事被傳為美談,認真研究其師鬼穀子的“揣摩”韜略,閉門一年,再出山時,針對六國不同的地理、曆史和資源狀況,揣摩六國國王不同心理活動,分別遊說,以利害動之,推行“合縱”戰略,一舉成功,“於是六王(會盟之時,經蘇秦建議,六國國君均稱王)合封蘇秦為‘從約長’,兼佩六國相印,金牌寶劍,總轄六國臣民”,可謂神氣已極,成功至極。

蘇秦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他在短時間內,從燕國開始,到趙國請趙王主約。到韓、魏、齊、楚等國,每到一地,每說一詞,馬到成功,使各國國王立即被感化,加入“合縱戰略聯盟”之中。不能不承認蘇秦是個曠世奇才。(3)體現領導者的影響感召能力

領導影響感召力的實現,基本的反映應是在行為和語言褒揚方麵。

美國內戰期間,總統林肯就通過演講、著述和會談向人們宣揚了他對美國未來的信念,他向人們標明了一個美國曆史從沒達到過的高度。當時的美國急需有人提出這個國家的前途如何,以及為聯邦進行內戰提出合理的理由。正是林肯完成了這一重任。不論他走到哪裏,他都會利用一切機會重申,向人們強調和提醒國家的立國之本。他的信念非常簡單,那就是對國家的熱愛,對人民的尊重,和對正直、價值和崇高理想的追求。他的演講體現出極大的影響感召能力,使得他的信念得到了人民的認同,這把他同普通人民緊緊地聯係在了一起。

美國北方聯邦軍隊獲得了最重要的戰役——葛底斯堡大捷之後,林肯總統為陣亡將士們建立了葛底斯堡國家公墓。在公墓落成典禮上,林肯發表了著名的演講。從他這次演講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所有的想法和目標都是他多年來對這個國家所保持的堅定信念。

在聽了當日主要致辭人愛德華·艾沃雷特長達兩個小時的演講之後,林肯隻用兩分鍾就再次提醒了人們內戰到底意味什麼,美國本身意味什麼:87年前,我們的先輩在這座大陸上建立了一個嶄新的國家,她以自由為立國之本,並致力於這樣的奮鬥目標,即人人生來都具有平等的權利。

現在我們正在進行一場偉大的內戰,這場戰爭能夠考驗我們的國家,或任何一個具有同樣立國之本的同樣奮鬥目標的國家,是否能夠持久存在。我們在這場戰爭的一個偉大的戰場上相聚在一起。我們來到這裏是為了將這戰場上的一塊土地作為最後的安息之地獻給那些為國捐軀的人們。我們這樣做是完全恰當的,也是完全應該的。

然而在更廣的意義上說,我們沒有能力來奉獻這塊土地,我們沒有能力來使這塊土地更加神聖。在這裏戰鬥過的、仍然健在或已經犧牲的勇士們,已經使這塊土地變得如此神聖,我們微不足道的能力不足以增加或減少它的聖潔了。世人也許不會注意,也不會長久地記住我們在這裏所說的話,卻永遠不會忘記這些勇士們在這裏取得的崇高業績。更重要的是,我們仍然活著的人應該獻身於在這裏戰鬥過的勇士們曾高尚地推進、卻終於未竟的工作。我們應該獻身於他們留給我們的偉大任務。這些值得尊敬的先烈們為了自己的事業竭盡忠誠,鞠躬盡瘁,我們應當繼承他們的遺誌,為我們的事業奉獻出更多的士誌。在此我們下定決心,要努力使他們的鮮血不會白流,決心使我們的國家在上帝的保佑下在自由中獲得新生。

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林肯讓美國人民知道了美國該往何處去,給人民指明了奮鬥方向,並且不斷地宣傳、重複提及這一目標。它影響感召著每一個人都積極行動起來投身到這場轟轟烈烈的鬥爭中去。林肯清楚地重申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標,並得到了人民的支持,他激起了人們的巨大力量,並使它得以釋放。林肯明白,人們的意識一旦複活,將會迸發出巨大的力量和智慧,這對領導者實現目標是至關重要的。

3講話水平體現領導者的領導魅力

日本著名企業家鬆下幸之助指出:“一個成功領導者的魅力,就像磁鐵一樣,吸引許多優秀的人才。”

魅力是一名領導者特有的素質與能力。一名領導者是否擁有魅力,並不在於權力有多大,地位多高,關鍵在於是否贏得人心。而領導者贏得人心的一個重要方麵,是領導者的講話水平。

領導講話水平的高低,體現著領導魅力的強弱。歸納起來,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麵去理解:

(1)胸懷寬廣產生魅力

在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的胸襟有多大,他的事業就有多大。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是世界著名的政治家,為了南非人民的民主自由,為了南非黑人同白人一樣的權利,他同種族隔離主義者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並且曆經磨難,被南非白人政權囚禁達27年之久。長久的革命鬥爭鑄就了曼德拉堅強的個性、不屈的人格和豁達的胸襟,而這些又特別從其政治幽默中表現出來。人們能從其恰到好處的幽默裏,領略其博大的胸懷、灑脫的氣度及超凡的人格魅力。在曼德拉被囚禁長達27年以後,南非黑人出於長久受白人政權壓抑的憤怒情緒,強烈要求把白人趕到海裏去。麵對這些憤怒情緒,他冷靜地號召黑人同胞把長矛扔到海裏去,拋棄種族積怨,實現民族和解。

曼德拉自己在這個方麵為全國樹立了榜樣。他的肚裏不僅“能撐船”,甚至“可以載艦艇”。

2000年,南非全國警察總署發生了一起嚴重的種族歧視事件:在總部大樓的一間辦公室裏,當工作人員開啟電腦時,屏幕上的曼德拉頭像竟逐漸變成了“大猩猩”。全國警察總監和公安部長知道後勃然大怒,南非人民也義憤填膺。

這是赤裸裸的人身攻擊和人格侮辱。任何人都不能容忍這種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