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彈和產油植物(2 / 2)

所謂石油植物,指那些可以直接生產工業用燃料油,或經發酵加工可生產燃料油的植物的總稱。例如,現已發現的大量可直接生產燃料油的植物,主要分布在大戟科,如綠玉樹、三角戟、續隨子等。這些石油植物能生產低分子量氫化合物,加工後可合成汽油或柴油的代用品。據專家研究,有些樹在進行光合作用時,會將碳氫化合物儲存在體內,形成類似石油的烷烴類物質。如巴西的苦配巴樹,樹液隻要稍做加工,便可當做柴油使用。如前所述,目前全世界植物生物質能源每年生長量相當600億噸至800億噸石油,為目前世界開采量的20倍至27倍,可見潛力之大。目前,英、美等一些工業發達國家用木材加工出石油已達到實用階段。

英國一家公司采用液化技術,用100千克木材生產了24千克石油,同時還生產出16千克瀝青和15千克蒸汽。美國俄勒岡州一家以木片為原料的工廠,100千克木片可製取30千克石油。

地球上的石油植物

人們還發現,地球上存在著不少的石油植物,它們所分泌出的液體,不需加工或稍經加工就可作為燃料使用。如澳大利亞有一種樹,含油率高達4.2%,也就是說,一噸這種樹可獲取優質燃料5桶之多。在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有一種被譽為石油樹的銀合歡

樹,這種樹分泌的乳液中含石油量很高。

經專家測試,某些芳草也含有石油。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盛產一種粗生分布廣泛的雜草,由於黃鼠等齧齒動物很害怕它的氣味,故取名黃鼠草。

黃鼠草可以提煉石油,大約10000平方米這樣的野草可提取石油l000千克。若經人工雜交種植,10000平方米可提煉石油6000千克。目前,美國學者已發現了30多種富含油的野草,如乳草、蒲公英等。此外,科學家還發現300多種灌木、400多種花卉都含有一定比例的石油。

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開始對石油植物及其栽種進行研究,並通過引種栽培,建立起新的能源基地石油植物園、能源農場,專家預計在未來石油植物將成為人類能源的寶庫。

建立能源農場的設想

關於建立能源農場的設想,卻是在一種特殊情況下提出來的,它對於人類在未來啟用植物石油能源有著深遠的意義。1973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臨時停止向美國出口石油,因此,美國教授卡爾文想出了建立能源農場這個主意,到現在已經40多年了,這個設想已在不少國家開始試驗。

當時,這位科學家知道,某些植物如橡膠樹,能把碳化物變成碳氫化合物膠汁。他想既然橡膠樹能產生膠汁,那麼其他能進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也能合成類似石油的物質。要得出這樣的結論,他首先放棄了一些原有的習慣想法。

卡爾文教授是一位化學家,1961年,他因為一本關於光合作用的著作而獲得了諾貝爾獎金。現在他是能源農場的最熱心的支持者之一,他跑遍全球去尋找那種具有合成燃燒能力的植物。卡爾文在加利福尼亞州找到了另一種雖不像香膠樹那樣令人吃驚,但分布非常普遍的植物,農場主們把它叫做黃鼠草。

卡爾文教授的實驗證明,人工製造石油並不需要幾百萬年的時間,而是幾十年就可成功的事情,那麼,剩下的一個問題是:能源農場的設想在工藝上是否行得通?在經濟上是否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