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雲重重的秦始皇陵(1 / 1)

疑雲重重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是我國古代的第一位封建皇帝,是一位對後世影響很深的曆史人物。他自13歲即位起就開始為自己在驪山修建陵墓,統一六國後,又從各地征集了70多萬人繼續修建,直至他50歲死去,共修建了37年。

考古學家們對秦始皇陵做了多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和調查,但整個秦始皇陵依然充滿了秘密。深埋地下的秦始皇陵保持得怎麼樣?它真的早在秦朝滅亡之時就遭逢浩劫,被項羽焚毀了嗎?秦始皇陵墓裏的刀劍是當時的工匠鑄造的嗎?

青銅刀劍是當時的工匠鑄造的嗎

在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坑裏麵發現的兵器達到10萬多件,兵器的種類如戈、矛、劍等居多,這些基本上都是由青銅鑄造成型,然後加以細加工形成的。

秦俑坑出土的青銅劍非常鋒利,它的刃部是經過打磨拋光的,打磨的痕跡紋是一條一條平行的,沒有交錯,打磨痕都是平的,如果用手來打磨的話一定有錯紋。很多專家得出一個結論,在打磨的時候借助了一定的機械。使用了簡單的車床,這是金屬加工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兵馬俑裏有大量三棱型的箭頭,而且,任意兩個箭頭的三棱的三邊等長最大的誤差為0.55毫米,最小的誤差為0.02毫米,這樣的精細程度令人驚歎。另外秦俑坑出土的很多青銅鈹和短劍一樣,上麵有花紋,這個花紋不是刻上去的,是和金屬融在一起的,呈雲頭狀或者火焰狀,這是什麼工藝,至今還沒有得到普遍認可的結論。

還有青銅劍埋在地下2000多年為什麼沒有生鏽,拿起來還閃閃發光?專家也做了各種各樣的測試,直至現在也沒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秦俑在科學技術上有很多謎團值得進一步的探討。

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嗎

兵馬俑一直被認定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幾乎成為一種公論。但近些年來,有學者卻對這一公論提出了質疑,認為兵馬俑的主人根本不是秦始皇。那麼兵馬俑的主人到底是不是秦始皇呢?如

果不是秦始皇又是誰呢?

秦始皇陵的內城、外城及封土等都是死後的工程。而且,驪山上洪水嚴重,幾乎每隔3年就會下一場暴雨,開挖的地宮也不可能不顧積水而在秦始皇死前的幾十年前就開始預修。

曆史上,秦始皇曾經下令將陵墓向外擴展“300丈”,但秦時的“300丈”隻有690米,所以在秦始皇陵封土之東近2000米的兵馬俑,不可能被包括在這一個“300丈”的界址之中,因而也不可能成為秦始皇陵的一個組成部分。

既然秦始皇陵不在驪山,那麼位於驪山腳下的兵馬俑又是誰的呢?有專家認為兵馬俑其實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宣太後的。根據史料記載,秦宣太後陵墓就在秦始皇陵的東側偏南,距驪山山腳約1000米處的西楊村、下和村一帶,也就是人們現在所熟知的

秦俑坑附近。

此外,在兵馬俑的身上也發現了一些奇怪之處:一些兵俑的頭頂,梳有苗裔楚人特有的偏於一側的歪髻;秦俑所著衣服,非常鮮豔,與秦王朝的尚黑製度,有顯著差別。如果兵馬俑真是秦宣太後的陪葬,那麼哪裏是宣太後的陵墓呢?此外秦始皇的陵墓究竟在哪

呢?對秦始皇陵和兵馬俑的研究還在深入探討。

秦始皇地宮被焚毀了嗎

許多史籍中都記載,秦末農民起義摧毀秦帝國後,西楚霸王項羽占據了秦都。他命人掘開了秦始皇的陵墓,盜運陵中的財寶。他調集了30萬人從地宮中向外運了30天也沒運完。當時,尋找羊隻的牧羊人用火點燃了皇陵地宮,秦始皇陵在熊熊的大火中毀於一旦。

這種說法曆來為史學家所接受。可是,在經曆了2000多年的風風雨雨之後,在20世紀70年代,隨著震驚世界的古代軍陣秦兵馬俑出土問世,接著又是令世人為之歎服的精美銅馬車回到人間,這一連串重大的考古發現,引起了曆史學家和考古工作者的懷疑:秦始皇陵真的被毀掉了嗎?

一些科學家利用汞量技術測出了秦始皇陵地宮位置的中心的汞含量,超過正常土層含汞量的280倍。而有這種現象的土層分布麵積達12000多平方米。

科學家們認定:這種汞含量異常的現象是人工灌注水銀,造成水銀蒸發,經過漫長的歲月積聚的結果。而在《史記》中確實記錄了秦始皇墓中“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情況,這和現在的發現正好吻合。

據此,史學家們推測:如果當年項羽真的燒了秦始皇陵的地下宮殿,那麼,汞早就揮發幹淨了,現在的這種汞異常現象也就不會出現。這也像是在給後人傳遞著這種信息:秦始皇陵墓可能仍然完好無損地沉睡在地下。

但是,今天也有一些專家對上麵的希望抱有懷疑。他們認

為:不能輕易地下結論認定秦陵地宮保存完好。汞異常現象和其他可疑現象有可能是墓中其他物質的理化反應造成的。看來,真正揭開謎底,隻能等待秦始皇陵被打開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