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梁華尚聽到了一個消息——韓氏長媳,也就是鈴鈴患了天花,連同她的孩子也染上了惡疾。她被家族中的人視為不詳之人,韓家人將她關在了柴房,任由她和她的孩子自生自滅。
梁華尚不顧韓家人的阻撓,不顧父親的勸告,執意前往韓家。他請來了城裏最好的大夫,治好了鈴鈴和孩子的病。幾日來,他不眠不休的照顧著她們母子倆,寸步不離。
是夜,巷子裏的桂花又黃了。燭火搖曳,昏暗的柴房中,梁華尚逗弄著懷裏的小嬰兒。
“小子,看你笑得那麼開心,想必是病好了吧?——哎呦,你咬我。鈴鈴,你快看,你兒子都長牙啦。”
她半臥在炕上,低垂著雙眸,雙眸中流轉著淡淡的淚光:“公子的恩情,我沒齒難忘,但我已為***,於禮數,還望公子自重。”
“你嫁於我,便不會再有人說什麼,
。”
“我已決心為亡夫守寡一世,此生再不嫁人。”
她說得斬釘截鐵,堅定不移。
他無奈,隻得獨自離去,唯留下一句話,“你若不嫁我,我便終生不娶。我還會來看你和孩子的。”
閣樓之上,她挑窗望去,他駐足,回首,白皙俊美的臉頰在月色中籠上了一層華彩。四目相對。她慌忙關了窗。
他們再相見的時候已是臘月。大雪紛飛,城中滿目霜華,緋袖的梅花點綴在白雪之中。她抱著剛滿一歲的孩子,在鋪子裏挑選布料。正當她在幾種布料中猶豫間,一個溫雅熟悉的聲音響了起來。
“老板,把這些都包上,我都要了。”
她抬頭望去,綾羅綢緞的背景中,他坐在店中,翹著腿玩弄著手裏的扳指,談笑間,風流倜儻,名傾六輔。
“不必了,我不買了。”她放下手裏的布料,轉身離去。
“等等。”
身後,一人叫住了她。
他走到她的身邊,將雪白輕裘解了下來,披在她的肩頭,“大冷天兒的怎麼穿這麼少?”
“多謝公子好意,但不必了。”
“沒說給你,你不冷,這小子也冷,你看這小臉凍得,來,叔叔給你捂悟。——你這是怎麼當娘的?唉~自己就是個小孩,怎麼照顧得好這小子。”
說著,他將雙手搓暖,然後將孩子的小臉捧在了手心裏。
她看著他,心中五味雜陳。
這一幕,正巧被她經過的婆婆看在了眼裏。她回家後,族人決定以不守婦道之罪處罰她,眾目睽睽之下要賜她刑罰,名為封陰。她們強行將她*綁縛在一塊門板上,用生豬血泡一團金絲線,穿在針上,將她的下麵一針一針地縫合起來,使她終身不能嫁人。
她掙紮過,反抗過,哭喊著哀求過,但沒有人理會她。冰天雪地的院子中,她*著身子被捆綁在門板上,長發淩亂的散落在她的臉龐前,下麵,一名老仆人正用針刺著她的下體。
雪花撲簌簌的落在她雪白通透的肌膚上,觸目驚心的鮮血,染袖了滿地的白霜。
一陣駿馬的嘶鳴聲在大宅院外響了起來,劃破長空,。梁華尚攜家仆趕到,破門而入。看到自己的鈴鈴赤身*的在大雪中被人折磨,他急了。
“給我把韓家點了!”
聽聞過梁華尚是活土匪,是不能惹的閻王爺,韓家人卻沒想到梁華尚下手會這麼狠。
他抱起奄奄一息的鈴鈴,向大門走去。
背後,火光漫天。
“你來了……”她在他的懷抱中氣若遊絲,細語喃喃,呼出一片白茫茫的霧氣。
“嗯,我來了。我來帶你回家了。帶我們的兒子,一起回家,
。”
她輕輕的哭了。
“謝謝你,但是……我已經沒臉再見人了……你讓我隨我的丈夫去了吧,梁少爺……”
他沒有看向她,臉頰上的神情是巋然不動的堅毅,淚水,順著他棱角分明的臉龐流了下來。他低下頭,狹長好看的雙眸中是一汪濃濃的柔情。
“傻丫頭。你若怕人說閑話,就再與我多生幾個孩子。你若不想守那些繁複的禮數,我便帶你走,天涯海角,去哪都好。我照顧你和孩子一輩子。”
她顫抖著抬起了手,拭去了他的淚水,虛弱的微笑道:“好。”
來年春日,燕子歸來。繡花鞋踏著嗩呐聲,梁華尚八抬大轎娶了鈴鈴,這也算是一段,離經叛道的千古佳話。
但好景不長,華東地區戰火紛飛,梁家家道中落,外公隻得顛沛流離,為了活命帶著外婆和梁月清,來到北都。
外公來到北都後,和外婆住在郊區的一家草房裏,日子過得艱難辛酸,但二人卻不離不棄,相濡以沫。戰爭結束後,外公做了教師,外婆則在家相夫教子,二人過著簡單而幸福的柴米油鹽的日子。
他三十二歲時,她生了個女孩,長得像他。他每次把她抱在懷裏都撒不開手,逢人就誇:長得像媽媽,漂亮。
夜晚,小丫頭哭得很厲害,他怕影響她休息,整晚都不敢睡熟,孩子一有聲響便馬上過去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