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珠穆朗瑪峰的勇士(1 / 2)

征服珠穆朗瑪峰的勇士

攀登珠穆朗瑪峰的前奏

世界最高峰的身影最早進入了歐洲山地探險家們的視野。1921年,英國登山探險家喬治·馬羅列勇敢地踏上探索珠穆朗瑪峰奧秘的征途。馬羅列和他的探險隊此行的目的是要找到這座披著神秘麵紗的山峰的具體位置。

他們曆經艱辛,費盡周折,終於在中國和尼泊爾之間找到了珠穆朗瑪峰。雖然一切現代交通手段在它那裏毫無用處,但在當地夏爾巴人的幫助下,馬羅列一行對珠峰進行了一係列的詳細考 察,為日後攀登珠峰打下了基礎。

1924年,馬羅列隨同一支裝備先進的英國登山隊來到喜馬拉雅山麓,準備向珠穆朗瑪峰發起衝擊。當地人都習慣於山地生活,他們幫助登山隊把沉重的給養和設備背到了海拔7800多米的高山營地,成了最理想的幫手。馬羅列和他的隊友便從這裏向頂峰攀登。

馬羅列的兩名隊友在第一次攀登中登上了海拔8300米的高度,突破了當時世界登山史上的最高紀錄。然而,可怕的暴風雪阻擋了他們前進的步伐。暴風雪把他們刮得暈頭轉向,好不容易等到風勢稍弱,但他們攜帶的氧氣已剩下不多,不能確保成功登上頂峰。他們倆隻好懷著懊悔的心情踏上歸途。

當天氣好轉、風力減弱,馬羅列和一個年輕力壯的隊友接著向頂峰攀登。他們艱難地越過了一道道峭壁冰川,在充滿死亡威脅的道路上勇敢地前進著。好不容易到達了海拔8500米的高度,他們抬頭望去,白雪皚皚的峰頂已近在眼前,他們倆心裏真有說不盡的高興,恨不得一步走完那剩下的路程。可是天有不測風 雲,一場更為猛烈的暴風雪在霎那間降臨了,馬羅列和隊友被大風刮得無影無蹤。直至10年後,人們才在珠穆朗瑪峰腳下的積雪中找到了一把他們遺留下來的雪斧,成為他們的唯一遺物。

屢敗屢戰

整整10年過去了,在這期間一共有9支探險隊一次又一次向珠穆朗瑪峰發起衝擊,企圖征服這座神秘、險峻的山峰,但是他們的努力都因各種原因遭到失敗。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英勇無畏的探險家們雖然連續遭受了10次失敗,但他們勇敢的嚐試給後來者提供了信心和經驗。

1953年3月,英國有史以來最強大的一支登山探險隊聚集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準備再次攀登珠穆朗瑪峰。不久,這支探險隊就出發到設在海拔3900米的第一登山營地。

探險隊在營地裏搭起了20個不同形狀和顏色的帳篷,用來住 宿和存放食品、氧氣等物品。一支由舍普族人組成的運輸隊擔負運送一切給養和設備的任務。

探險隊到達營地後立即開始了嚴格的登山練習和適應氣候的訓練。隊員們都清楚地知道,麵對珠穆朗瑪峰這難以捉摸的“凶神”,隻有做好最充分的準備,否則即使是最先進的設備和最周密的計劃也無濟於事。因此,人們不厭其煩地練習爬山技巧,擴大肺活量和增強肌肉,為從南坡攀登珠峰做精心的準備。經過三個星期的嚴格訓練,探險隊把基地移到海拔5400多米的昆布冰川,它橫跨在令人心驚膽戰的大山峰之間,是攀登珠穆朗瑪峰的第一難關。這裏不僅坡陡路滑,而且氣候變化無常,常常會發生雪崩等意想不到的危險。

準備後的正式攀登

在高山基地稍作休整後,勇敢的登山隊員們開始正式攀登。希拉裏和另外三位隊員擔負在冰坡上開辟階梯的任務,好讓龐大 的運輸隊負重在上麵行走。由於暴風雨、雪崩和冰川移動等影響,這項工作既艱苦又複雜。

他們緩慢而艱難地向上攀登,彼此間都用係繩連接著,以便有人不慎滑下冰坡時,同伴能及時把他拉上來。他們借助鋁梯,爬過一個又一個深不可測的冰窟窿。遇到又滑又陡的冰坡,他們每前進一步都必須用雪斧鑿出台階。

在經曆千難萬險之後,登山隊員們總算通過了這一冰川地區,轉到了珠穆朗瑪峰的南坡。這時,可怕的高山反應出現了,不少隊員產生了思考力減退、萎靡不振的病狀。

在困難麵前,探險隊員們表現得非常堅定沉著,他們不知疲倦地在冰上開辟道路,順利到達了分別設在海拔7000米的第六營地和海拔7200米的第七營地。

5月26日早晨,第一支頂峰突擊隊開始出發攀登頂峰。查理斯·埃文和湯姆·鮑迪倫作為第一小組率先出發,他們在越來越 險的道路上奮力攀登。在山口極目遠望的人們,看到遠處有兩個身影正在努力向頂峰攀登,營地上立即沸騰起來,大家都期望他們能一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