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山寺古城的神秘消失(2 / 2)

在這一帶,流傳著一種說法,叫“石頭蓋房房不倒”。因為這是一座火山,山上石頭很多,所以山裏的房子大多是用石頭修建的,這種房子不僅堅固,而且裏麵冬暖夏涼,所以要在這裏蓋 房子也不是太難的事情。而且這些石頭都是在修築前經過打磨的,所以非常平整,石頭之間沒有用任何的黏膠材料連接。除了就地取材的原因,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胡阿祥還提供了另一種解釋:在唐代之前,盱眙的縣城也是修建在山上的,因為這樣的地勢條件非常優越,對作戰非常有利。據此推斷,這座古城修在山上也不稀奇了。

“考城”和“拷城”的疑問

傳說中的古城遺址位於鐵山寺的正東方,這座山叫大陽山,山高約190米。在一個較為平坦的地方,豎著一塊牌子,上麵寫著“拷城遺址”幾個字,現場根本看不到一點古城牆之類的建築,隻在一片草叢裏看到一些碎瓦片。那麼,曆史上這裏真的存在過這樣一座城市嗎?

據介紹,拷城最早的曆史可以追溯至東漢時期,至今已經有 1800多年,一度屬於東陽郡管轄,此後又經曆了各種建製,直至宋朝,史書上還有拷城記載,但後來的史書就沒有記錄了,這座城市也隨之不見了。具體它是怎麼消失的,也就成了一個謎。不過史書上隻有關於盱眙的“考城”的記載,沒有找到“拷城”,關於“考城”的記載是這樣的:“東晉義熙年間,僑置考城縣,隸屬於盱眙郡,治所在今盱眙縣南古城鄉。隋初廢入盱眙縣。”也就是說,這個考城是個外來戶,是東晉時期由北方人南遷過來建立的。

關於拷城,在曆史上雖然名不見經傳,但在這裏卻發生過很 多戰役。比如宋朝時期和金兵作戰時,大多時候就在這裏,楊家將焦讚練兵大營就設在這附近,另外著名的嶽飛抗金的青龍山戰役也是在這附近發生的。在鐵山寺附近的山上,到處都有古戰場遺留下來的痕跡。

古城上的奇怪濕地

而古城究竟為何消失,專家推測,可能由於連年戰火,這座城市也就被戰火所摧毀了。不過雖然城市沒有了,但這裏依然是皇家、兵家長期占據的地方。令人更加驚奇的是,在這個海拔180多米的地方,卻存在一塊濕地。

這塊濕地非常奇怪,一年四季都是有水的,從來沒有幹涸過,而周圍也沒有其他水源。據說明代朱元璋當年就在這裏設了一個跑馬場,為南京的宮廷輸送戰馬。不過在這塊濕地周圍,已經難覓跑馬場的任何遺跡了,倒是有成群的牛在悠閑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