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交通汙染及其他汙染

這些汙染包括交通運輸工具可產生噪聲、振動和各種廢氣,電磁波通訊產生微波和電磁波輻射,醫用和軍用的原子能和放射性同位素機構可以排放放射性廢棄物和飄塵。自然災害如火山暴發、森林大火、地震等可釋放大量煙塵、廢氣等。燃放鞭炮也可導致嚴重的大氣汙染。

3.環境汙染的特征

環境汙染對人群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下列幾個方麵。

(1)作用對象的廣泛性。環境汙染物涉及地區廣,人口多。不隻是影響某一特定職業,而且可以影響整個人群,甚至包括老、弱、病、幼或者胎兒。

(2)低劑量長期性。汙染物進入環境後,濃度會受到稀釋而相對較低,受害人群可長期受到低劑量汙染物的作用。

(3)作用的多樣性。進入環境的汙染物十分複雜,包括化學的、物理的、生物的等種類,對人體可引起各種各樣的危害。可有局部的、全身的,特異的或非特異的影響。

(4)環境因素的複雜性。各種汙染物作用於人體,可以是獨立的,也可以是綜合的。可以呈現相加、聯合、協同或拮抗作用。

(5)研究目標長遠性。有些汙染物進入環境後降解慢,半衰期長,消除十分困難,對人體發生長期作用。人類的研究也將持續進行並能預見到汙染物對人類的長期作用結果。

4.環境汙染物

在環境中的遷移生物圈是個整體。自然界中的物質在不斷地遷移轉化進行循環,因而進入環境中的汙染物,隻要影響到其中的一個環節,必然會影響到另一個環節。如土壤中的汙染物可通過降水衝刷人河流;水中汙染物可蒸發或逸出而進入大氣;大氣中汙染物又可通過降水而進入土壤和河流;土壤中的汙染物可被植物根係所吸收;水中汙染物可被水生生物所富集;等等。

5.環境的自淨作用

少量汙染物進入環境後,經過各種自然過程的作用,達到自然淨化,使環境恢複到原來的平衡狀態,環境的這種功能稱為自淨作用。環境的自淨作用是有限度的,若超出其自淨能力就可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和危害。環境的自淨作用是通過下列過程來完成的。

(1)物理作用

進入環境的汙染物可以通過擴散、稀釋、沉降、吸附、蒸發等途徑使汙染物濃度降低。

(2)化學作用

汙染物進入空氣、水、土壤中可以經過氧化、還原或結合反應,使其化學及物理性狀發生變化,多數毒物的毒性可以減小而達到自淨。但也有少數毒物經化學反應後,毒性可以增加。

(3)生物作用

有機汙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可以分解成簡單化合物而使其無害化。

三、環境汙染物對人體的作用

1.環境汙染物進入人體的途徑

(1)呼吸道

凡呈氣體、蒸汽和氣溶膠形態的汙染物均可經呼吸道進入人體。整個呼吸道黏膜都能吸收毒物。肺泡總麵積很大,約50~100%;毒物經肺泡吸收進入血液極為迅速。毒物在空氣中的分壓愈高吸收愈快。

(2)皮膚

有些化學汙染物可通過無損傷的皮膚進入人體。脂溶性的有機毒物如有機磷、苯胺、硝基苯等可經皮膚吸收進入血液。既具有脂溶性,又具有水溶性的毒物經皮膚吸收更快。

(3)消化道

生活環境中,化學汙染物經消化道吸收的機會較多。隻要毒物汙染了與飲食飲水等有關的用具,這些毒物就較容易經消化道進入人體。

2.環境汙染物在體內的轉歸

汙染物經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後,主要的轉歸有下列幾方麵。

(1)分布

汙染物進入人體後,可以有選擇地分布到各靶器官、靶組織中,其分布取決於汙染物透過細胞膜的能力及其與各器官、組織的親和力。如鉛可以貯存於骨骼組織中。

(2)生物轉化

化學汙染物在體內可進行生物化學反應,包括氧化、還原、水解和結合反應。生物轉化的特點表現為:

①兩重性:經生物轉化多數毒物毒性降低,少數則毒性加強。

②連續性:生物轉化過程是一係列連續的生化反應,不是間斷的一種反應。

③多樣性:生物轉化過程可以同時有多種化學反應參與,而非孤立的一種化學反應。

(3)排出

化學汙染物及其代謝產物根據其性質和特點主要經腎髒、呼吸道和腸道排出,少勳可隨汗液、乳汁和月經血排出。

3.人體對汙染物的反應

健康效應。人體具有一定的調節能力,以適應環境的某些改變,使機體處於正常的生理狀態。如果環境因素的變化超出機體的調節範圍,可使機體的功能和結構發生異常甚至病理的改變。這種能使人體發生病理變化的環境因素稱為環境致病因素。機體在環境因素作用下,出現的生理、生化效應和病理效應,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這個過程稱為健康效應譜在此過程中,機體可以從生理狀態向病理狀態發展,甚至引起死亡。

4.影響環境汙染物對人體作用的因素

環境汙染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取決於一係列條件。包括汙染物的理化特性、劑量、作用時間和環境條件,以及人體的狀態如年齡、性別、健康狀況、遺傳因索等。

(1)劑量或強度

劑量是指進入機體的化學物的數量。強度是指物理性有害因素作用於機體的數量,各種物理因素都有其特殊的強度單位。汙染物的生物效應直接取決於劑量或強度表現為兩個方麵。

①劑鑽-效應關係,表示化學物的極入量與某一個別生物體之間呈現某種生物作用強度的關係。這裏強調的是個別生物體。

②劑量-反應關係,表示一定劑量的化學物與在接受其作用的一組生物體中呈現某一效應並達到一定強度的個體數口之間的關係。可以用百分率表示。這裏強調的是一組生物體。

(2)作用持續時間

在一定劑量或強度下,作用持續時間長短對作用的後果具有重要影響、許多毒物在體內具有蓄積性並在達到一定蓄積量後對機體產生危害。毒物在體內的蓄積量受攝入量、生物半減期和作用時間三個因素的影響。生物半減期是指汙染物在生物體內濃度減低一半所需要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