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日攝入量一定的條件下,體內毒物達到最大蓄積量一般至少需要6個生物半減期。

(3)個體感受性

人的健康狀況、生理機能狀態、遺傳因素等,均可影響人體對環境異常變化反應的性質及強度。環境汙染可以影響整個人群,而其中某些人群對某化學物質特別敏感,這些人稱為高敏感人群或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更容易受到損害。

(4)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環境汙染物常常不是單一的,而是經常與其他物理、化學因素同時作用於人體,因此必須考慮這些因素的聯合作用和綜合影響。

四、環境對健康的影響

環境汙染物對健康的危害表現了機體的病理損害和由汙染物引起的多種疾病。

1.機體的病理損害

環境汙染物多種多樣,作用於人體後表現十分複雜。主要為特異性損害和非特異性損害兩大類。

(1)特異性損害

①急性作用:指汙染物引起的急性和亞急性中毒。②慢性作用:汙染物小劑量長時期作用於機體,引起慢性中毒。還可以引起三致作用,即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③對免疫功能的影響:表現為兩個方麵。一是環境汙染物作為致敏原引起變態反應性疾病;二是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的抑製,使機體免疫反應過程的某一個或多個環節發生障礙。

(2)非特異性損害

表現為機體抵抗力下降,勞動能力降低,多發病的發病率增高等。

2.由環境汙染物引起的多種疾病

(1)傳染病

曆史上曾給人類造成了重大的威脅,如介水傳播的傷寒、霍亂、痢疾,蚤類傳播的鼠疫等。

(2)公害病

是環境汙染造成的地區性中毒性疾病。如日本的由鎘汙染引起的痛痛病,由汞汙染引起的水俁病等。

(3)職業病

是由生產環境中存在的各種有害因素所引起的一類疾病,如矽肺、鉛中毒等。

(4)食物中毒

由於食品受到各種有害因素的汙染而引起的急性疾病稱為食物中毒。這些有害因素包括化學毒物,動植物含有的毒素,微生物及黴菌汙染物等。

五、環境流行病學調查

環境流行病學調查是認識環境汙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的重要手段。通過調查,可以了解大氣、水、土壤、噪聲等環境中的致病因素與人群健康、疾病和死亡的關係,為消除致病因素,保護人群健康提供科學依據。

1.環境流行病學調查的基本內容

主要有兩大類,即環境致病因素的調查和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影響的調查。環境致病因素調查有以下兩項:

①汙染源調查:包括汙染物的來源、種類和產生情況;

②汙染現狀調查:了解被調查地區受汙染的程度、造成的危害,以及影響人體健康的主要有害物質等。

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影響的調查有三個方麵:

①描述流行病學調查:了解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影響以及疾病在空間、時間和人群中的分布。

②分析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疾病的病因,探索特定因素的致病作用,觀察疾病預後轉歸和轉歸與各種因素的關係,觀察防治。

③實驗流行病學:將所研究的因素人為地加人到人群中去,按隨機原則設置對照組,經一定時間觀察,判斷原來的病因假設是否得到證實。

2.流行病學調查方法

常用調查方法有下列幾種:

①個案調查,是指訪問個例對象,通過詢問病人既往接觸史,病人發病與周圍環境的關係,結合季節、年齡、性別、職業及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②暴發調查,是指某個較小地區或單位在較短時間內集中發生了較多相似症狀的病人時所進行的調查。

③現況調查,又稱橫斷麵調查,是在短時間內調查人群中某病患病情況。用來了解某疾病在一定時間、空間和人群中的分布。調查時間不能太長,一般不超過一個月。常計算患病率等指標。

④回顧性調查,又稱病例對照研究。它是以病例為基礎,是在危害或疾病發生後,回顧比較危害組與對照組之間有無可能的致病因素或其性質和數量。其特點是從果到因的研究方法。所用指標是用比值比估計相對危險度。

⑤前瞻性調查,又稱隊列研究或群組研究。將人群按是否接觸某致病因素而劃分為接觸組和非接觸組(對照組)。二組除研究的致病因素外,其他各方麵條件應相同,經過一定時期的觀察,計算二組發病率或死亡率,進行對比分析。這種調查方法可以直接估計可疑病因,存在的危險性以及暴露因素與疾病的關係。其特點是從原因觀察結果的研究方法。常用指標是計算相對危險度和特異危險度,反映出某因素引起疾病的危險性的大小。

3.流行病學分析常用指標

(1)發病率

反映受某物質影響後疾病發生的程度。指某一人群在一年(月)內平均每千、萬、或十萬人中某病新發病例數。

(2)病死率

反映受某物質影響的某種疾病引起死亡的嚴重程度。通常指每萬名患某種疾病的患者因該病而死亡的人數。

(3)相對危險度

以接觸某汙染因素人群某病發病率(或死亡率)多於非接觸人群某病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倍數表示。

(4)特異危險度

又稱歸因危險度。以接觸人群發病率(或死亡率)減非接觸人群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差數來表示。

(5)生長發育的調查分析

可用身高、體重、胸圍等作為指標。

(6)某些生理、生化等指標的測定。

(7)檢查血、尿、頭發等組織中汙染物的含量。

可作為環境汙染物對人體影響的指標。

(8)進行環境毒理學研究包括急、慢性毒性研究,致畸、致癌、致突變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