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職業性腫瘤
考試要點
①職業性致癌因素;
②職業性腫瘤的概念;
③職業性腫瘤的預防原則。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職血性致癌因素
國際上通過大量的人群流行病學和動物實驗研究,公認對人類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或工藝過程有39種,其中21種是肯定的,有充分的人群流行病學證據,因人群流行病學材料不足尚未肯定的有18種。
1.確認的致癌物質
即流行病學調查和動物實驗都得到證實的,說明對人有致癌活性的物質,如煤焦油、芳香胺、石棉、鉻、鎳、氯甲醚、氯乙烯、氯丁二烯、放射性物質等。
2.可疑致癌物
①在臨床上有個別人致癌報告,但流行病學尚未得到證據。如鎘、鈹、銅、鐵等。
②另一種情況是已在多種動物,特別是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致癌實驗陽性。對人致癌的可能性大的物質,如亞硝胺等。這類物質是流行病學研究的重點。
③潛在性致癌物質,這類物質在動物實驗中已獲得陽性結果,但在人群流行病學調查研究中,還沒有資料表明對人類有致癌活性。
二、職業性腫瘤的概念
在生產環境中存在的職業性致癌因素所導致的腫瘤稱為職業性腫瘤。由於職業性致癌物質的種類和因素眾多,誘發的腫瘤類型各異,部位較廣泛,常見類型有呼吸道腫瘤、膀胱腫瘤、皮膚癌和其他職業腫瘤。
三、職業性腫瘤的預防原則
職業性腫瘤的預防原則有以下幾方麵:
①控製和消除致癌源;
②建立快速致癌性篩檢方法;
③預測致癌危險性,建立相應管理辦法;
④健全體格檢查製度,加強健康監護;
⑤開展職業性腫瘤流行病學調查研究;
⑥加強宣傳教育,注意個人衛生。
第七單元 婦女勞動衛生
考試要點
①職業性有害因素對婦女的特殊影響;
②婦女勞動衛生問題;
③婦女勞動衛生的主要措施。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職業性有害因素對婦女的特殊影響
1.對月經的影響
月經功能紊亂是職業環境中的化學物質作用於女性生殖係統最常見的現象。如接觸苯及其化合物、汽油、二硫化碳、三硝基甲苯的女工,易出現月經過多綜合征。接觸鉛、汞、二氯乙烯的女工,也易出現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的現象,有的可導致閉經。有毒物質作用於內分泌係統可引起絕經及內分泌係統的功能紊亂。
2.對生殖功能的影響
職業性因素對生殖功能的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對職業性危害因素的敏感性增高,如女性血液形態學組成的性別差異,使女性對具有血液毒性作用的化學物質及缺氧比較敏感。婦女在月經、妊娠及更年期對某些毒物的敏感性增加,特別在孕期,新陳代謝加快,可促進有毒物質的吸收。婦女在生育過程中,由於母體的易感性升高,易發生職業性中毒及其他妊娠分娩並發症。
具有胚胎毒性的某些職業性危害因索。可使胚胎發生致突變、致畸、致癌等毒性作用。其結果可導致胚胎死亡而流產;胎兒出現形態結構異常或畸形,化學物質對胚胎發育的作用,因有毒物質的暴露劑量和作用時間而異;胚胎或胎兒發育遲緩;機能發育不全等。
其中有胎盤毒性作用的某些化學物質,可通過胎盤進入體內,對胎兒產生毒作用,對胎盤造成損傷,間接影響胎兒的發育。
3.職業性有害因素對新生兒和哺乳兒的影響
職業性有害因素對新生兒和哺乳兒的影響主要通過兩種途徑。一是通過父母的工作服、鞋、體表汙染物,將毒物帶到家中,影響到嬰兒的健康。二是化學毒物進入母體,可通過乳汁分泌進入乳兒體內造成對嬰兒的危害。
二、婦女勞動衛生問題
婦女在一生中的不同階段,可遇到許多不同的勞動衛生問題。
1.參加一般的體力勞動負重作業使腹壓增髙,加以分娩損傷或體質較弱造成子宮周圍的支持組織鬆弛,可引起子宮脫垂。孕婦從事負重工作易導致流產和早產。對未成年婦女負重作用可導致骨盆畸形。長期站立作業或長期靜坐作業可致盆腔淤血等。
2.對婦女月經功能的影響月經功能障礙是化學物質作用於女性生殖係統最常見的現象。如接觸苯案物、汽油、二硫化碳、三硝基甲苯的女工,易出現月經過多綜合征,接觸鉛、無機汞、三氯乙烯的女工,易出現月經過少綜合征。以上毒物可以是直接作用於內分泌係統,也可以是慢性中毒的表現。
3.對婦女生育功能的影響
①婦女在生育過程中,由於母體對毒物的易感性增高而受到影響。
②由於化學物質的致突變,致畸、致癌作用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
③對胚胎的直接毒性作用。
化學物質作用的毒性因暴露劑量和時間不同而異。在妊娠18天至8周是對化學物質最敏感的時期,在該期間要盡可能予以禁忌接觸毒物或可能有毒的物質,以確保胚胎的安全。
4.對新生兒和乳兒的影響
工作場所的衣物和各種汙染物帶人家中,如鉛塵、苯胺染料、石棉等可經該途徑影響嬰兒的健康。
不少化學物質,還可通過乳汁的分泌而進入嬰兒體內。已經證實的有鉛、汞、砷、二硫化碳、多氯聯苯及其他有機溶劑均可通過泌乳過程而影響到嬰兒的正常發育。
三、婦女勞動衛生的主要措施
婦女勞動衛生的主要措施有:
①貫徹執行國家的婦女勞動保護政策;
②改善勞動條件,合理安排婦女勞動;
③加強婦女五期保護,五期保護即指婦女在月經期、孕期、圍產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的五期保護;
④婦女勞動衛生工作與婦幼保健工作密切結合;
⑤宣傳和普及婦女勞動衛生知識。
第八單元 農村勞動衛生
考試要點
①農業生產的勞動衛生;
②鄉鎮工業勞動衛生特點及服務內容。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農村生產的勞動衛生
農業生產中所遇到的職業危害因素及損害,有如下特點:
①傳統農業的勞動衛生。受地理、季節和氣象變化的直接影響,如物理因素中的高溫與寒冷;手工農業操作,如農業粉塵、人畜共患疾病以及婦女勞動強度超負荷所致疾病等。
②與工業發展直接有關。如農業機械所致的噪音損害,觸電、外傷以及農藥中毒等。
③由各種不同職業危害因素所致的同一種病損。如農業生產中所致的皮炎,可分別由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或化學因索所致。
二、鄉鎮工業勞動衛生特點及服務內容
1.鄉鎮工業勞動衛生特點
①發展迅速,生產規模小,分散而廣,人數多,而且青年女工占的比重大。
②設備簡陋,衛生技術力量薄弱,易發生嚴重的急、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事故的發生情況與一般大廠相似;而慢性影響,常與嚴重的環境汙染同時出現。
③職業危害因素種類複雜多樣,數量大,加之勞動條件差,危險程度高。城市大廠將部分可致嚴重職業損害的產品,轉移給鄉鎮工業小廠加工,但未同時配備和提供預防設施,易造成對接觸者的嚴重損害。
④生產管理人員對有毒作業的危害認識不足,缺乏工業衛生知識,防治機構不健全或缺乏,沒有積極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以致在城市或較大工業中早已看不到的急、慢性嚴重中毒,在鄉鎮企業中又重新出現,危害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