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物理因素對機體的影響

考試要點

一、高溫作業與中暑

①高溫作業的概念及其類型;

②中暑的類型、診斷、治療;

③防暑降溫措施。

二、噪聲

①生產性噪聲的概念、來源及分類;

②噪聲對聽覺器官的危害;

③防止噪聲危害的措施。

三、振動

①振動對人體的危害;

②局部振動病;

③預防措施。

四、非電離輻射

①高頻電磁場與微波對機體的影響、防護措施;

②紫外線輻射對機體的影響、防護措施。

五、電離輻射

①電離輻射對機體的作用;

②放射防護標準;

③放射防護的基本方法。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高溫作業與中暑

1.高溫作業的概念及其類型高溫作業的概念

在高氣溫或同時存在髙氣濕或強熱輻射的不良氣象條件下進行的生產勞動,通稱為高溫作業。一般將熱源散熱量大於的車間稱為熱車間或高溫工作間。

高溫作業的類型:按高溫作業氣象條件的特點,對分為三種基本類型。

①髙溫強熱輻射作用。大多數高溫作業屬於這種類型,其特點是氣溫卨,熱輻射強度大,而相對濕度較低,形成卜熱環境:這種作業場所同時存在兩種不同性質的熱。對流熱來自被加熱的空氣;輻射熱來自熱源及周圍物質表麵二次熱輻射源。

②高溫、高濕作業。這類生產環境中氣象條件的特點是氣溫、氣濕高而熱輻射強度不大。高氣濕的形成主要是由於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水蒸汽或生產工藝上要求車間內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所致。在上述生產環境中通風不良,亦形成高溫、高濕和低氣流的不良氣象條件,即造成濕熱環境。

③夏季露天作業與行軍。夏天在露天搬運、建築、農曰勞動及行軍時,除受太陽的輻射作用外,同時還受被如熱的地麵和周圍物質所形成的二次輻射熱的作用。露天作業中的熱輻射強度雖低於高溫車間,但持續時間長,且中午前後氣溫較高,也易形成高溫、高熱輻射的作業環境。

2.中暑的類型、診斷、治療

(1)中暑的類型

中暑是高溫環境下發生的急性病,按其發病機理可分為三種類型。

①熱射病,是中暑最嚴重,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病情危急,死亡率高。主要是由於機體產熱與受熱超過散熱,引起體內熱蓄積,體溫不斷升高,導致體溫調節功能障礙。

②熱痙攣,年輕人多發,高溫作業時大量出汗,引起機體缺水、缺鹽而發生水和電解質的紊亂所致。

③熱衰竭,亦稱熱暈厥或熱虛脫。發病機理尚不明確。多係老年人,一般認為是由於熱引起皮膚血管擴張和大量失水而造成的循環係統的血容量大量減少,引起大腦供血不足所致。

(2)中暑的診斷

根據高溫作業人員的職業史(主要指工作時的氣象條件)及體溫升高、肌痙攣或暈厥等主要臨床表現,排除其他類似的疾病,可診斷為中暑。

①輕症中暑:輕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狀加重外,出現麵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快速等表現,體溫升高至38.5尤以上。

②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可分為熱射病、熱痙攣和熱衰竭三型,也可出現混合型。

(3)中暑的治療

①輕症中暑的治療:應使患者迅速脫離高溫現場,到通風良好的陰涼處休息,給予含鹽清涼飲料及對症處理。

②重症中暑的治療:

治療的基本原則是迅速降低過高的體溫,糾正水與電解質平衡紊亂,維持良好的呼吸循環功能,積極防止休克和腦水腫等。

迅速降低過高的體溫。物理降溫:最有效的方法是把患者置於冰浴盆中並不斷擦軀幹與四肢皮膚,以促進血管擴張而盡快散熱。藥物降溫:常用氯丙嗪加入生理鹽水靜滴,三小時內可奏效。

在降溫過程中必須密切觀察體溫、血壓和心髒的情況。

糾正水與電解質平衡紊亂。根據病情適當補充很鹽量,靜滴不宜過快,以20~30滴/分鍾為宜。應根據血生化檢查調整電解質補充方案。

維持良好的呼吸循環功能。給正壓氧,必要時做氣管插管,保持呼吸道暢通。

其他措施。抽搐者用鎮靜劑控製,以防產熱增加使病情惡化。昏迷12小時以上者,可用地塞米鬆加甘露醇脫水,注意抗感染,有凝血者可用肝素,少尿髙血鉀者可進行透析治療。

(4)技術措施

①合理設計工藝流程,改進生產設備和操作方法,是改善高溫作業勞動條件的根本措施。

②隔熱是防暑降溫的一項重要措施,可以利用水及導熱係數小的材料進行隔熱,其中尤以水的隔熱效果最好,因水的比熱大,能最大限度地吸收熱輻射。

③通風降溫。自然通風降溫,把高溫作業場所的進風口和排風口要設置的十分合理。機械通風,在自然通風不能滿足降溫要求時,可采用機械通風設備。

(5)保健措施

①供給合理飲料和補充營養。高溫作業工人應補充與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鹽分。補充水鹽的最好辦法是供給含鹽飲料。除補充水鹽外尚需含有鉀、鈣、磷酸鹽、維生素、必需氨基酸與生津止渴的中草藥製劑。

②個人防護。高溫作業工人的工作服,應以耐熱、導熱係數小而透氣性能好的織物製成。防止輻射熱,可用白帆布或鉛箔製工作服。

③加強醫療預防工作。對髙溫作業工人進行就業前和人暑前的體格檢查。凡有各種器質性疾病及過敏性疾病的人均不宜從事高溫作用。

(6)組織措施

我國防暑降溫的衛生技術措施,已有較成熟的經驗。關鍵在於加強領導,改善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氣象條件衛生標準,《高溫作業分級》和《防暑降溫措施的暫行辦法》,對廠礦防暑降溫措施進行分級管理和監督檢查,力求抓早、抓緊、抓具體。

保證高溫作業工人夏季充分的睡眠和休息對預防中暑具有重要意義。

二、率聲

1.生產性噪聲的概念、來源及分類

(1)生產性噪音的概念目前普遍認為廣義的噪聲的概念是,凡是使人們不喜歡或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噪聲。從物理學上來看,噪聲是指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頻率、振幅不規則所發出的聲音。

所謂生產性噪聲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切聲音都可能成為生產性噪音或工業噪聲。有別於生產性噪音的還有環境噪聲及生活性噪聲等。

(2)生產性噪聲的來源及分類

①機械性噪聲。由於機械的撞擊、摩擦、轉動而產生的聲音。

②流體動力性噪聲。由於氣體壓力的突變或液體流動而產生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