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乙胺丁醇

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乙胺丁醇也是一線抗結核藥,用於治療各型結核病。對耐鏈黴素或異煙肼者仍有效。抗結核病的用藥原則如下:①早期用藥;②聯合用藥和長期用藥;③規律用藥和足量用藥。若按以上原則用藥,患者痊愈率大幅提高。

抗瘧疾藥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主要用於控製症狀的抗瘧藥

①氯喹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②青蒿素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二、主要用於控製複發和傳播的抗瘧藥

伯氨喹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三、主要用於病因性預防的抗瘧藥乙胺嘧啶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主要用於控製症狀的抗瘧藥

1.氯喹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1)藥理作用

主要殺滅紅細胞內期瘧原蟲。對間日瘧原蟲紅細胞內期的裂殖體有強大的殺滅作用。能有效控製間日瘧的症狀發作。臨床應用

①抗瘧疾。能迅速治愈惡性瘧、有效控製間日瘧的症狀發作,也可用於症狀抑製性預防。

②抗腸道外阿米巴。其在肝內濃度較血漿濃度高數百倍,故對阿米巴肝膿腫等有效。

③其他應用。偶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2.青蒿素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1)藥理作用

對紅細胞內期滋養體有殺滅作用,能有效控製瘧疾症狀。

(2)臨床應用

治療間日瘧和惡性瘧,即期控製率可達。對耐氯喹蟲株感染有效為其特點。

二、主要用於控製複發和傳播的抗瘧藥

伯氨唾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1)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對間日瘧紅細胞外期和各種瘧原蟲的配子體有較強的殺滅作用,是根治間日瘧和控製瘧疾傳播最有效的藥物。對紅細胞內期無效,不能控製瘧疾症狀的發作。通常與氯喹等合用。瘧原蟲很少對其產生耐受。

(2)不良反應

毒性較大,治療量時即可引起頭暈、惡心、嘔吐、發紺、腹痛等。

三、主要用於病因性預防的抗瘧藥

乙胺嘧啶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1)藥理作用

對惡性瘧和間日瘧的某些蟲株的原發性紅細胞外期有抑製作用,對紅細胞內期未成熟的裂殖體也有抑製作用,對已成熟的裂殖體無效。對配子體無直接殺傷作用,但含藥血液隨配子體進人蚊體後,阻止瘧原蟲在蚊體內的孢子增殖,起到控製傳播的作用。~

(2)臨床作用

該藥是目前病因性預防的首選藥,作用持久,服藥一次,預防作用可持續一周以上。

抗惡性腫瘤藥

考試要點[考試大綱]

一、抗腫瘤藥的分類

二、常用藥物

①環磷酰胺的臨床應用;②氟尿嘧啶的臨床應用。

重點、難點、疑點解析

一、抗腫瘤藥的分類

根據抗腫瘤藥的作用機製,常用的抗腫瘤藥可分為以下五類。

1.幹擾核酸合成

核酸

(1)是生物體的重要生命物質,它控製著蛋白質的合成。藥物可通過以下環節幹擾核酸的合成:

①阻止嘧啶類核苷酸的形成。

②阻止嘌呤類核苷酸的形成。

③抑製二氫葉酸還原酶。

④抑製0X4多聚酶。

⑤抑製核苷酸還原酶。

2.破壞結構與功能

①幹擾紡錘體形成。

②幹擾核蛋白體功能。

③幹擾氨基酸供應。

影響激素平衡而抑製腫瘤

二、常用藥物

1.環磷酰胺的臨床應用

本藥抗瘤譜較廣,對惡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療效顯著。對多發性骨髓瘤、卵巢癌、乳腺癌、神經母細胞瘤、肺癌等也有效。還可作為免疫抑製劑用於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器官移植排斥反應等。